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12月8日-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建材集團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宋志平出席並發表演講。
宋志平在演講中談到,做企業就是要堅守,一個企業要想做好,沒有十年、二十年不行,你要想做到極致,沒有三四十年不行。
「大家說宋總你怎麼算出來的?我說不是算出來的,是我做出來的,因為我在中國建材就做了40年,北新建材,下面的上市公司都是做了40年,他們才做到了全球最好,所以我覺得堅守非常重要。」他說。
以下為演講實錄:
第一段話想說一說我們的形勢。大家現在都在想2020年,這幾天網上談的也都是,就是明年會怎麼樣?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我們的GDP明年會在5-6%之間,我覺得即使到5%也是很好的,不一定非得在6%之上。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要保住6%,來實現我們的小康和「十三五」規劃的完滿收官,是有這麼兩種意見。
我認真的分析了這兩種意見,我覺得看似兩種意見,實際上是差不多的。最近政治局會議的精神大家都看到了,我也研究了這個精神,這個精神裡面有幾個觀點我覺得很重要。一個是2020年我們還是要穩增長,還要保穩定,這是一個大前提。第二就是我們要確保小康計劃和「十三五」規劃完滿的收官,就是說我們的經濟必須在一個合理區間裡面運行,這就告訴了我們區間是什麼。第三講了我們用辯證的思維看問題,辯證思維講得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辯證法最重要,是我們哲學的核心,它講的就是我們要看到一方面,還要看到另一方面,對立的兩個方面,同時要看到之間的轉化,就是我們既要看到明年這一年我們的一些矛盾和壓力,我們也要看到明年很多有利的東西,這兩方面都要看到,同時我們還能夠把壓力萬變成動力,我覺得這就是辯證的思維,同時還要求我們一定要增強信心。所以我就覺得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又回到了信心。這麼多年我們反反覆覆的講「信心」這兩個字,老講「信心比黃金海重要」,我覺得這句話明年我們又需要了,也就是我們必須要增強對未來的信心。
我老跟大家講,未來這一年首先就是要先把心放平,你不要過於浮躁,你要看到我們總的經濟來看,我們的GDP已經在90萬億這樣一個基礎上,我們有6%左右的增長,實際上是很了不起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增長。在這樣一個增長的情況下,我們企業是有空間的,所以這是大的一個情況。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各種下行壓力,結構調整的壓力,看到帶給我們的問題。但我還是說,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把心放平。我們做企業是一天一天數著過的,昨天我看董明珠講,要把我們企業自己的細胞做好,我們這麼多的經濟體,我們有3000多萬個公司,我們有6000多萬個個體工商戶,加起來我們有一億一千五百萬個經濟體,這麼大的經濟體,如果大家都能堅定信心,如果大家都能從我做起,其實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2008年的時候,那時候金融危機來了,當時上海的浦發銀行請我去給他們,他們當時搞一個培訓,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前面的一個經濟學家是講悲觀經濟學的,給大家講得很悲觀,輪到我講,我就上臺了,我就很難講,因為他坐在底下說我聽聽宋董事長怎麼講,我和他講得完全不同。因為你知道,經濟一困難的話,悲觀經濟學家就大行其道,因為我們大家心裡都不安全,就像小孩子一樣怕鬼的孩子喜歡聽鬼的故事,所以他講得很悲觀。那我講得和他的看法不一樣,我說困難是客觀的,但是我們應對困難有幾種方法,我們心裡怎麼去輔導自己?
