汕尾是我童年碎片中的一片碧藍色。小時候對汕尾的印象是南部鹹鹹涼涼的海風,是赤腳丫子在沙灘上踩出一個又一個小腳印的快活,是大海被藍天和星河調色的波瀾壯闊,是海浪撓我痒痒並浸溼我小裙擺的頑皮,是夜幕籠罩大海和漁船時周遭一片黑燈瞎火的寧靜,是二馬路上熱鬧非凡的夜市傳統小吃,是穿著拖鞋在窄窄的老巷子裡隨意晃蕩的悠然自得。
小時候晚上我若睡不著覺,媽媽就讓我想像自己在汕尾外婆家,天上有星星們閃著微弱的光,自己輕鬆地躺在沙灘上,海風在耳邊呢喃軟語,海浪輕輕地從自己的腳尖潤入身體,將整個身體浸在暖暖的海水中,然後從頭頂離開,感受溫溫涼涼的感覺。這招百試百靈,每次自己都窩在媽媽的懷裡睡得安詳。
我好像從小就對大海那邊的汕尾有著難以割捨的情分。
對於從小在上海長大的我來說,外婆家汕尾是我記憶深處的世外桃源。在這個發展很快的世界裡,那些不是很發達的小城市卻願意慢下來,撿起那些被先進的大城市遺落的歲月靜好,以及昨日的溫存。實為難得。
汕尾就是這樣的一個無遊客問津的小城市。可這樣的城市一點也不缺稀煙火人間的溫暖。海水上的一層朦朦朧朧的霧氣,熙熙攘攘的茶館,福佬話鼎沸的市井,熱氣騰騰的茶點,無處不表現了這座小城市的生機與活潑。最值得我牽腸掛肚的心底一絲暖意是每次回外婆家,耄耋之年的外公親手下廚的一大桌海鮮佳餚。
外公的手藝極好,他的菜雖不比山珍海味,但每一道菜都不偏不倚地戳中我的胃口,是我喜歡的。
這時發現,這世上有一個地方正正好好有著你喜歡的風景,有著你喜歡的小吃,這世上又有一個人理解你的喜好,默默地準備你喜歡的東西,是多麼沁人心脾的溫暖啊。
究竟是因為汕尾正正好好有這些我喜歡的東西呢,還是因為這是汕尾,我才會喜歡這些東西呢?
在荷蘭,我最想念的國內生活竟然是在汕尾,一覺睡到中午然後一家人手拉著手去喝早午茶的日子。想念茶點文化,手裡拽著點菜卡穿過茶館內擁擠的人群去廳內的餐車裡挑選自己看上的茶點/小吃,然後讓服務員在點菜卡上蓋一個我拿走的茶點們相應數量的章。大傢伙兒邊喝茶邊吃菜邊嘮嗑,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剛泡好的茶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與客人們的談笑聲和屋外燦爛不羞澀的陽光融合在一起。又是悠閒自在的一天。
南方人果然細膩。每一道蒸籠裡的小點都非常精緻,規律地擺放,一般是三到四個。比如說核桃包,是上圖最左上角的小點心。裡面的餡兒是加了料糊在一起的核桃仁,咀嚼上去像巧克力,甜而不膩。外表是軟糯的包包,儼然做成了個核桃的樣子,有著核桃殼表面上的的紋絡和顏色。三個鼓鼓囊囊的核桃包擠在一個蒸籠裡,好可愛啊。
二馬路,這是麻麻的童年啊。
這是幾十年前至今汕尾很繁華的一條街道,遍布了汕尾傳統小吃,夜市,大排檔,是個對酒當歌,吃夜宵到天亮的好地方。我每次來這裡都是屁顛屁顛地討吃討喝的,因為實在忘不了當地的龜苓膏,九毛膏,涼丸,雙皮奶等等甜食。女孩子都是甜品做的嘛...
可今年回去的時候發現二馬路沒有以前熱鬧了,一切變得有些秩序井然了起來,街道變得一塵不染,很多排場到街道上的小吃鋪子也拆掉了,到處光顧的人們也少了。整整潔潔更新換貌是進步的好標誌,但總感覺哪裡缺了點什麼以前的味道。
放眼汕尾別處,老巷子少了,以前海灘邊一馬平川的地也建起了好幾十層樓的海景房,汕尾的房地產也越炒越火。
小時候最喜歡的沙舌海灘因為規劃原因也被拆了。當時要坐船才能到達海灘的興奮也隨之黯然。
現在最方便去的海灘只有那個濃濃商業氣息的海灘了,滿滿的不自在。
是了,這個世界一直在往前走,汕尾也不可能永遠停滯著腳步,留在過去啊。她也用自己的速度不緊不慢地發展著,改變著,努力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導致我每一次回來都找不全以前的感覺了.
儘管這有些令人惆悵,但這世界的變幻莫測也是人必須要明白的道理。汕尾絕不可能是真正封存時間的世外桃源。。。。
可那一片碧藍色的童年碎片也不會因為時間或者改變而破裂的,因為這座小城市還存在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暖呢。
無論我將來在茫茫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我永遠會知道遙遠的中國南方有一個記憶中的遙遠小城市,她曾賜給我的童年一大片溫柔的大海,她能讓冷冷的碧藍色成為暖色。
汕尾啊,永遠是海那邊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