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的好客與斟酒: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2020-12-26 棟哥書法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我國從山西出土的古墓也非常多 ,其中有兩座古墓稱得上是 「 曠世大墓 」 ,考古專家在發掘其中一座時,曾遭遇到讓人發滲的一幕。

這座墓位於 山西省高平市的湯王頭村 ,墓中空空,既沒有屍骨,也沒有隨 葬品。

當考古專家進行發掘的時候 ,發現在墓室的中央居然擺放著一桌酒菜 ,已經風化 ,當時專家們都以為是祭祀的酒菜,就沒有當作一回事。

正當專家目光抬起來的時候 ,赫然發現 ,在酒菜桌子的旁邊站著一個人 ,再仔細一看 ,原來 是掛在牆上的一幅畫,

不知道墓主人是何種的心態 ,畫像中的自己 ,拿著酒壺 ,為桌子上的酒杯倒酒 ,居然擺了菜,還掛了畫像,乍眼一看分明就是站了個人,在迎接客人。

當專家們繼續探索以後 ,還發現在桌子的對面的牆上 ,還刻著兩行字 ,墓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

相關焦點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現在的我們,都已經明白自己身上有多少的負擔;現在的我們,都慢慢變得成熟了;現在的我們,都開始為了自己的生活拼搏。太多的壓力讓我們明白,不能停止奮鬥的腳步,我們必須堅持,再苦再累也要微笑面對。累一陣子,苦一輩子。
  • 世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其實後面的兩句也很經典
    現如今,每當我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轉眼間就已經步入中年、老年的時候,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說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詩句。其實,它後面還有兩句很經典的詩,你有沒有聽說過呢?在一些元朝的戲曲當中,曾有過這樣的詩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但只是化用古人之名句,然後加以改編而成,並不是原本的詩篇。
  • 俗話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後面兩句更經典,值得一看
    歲月是把刀,鋒利且迅速,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時,身上便被刻下了歲月的痕跡。看著眼角的皺紋忍不住感慨:「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下)
    你的學生時代,不會有一個人如我這般愛你,我的一生中,也不會再像愛你這般愛別人。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其實後面兩句也很經典,卻少有人知
    如今,每當我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甚至說轉眼間就已經步入中老年的時候,大多數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其實,這首佳作後面的兩句詩也很經典,只是大家很少聽說過!可能這個時候就有朋友說了,後面的兩句怎麼沒有聽說過?
  • 大同北魏墓被盜嚴重,但墓中有樣「詭異」的寶貝卻揭示墓主身份
    其中有一座墓葬被盜掘嚴重,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任何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可是,考古人員卻還是從盜墓者遺留下來的「寶貝」,找到了揭示墓主人身份的線索。那麼,這件被盜墓者遺忘的「詭異」的寶貝,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它又如何提示墓主人的身份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你知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英文怎麼說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A plant may produce new flowers, man is young but once.6.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An idle youth, a needy age.7.
  • 「辰戌醜未」,論八字中墓庫
    《淵海子平》只有一段很簡單的《論五行墓庫財印(淵源)》的文字。 原文為:「丙丁生人以辰為官庫,水土庫於辰故也。須年月時中有木或亥卯未並寅卻清。如無木則土奪丙丁之官,則濁卑而不清,亦不顯。」另外,還有一段〈論時墓〉的文字:「夫時墓之論,謂財官之墓時論之也。要刑衝破害以開鋦鑰,其人必難發於少年。經曰:少年不發庫中人。
  • 秦始皇祖墳現中形大墓 墓主或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疑似宣太后陵園內有個「中」形墓  秦東陵為秦始皇的祖墳,共發現了4個陵園,考古專家經過調查推測:秦東陵一號陵園2座「亞」字形大墓可能為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嬴稷)和其王后的合葬陵園,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陵,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王后陵;二號陵園可能為悼太子(即秦國的太子悼,是昭襄王的太子,在魏國做人質時死去)之墓,另外三座「甲」字形大墓可能為太子嬪妃之墓
  • 李蓮英墓中傳聞有名貴的隨葬品?整整挖了七天,墓中僅發現一頭顱
    慈禧親信:李蓮英墓的規模可以說是清宮太監中極高的,很少有太監能比得上他。作為慈禧的親信,李蓮英可以說是跟隨慈禧最久的人,當然也跟著慈禧做了不少的醃菜,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鹹豐六年(1856年),李蓮英入宮,年僅八歲的李蓮英,經過一番努力,在同治八年(1859年)時經授大總管,年僅二十一歲。
