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崑曲,太可了!

2021-02-08 江蘇微旅遊

蘇大臉化身最靚記者仔,連續兩周帶領大家探訪了超「南」的「南京雲錦織造技藝」,超「絕」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寶藏級別的非遺文化震撼人心,小夥伴們大呼過癮的同時都希望蘇大臉繼續加戲!

這種要求本大臉自然是.滿足大家!

本期加戲讓無數迷妹,粉絲直呼「我可以」的超級可可非遺寶藏——「崑曲」!作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形式之一,世界三大戲劇源頭之一,「崑曲」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簡直太可了!




崑曲發源於蘇州崑山一帶,早在元末明初時期,崑山腔與弋陽腔、餘姚腔、海鹽腔等並稱南戲「四大聲腔」。16世紀中葉,著名曲家魏良輔改革崑山腔,汲取南曲與北曲的精華,創立了細膩婉轉的「水磨腔」。同一時期,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第一個崑曲劇本《浣紗記》。


《浣紗記》的成功,標誌了一個新的劇種——崑劇的誕生。隨著職業戲班的流動,崑劇沿著運河北上南下,沿著長江西進東擴……很快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並對中國近代的許多劇種,如川劇、京劇等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崑曲」又被譽為「百戲之母」!



那崑曲之所以被封「百戲之母」,可不僅僅是因為一個「早」字,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在崑曲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的文人士大夫階層,以自己的文化品格深刻影響了崑曲的審美基調和藝術走向,構築起崑曲這個風花雪月的靈奇世界。這個世界變幻多姿,眾美皆備,簡單說來由四個藝術要素構成基本內容,即:歌,舞,表演和故事



「歌」,是指崑劇的音樂唱腔部分,是以曲為基本單位,由不同曲牌聯成套曲,不同套曲組成一齣戲的音樂聲腔。每支曲牌有自己相對固定的主腔和結音,歌唱時歌者必須「依字行腔」功夫。

嚇哈恰 恰正好喜孜孜霓裳歌舞 不提防撲通通漁陽戰鼓 劃地裡慌慌急急 紛紛亂亂奏邊書 送得個九重內心惶懼 早則是驚驚恐恐 倉倉卒卒 挨挨擠擠……


明代著名崑曲音樂家魏良輔以為:「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為二絕,板正為三絕。」通俗地說就是唱曲應做到字面清楚、腔調純正、節奏準確,這就是「依字行腔」,是唱崑曲的基本功。練好基本功之後,方可演繹好「啟口輕圓收音純細;一字之長,延至數息」的一唱三嘆崑曲水磨調。




「舞」,一般指的是身段;「表演」,指的是敘事或代言過程中的唱、念、做、打,用以塑造人物性格。

這人物性格指的便是角色行當。到了折子戲時期,崑曲在生、旦、淨、末、醜五個總家門下,一共細分出了二十個細家門。個個家門的角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服裝、化妝,有一些還有自己的臉譜以及各自的動作程式。

程式是崑曲表演的主要術語,在崑曲舞臺上,一歌一舞皆有規矩,一翻一撲不離程式。更為有趣的是,崑曲把開門關門、上馬下馬這樣的日常生活化動作都提煉成程式動作。即使是那些情感情緒很難表達的東西,崑曲都會有一套相對應的程式語言。


「水袖」是崑曲裡廣為人知的一個「程式」動作,極能體現崑曲寫意色彩。精彩紛呈的水袖表演,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有著自己的獨到內涵,巧妙地詮釋了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心理活動,使用水袖的技巧日後也成為了戲曲演員們的基本功之一。


第一個崑曲劇本《浣紗記》之後,昆壇上湧現了湯顯祖、沈璟、李玉、李漁、洪昇、孔尚任等一大批優秀的劇作家,他們創作的《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一大批經典巨作傳唱至今。

你道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兒茜 豔晶晶花簪八寶瑱 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最出名的當屬湯顯祖的《牡丹亭》,它已經成為中國文學和戲劇的不朽之作。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湯顯祖列為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和同時期的英國文豪莎士比亞並列,都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戲劇家之一。四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感時傷春時仍然喜歡輕嘆一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說的是戲中詞,道的是人間情。

