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過年感受這裡新年氛圍,金華婺城區幾位95後「原年人」(網絡流行語,指響應政府號召,減少人員流動,就地過年的人。)自己作詞、作曲、演唱的歌曲打動了很多人,歌聲溫婉而細膩,旋律清新動感,唱出的是「原年人」的心聲:「眺望遠方家鄉/多想再回廳堂/道聲別來無恙/心安在這新鄉.」
這幾位年輕人分別是朱倩儀、關珏堃、王鳳新、桑本凱,是金華的青年創業者,其中三名小夥來自黑龍江。今年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他們就在浙江過年了。這首名叫《吾心安放是故鄉》的曲子,是為了一場名叫「農民微圈」雲春晚而準備的。
【金華、溫州】
今年「春晚」現場沒有觀眾
我們在「雲端」相聚
雲春晚,顧名思義是在「雲端」舉行,讓觀眾在「雲端」相聚,是金華市婺城區在避免人員聚集的前提下,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感受到過年氣氛。也就是說,既要熱鬧,又得確保安全。往年春節,村晚並不可少。雲春晚舉辦的載體——「農民微圈」也並不是今年才推出,前幾年就早有基礎,在今年這樣的特殊時期發揮作用了。自2018年起,當地以村為單位建立微信群、QQ群等,打造村、鄉(鎮)、區級「三位一體」微圈網絡群團組織。從2月8日開始,所有最終入選的節目都在「農民微圈」集中推送。
鹿城區仰義街道新春幹群聯歡會
據婺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除留婺人員之外,婺城全區18個鄉鎮街道近120個作品參與其中,節目內容包含原創歌曲、舞蹈、小品、婺劇、沙畫等,充分展現婺城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婺城原年人的良好精神和幸福生活。
雲春晚,老百姓買不買帳?溫州市鹿城區一個街道已經嘗試並給出答案了。鹿城區仰義街道搞了場新春幹群「雲上」大聯歡,舞臺搭建在仰義新二代基地對面的甌江畔,現場沒有觀眾,只有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參與演出各環節工作的工作人員。
【杭州、寧波】
「外賣年夜飯」、「寵物年夜飯」
特殊年「吃出新食尚」
今年春節,不少人放棄了外出就餐,有酒店也主動迎合市場變化,變「被動」為主動。近期,杭州臨安的中都青山湖畔大酒店餐飲部負責人在做一件事:主動和客戶聯繫,把年夜飯、團辦宴、會議團隊全部退掉。訂單量少了,酒店在另一塊業務上「加足馬力」:在加強防疫措施的同時靈活應對,推出了「家宴外送」等服務。據酒店餐飲部經理楊莉莉介紹,今年市民可以享受到兩款年夜飯外賣,比如其中一個套餐有4個冷菜、2個點心和12個熱菜,叫下外賣就可享受到五星級酒店的服務及菜餚。
新春臨近,多家酒店推出半成品「打包年夜飯」套餐服務(圖片據視覺中國)
「原地過年」也催生了新商機。對於都市人來說,今年不回家過年,意味著家裡的寵物不必像以往那樣「寄養」了。杭州餘杭一家寵物店老闆萌生出一個想法:「今年,很多人可以和自己的寵物一起吃頓年夜飯了。狗子們的年夜飯也馬虎不得。」老闆和團隊研發了兩份新年禮盒,分別針對大型犬和小型犬。定價是,狗狗新年禮盒定價168元,所有食物都是精心搭配的,不僅保證健康營養,還要讓狗子們吃出年味兒來。
江蘇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裡,就地過年的飼養員變身「大廚」,為動物們製作特色「年夜飯」(圖片據視覺中國)
【杭州、開化】
見屏如面,一臺手機紓解思念
無接觸拜年線上來問好
就地過年,對留守在家的老人來說,心裡總會牽掛著遠行在外的孩子。是胖了?還是瘦了?能見上一面多好。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了,一部分老年人還不會操作社交軟體。開化縣中村鄉光明村,68歲獨居老人汪美仙就遇到了這樣的窘境,她已經有大半年沒見著兒子。快過年了,她很想和兒子一家見個面。無奈她用的是「老年機」,並沒有視頻通話功能。開化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在年底走訪了解後,想了個特別暖心的辦法,加上老人子女的微信,用智慧型手機打一通微信視頻電話。「你安心在江西過年吧。今天縣裡給我送了米、油還有棉被,年後還要幫我們家修房頂呢。」
汪美仙在志願者幫助下,和遠在江西上饒打工的兒子查金紅第一次通上了視頻電話,實現了「面對面」交流。現在,開化縣民政局組織的「我來幫你打個視頻電話」活動,已經幫20多位老人與他們的家人實現了線上團聚。
在杭州的嘉裡中心城管驛站,在原地過年的市民也可跟家人視頻「雲拜年」。驛站的具體位置就在嘉裡中心西南側的廣場上,是一個玻璃陽光房。在這個玻璃房驛站裡,有電腦、顯示屏、話筒,甚至還有燈光,儼然一個直播間。為了讓大家順暢愜意地跟遠方的家人視頻嘮嘮嗑,這裡還進行了網絡升級,成為杭州市第一個5G雲連線數位化城管驛站。
除了視頻聊天的設備,裡面還有充電器、飲水機、微波爐、電冰箱、桌椅等,供大家歇歇腳。戶外也有桌椅,中午陽光正好的時候,還可以在戶外坐坐。
【常山、玉環】
隔離距離但不隔離愛
不止一家醫院推出「雲探視」
一方小小的屏幕,讓親情之愛近在咫尺。疫情,雖然隔離了距離,但不能隔離愛。近期,在玉環市人民醫院,83歲的患者李某分別和兒子、老伴視頻連線,無接觸拜年。在親人的鼓勵安慰下,老人溼了眼眶。
ICU通常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地,以往玉環市人民醫院ICU實行「定時、限人」的探視制度。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保障患者和家屬的生命安全,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疫情期間該院ICU取消了探視。玉環市人民醫院ICU主任鄭孝敬告訴記者,「家屬長時間不能見到患者,有的人不太能接受。從患者角度考慮,得不到親人的陪伴也容易出現焦慮、抑鬱。」尤其現在年關將近,思念親人是人之常情。為了紓解病人心情,該院推出的「雲探視」服務,藉助微信視頻功能,讓病人與親人隔屏相望。此外,該院ICU還專門準備了一部工作手機,創建「雲探視」專用微信號,將二維碼名片列進入院須知單,入住ICU的患者家屬可第一時間添加微信,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患者住院期間的狀況。同樣,常山縣人民醫院近期也在綜合病區和重症病區推行 「雲探視」服務,讓許許多多病患和家屬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團圓,這一暖心舉措推出以來,受到患者和家屬們的大力支持和點讚,實現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狀態下患者和家屬的無接觸「相伴」。
小編梳理發現,上海、寧波、杭州等多家醫院近期均推出了諸如「雲探視」等人性化服務。
圖片據共享聯盟常山站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