  • 北京多家公墓已無現墓 市民全款購買期墓(圖)
    記者調查得知,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市民還是選擇購買墓地,而北京經營性公墓存在無現墓,價格昂貴等現象。劉群梅說,先看地段,離城裡近的貴,再看知名度,公墓知名度高,埋的有名人,「就像知名樓盤一樣,能跟名人做鄰居,能不貴嗎?」劉群梅苦笑著說,好在去世的人不需要幾室幾廳,「1平方米就夠了」。「期墓」也得先交錢,再加墓碑和裝修,前後差不多25萬元。劉群梅說,兄弟姐妹最後湊錢解決了,「買個墓,比買個房還折騰。」如今,骨灰盒仍寄存在八寶山殯儀館,等到2013年新墓建成可入葬。
  • 祭拜千年的「趙雲墓」,開墓後專家都驚呆了,原來墓主另有他人
    我們看到這裡一定就會覺得裡面有什麼蹊蹺。根據傳言,盜墓賊也很想盜取趙子龍墓裡的金銀財寶,但是還沒有開始具體實施的時候,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再後來天氣好轉,但是更讓人覺得意外的是趙子龍墓旁邊出現了很多蛇盤旋在那裡。這件事被當地的盜墓賊知道以後,雖然不是特別相信,但是他們也沒有勇氣再去盜趙子龍的墓。趙雲,字子龍,卒於公元229年,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一生追隨劉備多年,戰功顯赫,並被大家譽為常勝將軍。
  • 「秋水共長天,風落話情緣」四位少年演奏一曲墓派武俠的笑傲江湖
    相逢,我願與你同行「十年之後,血月之夜,重開麒麟鎖,再奪破墓令,攻墓不盜,破享功成」這是《墓王之王》開始的起點,也是駱時秋、樓滿風、寒千落、林水瑤四人相識的起點。穀子墓中,寒千落、林水瑤為了重獲自由加入破墓小隊中,攻墓四人組正式成立。
  • 陝西曾出土武后孫女墓,墓中有一盜墓賊,在金銀堆中枯坐上千年
    二、公主墓被發掘,死因大白天下。 雖然很多人都懷疑是武后害死了這位公主,但是這些人卻並未找到比較確切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實際上,要想把這件事給搞清楚,方法一般也只有兩種: 一種是查找相關靠譜的歷史資料記載內容,並從中找出蛛絲馬跡;另一種則是發掘公主墓,從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查找公主的真正死因。 當然了,相較於前一種方法而言,後一種方法得出的結論更為準確和靠譜一些。只不過要想採用第二種方法,我們必須得先找到可以用於發掘的公主墓才行。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逝世,佘氏家族已守墓390年,網友:像小說情節
    記者從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方面獲悉,2020年8月12日13時50分,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從1630年至2020年,佘氏家族為袁崇煥守墓整整390年。經明察暗訪發現,這位被後世稱為「佘義士」的人,正是佘幼芝的先祖。佘幼芝的伯父是佘家第16代守墓人,自小,她就跟隨在伯父的身邊,聽袁崇煥的故事。
  • 「千裡駒」之墓橫空出世,揭開「曹操墓」的神秘面紗(上篇)
    不過由於當時戰亂的影響,再加上不敢聲張,他沒法從吳郡直接渡江北上,而是繞道荊州過江,再偷偷跑去找曹操。這就繞了一個大彎(「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北歸,見太祖。」),難怪曹操也感到很震驚了。他常年跟隨曹操徵戰,而且跟曹丕一同起居,曹操對他是視如己出,還讓他在虎豹騎中擔任宿衛。史書記載,「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虎豹騎是曹軍中的精銳,能夠讓曹休進入虎豹騎中擔任軍官,足見曹操對這個族子的看重。
  • 湛江千年古墓「虎墓」,守墓人遵守諾言,世世代代守護這座古墓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中華民族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天地,時間的磨練成就了現代文明,而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給我們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思考,還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可供考古學家們去發掘,並根據自己的專業水平,把每一件文物都一一發掘出來,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去發掘那些不屬於古墓的文物。
  • 湖北發現地下水墓,墓中出土一件逆天神器,專家:鎮國之寶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時候是非常盛行厚葬的,因為古人們覺得人在死了之後,就是去到了另一個世界進行生活,他們覺得自己有必要享受生前的生活待遇,所以他們就會在死後在自己的陵墓中放置許多的珍貴文物,特別是那些身份顯貴或者是皇室家族的人,他們的陵墓會修建的,超級豪華,而且在墓葬中的陪葬品也是極其眾多的。
  • 埃及法老王墓中藏密室?或葬有最美豔王后
    雷達掃描顯示,在位於盧克索的圖坦卡蒙墓中還有兩處疑似墓室的房間未被打開。埃及的文物部長Mamdouh el-Damaty表示,這裡極有可能保有這位少年帝王的重要遺存。部分學者認為很有可能圖坦卡蒙父親的正牌妻子,至今其木乃伊仍未被發現的娜芙蒂蒂就葬在其中一間房間。如果推測正確,這座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的著名陵寢的真正主人就將變成娜芙蒂蒂王后。
  • 467年,家族守墓人
    眼前的胡森墓,裡面安葬的並只是胡森一人,而是他們家族三代的合葬墓。在正中間的墓穴藏身的並不是胡森,而是他的父親,胡漢。胡森的父親因病40歲失明了,10年後,胡森中舉,再過6年,中了進士,那年他28歲。胡森曾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後升鴻臚寺卿。鴻臚寺管禮儀,外邦進貢,職責略同今外交部。明代鴻臚寺卿屬於正四品,是不算很小的官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