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車手也曾「翻船」的賽道 領克、本田和現代誰能奪冠?

2021-01-16 新車新技術

之前和大家聊過關於WTCR賽事的話題,大致說了說這是個怎樣的賽事,處於怎樣的一個級別,以及如何看待領克奪冠這件事。即便網上有很多誤解,不過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賽車運動,這也是件好事。但是,若想原汁原味地體驗到賽車運動的快樂,還是要拋開那些場外的話題,回歸這項運動本身。今天我想說說WTCR即將到來,非常值得期待的一站比賽——德國站。

最著名的賽道帶來無限的變數

為何說值得期待呢,其一是德國站是在大名鼎鼎的紐伯格林賽道舉行。這條賽道分為南環和北環兩部分,其中南環可能是F1車迷比較熟悉的,曾今的德國站/歐洲站就是在這裡舉辦的。

圖:紐伯格林賽道,北邊的大圈是北環,南邊的小圈是南環。北環全長20.83公裡,擁有177個彎角,垂直落差達300米。本次WTCR使用了一小部分南環和絕大部分的北環賽道

而北環可能名氣更大,有諸如綠色地獄、性能試金石等綽號,而圍繞這條賽道也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最有名的應該就是Niki Lauda的那場事故。

上世紀70年代,紐伯格林北環還是F1賽例中的一站比賽。1976的德國站在大雨中舉行,Niki Lauda的賽車失控後撞上護欄,燃起了大火。Niki Lauda本身被嚴重燒傷,但六周過後他又奇蹟般地返回了賽場,電影《Rush》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這場比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此後,F1便放棄了這條賽道。

電影《Rush》的海報

現在很多人拿Niki Lauda的事故為例,說明紐伯格林北環是多麼的兇險。確實,這裡開車很難,很危險,但從觀賽的角度說這裡同樣也非常刺激,之於車手,之於車隊,在這裡比賽極具挑戰性。

圖:Niki Lauda(1949年2月22日—2019年5月20日),三屆F1車手冠軍,同時還是飛行員,建立了「Lauda」航空公司,也可以說是位企業家

對於車手來說,這條賽道很窄、路肩很高,而且像街道賽幾乎沒有緩衝區。也就是說在這裡沒有犯錯的餘地,只要衝出賽道就是撞牆。另外高路肩也是車手的噩夢,紐伯格林北環不像其他賽道可以讓車手借用,這裡的路肩就是馬路牙子,車輪上去很可能就會失控。

圖中可以看到賽道的起伏以及高聳的路肩

對於車隊,紐伯格林北環近300米的垂直落差是個極大的挑戰,有些路段車輪會離地,如何調校避震便成為了一門學問。而且這條賽道有超過170個彎角,高、中、低速彎都有,同時還有很長的大直道,那麼如何在尾速和出彎速度之間做取捨也是個棘手的問題。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廠商選擇紐伯格林北環做新車性能測試,就是因為這裡環境複雜,能夠得到更多的數據。

最後對於賽事舉辦方也是個挑戰,紐伯格林北環實在太長了,一旦發生事故很難處理,而且救援也是個問題,真正碰到大事故只能終止比賽。綜合以上三點,在紐伯格林北環比賽有極大的變數,而變數正是競技體育最迷人的地方。

德國站的看點

好了,說回WTCR德國站的比賽。刨除賽道的變數,這站比賽本身還有哪些看點呢?

首先是第一集團的爭奪,今年的WTCR可以看做中、日、韓三方混戰。中國不必多說,就是使用領克03賽車的Cyan Racing Lynk & Co車隊;日本呢,說的是使用思域賽車的ALL-INKL.COM Münnich Motorsport車隊;韓國則是使用i30 N賽車的BRC Hyundai N Squadra Corse車隊。

為了表述方便,我直接用廠商的名字來說好了。目前的積分,本田在車手和車隊兩方面都處於第一的位置,車隊積分278,領先領克40分,領先現代47分。車手積分方面,同樣是本田的Esteban Guerrieri以151分領跑,領克的Thed Bjrk 140分位居次席,現代的Nestor Girolami 127分排在第三。

車隊積分前十排名表

車手積分前十排名表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第一集團,三家車隊,三位車手,在德國站之後排名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或者說大家最關心的領克車隊是否能成功奪得第一、或者能否守住第二。

關於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要看德國站的BOP機制是如何設定的,所謂的BOP(Balance of Performance 性能平衡)是指賽會根據賽車的特性,在車重、動力、車身高度做出平衡性的調整,為的是讓賽車性能更接近,比賽更激烈。在類似WTCR這種房車賽事中BOP規則很常見。

那BOP規則有多大影響呢?還是拿領克車隊舉例好了。在之前捷克站的比賽中,領克車隊成績非常糟糕,排位墊底,正賽中只有Bjrk在第三回合拿到了5分(第11名)。如此成績雖然有很多猜測,例如雨戰因素、車隊戰略等,但我覺的主要BOP機制所影響的。

捷克站比賽,領克賽車重量被增加到1335kg,雖然本田賽車也是同樣的重量,但動力上領克賽車被限制到97.5%的輸出,本田賽車則是100%全動力輸出。別小看多出2.5%的動力,排位賽差不多要慢0.6S左右。

