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現「萬人搶房」,中一套暴賺500萬……新華社重磅發聲:抑制...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每經編輯:王曉波

11月28日,新華社發布一篇題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文章,直指近日備受輿論關注的「深圳萬人搶房」事件。

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網紅盤,項目均價為13.2萬/㎡左右,而周邊華潤城潤府的二手房均價在18萬以上,價差達到4萬~5萬,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最少能賺500萬。

如此大的套利空間,購房者眾也不足為奇,甚至出現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奇葩景象。1171套房源,最終獲得的有效誠意登記客戶共9690批,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元,開盤後僅僅13個小時,1171套房源就全部售罄,收金196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甄素靜 攝(圖文無關)

新華社評論指出,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一天後發布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面對政策方面的「三令五申」,為何炒房現象仍然大行其道,對於這些狂熱的炒房現象,應該如何化解呢?

或許正如新華社評論中提到的:「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買到就能淨賺500萬元,總價上千萬的房子成了「剛需房」

資料顯示,深圳的華潤城潤璽項目地理位置優越,其所在區域是南山區高新園大衝村,周邊高新技術、上市公司密集,購買力強且有名校集團加持。

2007年,華潤置地斥資60億元拿下大衝村舊改項目,經過長達7年的談判、清退和重建,2014年7月華潤城1期開盤,均價4.5萬元/平方米,開盤當日售罄;2014年11月,華潤城1期加推,均價5.0萬元/平方米,3小時售罄;2015年12月,華潤城2期入市,價格區間在6.2萬~8.1萬元/平方米。等到華潤城3期入市時,周邊二手房每平方米單價已12萬+。

此前開盤的三期均選用了「潤府」的名稱,此次開盤的第四期放棄了這一名稱,而是改名為「潤璽」一期,據說產品定位更為高端。

房產中介網站顯示,目前華潤城二手房成交均價在15萬~18萬元/平方米,掛盤價均價已達18萬元/平方米。

這次開盤均價13.2萬元/平方米的潤璽,共推售1171套房源,建面約100/125/175/200平方米不等,單價區間約12萬~14.4萬元/平方米,總價區間1184萬~2984萬元(你沒看錯,最便宜的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也超過1000萬)。與周邊二手房掛牌均價倒掛約5萬元/平方米,這也是不少購房者選擇此項目的重要原因。現場一位選房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目前掛牌均價看,就算選一套最小的100平方米,買入帳面浮盈就是500萬元,還不算未來漲幅,有機會當然要試試。

該項目11月24日進行公證搖號,從9690人搖號選出1300人進入首批選房環節。11月25日和26日為誠意登記人按公證搖號選房順序依次參加現場選房活動。

就在25日和26日兩天,1171套房源全部清盤,剔除休整時間,全程僅用時13個小時。據證券時報·e公司統計,1171套房,除了89人臨時棄選,第1171套房,被第1254號購房者拿下,90%以上都選購,100%銷售率,收金196億。

候場的購房者們(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甄素靜 攝)

該項目銷售方案顯示,優先滿足剛需無房戶購房。這也引發了網友的質疑,總價超千萬的房子,竟然也成了「剛需房」?

購房資格不夠,「代持」名額來湊

潤璽的受關注程度還體現在另一個細節上,一些日常推送閱讀量為幾千的公眾號,在推出潤璽銷售方案後,極短時間內閱讀量便達到10萬+。

不過市場還是對這次總價動輒千萬的「剛需」提出了質疑,認為其中代持或合夥投資的人佔比並不小。這種質疑從認籌期間各方反應可尋得蹤跡。

在銷售方案公布後,市場上傳出多份代持協議、合夥協議方案,價格從免費到萬元不等。潤璽認籌期間,也有房產大V特意針對合夥買房、代持開了培訓班,講解風險案例,報班費用可抵扣之後擬合夥協議的費用。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有一位上市公司高管通過找人代持,搖中了3個號,一下要拿出1000多萬元。

在這次搖中的購房者群體裡,一位已無購房名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稱,他這次也要去選房,是跟幾個朋友一起的,別人的名額,他們佔股份。

還有讀者向記者爆料稱,他所知道的一位老闆認籌了15個號,均是其公司員工的購房名額。

老闆與員工各出一半認籌資金,各還一半月供。雙方約定工作滿數年後,員工回購老闆的份額,這樣老闆和員工均得了利。

此前一位有認籌意向的購房者告訴記者,他本打算參與這場打新,找一位相熟的有三成首付的代持人,他和另一位朋友共出首付還月供。不過代持人在認真考慮後給他們的回覆是「想排安居房」,便又作罷。

搖號結果公布後,便有人放出要收中簽名額的消息,費用可談,500多的號位,據傳就已叫價200萬元。

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爭鋒稱,打新這幾天我是很忙的,都是找我要代持協議或合夥協議版本的,或者諮詢有無購房資格的,無房無貸積分是否靠前的。還有人問我開發商這樣依據自己的意願給買家規定標準,是不是侵犯公平購買權等。

