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易為生,做職業交易員有多難?

2020-11-17 騰訊網

聊一下我之前的經歷吧。

2011年的時候,我剛從國外回來,小有積蓄。那個時候開始做交易,就是做期貨和外匯。因為自己之前做生意成功過,所以對自己比較有自信,覺得交易市場來錢快,我而已一定會成功。

後來,在2011年到2012年,我曾經在一天時間內連續止損40次,從下午歐盤開盤開始交易到晚上美盤收盤帳戶虧損40%還多。我開始意識到主觀交易局限性,但已經收不住自己的賭徒心理,持續虧損。

2012年-2014年,貴金屬全部淪陷,滬銀收於跌停,油價暴跌令化工品和油脂深受重挫。我在歐元兌美元的1.4山頂上方做多歐元,沒有及時止損,從小虧損做成大虧損,最後5天時間爆倉20萬美元。從此把嚴格止損的交易規則,深入骨血。

同年,我賠上了所有的存款,賣了車子和房子,我不敢和家裡說我的近況,那個時候我已經33歲,找了半年的工作一次面試機會都沒有拿到,我感覺我的人生跌入了谷底。

2015年的時候

我回到了山東,租了一個六十平的地方,開始建立現在使用的交易系統的雛形。因為我這個人生性容易相信別人,也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那個時候結交了一位我的貴人,我工作上的夥伴,現在也是我公司的合伙人。

我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系統性的交易。每段交易的過程中,我都會大量地復盤,根據復盤結果調整交易系統的細節。大多時候每個晚上就睡4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工作。

15年年底的時候,我的多筆外匯交易開始盈利,交易系統徹底成型,我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交易團隊,也開始做一些外匯資管業務。

2016年,我開始穩定推進外匯交易,系統越來越清晰,操作更加穩定,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同時,我的交易團隊磨合完畢,運行良好。2016年8月份開始介入國內期貨交易,將原本的交易系統做了微調後以適應期貨市場,效果良好。

2017年,外匯交易穩紮穩打,並且期貨交易資管業務正式上線。憑藉外匯交易團隊的經驗,期貨資管業務上線後運行良好,當年期貨交易帳戶取得的收益穩定在30%左右。

2018年,除了外匯和資管業務外,我也開始介入股票交易,制定出長線投資和短線投資的股票交易邏輯。同年,外匯帳戶盈利50%,期貨帳戶盈利30%,股票帳戶完成倉位布局。

以交易為生到底有多難?

我相信很多人不僅僅是想以「交易為生」,而是想擺脫現實中的困境,想脫離又苦又悶一眼望不到頭的工作,想「輕鬆地賺錢」。

想以交易為生的人,其本質目的,就是為了以最輕鬆的方式實現財務自由。

然而,無論你想通過什麼職業實現財務自由,或者改善你的財務狀況,都是不容易的。如果你覺得交易是條捷徑,那你就錯了。

交易最終成功的概率,也就是穩定盈利的概率是極低極低的。

一名交易員抬起頭來向天上看,看不到天花板,看到的只有那些交易中暴利的大神。這符合人性,但並不符合自然規律。

由於交易這個行業是一個具有突破性的行業,可能會因為你的成功讓你過得很舒服,然而越是充滿財富和機遇的行業,它的成材率、成功率越低,競爭越激烈。永遠只有少數人獲得絕大部分的蛋糕,大部分人是什麼都得不到,甚至是為那些少部分人創造財富。

總結

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自己,也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折磨。比如交易系統的完善與磨合,長達3年的持續復盤,在一次次的失敗裡對自己心志的考驗與磨練……

