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大劫案:你永遠也賺不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

2021-01-09 前瞻網

作者|Juno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

如果你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

而你一竅不通的遊戲,

那麼你註定會一敗塗地。

——查理·芒格

跟大家講個故事。

有個愛玩鬥地主的錢莊老闆,有一天找到客戶,跟對方說:

「鬥地主是一項低風險的投資,你只需要把錢交給我,我就可以代你去鬥地主,盈虧都算你的。」

錢莊老闆在中間抽取服務費,承諾不加任何槓桿,如果籌碼輸到20%就退出賭場,然後跟客戶進行結算。

客戶覺得這是個回報率不錯的項目,而且錢莊老闆的名號在外是響噹噹的,於是放心地把錢交給了錢莊老闆。

錢莊老闆進了賭場,因為系統原因,參與鬥地主的莊家手裡經常拿著2、3個炸彈。

這時候,莊家發現場上有個人傻錢多的「肥羊」,手裡拿著大量籌碼,大部分時候卻採用明牌+託管的模式。

於是莊家靈機一動,臨時更改了遊戲規則,有多少炸就翻多少倍(加了槓桿)。

除此以外,之前的遊戲規則是輸光了就完事兒了,現在帶來的錢輸光了不算完,還要結掉欠下的錢。

賭場把最新的規則告知遊戲玩家,不過錢莊老闆可能離線了,依舊沿用之前明牌+託管的模式,結果被莊家炸得倒欠對方3倍的錢。

錢莊老闆沒辦法,只能先把家底掏出來結算,然後回去再通知客戶,鬥地主鬥輸了,你們不僅連本金都賠光了,還倒欠我3倍的錢。

不接受提問不接受質疑,如果你不還錢,就把你加入黑名單,再找人給你們做功課。(參考知乎網友@在路上的評論)

故事講完了。

這就是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原油寶事件。

這件事給了普通人一個教訓,那就是:

你永遠也賺不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

01.

先說說,為什麼這場遊戲中,普通投資者玩不過國際做空機構。

第一,專業知識不對等。

普通投資者可能連原油寶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做空機構都是由一群具有專業知識且實戰經驗豐富的團隊構成的。

就像一個青銅級別的玩家,要跟對面最強王者段位的五排對打,結果只能是不停送人頭,被花式吊打。

還不如去買彩票,中獎的概率說不定更大一點。

第二,注意力不對等。

別人是全職全家,每天都盯著牌面,瞅準時機就出手。

而普通投資者呢,長時間託管,偶爾打開APP,看看盈虧。

你說說誰更容易贏?

知識再加上注意力不對等,對於專業玩家來說,簡直就是道送分題。

02.

不過不用嘲笑普通投資者,有的時候,即便聰明人也會栽跟頭。

如果某天,有個號稱是「股神」、「大師」的人走到你面前,跟你說目前有一個很好的項目,年投資回報率高達10%,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於是你被勾起了興趣,問他這是什麼項目。

他神秘兮兮地湊到你耳邊說了一句,這是商業機密。

你正半信半疑的時候,看到那個混得很好的大學同學,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投資收益,發現對方正是在「大師」的指導下賺了錢。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掏出家底把錢交給大師,看大師給你變魔術?

這可不是我編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是有「納斯達克之父」之稱的伯納德·麥道夫的龐氏騙局。

麥道夫在華爾街經過多年摸爬滾打之後,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聲稱能夠給投資者提供10%以上的年投資回報率。

這個騙局的本質就是用後進來客戶的錢,來兌付先進來客戶的分紅。

麥道夫很懂人性,他刻意建立了「非請莫入」的排外政策,只有接受他邀請的人才能成為公司的客戶。

這一策略大獲成功,到了後來,甚至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而麥道夫也從不去解釋自己的投資策略,每次被問到是如何賺錢的,麥道夫都會以「內幕消息」來作答。

投資者們呢,只知道把錢交給麥道夫,他就像魔術師一樣,回饋給自己更多的錢。

2008年金融危機,麥道夫的一個客戶出現了資金周轉的問題,於是提出要贖回自己投資的70億美元,結果戳破了這場苦心經營多年的騙局。

這場龐氏騙局的受害者不計其數,麥道夫前後詐騙約500億美元,成為華爾街史上金額最大的詐騙案。

受害者不僅有對衝基金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有紐約「大都會」棒球隊老闆弗雷德·威爾彭、通用汽車公司旗下金融機構GMAC主管J·埃茲拉·梅爾金、前美式足球費城老鷹隊老闆諾曼·布拉曼,以及部分華爾街等精英人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精英人士和普通人在上當受騙這件事上,沒有任何區別。

貪婪,是韭菜的原罪。

被割,是韭菜的宿命。

那些在你認知範圍以外的錢,本來就不屬於你。

即便偶爾撞大運賺到幾個錢,也會因為僥倖心理以更大的代價輸掉。

03.