我第一個就是說,你困難、他困難,大家都困難,困難不是你一個,你不要想七想八想多了。第二個我說最困難的時刻,可能困難快過去了,你也不要想七想八的。第三個所有的困難還得靠大家的努力去解決,那怎麼辦呢?你不能怨天尤人,因為我們是做企業的。
我講完,我記得浦發銀行的行長出來送我,說宋總你今天終於給我們保駕了,我這700多人,我想給大家樹立點信心,讓他一講,講得大家心都涼了,你最後還給我們把心又溫暖了一下。其實我講這段話是什麼呢?就是說即使困難的時刻,我們其是需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所以開始我就講,我們一定要把心放平,沒有什麼了不起。中央的政治局會議,這兩天我們的經濟工作會就要開,其中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如果把這句話翻譯過來,翻譯到我們企業是什麼呢?就是把我們企業做好。你能不能在這個情況下把自己的企業做好?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企業做好,我們宏觀不就好了嗎?我的問題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在這個形勢面前,最重要的我們企業家要有信心。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2020最需要的就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麼東西呢?中辦和國辦在前年9月份發了一個文,對企業家精神概括了9條,我覺得太長,我也記不住,我就給壓縮成了3條。
第一條就是創新精神,改變環境,改變就叫創新,這是我們企業家的精神,不滿足於現狀,我們要改變它。
第二條就是堅守精神,我們做企業就是要堅守,一個企業要想做好,沒有十年、二十年不行,你要想做到極致,沒有三四十年不行。大家說宋總你怎麼算出來的?我說不是算出來的,是我做出來的,因為我在中國建材就做了40年,北新建材,下面的上市公司都是做了40年,他們才做到了全球最好,所以我覺得堅守非常重要。所以做企業實際上是熬出來的,也是練出來的。經濟遇到下行,像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回想一下,這些年經過兩三年就來一場,大家想是不是?我是06年在香港上市,我上完市,每年要到海外去路演,我每一年路演的時候都要給我的投資人講中國結構調整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投資人問我,說宋總好像你們每一年都在調整?我說是,我說每年都有調整。你想想這些年哪一年我們沒有困難呢?每一年都有困難,每一年都需要奮戰,這麼多年來就是這麼渡過的,這也符合經濟規律。
第三條就是需要責任。企業家要擔更多的責任,這就是我們企業家應該有的。在2020年這樣的一個年份,我們既要渡過經濟下行的難關,我們要保證小康實現和「十三五」規劃的完美收官,那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我們企業家精神。習總書記對我們企業家是寄託了很大的期望,因為大家知道習總書記有一段話,他說世上的活力是來自於人,特別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大家想想這句話對我們企業家寄託了多麼大的期望。市場的活力來自於人,特別來自於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所以在2020年,我覺得我們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揚我們的企業家精神,帶領我們的企業,帶領我們整個的經濟,能夠過這一關。我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還是要樹立信心,還是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
我現在還做上市公司協會的會長,上市公司是有3700多名會員,也就是說,我老講上市公司是萬裡挑一的,因為3000多萬家企業,只有3700多家上市公司,是萬裡挑一的。我們國家上市公司這一塊我也簡單給大家報報數,這3700多家上市公司,我們擁有56萬億的市值,在國民經濟90個行業分類裡面覆蓋了所有的行業,在中國的500強裡面佔70%都是上市公司,在2018年全國企業的利潤裡面有40%是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裡面有30%是上市公司創造的,在今年前3個季度的數字裡面,我們上市公司銷售收入、營銷收入增長了8.7%。我們利潤增長了7.6%,也就是說還是很不錯的一個成績。
在實體經濟,上市公司這一塊我們創造了利潤,佔規模以上的工業的總利潤的50%,上市公司這一塊,3000多個上市公司,它是我們國家經濟的一個壓艙石。從我自己來看也是這樣,我在的中國建材,好企業都在上市公司裡,我們央企70%的資產也都在上市公司裡。所以我個人也認為,把上市公司做好,讓他發揮引領的作用,這個在明年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上市公司,證監會在抓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在七個方面我們要改善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一個方面是我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第二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規範治理,第三關於市場制度的改革,在進口和出口、監管制度的改革。第四是退市的常態化,過去我們在退市也很糾結,也很頭疼的一件事情,但確確實實有些公司在上市公司裡面不夠這個水平了,就應該痛痛快快的把它退掉。第五化解上市公司潛存的一些風險。第六是加強和改善我們的監管,提高我們監管的有效性。第七是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態,大家共同有合力,來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就是上市公司,不光是上市公司自己的事情,當然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是第一責任人,但是我們整個社會環境方方面面都來支持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我覺得通過這麼幾個方面,我們上市公司就會在一段時間以後,我們的質量就會提高,所以我也是覺得很有信心。我想在明年我們上市公司這一塊,在座的我相信有不少上市公司,剛才王總還跟我說都是我們的會員,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好。
我本人大家知道我在國企做了40年,在中國建材做董事長,就做一把手做了18年,我也是迄今為止央企一個最長的董事長,在做董事長之前我做大型國企一把手做過17年,所以大家想想,其實我在領導人這個位置上做過35年,一直供職在國企,做了這麼年。上個月,因為我超過了63歲,所以我就退了下來,現在主要來做上市公司協會,幫大家多出一些主意,多幫大家看著一點,也是想用過去的經驗繼續幫助企業大家前進,就是說不能夠再用體力,自己直接在場上去運動了,現在我可以做個教練,在場外來幫著大家進行一下指導,我覺得這是我後邊的一個責任。我在這兒身份轉變了,以前站在這兒,我是個企業家,是個運動員,現在我站在這兒是個會長,是個教練員,身份也變了。所以我自己也給自己出了一些新的題目,這半年來我跟上市公司進行了五場培訓,給800多個董事長進行了培訓,我也和30多個董事長有困難企業的董事長進行了深入的交談,我個人感覺到還是信心滿滿,我也希望大家增加信心,一個是相信這些上市公司我們一定能做好,同時我們對上市公司來講大家都應該努力,為我們中國的經濟繁榮發展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