其實人最難的並不是怎麼走向成功,而是在失敗裡再站起來,隨時重新開始的勇氣與堅定吧。

交易員這個職業利益分配的規律,就決定了「以交易為生」太難了。

交易和生計的關係,先考慮生計再交易,千萬不要冒然「以交易為生」,切記,切記。

相關焦點

  • 期貨職業交易員與業餘交易員,哪個更容易成功?
    期貨職業交易員與業餘交易員,哪個更容易成功?有人說,優秀的交易者一定是領悟了交易中的各種「通行法則」,並且形成了自己的操作手法,他們對交易的理解一定是藝術的而非機械的。也有人說,在期貨市場中,儘管有時業餘交易員能夠在短期內收益大增,但職業交易員往往比業餘交易員更「長壽」,更容易成功。
  • 頂尖的交易員是如何做交易的?
    如果沒有數據風控的話前期交易員即便有百倍利潤,或許也會因為一個數據致使利潤全部回吐甚至爆倉,因為在這些數據下止損也會變得無效。這樣的話你交易的再好,獲得的利潤再多即便百倍利潤也是與你無關的。 那麼如何控制這些風險,這裡就需要採用到數據風險控制與分倉風險控制。規避數據外加單獨帳戶只去針對一類交易品種進行交易。
  • 厲害的交易員從不天天做交易!
    ,我們先來聊一聊,以交易為生到底需要多少本金。 假設一位交易員可以穩定盈利,年化收益率在60%(我已經往高了說了),我們按他每個月日常消費開支1萬元計算,一年的消費就是12萬元(還沒有計算五險一金),那麼此交易員想要以交易為生,那麼他至少需要20萬元本金。 而很多匯友們,既沒有那麼多本金,也達不到穩定盈利,卻想以交易為生,這太難了。
  • 「我」是一名職業交易員:十年期貨股票交易 侵蝕著我整個人生!
    導讀:   十年交易兩茫茫,白髮蒼,心發黃,路在何方?盡顯悽涼。   一起來看這位職業交易員的交易故事吧。   我的求學之路   我是一名交易員,一名手動交易員。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思維方式 散戶與職業交易員的差距是什麼?—老...
    「富人思維」則是相反的,不貪小利,眼光長遠;不投機,只為大概率鋪路。  而在做交易中,職業交易員和普通交易員在思維上又有什麼不同呢?  普通交易者通常最關心圖表,價格走勢及指標等,迫切地希望發現好的交易機會。  而職業交易員則大不同。他們會冷靜地按自己的計劃做分析,客觀判斷決策,沒有交易機會就空倉等待,有交易機會就果斷入場,嚴格執行交易計劃和交易準則。
  • 我是一名職業交易員:十年交易侵蝕著我整個人生
    十年交易兩茫茫,白髮蒼,心發黃,路在何方?盡顯悽涼。我的求學之路我是一名交易員,一名手動交易員。我最寶貴的十年,獻給了交易。作為一個快40歲的中年男人,青春好像在我身邊沒有發生過,一轉眼就過去了。回首這十幾年,路好像被鋪了一層石灰,那麼赤腳,那麼燙。
  • 《交易員:轉瞬百萬》從對交易一無所知的狀態到可以進行交易的狀態,怎麼做,都做什麼更好一些?
    每年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韭菜,投入到這個兇險的市場。起初,他們懷揣著賺錢的夢想,最後,總會虧光自己的儲蓄。如果你想成為交易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因為,這是一個持續提高的過程。這部BBC的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裡面提到了一些職業交易員必備的素質。
  • 外匯交易員
    外匯交易員做什麼 外匯交易員,指經歷密集交易訓練,專業管理、執行外匯交易的技術人員或人員集合。要求有持續穩定的交易盈利能力。 8:45瀏覽完新聞後就輪到看隔夜市場形成的評論與分析了,目前銀行普遍為外匯交易員配備了價格不菲的資訊系統,這也是其比一般投資者能夠獲得額外信息的重要通道。了解市場的看法並與自身過往的經驗融合,再和同事做些簡單的交流,這時一天的交易策略就基本定型了。
  • 為什麼80%的人做交易很難賺到錢?
    內容來源:微信公眾號匯課堂外匯交易有多難?你想過這個問題嗎?一般新手入市,對市場一無所知,可能會收到來自朋友的警告:「你是不可能在外匯市場賺到錢的!」他們說得沒錯,大部分人在外匯交易中是賠錢的。至於為什麼賠錢?為什麼那麼難?
  • 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主人公:交易成功,靠的是堅韌的信念
    交易員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業,他們在外匯、股票、期貨等金融市場搭建的轉瞬定輸贏的舞臺上,演繹著轉瞬賺數萬美元,如進入天堂般的喜劇;更有很多轉瞬傾家蕩產,跌落地獄般的悲劇。——BBC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今天我們的採訪對象查理·伯頓 (Charlie Burton) ,他也是BBC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的主人公之一,他將為我們講述他的交易故事:1990年代後期,我曾在蘇格蘭的金融服務部門工作,主要工作是向獨立財務顧問提供公積金、養老金方面的建議。