反觀荷蘭站,領克賽車雖然還是被加重,但動力被完全釋放。這導致第一節排位賽,領克賽車包攬了前四,而且領先優勢巨大。第一名領先第五名0.7S,而第五名領先最後一名只有0.4秒,所以在第二次排位賽時,賽會又把領克的動力限制到97.5%。縱然如此,領克賽車依舊領跑全場。

在荷蘭站之後就是即將到來的德國站,這裡我也擔心領克會不會因為荷蘭站的出色發揮,導致在德國站被「重點照顧」。當然在比賽前猜測BOP規則似乎沒什麼意義,一切都要等到正賽才能揭曉。對於領克來說,車手是有優勢的,去年WTCR德國站比賽就是Bjrk和Muller拿的冠軍。這兩位車手在這條賽道上經驗很豐富,前面說了賽道特性,這裡比的就是少犯錯誤。

最後也希望大家除了領克也關注一下中國車手馬青華的表現,之前他曾經在捷克站拿到了冠軍,現在他以67分位居車手積分榜第13位。希望中國車隊和中國車手在WTCR德國站都獲得好成績。

相關焦點

  • 傲視群雄 領克車隊榮耀加冕2020 WTCR車手車隊雙冠軍
    第一場正賽開始,由於阿拉貢賽道路面溼滑,導致所有賽車輪胎出現抓地不足的情況,並出現多次衝出賽道的狀況發生。杆位發車的小將聖地牙哥•烏魯希亞保持一段領先優勢,始終壓制後方本田車手的超越,但限於賽道的惡劣條件以及本田車隊採用的前幹後溼的輪胎策略,讓聖地牙哥•烏魯希亞無法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 傲視群雄 領克車隊榮耀加冕2020 WTCR車手車隊雙冠軍_新華報業網
    第一場正賽開始,由於阿拉貢賽道路面溼滑,導致所有賽車輪胎出現抓地不足的情況,並出現多次衝出賽道的狀況發生。杆位發車的小將聖地牙哥•烏魯希亞保持一段領先優勢,始終壓制後方本田車手的超越,但限於賽道的惡劣條件以及本田車隊採用的前幹後溼的輪胎策略,讓聖地牙哥•烏魯希亞無法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 領克再次奪冠,領克03書寫中國性能車新傳奇!
    如果要說誰能成為中國性能車的代表,我想非領克莫屬。有人說領克這是在秀肌肉,投身國際賽事與消費者有什麼關係?但其實,從這次賽事奪冠我們就不難看出領克憑藉強大的企業背書、卓越的工業造物水平在開創中國新時代性能車新紀元,為打造一輛專屬於年輕人的性能車所付出的努力與實踐。
  • 冠軍品牌冠軍車隊 領克車隊加冕2020 WTCR車手車隊雙冠
    領克Cyan Racing車隊車手「小揚」揚·埃赫拉舍也在第二回合以第六名成績跑完,提前一輪獲得了WTCR房車世界盃年度車手。 揚-埃赫拉舍加冕2020賽季WTCR房車世界盃車手年度總冠軍
  • WTCR雪邦收官 奪冠懸念保持到最後一刻
    所以,WTCR不會像Fomule 1那樣早早地決出車手總冠軍,懸念會保持到最後一刻。雪邦作為本賽季最後一場比賽,將會產生年度車手總冠軍與車隊總冠軍,並沒有因為是最後一站而讓車手和車隊放棄競爭,反而會異常精彩激烈。現代、本田和領克三家車隊將在雪邦上演最後的決戰,目前為止這三家車隊都有可能登頂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
  • 領克車隊加冕2020 WTCR車手車隊雙冠軍
    領克速度讓世界矚目  第一場正賽開始,由於阿拉貢賽道路面溼滑,導致所有賽車輪胎出現抓地不足的情況,並出現多次衝出賽道的狀況發生。杆位發車的小將聖地牙哥?烏魯希亞保持一段領先優勢,始終壓制後方本田車手的超越,但限於賽道的惡劣條件以及本田車隊採用的前幹後溼的輪胎策略,讓聖地牙哥?烏魯希亞無法持續保持領先優勢。而積分榜領先的揚?
  • 2021達喀爾拉力賽落幕 本田、迷你車隊車手分獲摩託車組和汽車組冠軍
    最終本田車隊阿根廷車手凱文·貝納維德斯獲得摩託車組冠軍。1月15日,本田車隊阿根廷車手凱文·貝納維德斯慶祝奪冠。1月15日,本田車隊阿根廷車手凱文·貝納維德斯(中)慶祝奪冠。1月15日,本田車隊阿根廷車手凱文·貝納維德斯(中)慶祝奪冠。迷你車隊法國車手彼得漢塞爾獲得汽車組冠軍。
  • F1御用賽道——雪邦賽道,告別F1之後,再次迎來了WTCR的蒞臨
    如果你是F1的頭號粉絲,你一定十分了解來自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什麼是雪邦賽道?從1999年開始,雪邦賽道經歷大變革之後,成功躋身進入F1賽事,而建造它的正是來自德國的著名設計師赫爾曼·蒂爾克,他後來還設計了上海國際賽車場、巴林國際賽道和伊斯坦堡賽道。
  • 歷盡艱辛,本田終於成功讓日本車手再現F1舞臺
    出生於2000年今年20歲,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出身的角田裕毅為紅牛與本田共同培養的車手,他在2018年拿下日本F4錦標賽冠軍後前往歐洲開了自己賽車生涯全新的一個篇章,雖然他在2019年的F3錦標賽以並非特別出色的第九名收官,不過在今年F2錦標賽的成功展現他的才華,以3場勝利、4次杆位以及