「反正網紅樓盤打新,我們律師總要給當事人解釋,什麼是代持買房,什麼是合夥買房。」

對於代持風險和處置方式,周爭鋒表示,風險是實打實存在的,想規避,無解。他提示實際產權人留存水電煤氣、物業管理費等連續不間斷的繳納證據,證明對代持房產一直佔有使用。如果房屋出租,租賃合同的主體一定是實際產權人,以實際產權人的名義與租客籤訂租賃合同。實際產權人想通過自己和代持人籤訂虛假租賃合同的方式鎖定房產權益的想法,不切合實際,因為依法房產抵押後籤訂的租賃合同無法對抗法院的查封拍賣。

新華社:「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與「房住不炒」背道而馳

面對炒房之風,新華社28日發布題為《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指出,「打新熱」背後,新房、二手房價格「雙軌套利」浮現,樓市調控問題再次引起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25日,也就是該樓盤開盤當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租購併舉、因城施策,完善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天後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新華社評論也指出,此番樓市火爆引起關注的焦點與以往不同,不再是純粹的新盤價格問題,而是新舊住宅價格倒掛。早在離開盤還有數月時間之前,不少「打新攻略」就在網絡流傳。到了選房之時,不僅出現了「眾籌打新」「借票代持」等傳聞。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堅持「房住不炒」,保障供給必不可少。近年來一些地方多措並舉,如提出長期住房保障計劃,停止商務公寓審批,推進低價公共住房建設等。這些措施需加快落地步伐。然而,「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相關焦點