賺錢,其實是一種訓練。

所謂的商業嗅覺和投資眼光,並沒有那麼神乎其神。

無非是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實踐、反饋所形成的認知框架和思維模型。

舉個例子,股神巴菲特,從6歲開始通過銷售口香糖來賺錢。

在巴菲特家裡,政治、金錢和哲學,是每天晚餐時經常討論的話題。

所以對於巴菲特來說,賺錢是一種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並且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他在不斷總結經驗,形成通關攻略。

當然,巴菲特也並非一開始就玩得很溜,在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栽過不少跟頭。

譬如有一次,巴菲特的祖父歐內斯特,花錢讓巴菲特和他的朋友鏟雪,那個時候暴風雪很大,地面積了一層厚厚的、凍得很硬的雪。

而巴菲特和他的朋友用了足足5個小時,才鏟掉了指定的幾個地方的積雪。

結果歐內斯特只給了他們1美元,也就是每個人10美分/小時的工錢。

這次教訓讓巴菲特意識到,在做交易之前,事先得搞清楚交易內容。

巴菲特對賽馬也感興趣,因為預測賽馬需要收集信息和進行數學計算。

在巴菲特看來,除了贏的馬有4條腿,在跑道上奔跑之外,賽馬和玩21點沒什麼不同。

有一次,巴菲特獨自一人去賽馬場,然而很不幸,他在第一輪比賽中輸了。

但是巴菲特當時和很多賭徒的想法一樣,想在下一輪比賽中把輸掉的錢全部贏回來。

結果把自己送報紙賺到的辛苦錢175美元全部輸光。

所以這次賠錢的經歷,也讓巴菲特意識到問題所在,並給自己定下一條規則:

不要以為輸到底還能把錢贏回來。

普通人,在人生的前二十年,從來沒有接受過類似的教育。

而巴菲特的優勢在於,比起大多數人,他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賺錢的訓練,並以此為樂趣,不斷在這個領域裡反覆鑽研,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資決策。

04.

當然,能否賺到錢,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放棄賺能力圈以外的錢的想法,專注於能力圈以內的機會。

巴菲特也曾錯過一些賺錢的機會,譬如購買英特爾的股票。

但後來巴菲特對於錯過的這些機會是這麼總結的:

這是一個有好幾萬億美元的市場,然而我卻找不到聰明地投資1.05億元的辦法。

我知道在一個我認為自己不能做得很好,或者我不得不去做好的環境裡,我是不想去管理其他人的錢的。

所以巴菲特不買的想法很簡單,這個領域自己不了解。

而巴菲特的好友,查理·芒格也持有相同的原則。

查理·芒格曾說過:你必須弄清楚你們有什麼本領,如果你們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而你們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們註定會一敗塗地。

你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必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競爭。

賺錢有兩個核心關鍵。

第一,不去投資你不了解的領域,即便那個領域看起來很賺錢。

第二,在你熟悉且把握很高的機會上,下重注。

所以賺錢不在於你投什麼項目,而在於你不去投什麼項目。

也不在於你投多少項目,而在於你投對了什麼項目。

最後:

在網上看到過一段話。

人的一生會出現7次能改變命運走向的機會,每次機會大約相隔7年。

這些機會在25歲之後開始出現,在75歲左右結束。

第一次機會,會因為太過年輕而抓不到, 最後一次機會因為年邁而無需把握。

這樣,人生就剩下5次機會。

其中還會因為各種原因錯過2次,因此,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只有3次。

這樣的機會不多,轉瞬即逝。

你需要耐心等待,並在此期間,做好一切準備。

當機會出現時,你需要用盡一切力量抓住。

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抓住一次就夠了。

不管是投資還是人生,都是這樣。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孤島(ID:gu_dao2015),作者:Juno ,壹心理、領英專欄作者,多維度解讀單線人生。

