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演員,劉奕君
演員評論系列九
周七月
劉奕君,是我最近最看好的電視劇演員。
從《琅琊榜》裡的謝玉,到《偽裝者》中的王天風,再到《外科風雲》裡的楊帆……但我覺得在我最近看到的電視連續劇中,劉奕君最成功角色還是《獵狐》中的王柏林。
謝玉是一個陰毒的壞人,連孩子、親家都可以利用,唯有對自己的夫人情深不二。這個角色雖然設計感很強,但無論陰毒還是深情,劉奕君都表現了出來,而且非常自然,過度了無痕跡。
王天風也是一個設計的人物,他本就是一個正面人物,抗日英雄,但為了襯託明臺成長的不容易,王天風必須是一個原則性強到毫無人性程度的大特務兼教官。他要嚴格培養明臺,又極其欣賞明臺,這點複雜而細微的流露,劉奕君表現得恰到好處。
王柏林在《獵狐》是一個真正的反一號,心狠手辣,功於算計,但在工作層面非常公允,在家裡非常慈祥。《獵狐》用了很多好演員,包括王凱、王鷗、胡軍、趙子琪……這樣明星級的大腕。但我現在能記住形象的,只有劉奕君和他的戲。
劉奕君的厲害,可見一斑。
這些都是劉奕君45歲以後創作的角色。
那麼,劉奕君年輕時演過什麼戲呢?
不知道。
據說他30歲前被被點名排擠,沒有劇組敢用他。他沒戲能拍,最落魄的時候甚至都不能當演員,「只能到片場跑跑劇務,做做編劇」。
「做做編劇」不能算落魄,我就是編劇,也沒覺得落魄。可劉奕君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正牌科班生呀,無戲可演,應該算落魄了。
落魄到什麼程度呢?妻離子不散,離婚還得自己帶兒子。
30歲才有戲演,45歲以後才得到重要的角色。
要我算帳,無論30歲還是45歲,此前都是積累,都是財富,生活苦力一些,代價大了一些,回報也是豐厚的。
謝玉、王天風、王柏林……
如果說劉奕君有什麼不足?演戲太認真。劉奕君屬於非常敬業的演員,所有的戲都在他的把控之下。大戲沒有問題,但到單人鏡頭,尤其是中近景時,他有時顯得太賣力了。這和戲中最忌諱的「灑狗血」還不是一回事,是有痕跡。同一場戲,拍近景或特寫時表演要稍微收一點,這也是經驗和技術。另外,在生活中,越有威,越需要對方知道自己有威的人,這個時候反而越要表現出所謂的低調。這就是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區別了。
劉奕君的下一個戲是什麼?我不認識他,所以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戲路寬,人物塑造能力強,角色亦正亦邪,可冷可熱,應該不缺戲演。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個大將陳賡,將門之後,黃埔一期,救過蔣介石,也被蔣介石囚禁過。帶兵打仗,地下工作,無所不精。有情有義,敵不敵,友亦友,朋友多,敵人少。喜好玩笑,儒將一枚。
清末朝中有一關鍵人物,恭親王奕。他是鹹豐帝的親弟弟,因為有才,飽受鹹豐猜忌。鹹豐死後,他與兩位嫂子(東、西兩太后)聯手發動辛酉之變,殺肅順,保同治,共創以洋務運動為軸心的新政,史稱「同光中興」。西太后要用他,又忌憚他的權威和才能,三次罷他的官,三次復他的職……
恭親王是一個能力超強,隱忍能力超強的權貴。是一個對中國歷史作出重大貢獻的滿清皇親貴族。
陳賡和恭親王,都是適合劉奕君,也值得他一試的角色。
劉奕君其實是可以演一號人物的演員。如果他能拿到這類的角色,他的演藝生涯也就完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