位於蘇州平江路旁張家巷的中國崑曲博物館,集各種文化寶藏於一身,可謂「渾身是戲」! 館內藏有崑曲及其他劇種的各類文物古籍與珍貴史料,從崑曲史話展區到晚清民國崑曲展區,再到新中國崑曲展區,崑曲的「前世今生」盡在眼底。

「館」的前身「全晉會館」本身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州現存最精美的古典戲臺就在這裡,極具看點!特別是臺頂的穹窿藻井,由324隻黑色蝙蝠淺雕與306顆雲頭圓雕榫卯構件組成18層螺旋向上的蟠龍紋飾,不僅彰顯了絕妙的古典建築藝術之美,更起到了「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擴音作用,真正是巧思匠心。

還有鎮館之寶清末民初「寶和堂」崑曲堂名燈擔,是我國目前僅存的一件「堂名擔」,為國家二級文物,大家一定要仔細觀賞一番。它採用紫檀木、黃楊木鏤雕製成,白玉欄杆,雙層飛簷,綴鑲象牙珊瑚寶石。頂端三面出挑蓮莖形銅梗,懸掛玻璃蓮花彩燈,精緻非凡,看起來仿佛是一個轎子,但其實它真正的用途是一個微型戲臺。

從前蘇州大戶人家若有婚慶做壽等喜事,常請堂名班子到家裡來唱堂會,班主便將堂名唱臺拆卸後,用箱子挑到主人家,再將它安裝在主人的客廳裡,因此稱作為「堂名擔」。演出時,堂名六七人三面圍坐在堂名擔裡的長桌旁,吹拉彈唱,以清唱崑曲戲文為主。

找個周末,跟隨蘇大臉的腳步,一起打卡園林花園裡的中國崑曲博物館,了解崑曲的發展歷史,聆聽崑曲老師婉轉流利的水磨腔調,再學幾個崑曲的經典手勢、身段動作……絕對不虛此行!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牡丹亭》



我如今獨自雖無恙,問餘生有甚風光。只落得淚萬行、愁千狀,人間天上,此恨怎能償。

願此生終老溫柔,白雲不羨仙鄉,惟願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

神仙本是多情種,蓬山遠,有情通。情根歷劫無生死,看到底終相共。塵緣倥傯,忉利有天情更永。不比凡間夢,悲歡和哄,恩與愛總成空。

百年離別在須臾,一代紅顏為君盡。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

——《長生殿》



長清短清,哪管人離恨;雲心水心,有甚閒愁悶。一度春來,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月明雲淡露華濃,倚枕愁聽四壁蛩。傷秋宋玉賦西風。落葉驚殘夢,閒步芳塵數落紅。

步虛聲度許飛瓊,乍聽還疑別院風。悽悽楚楚那聲中。誰家夜月琴三弄,細數離情曲未終?

——《玉簪記》


還有更多關於蘇大臉打卡「中國崑曲博物館」的大視頻,看蘇大臉如何爆笑學唱崑曲~千萬不能錯過!

馬上留言告訴我們「你聽過崑曲嗎?你喜歡哪首詞?你還對哪些非遺項目好奇?」我們將會選擇6名幸運小夥伴(留言點讚最高的2位+特別走心的4位),送上超好玩•寶藏大禮包:內含「臉大福大」蘇大臉公仔一對、非遺文化手札本以及驚喜禮物一大堆!!!

請中獎小夥伴在11月18日前聯繫公眾號後臺,過期不候!


上周在江蘇超好玩《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文章留言中點讚最高的兩位:Op、civilLiu。特別走心被蘇大臉相中的小夥伴為:月兔、心如止水、冬雪、吳顯華

請以上6為小夥伴,在11月14日前私信我們(過時不候),蘇大臉將在11月底統一為大家寄出禮品哦!

本文為江蘇微旅遊整合原創內容,圖片來源:江蘇超好玩、蘇州市非遺辦、蘇州戲曲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從書《崑曲》、紀錄片《崑曲六百年》、攝影師:所安等等。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江蘇微旅遊」或聯繫小編電話:025-84600921-8155,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私奔到蔣壩,把每一個樸素的日子都過成良辰

■半個秋天最宜賞,景色宜人秋果香...

