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是一項非常好的健身運動,由於其強度不大,能適應不同的人鍛鍊,體質弱的人能強身;胖的人能減肥;專業運動員又用來提高體能,增強運動耐力。
但慢跑,速度到底要多慢呢?又要跑多久才能有健身效果呢?
慢跑屬於有氧運動,是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以慢跑維持一段時間換成距離就是長跑,這個長跑的性質既不是田徑賽的速度競爭,也不是慢忽悠悠地隨便跑,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心率、消耗一定的能耗作為體力代價。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的心率只有到達自身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即心臟搏動約110~150次每分鐘,這時才有利於身體的燃脂,跑步過程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為「燃料」,能維持較長時間的體能供給。
而如果高於這個心率範圍又會向無氧運動轉化,伴隨呼吸急促,身體感覺不暢,是處於缺氧的狀態,此時跑步會堅持不久,無法跑很遠;而低於這個心率範圍時,氣不喘、心率不大,沒有體能負擔,身心很難獲得刺激鍛鍊。
所以在慢跑的時候必須保持一定的心率進行,只能以自己的心率來衡量控制自己的跑速,那麼難道一邊跑還要一邊測自己的心率嗎?
非也!判斷這個心率,只要感覺在途中跑時,能體會心肺有很強的節奏感,腿臂揮動規律,呼吸均勻順暢(3、4步一呼/吸),精神愉悅,沒有氣喘籲籲的急迫感,這時就是最佳的減肥模式的開啟。
慢跑因人而異,體能不同,不能用統一的跑速來量化,有的人可以很輕鬆地在二十分鐘內跑完4公裡;而有些人化半小時還氣喘籲籲無法跑完4公裡,但可以一定的時間來設定跑步的量:
以競技運動前的熱身為目標一般跑5~10分鐘;以減肥為目標一般跑30~50分鐘;以專業提升體能、耐久力為目標一般跑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