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人不炸死張作霖,能夠順利地佔領東北嗎?他敢和日本開戰嗎?
這是個「老調重彈」的話題,原因在於張作霖愛國(其實是愛東北),張作霖比兒子張學良更強硬、更精明。我們把東北的丟失,一半責任歸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半歸結於張學良恐懼日本、不敢抵抗,而更多地似乎是在張學良身上找原因。
儘管中國曾經讓日本侵略過,東北讓日本佔領過,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偽滿州」國,這些已經時過境遷,都快一個世界了。但是,日本曾經給我們這個民族有過太多的傷害,那是一段傷心的往事,國人始終都不忘懷,也不甘心。
因此,很多人、很多學者都在為這段歷史進行著無數的推演,希望從歷史的角落裡,在那時能夠找到一個不失東北的理由,找到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英雄」,比如,當時的東北軍與日本軍隊的戰力對比,將張學良換成某某(如吳佩孚)怎麼樣等等。這並不是一種無意義的推演,只是找佔歷史經驗罷了。
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準備了將近一個多世紀。從「明治維新」之後就不斷染指朝鮮,也只是想將朝鮮半島作為一個跳板而已,別以為朝鮮對日本有多大的誘惑。日本蓄謀侵略中國一是其擴張的野心,更多的是從其發展的戰略高度的需要。
一個彈丸小島國,從地域空間和資源的多少,無論如何都是沒有多少前景的。這恐怕是當時日本上層的共識了。因此,東北豐富的礦藏和肥沃的土地,便成了日本的首選,又何況距離又這麼近。
中日「甲午戰爭」只是日本對清朝實力的一次火力偵察,儘管清朝落敗,但日本也是元氣大作,否則,之後日本為何不趁勢佔領東北?為何又會有近五十年的雙方相安無事?
那時清朝也有人對日本當時國內的現狀進行過研究,並得出結論:日本已經是疲憊不堪。曾上書慈禧要反攻日本。但此時的清朝已經是內憂(太平軍、捻軍)外患(西方列強),慈禧完全沒有心情,遂作罷了。
後來,張作霖登上了歷史舞臺,控制了整個東北,日本準備好了,卻遇到了一隻攔路虎,難度增大了。
張大帥從一個土匪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絕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那時,在東北除日本勢力外,在北滿還有俄國勢力的滲透。當年閻錫山說他在「三個雞蛋上跳舞」,而張作霖在東北,倒是像與日、俄鬥地主,不過他從來不當地主。張作霖心眼很活,也很有頭腦,在日俄之間巧妙周旋,成功控制東北,讓日本軍隊輕易不得進入。
張作霖發家有一半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另一半是靠日本人的扶持。但是,日本將他扶起來了,他卻與日本人不合作。做賣買可以,日本軍隊要想進入東北不行。而後者也恰好是日本想做的,所以日本人很惱火。
張作霖發跡於草莽,但他可不是個「草莽」式軍閥。張作霖自封為「奉天(即瀋陽)軍務督署兼巡按使」,之後統治東三省近20年,特別注重地方經濟、教育及軍工的發展。在其統治下的東北,東北是當時整個東亞最為富庶的地區。
那時的東北,在工業上物產豐富,由於有肥沃的土地而糧食充足,擁有一流的軍工廠、煉鋼廠和造船廠,鋼產量達日本的40%,且依靠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東北當時有一套完備的工業體系,可以造船、造槍,甚至可以造155毫米的榴彈炮。
那時,由於中國的軍工技術落後,軍工廠沒有機械和技術工人,張作霖不惜血本,從丹麥、日本、德國、美國和奧地利等多個國家,花高價購進大批兵器工業設備,高薪聘請國外技術人員。
到1928年時,佔地3000畝的「東三省兵工廠」已擁有8000多臺機器,廠內工具機數量比全國各地加起來的都多,可以生產160榴彈炮、野炮、山炮、輕重機槍等,堪稱亞洲第一。其中自主研發的「遼13式步槍」,結合了日本和德國步槍的優勢,性能遠超日本的三八大蓋和中國當時的中正步槍。
張作霖獨霸霸道但不迂腐,甚至還很開明,他知人善用,使東北逐漸步入正軌,社會風清氣正,經濟快速恢復,工業建設全面鋪開,短短幾年,鐵路、軍工、金融、教育等都得到快速發展。這一時段,被稱為東北20世紀上半葉的「黃金時代」。
當然,日本的狼子野心張作霖心知肚明,所以他在軍隊的建設上特別重視,除增加軍隊數量外,在裝備上也是特別重視。那時,大半個東北軍都是「德械」裝備,甚至有成建制的裝甲部隊,還有相當數量的心機。在他努力下,東北軍成為了當時國內最精銳之師,在裝備上並不亞於日本軍隊。
所有這一切日本當然也是歷歷在目,他們非常清楚,如要順利佔領東北,必須搬掉張作霖這個絆腳石,這才有1928年6月4日的「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去世後張學良接管東北,他可沒有他老子的「雄才大略」,甚至有點「初來咋到」,由於對軍隊事務還不是過於熟悉,在東北軍中也發生了一些變故。而日本人則利用這個時機,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僅以兩萬餘兵力將將三十萬精銳趕出了東北,順利佔領了東北三省。
「九.一八」才是國人永遠的心痛。人們痛惜一個強大的東北毀於張學良之手,痛罵張學良的不抵抗,可惜了三十萬精銳之師,對張學良的能力、膽小、「愛國」提出了質疑,這才有了近一個世紀的爭論。
事實上,日本佔領東北是志在必得,但如果換成了張作霖至少不會那麼容易,張作霖與日軍必有一戰,而日本想要以兩萬餘兵力佔領東北,是絕對不可能的。至於張作霖能否守住東北,沒有歷史,也沒有假設。總之,我們要說的是,張作霖絕對不會像兒子那樣慫。
大家認為,如果將張學良換成張作霖,東北會丟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