■來雲滄海,一處小院,一盞淡茶,慢下時光

■金秋會揚州,皆是江南好味道

相關焦點

  • 崑曲丨崑曲之雅,雅在中國古典美學(上)
    ,但作為曾經讓中國古代文人如痴如醉的「水磨調」,其中一定有更深刻的內涵,才使得人們有心靈上的共鳴。所以,崑曲的興盛是與當時文人的審美情趣一脈相承的。他們良好的文化修養為崑曲注入了典雅的品味,而吳地閒適安逸的詩性生活,使得文人追求一種空靈的境界,這也造就了崑曲節奏舒緩、意境曼妙的品格。「填南詞必須吳士,唱南曲必須吳兒」,崑曲之雅,在於它凝結了吳文化趨雅的精髓。
  • 當動漫遇見崑曲……
    還是崑曲這麼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這是一個關於林政德的故事,是動漫和崑曲的故事。  深受讀者喜歡的漫畫才是好漫畫  林政德的作品《YOUNG GUNS》,是中國臺灣本土漫畫最盛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上個世紀90年代震撼了整個華人漫畫界。這部作品亦奠定了林政德在漫畫界的地位與知名度。
  • 疫情時期的崑曲(七)
    著有《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吳新雷崑曲論集》《崑曲研究新集》《崑曲史考論》等書,曾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中國崑曲藝術》和《崑曲藝術概論》等書。吳新雷(以下簡稱吳):我現在在南京大學教工宿舍龍江小區寓所。2. 疫情期間,您的日常生活狀況如何?您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吳:我居住的小區加強了防控措施,自春節至今一直封堵,所以宅居不出!
  • 吳敢:我與崑曲
    在劇場碰到中國戲劇家協會的郭亮,郭先生是知名編劇,我們向他請教了不少崑曲常識。平心而論,我沒有聽懂所有唱腔,冷僻曲牌甚至不看字幕不知所唱何字。那種吳儂軟語式的水磨調與我聽過的地方戲曲差別太大,令人一時摸不著頭腦。這是我第一次在劇場觀看崑劇演出,談不上喜歡,更談不上愛好,只是專業需要,但畢竟實實在在地接觸到了崑曲。
  • 非遺紀錄片《東方遺韻》:情迷崑曲的西班牙小夥在中國拜師了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周晶) 崑曲是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從崑山唱出有600多年的歷史。華美的服飾,豔麗的舞臺,婉轉動聽的唱腔,鼓和板控制演唱節奏,笛和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還有細膩的表演再糅合中國的舞蹈武術不斷地向觀眾傳達它的魅力。
  • 崑曲曲牌《皂羅袍》
    王建平 1987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國家一級演奏員;原北方崑曲劇院音樂總監、首席笛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管樂研究會常務理事。
  • 遇見崑曲,孤芳不自賞
    歷史的巧合讓三位戲劇界的巨匠出生在平行時空又不約而同地在同一年隕落雖然山水相遙,素未相識但卻創造了近乎相似的傳奇中國戲劇史上繞不過的傳奇他一生經典「臨川四夢」演繹「佛、道、俠、情」而崑曲之最《牡丹亭》則訴說了「情之至」也許你從未了解過崑曲也並不知道
  • 崑曲小鎮陽澄曲敘:「昆蟲」唱響與崑曲的「不了情」
    崑曲小鎮陽澄曲敘:「昆蟲」唱響與崑曲的「不了情」 2019-06-08 18:22: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崑曲課程】夢裡花開牡丹亭,不曾遺忘的中國符號
    【當江湖說唱邂逅崑曲牡丹亭】崑曲和說唱,傳統與現代,會碰撞出怎樣的靈感火花?近期新華社#聲在中國#8月30日起推出系列非遺音樂微紀錄「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一集《夢回牡丹亭》。看崑曲表演藝術家劉煜和知名說唱歌手GAI周延 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滄海一聲笑》。
  • 《永遠的崑曲》節目介紹
    第一集:  被稱為元音大雅的崑曲最初起源於江蘇崑山一帶的民間曲調。在明代,一個叫做魏良輔的人對於流行與當時的南曲和北曲進行加工整理,創立了水磨調,也就是現在崑曲的基本曲調。但是,那時,動人的崑曲往往只是上層文人雅士抒情懷古的一種方式,直到一曲《浣沙記》的出現,崑曲才從屋簷堂前的清唱搬上了舞臺,成為真正的戲曲。
  • 王馗:崑曲流派與姑蘇風範
