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秒就有個人患這種病:生命進入倒計時,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2020-12-22 貓叔聊熱點

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多年前,很多人都被央視的這個公益廣告打動過。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忘記帶鑰匙的兒子,對著呆坐在家裡的父親喊:「爸,給我開開門啊!」

面無表情的父親,卻慌了,一句「我不認識你」讓兒子倍感震驚。

從那以後,兒子就發現爸爸忘記了很多事:冰箱在哪?廁所在哪?他剛剛做過的事,他都忘了。

他不記得剛剛吃過飯,有時候走到門口他都不知道這是他的家。

但有一次,兒子帶爸爸去餐廳吃飯,他發現盤子裡還有兩個餃子,就直接用手拿起餃子裝進了褲兜。

就在兒子大吼了一聲:「爸,你幹嘛呀!」他才畏畏縮縮地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了。」

當時,很多人在看到《打包篇》中的這一幕時,都會被父親的這句話所感動。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是來自一位楊先生與父親之間的真實故事。

楊先生的父親患有一種叫「阿爾茨海默」的病,因為沒有及時得到家人的重視,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

到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記不住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但他忘記了很多事,卻從來沒有忘記愛兒子。

而像楊先生父親這樣的老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在紀錄片《人間世2》的第七集《往事只能回味》裡,就記錄了這樣一群人。

他們都生活在上海宛平南路600號,一個被叫做」老年病房」的地方:

他們笑稱,自己是這裡的「三等公民」:等吃早飯、等吃午飯、等吃晚飯;別人問他們年齡,他們會認真地告訴你「自己只有20歲」;他們會拿著牙膏給別人打電話,到走廊上接完一杯水回來就找不到自己的病床;他們會把自己的一生,整理成24本相冊,每張照片旁都寫滿字,每天讀、反覆讀,怕自己會忘記;他們不斷讓親人放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想從電影裡回想起當年的光輝歲月和自己的老戰友……

但當看到自己的照片時,他們卻不記得這個人是誰,也不記得照顧他們的親人是誰。

有人把兒子當成弟弟,但見到他的時候總是很高興。

有人把弟弟當成老伴,總想著疊衣換被的事情能親力親為。

有人覺得自己還在工作,一個勁的「馬老總、馬老總」的叫……

02

他們都和楊先生的父親一樣,患了同一種病。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痴呆,這是一種常發在老年人身上的病。每三秒鐘,全世界範圍內就會增加一位這樣的患者。

在他們的大腦裡,就好像下了一場大雪,最後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乾淨」。

有人這樣形容阿爾茨海默病:

它就像在人體裡裝了一個加速器,身體機能加速衰老,認知加速倒退。

伴隨而來的,還有生活能力的喪失、大小便失禁、癱瘓,直至昏迷,最後約70%的患者,會死於感染。

更讓家人無法接受的是,只要患上這種病,就沒有辦法逆轉,只能用藥物與長時間的照顧來控制「倒退」的時間。

從患上這個病開始,患者與家人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紀錄片裡,有一個叫付剛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當父親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時候,他的女兒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

為了不影響女兒高考,他只好獨自和媽媽一起來照顧父親。但年邁的母親,在堅持了兩個月後,因為操勞過度住進了醫院,照顧父親的重擔就全部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付剛的爸爸是大慶油田的第一代石油工人,患病後總以為自己還年輕,還在油田裡上班,常常會把付剛當成同事。

高興的時候,會扯著嗓子喊以前領導的名字,給他們匯報工作。不高興的時候,就會隨手扇付剛幾耳光。

很多認識他的人都勸他,父親都這樣了,還是要以母親為重,以自己的小家為重。他雖然很矛盾,但依然放不下父親。

他說,醫生告訴他還有十年,他就「裝」十年的孝子。像小時候父親照顧他一樣,照顧父親。

還有一個,叫田德昌的76歲老人。他的姐姐叫田根娣,在85歲的時候,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