  • 世界上最殘酷的職業是什麼?戰爭年代是狙擊手,和平時代是交易員
    世界上最殘酷的職業是什麼?戰爭年代是狙擊手,和平時代是交易員。他們的殘酷性,體現在他們是一個人的戰爭,真正的對手和敵人只有自己。 這是很多職業交易員的精神困擾來源。對於在金融機構工作的人員,兼職交易員,是很難理解這種壓力的。對於有固定收入的人而言,交易失敗了只是運氣不好,下個月領取工資和獎金後可以再來。但是對於職業交易員,當面對每個月的生活開銷、交易必備支出、不時之需,這些都是只能從交易中獲取,而交易稍有不慎,就是導致本金的大幅縮水。
  • 《交易員:轉瞬百萬》
    BBC紀錄片,分上下兩集,與之前一部《百萬美元交易員》不一樣的是,採訪的是業內有了一定從業經驗的人,從期貨交易員、對衝基金管理員、業餘交易員甚至是家庭主婦都有採訪到,是上一部的補充,個人覺得豐富了對交易員這個職業的認知,其中涉及到的交易品種也非常豐富,從股票、外匯、黃金等到二元期權、高頻交易、場內交易等,非常有意思的一部紀錄片,讓我進一步得知金融領域世界之大,其中有一位交易員個人特別推崇,查理柏頓
  • 做債券交易員,您該如何準備?
    不關是做投資還是交易,其實都是一個相互博弈的領域,和不同的人博弈,和對手博弈,和監管博弈,和形形色色東西、形勢博弈。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變化、不斷的適應大環境,只有通過學習方式來提高自己,應對博弈。
  • 中國股市:為什麼成功的交易員都不建議別人做交易?很透徹!
    為什麼成功的交易員都不建議別人做交易?首先,你不能把交易完全當成打工,打工你有工資拿,交易上沒有,即便很多交易員也上班,但是提成也是收入的絕大部分組成。所以交易類似於創業,而且是沒有進入門檻的創業。你只要有一定的資金,你就能夠做交易,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可言。但是大多數能夠成功的創業會有技術壁壘的存在,所以資金下去就知道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交易完全不是這樣,很多人還不知道交易室怎麼回事兒,就已經沒有本金了。
  • 資深職業交易員揭秘:為什麼炒股真正厲害的,從不去教別人炒股
    這麼有說服力的數據不去展示是為什麼呢?就好比兩個人相親,女方要求男方有房,而男方一直強調自己工作努力拼搏,以及講述自己掙錢的方法,卻就是不直接把房產證亮出來,這是不是很奇怪?原因大家自己去分析吧。為什麼炒股真正厲害的,從不去教別人炒股做交易員的,未必都是能掙到錢的,因為做交易員進入容易,但掙錢很難。
  • BBC紀錄片《百萬美元的交易員》
    對於許多人來說,印象中的交易員就是具有點石為金的能力。一個很高大上的職業,常常與豪宅名車聯繫在一起。
  • 【紀錄片】探秘:交易員的大腦是什麼樣的?期貨股票交易員必看!
    每位交易員掃視著顯示器上的股票,調查著他們的資產組合,留意著哪怕最危險的機會,只為達成低買高賣的使命。「要賺錢」是金融界的座右銘。 Darren Courtney-Cook是中央市場公司的交易主管,手下有60個交易員。在狂躁的交易大廳有著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的他,已經學會了在各種情況下保持冷靜。
  • 英國「國寶級」交易員:送給新手兩條有效的價格走勢交易技巧(純...
    廣告克裡斯·帕裡(Chris Parry)是一名得到市場認證的盈利交易員。作為一名專業的交易員,他擅長交易價格走勢分析和一目均衡圖。同時作為一名交易導師,克裡斯利用自己18年的交易經驗向眾多交易員傳授交易技藝,在英國交易界享有盛譽,同時也在學員中收穫了「國寶級交易員」的稱號。克裡斯的教學內容的最大特點就是簡單、易懂。
  • 匯查查:優秀的交易員有哪些共性?
    作為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會更注意日常思考和行為模式,涉及數字的,會多關注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同時習慣思考是什麼導致行情,而非過多關注行情導致的指標變化。 信心與專注 如果缺乏信心,你成功的機率將會變小。你必須相信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並且不害怕犯錯。
  • 世界六大頂尖交易員觀點: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1970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20年中,他把400美元變成一筆約為2億美元的財富。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平靜。 觀點1: 我從事交易已經有20多年,若非早學會了保持平靜,我早就會被交易生涯中的大起大落給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