  • 《MAXSPEED 巔峰時速》第25期:紅牛和本田在一起了!
    本期節目對近日F1最為熱門的話題進行解析,回顧了勒芒24小時和MotoGP加泰隆尼亞大獎賽的賽況,也對F1法國大獎賽進行前瞻。看點一:紅牛與本田結合的前因後果由於本田在2015年攜手邁凱倫回歸F1後在動力性和穩定性上大幅落後與競爭對手,但本賽季卻在聯手紅牛二隊後獲得不小的進步,紅牛此次充滿信任的合作背後顯然滿是對本田潛力的認同。本期節目中,巔峰時速首先對紅牛與現動力單元合作夥伴雷諾之間的「分合」進行了回顧。兩者在V8時代聯手築建四連冠的偉業,但由於法國廠商在進入V6時代後的低迷,雙方的關係早在2015年就已出現裂痕。
  • 房車賽界的奧運會,這個品牌奪冠啦!
    近日, 2020 年 WTCR 房車世界盃新賽季揭幕戰在比利時佐爾德 賽道正式打響。奧迪、本田、領克等車隊均亮相比賽。其中,以全新陣容出戰的領克 Cyan Racing 車隊在首場賽事延續了去年首站的出色表現,再次為全球觀眾上演了一場速度盛宴。
  • Indy500:佐藤琢磨奪冠 阿隆索領跑卻爆缸退賽
    Indy500:佐藤琢磨奪冠 阿隆索領跑卻爆缸退賽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7年05月29日 09:0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5月28日,2017年Indy500大賽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落幕
  • 一級方程式車手市場現狀:現有20名車手下賽季去向和明年新加入車手...
    由於2020年一級方程式賽車只剩下三場比賽,下賽季的賽道上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某些車手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下面,我們來完整說明下目前哪些車手還在車手位置上,又有哪些車手下賽季的去向如何。。。梅賽德斯車隊。
  • 領克車隊榮獲2020 WTCR車手、車隊雙冠軍
    最終,揚•埃赫拉舍以234分首次問鼎年度車手總冠軍,領克Cyan Racing Lynk & Co車隊以429分強勢衛冕車隊總冠軍,勇奪雙冠的佳績全面提升領克車隊本賽季的冠軍含金量,創造出中國汽車運動的嶄新歷史。至此,領克車隊在2020年度WTCR房車世界盃六站比賽中,共獲得6個車手冠軍,19次登上領獎臺。
  • 又一摩託車手殞命賽場
    上周在美國印地賽車中,英國冠軍車手威爾頓不幸身亡。而在北京時間昨天,賽車界再度傳出噩耗:世界摩託車大獎賽(Moto GP)馬來西亞站比賽進行到第二圈時,格萊斯尼·本田車隊的24歲義大利車手馬可·西蒙瑟裡,從賽車上跌落後被後面的兩輛賽車撞到,被送醫院後不幸身亡。
  • 穆傑羅賽道歷史上的十大經典戰役
    它在46年前正式揭開帷幕,卻曾在20世紀80年代幾乎成為一座水庫,但義大利穆傑羅賽道倖存了下來,並給全球的賽車運動帶來了許多難忘的時刻和經典戰役。以下是我們所盤點的穆傑羅賽道歷史上十大經典分站賽,包括了世界跑車賽到F2,從Moto GP到雷諾方程式等等。
  • 車訊|本田思域Type R限量版 打破鈴鹿賽道前驅車圈速紀錄
    7月9日,本田Type R限量版在日本鈴鹿賽道跑出2分23秒993的成績,打破了該賽道前驅車最快圈速紀錄。這臺車的誕生結束了此前思域Type R的日版和歐版之爭,成為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前驅王。其搭載的K20C1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320馬力,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並且標配前軸限滑差速器。因此無需改裝,原廠狀態下的Type R就是賽道利器。新車發布後不久,2017年4月本田就迫不及待地將FK8 Type R帶到德國紐博格林賽道刷圈速。
  • 張子儀參加中國汽車登山大獎賽奪冠
    張子儀參加中國汽車登山大獎賽奪冠 在104年的時間裡,誕生了如派克峰登山賽、箱根爬山賽等多項傳奇賽事,吸引了眾多知名車手與車隊參與。並以極強的視覺衝擊,不斷向上的攀登精神,獲得了無數熱血擁躉的喜愛,不斷詮釋攀登、無畏以及自我突破的極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