姐姐的老伴早就過世了,大兒子高度癱瘓,二兒子經濟條件不好。田德昌就把姐姐接回了家,自己照顧。

但妻子卻不樂意,吵著讓田德昌把姐姐送走,因為她知道,這一照顧就意味著什麼,今後的數年時間裡,他們都不會有自己的生活。

可田德昌堅持要把姐姐留下來,因為在他和弟弟小時候,相依為命的姐姐要出去打工,很多人都讓姐姐把他倆送到孤兒院,但姐姐卻執意把他們留在身邊。

這件事,他一直記到現在,如今姐姐的兒子沒辦法照顧,他就擔起了照顧姐姐的重任。雖然姐姐常常因為把他當成「老伴」,讓妻子很不開心,但田德昌都努力的給妻子解釋,直到妻子慢慢接受了姐姐。

這樣的故事,在記錄片裡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個記得與忘記的瞬間,叩問的卻是心靈。

03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故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那是因為,很多人根本不了解阿爾茨海默病,也根本不覺得老年人「健忘」是一種很嚴重的病。

在紀錄片裡,吳奶奶和丈夫老阮,原本是一對很恩愛的夫妻。

但在16年前,老阮有次做飯煲了一個湯,回來又煲了一個湯。吳奶奶問他怎麼又煲了一個,他說自己忘記了。

就是這個小細節,引起了吳奶奶的注意。在吳奶奶去醫院體檢的時候,特意帶上了老阮,結果一查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幸好,吳奶奶發現得早,老阮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所以,和他同一時間被確診出病情的病人,都相繼離開了(平均的生存期為6~8年),但老阮活了16年,最後因為感染,吳奶奶怕老阮辛苦放棄了搶救,老阮才走了。

目前這個病,並沒有根治的辦法,也不可能逆轉。這除了和衰老有著密切的關係外,對這個病缺乏認知,對老人缺乏關照,都是引起這個病加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就進行幹預的不超過30%,70%以上的病人都沒有及時就醫。

所以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目前患者已超過了千萬。預計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無論是患者總數還是增長速度都是全球第一。

有人說,阿爾茨海默病是長壽的人的煩惱,長壽的人很多都會患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不可預防的部分。

但可以「預防」的是,我們對老人多一些關心與多一些細心,讓這個病在初見端倪的時候,早一點送醫,老人的情況與今後的生活質量都會好很多。

可遺憾的是,很多老人被親人送來的時候,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除了健忘以外,還會幻視幻聽、被竊妄想,甚至情感脆弱……

在知乎上,有個精神病學優秀回答者,提供了一個檢查早期認知衰退最靈敏的方法:

只需要問被測試者100-7等於多少,然後在答案上,依次減7,直到減完為止。如果被測試者能在2分鐘內回答出來,那就沒有問題。

為什麼減7呢?因為減法是退位,而且是一直退位,「7」的計算難度又適中。

在近1個小時的紀錄片裡,都在給我們傳遞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個真實的現狀:靈魂出走,無處可依。