  • 中一套暴賺500萬 總價2000萬竟成「剛需房」
    中一套暴賺500萬,深圳豪宅「打新」遭萬人哄搶,總價2000萬竟成「剛需房」!新華社重磅發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吳羽深圳土豪的購買力和執行力著實驚人。近期,南山區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最低價格1000萬起步的房子,獲得有效誠意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元!
  • 買一套賺500萬!深圳這千套「剛需房」:我需要錢,你剛好有
    11月26日,官媒新華社用一篇名為《抑制樓市「打新熱」 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點名批評深圳,直指深圳政府需要將更多的房地產政策加快落地,隨後深圳政府迅速回應,表示將對違規行為作出嚴肅處理,一些開發商也迅速跟進,表示堅決支持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倡議大家合法合理購房。
  • 央視探訪深圳萬人搶房樓盤 買100平淨賺500萬
    近日,深圳的一個熱點樓盤再起波瀾,走入了大家的視野中。1000多套房源,鎖定了9000多個有效登記客戶,並且這些購房者清一色符合「無房優先」的購買資格。而這個引發近萬人搶購的樓盤,被媒體曝出是「眾籌打新」甚至「代持炒房」,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網紅樓盤買100平米=賺500萬?深圳市住建局出手了
    網紅樓盤買100平米=賺500萬?深圳市住建局出手了 發布時間:2020-12-02 10:56:27      來源:央視財經   買100平米=賺500萬?深圳網紅樓盤瘋狂打新!
  • 打新一套房可淨賺500萬 深圳「代持炒房」熱引輿論關注
    同時,針對當前深圳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等情況,深圳相關部門還正在聯合相關的力量,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代持炒房客創業的事緩一緩打新一套房可賺500萬「這是一筆穩賺的生意,你創業的事可以緩一緩,這個賺錢快!轉手一賣,幾百萬就到手了。」深圳市民陳先生最近接到了數個圈子朋友的電話,邀請他一起參與合資搖號買房。
  • 深圳千萬門檻網紅盤選房首日:幸運兒開豪車排隊搶房
    「買到即賺500萬」的機會,並不是誰都會輕易放棄。  「我(搖)中了兩個,總有一個好位置吧!」戴著金表的購房者摸了摸肚子,滿意地笑道,這次通過資格審查的誠意登記人名額就有7個,錢也準備充足,一定要拿下200平方米的優質房。  貝殼找房數據顯示,目前華潤城一期和三期二手房均價達到18萬元/平方米,如今華潤城潤璽一期新房13.1萬元/平方米的均價。
  • 深圳新盤搖號試點積分制 「萬人搶房」局面有望終結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繼積分落戶、積分入學制度之後,深圳或將進入「積分買房」時代。據了解,數天前深圳「網紅」樓盤華強城(華強城市花園一期)公示銷售方案,成為深圳商品房史上首個引入積分制搖號的樓盤。方案顯示,該項目此次開盤推售556套,按有無房產、是否為深戶、繳納社保年限等三個大項設置認籌積分規則,根據分數高低,取排名前5560位參與公證搖號。其中,「在深無購房記錄」一個子項分數最高,為50分。
  • 央媒直指打新熱,房住不炒走向何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大鬍子說房」(ID:dahuzishuofang),作者:大鬍子看深圳,36氪經授權發布。 昨日,新華社發布時評,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最近樓市最熱的打新,當屬深圳華潤城潤璽。倒掛五百萬,買到就是賺,即使經歷715最嚴調控,深圳此次釋放的購買力依舊令人瞠目叫絕!頭天認籌高達13000多個,凍結資金超455億,讓房住不炒成為笑談。 眼下看來,深圳此次華潤城的眾籌打新,確實太過狂熱,已經引起央媒的注意。更引人矚目的是,本次時評提及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行為。
  • 深圳房產:500萬,小白要怎麼選?|福田區|學位房|深圳|南山區|羅湖
    關注「九叔談房」企鵝號,看更多房產知識問答。私信提問,為您解答更多專業房產知識。問:九叔你好,想諮詢一下理一理購房思路。目前深圳有2張房票,都是無房無貸,手上320萬,想選一套3-4房,遇上特別好的考慮適當增加50萬左右,兩人分別在梅林和竹子林工作,孩子明年上小學;偏向考慮新房,計劃遠洋天著和潤四誰先開就先選誰。
  • 華潤城潤璽開盤:深圳再現「萬人搖」,條件不夠親戚來湊
    11月25日,深圳「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如期開賣。「買到房相當於中500萬」、「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成為人們熱議話題。據華潤城官方信息,潤璽一期推售1171套房源,共有9690批購房者符合選房資格,中籤率約為12%。按選房規則,入選購房者將在11月25-26日分批選房。
  • 1個名額炒到30萬 深圳「網紅」新盤再曝投資亂象 新房「限價」問題...
    為了抑制深圳房價過快上漲,讓剛需購房者「上車」,深圳近幾年實行了新房「限價」舉措,由政府來為新推樓盤定價,但也因此,部分新樓盤的開盤價格低於周邊二手房價格,甚至出現嚴重的一二手房  「由於政府沒有很好的區分這三類住房,特別是沒有對後兩類住房進行區分,使具有金融投資屬性的房子滲透到普通的『剛需盤』中,帶動價格的上漲,所以剛需難以買得起房。」金心異說,如果不進行明確區分,中間階層的剛需在深圳或將永遠買不起房,即使勉強夠得著,也會讓其生活陷入很大的困境,而這是政府在履行公共職能上的缺位。
  • 物極必反,深圳學位房還能瘋多久?
    當時據網友爆料稱,寶安的都市翠海華苑小區成交了一套19㎡的1房戶型,成交總價為410萬,成交單價為215790元/㎡!這個價格,不僅打破了寶安的天花板,甚至可以與深圳灣相媲美了!PART.2深圳學位房搶手的背後主要有三個原因對於學位房,一直是深圳乃至全國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中的一個「特殊存在」。深圳學位房如此搶手的背後,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家長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
  • 這組數據有點扎心,深圳「土著」人均12套房,新深圳人90%沒房
    這1082萬套房子,其中小產權房有507萬套,保障房51萬套,工業宿舍183萬套,公寓等其他住房97萬套,單位自建房55萬套,而商品住宅只有189萬套左右。
  • 買100平米=賺500萬?網紅樓盤瘋狂打新!深圳市住建局出手了
    來源:券商中國近日,深圳的一個熱點樓盤再起波瀾,走入了大家的視野中。1000多套房源,鎖定了9000多個有效登記客戶,並且這些購房者清一色符合「無房優先」的購買資格。而這個引發近萬人搶購的樓盤,被媒體曝出是「眾籌打新」甚至「代持炒房」,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樓市關鍵詞|打新熱、萬人搖:買房成為套利現場 普通剛需怎麼辦
    11月底央媒一篇《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火爆各大社交媒體,「眾籌打新」、「打新熱」等紛紛引發熱議,但其中一個關鍵詞再今年出現了不止一次,那就是「萬人搶房」。11月底央媒一篇《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火爆各大社交媒體,「眾籌打新」、「打新熱」等紛紛引發熱議,但其中一個關鍵詞再今年出現了不止一次,那就是「萬人搶房」。早些時候,成都、杭州等地都出現了新樓盤「萬人搖」的火爆行情,這次深圳的「萬人搶房」更是讓這個詞走入大眾視野。
  • 深圳土著人均12套房,半個月收租80萬!住城中村,穿人字拖白背心
    根據數據可推測,深圳原住民數量約為41萬人。而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深圳共有507萬套小產權房,由此得出原住民人均12套房的「誇張」結論。讓我們回到20年前,大家還記得深圳各區的房價是多少嗎?華僑城和後海主要負責改善,精準定位「二次置業者的首選」,5200元/平的浪琴嶼花園之於新區的定位來說並不便宜,所以很多豪宅的初始價其實不低,漲幅也沒有想像中的高。當時一套房的首付大概是15萬,夫妻二人各一輛奧拓大概就是這個價,然而今天,五輛奧迪TT都湊不到深圳的一套首付。
  • 深圳炒房閉眼賺百萬,天價「喝茶費」亂象也來...
    搶到華潤府閉眼賺百萬,代持動輒100萬11月24日,備受關注的深圳華潤潤璽一期開售,開售前吸引9690批符合選房資格的買家爭搶,兩天全部售罄。該樓盤每平方米均價高達13萬元,按96平米最小戶型算,總價最便宜1200萬。現在華潤城三期的二手房價,已經飆升到了每平米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