    承認崑曲有派者,除了認為崑曲有南昆、北昆、草昆、京朝派等分類外,甚至認為類如浙昆、湘昆、川昆、晉昆者,均屬於崑曲流派;而否認崑曲有派者,以堅守崑曲字韻曲律規範為首務,以此確定崑曲藝術在中國戲曲中獨具特徵的文化內涵,並藉此規範崑曲在各地的發展。在這些爭論之間,對以演員為中心的流派劃分,顯得含糊不清,其實質也是礙於崑曲規範對於劇種的內在作用。
  • 日本人聽崑曲
    不過日本人顯然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崑曲(內藤湖南曾在北京看梅蘭芳的《思凡》,心醉不已),青木正兒作了《梅郎與崑曲》,不過他因為生了大病的緣故,未能去現場看梅的演出。他這篇文章主要從戲曲史的角度談崑曲的興衰,「我舍當今流行之『皮黃』而取『崑曲』也」。
  • 崑曲電影《紅樓夢》令世界「驚豔」
    』  蒙特卡洛當地時間12月6日晚,北京時間12月7日凌晨,從第12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傳來好消息:中國崑曲電影《紅樓夢》連中三元,獲得本屆電影節唯一最高榮譽「最佳影片」天使獎,同時還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最佳服裝設計獎」。
  • 3D崑曲動畫《粉墨寶貝》年底央視上映
    2011年底,林政德來到崑山,奇妙地開啟了他與崑曲的緣分。「一切太湊巧了!十幾年前,曾經有過想把傳統文化做成漫畫故事的念頭,沒想到在十幾年之後,我會來到崑山,在崑曲的故鄉陽澄湖畔生活與工作,這是冥冥之中就註定的事情,而這次我的夢想真的要實現了。」林政德說,過去的十多年一直沒有創作,累積了十年的能量,這次正好借傳統藝術爆發出來。
  • 賞心樂事聽崑曲:送你一份入門指南
    崑曲是什麼?按照字面上看,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英文名是Kun Opera,現又經常被稱為「崑劇」,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尤其是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之後崑曲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欣賞和了解的機會。
  • 張軍 崑曲的語言像英語一樣直接
    高劍平 攝2009年,張軍放棄上海崑劇團副團長的職位,成立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七年過去了,這位「離經叛道」的崑曲王子先後製作了園林版《牡丹亭》、「水磨新調·Kunplug」新崑曲音樂會,主演了譚盾的歌劇《馬可·波羅》……走了一條跟傳統崑曲演員完全不同的路。
  • 崑曲,一夢六百年
    四百年之前,英國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正在上演莎翁的《仲夏夜之夢》之時,在中國的戲臺之上,一曲《牡丹亭》也正在上演。 張弛有度、頓挫疾徐的節奏,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腔調,正如那江南水鄉中溫柔如水的女子,一顰一笑、一個回眸都那樣的顧盼生輝。
  • 追追追,追上B站看崑曲
    但這一次,石小梅崑曲工作室與江蘇演藝集團崑劇院聯合打造的崑曲《世說新語》,除了確保是古色古香純正崑曲,從內容創作到呈現形式都開了各種先河。 據悉,8月17日起,每周一、三晚20:15,B站線上首發更新的《世說新語》6折劇目是:《調箏》《候門》《舉將》《索衣》《破局》《開匣》。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鳳臺藝術基金《 好璐傳音》 崑曲系列講座即將...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鳳臺藝術基金《 好璐傳音》 崑曲系列講座即將在喜馬拉雅上線 2020-07-30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
    柳生到了揚州,聽說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見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死,何以有女婿,並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臨安侯審。杜寶回到臨安,因軍功升為宰相,陳最良升為黃門奏事官。這時,榜下,柳中了狀元,可到處找柳不著。原來柳正被杜寶吊打,因為在柳身上搜出了麗娘的春容,在杜寶認為柳是盜墓賊。這時,苗舜賓聽說後,趕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訴杜寶,柳生已考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