有人形容這個病,是蒼老與記憶遠遊,稚氣和童真歸來。

但這種「返老還童」的苦,卻伴隨著孤獨與無助。在他們的世界裡,明明意識清醒,卻無法阻止自己的遺忘。

就在記得與不記得之間,最終把所有人都弄丟了,包括他自己。

《尋夢環遊記》裡說,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最後,請你好好的再認識下這個病,別再把老人的「健忘」不當一回事了。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回歸,回歸併不等於終結,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靜和暗湧。一名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在亡靈節當天意外地進入了鬼魂的世界。在太陽升起之前,他必須得到一位去世的親人的祝福才能平安回到人世間。
  • 15歲花季少女生命進入倒計時,寫「死亡」日記:這世界我曾經來過
    15歲花季少女不幸患了白血病,她絕望中寫下一本「死亡」日記,用來向這個世界告別。在日記中她這樣寫道:「醫生說,如果不移植我的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我不想再連累父母。別了,我深愛的爸爸、媽媽、奶奶和妹妹;別了,我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別哭,我最親愛的人!這個世界我曾經來過。」
  • 原來得了這種病,更可怕的是……
    豬鏈球菌病後遺症可怕 料理生肉別忘戴手套 「豬鏈球菌腦膜炎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更可怕的是它的後遺症,大約有50%的豬鏈球菌腦膜炎患者會出現特徵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 《都挺好》催淚大結局:遺忘是一條漫長的告別之路
    關於老年痴呆症,學術上稱之為:阿爾茨海默病,它是一種起病非常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至今沒有找到。這個病,高發,又殘酷,世界上每隔三秒就會增加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還記得之前寫一篇關於死亡的文章:《「沒有死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裡面提到過: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可若換成,一個人忘記所有時,他的心會不會也如同死去一般?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世界裡,無人能夠進入,也無人能夠真正地施以援手,那一點點被抽離,被遺忘的感覺實在是無力至極。「什麼時候,你覺得老了呢?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被遺忘才是
    「原來,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被世上的人遺忘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最近重溫了一遍三年前的電影《尋夢環遊記》,忍不住感動落淚,心中的感悟又更深刻了些。」死亡「,在天性樂觀的墨西哥人看來,並非一件多麼可怕的事,相反被賦予了一種高貴的意義。生與死相互補充,生命的周期才得以完整。
  • 《忘不了餐廳2》來了|比遺忘更可怕的,是不被尊重
    而很多觀眾關注這個節目,往往也是因為家裡有這樣的長輩。他們發病起來,連自己最親的人都不記得了,相比於死亡,遺忘是一個更讓人難以接受的過程。大姨患有認知障礙已經將近十年了。家裡人都在找病因,迷信的說法是家族不幸,被祖宗反噬詛咒了,而有的說她年輕時傷了腦子現在「不好使」了,有的說她是自己心理壓力大抑鬱成疾瘋了……眾說紛紜卻沒有辦法真正得出結論。
  • 【新片簡介】高分催淚治癒電影《尋夢環遊記》: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愛的人遺忘.
    傳說中,人這輩子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生物學上的死亡。
  • 生命之書 | 生命的終點是死亡還是遺忘?
    木偶動畫是製作動畫的一種傳統手法,在這種傳統的製作方法上增加了現代的數位技術,給人視覺上帶來一種極致的享受。結合著墨西哥人酷愛用熱情奔放的演唱來表達情緒,這個關於死亡話題的電影似乎也可以輕鬆看待。於是掌管著遺忘之地的西瓦爾巴天神,與掌管著銘記之地的死亡女神打了一個賭,他們打賭瑪利亞會嫁給馬諾洛還是嫁給華金。死亡女神賭馬諾洛會成功,於是她祝馬諾洛的內心永遠純潔、勇敢。西瓦爾巴天神賭華金會成功,於是他給了華金一枚不死勳章,能夠保護他不傷不死。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看該片,更能引發我們對清明節的尊重。),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總能有善惡終有報的結局。在人界,德拉庫斯被推崇為歌神,在一場演唱會上被掉落的大鐘砸死;在冥界,德拉庫斯依然大紅大紫,每到亡靈節,都能收到人界供奉的美食物品。然則真相是,德拉庫斯所唱的走紅歌曲,沒有一首是他自己寫的,都是出自搭檔埃克託一手創作的。
  • 朱一龍吳邪:當你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你會選擇一場冒險麼
    吳邪在出發前問,我總是以為自己是在被命運推著走,很多事情我都推脫說身不由己,直到病了之後我才發現,不是的,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喜歡和你們在一起,一起去冒險,如果我一定會死的話,我希望是在路上。其實這裡,吳邪已經明白了,自己從原來到現在不只為了錢不只為了好奇心不只為了答案不只為了救人。他熱愛冒險,他寧願在路上為生命畫下終點。
  • 2019十佳電影《愛爾蘭人》:死亡比殺手更可怕!
    有一天,工會老闆說:「我聽說你刷房子。」於是,希蘭開始了他的黑暗生活,作為殺手,希蘭忙個不停;也許是太忙了,他沒時間去想他的靈魂出了什麼問題。《愛爾蘭人》不僅是其導演斯科塞斯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也是對他職業生涯的反思。雖然有很多槍戰和血腥場面,但斯科塞斯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衰老的故事,一個人的行為如何影響身邊的人,以及死亡。我們都在緩慢地走向死亡,而斯科塞斯將其描述得悲愴而有力。
  • 寄生蟲有多可怕?為什麼沒有寄生蟲的世界更可怕?
    據一位患過陰蝨症的介紹說,自己患有陰蝨很可能是通過使用酒店未經徹底消毒毛巾所致,然而當發現自己患有陰蝨症時,自己仍舊非常排斥就醫,害怕醫生認為自己私生活不檢點。還有許多患者在患有陰蝨之後,心理壓力會非常大,會自行上網搜索醫治方法,往往由於經驗不到位,或者網上信息良莠不全,導致陰蝨一而再、再而三的復發,擊垮自己心理防線。
  • 重病兒童的圓夢之旅:當生命進入倒計時
    在醫學上,他們中的不少人已被宣布進入生命倒計時。通過「許願」方式,在公益組織的幫助下,孩子們內心深藏的這些天真、純粹而又遙遠的夢,有望實現。 幫孩子們圓夢的是浙江省夢守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夢守護」),稱要「用孩子氣的偏執,輕輕託住每一個隕落的夢想」。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那麼《尋夢環遊記》到底有什麼特別的? 我以為不是這樣的,儘管《尋夢環遊記》講述的確實是愛、親情和夢想的故事,但它真正想要表達的卻是如何通過愛、親情以及夢想去重新理解和認識死亡!對,死亡才是整部片子最大的主題!
  • 《小花的味噌湯》:當生命進入倒計時,教孩子什麼?才能安心離去
    小花的降臨給夫妻倆帶了歡聲笑語,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在小花九個月大的時候,千惠的癌症復發,信吾和千惠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借了很多錢到處求醫,一位隱世的醫生告訴他們,讓千惠每天都吃簡單的糙米和味增湯,保持規律的作息,癌症有可能得到控制。每一份醫囑都是希望,千惠聽了醫生的話,不久後,千惠身體的癌細胞竟真的控制住了。
  • 事業當紅時患癌,30歲女星抗癌8年宣布停止治療,生命進入倒計時
    癌症也被稱為是絕症,至今都是最讓人頭痛的一種病,沒有藥物能夠徹底治療癌症,只能依靠電擊、化療等方式來抑制它的擴散。這些年來因為癌症去世的人很多,讓人覺得很惋惜。娛樂圈明星因為癌症去世的也很多,李詠、計春華、臧天朔等等,都是因為癌症去世。
  • 被人遺忘與孤獨終老,哪個更可怕?
    好像只要做好了準備,孤獨終老就一點也不可怕,起碼我們還能拖著老姐妹一起在養老院蹦養生迪,一起學廣場舞。我也認為,孤獨終老並不可怕。只要記憶還在,只要過去那些好的壞的,與喜怒哀樂相關的記憶還在,我們到時候就可以躺在老年人專用搖椅上回憶青春,回味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會記得你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會記得你。每個孩子心中都蘊藏著自己的夢想,如果追夢的路與家庭背道而馳,你將何去何從?讓《尋夢環遊記》來告訴你答案。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太爺爺和祖輩們,一家人要想辦法將米格重新送回人間。富有想像力的故事情節,立體豐滿,不是歡樂元素。影片在構造中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完美突破了以往沉重壓抑的傳統死亡主題,給人們展現了墨西哥對死亡尊重的風俗。 在奇遇歷險中的主人公米格終於明白了:原來,最可怕的不是離開或死亡,而是被所愛之人遺忘。
  • 《生命倒計時》app設置教程
    使用生命倒計時app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對軟體進行設置,先設置好出生日期以及大概可以活到多少歲等等,那麼這些東西在哪裡可以設置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具體的教程,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可以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哦!
  • 香港美心集團駙馬爺墜樓身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缺乏面對的決心
    香港警方接報到場,救護人員證實男子傷重不治身亡,警方就事件展開調查,初步懷疑是因病厭世。具體什麼病不得而知,但能導致一位久經職場的精英選擇這種方式結束生命,面臨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有多麼巨大,可想而知?畢竟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現實問題。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忍受不了身心的雙重傷害而選擇自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安樂死是不是也不失為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