本文來源孤島,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交易者如何快速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01.誰在賺走市場上的錢年底將至,在投資交易界沉浮的各位,估計已經在忙著做最後衝刺,辦公室每天的話題從今天吃什麼逐漸延伸至今天行情怎樣,明年市場走勢如何云云。從口腹之歡轉移至金錢遊戲,一氣呵成,談到底,不過是人心中的欲望作祟罷了。
  • 《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除非靠運氣
    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靠運氣。《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這本書從掙錢、賺錢到值錢,把「金錢」視為通往財富自由的一場心智修煉。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更多的財富,想要有錢,必須消除內心對金錢的一些錯誤觀念。
  • 為什麼在股市很難掙到認知以外的錢
    這裡反映出來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認知上的缺陷。為什麼大多數人在股市裡都掙不到錢?為什麼有些人先掙了很多最後還是全虧出去了?甚至有些老股民常年在股市裡虧損?因為長期來看投資者很難掙到認知以外的錢。(1)什麼是認知認知就是對某事物的認識。
  • 百萬年薪大佬只用3步,教你賺到「認知範圍」外的錢
    你能夠掘到的黃金,肯定存在於你的視線裡。 反過來,你永遠掙不到自己視線範圍外的錢。 01 再引申一下,當你的認知程度沒有提升到足夠高的時候,更值錢的好東西放在眼前都不知道。
  • 原油寶「穿倉」親歷者:爸媽養老錢都虧掉,要賣房才能還倒欠銀行的錢
    連線Insight在「原油寶」的相關維權群裡,看到不少人虧損額度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原油寶」到底是什麼類型的產品?在沒有槓桿的情況下,為何會形成負債?這場意料之外的「穿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 據中行官網介紹,「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鈎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
  •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外的錢
    那雪可真大啊,白茫茫的一片望不到盡頭,仿佛這清俊典雅的山之俏臉都被蒙上了一層歲月蒼老的痕跡,的確山川俊彥,一派大氣。  但也極冷,她從那仿佛天一般高的懸崖山跳下的時候,依稀聽到一個人在她耳邊一直叮囑她,快跑,快跑……  她反身看到那山頂廟宇之上沖天焚燒的烈焰,那火光並非望不盡,只是忘不掉。  火紅帶白,像是刀刃切肉,血跟白肉。
  • 再讀《天幕紅塵》:你賺的錢僅僅只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這兩年有段話特別火: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內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靠運氣賺到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 原油寶大劫案:我親歷的一夜「暴負」
    幸虧我當時把絕大部分的錢都提出來了,不然按照現在的虧損,我可能需要去賣房賠。做投資,虧損很正常。就像你去賭場裡面,大家都知道有人會贏,有人會輸,賭場要賺服務費。之前我主要投資股票,2018年我的本金虧掉了三分之一,但那都是自己動手交易的,怎麼虧的自己都清楚。
  • 百萬年薪大佬只用3步,教你賺到「認知範圍」外的錢
    你能夠掘到的黃金,肯定存在於你視線裡。反過來,你永遠掙不到自己視線範圍外的錢。01再引申一下,當你的認知程度沒有提升到足夠高的時候,更值錢的好東西放在眼前都不知道。這也就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就像存放了經年的古董紫檀桌子被不懂行的人拆了當柴火一樣,你的認知就決定了你能掙到什麼樣的錢。
  • 投資者欲集體訴訟中行原油寶,有幾成勝算?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中行原油寶事件持續發酵,部分爆倉客戶準備集體起訴中行。最終誰將為巨虧的原油期貨埋單?中行原油寶巨虧事件,給我們普通投資者哪些啟示?中行原油寶又稱紙原油,是一種掛鈎原油期貨的原油投資產品。都以為原油20年的低位是底部,誰知道原油還能跌到負值?估計這也是中行始料未及的,所以,中行期間暫停了一天的交易,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求證原油負值問題,看是不是系統錯了。現在中行明白了,系統沒問題,在資本市場,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然後,在原油價格跌到負值的時候,持有中行原油寶倉位的客戶,不僅虧光了本金,還要倒欠中行一大筆錢。
  • 「原油寶」大結局?中行負擔穿倉損失+20%保證金!帶你完整深扒...
    根據《財新》的報導,中行「原油寶」客戶6萬餘戶,其中1萬元以下的投資者約2萬戶、1-5萬元的投資者約2萬戶、5萬元以上的投資者約2萬戶。將一款掛鈎期貨的高風險產品,推銷給了對此基本無知的投資者們,成為該產品設計最大的原罪。事件爆發後,許多投資者對「原油寶」的認知不足才徹底暴露出來,有些人甚至並不清楚期貨合約與普通股票基金的差異,以為只要不賣出就可以一直持有。
  • 原油寶投資者:中行想賠本金20%私了,但我想公開明確雙方責任
    作為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他經歷了4月22日「穿倉」的難眠之夜,不僅虧掉了多年來積攢的25W本金,還背上了一筆倒欠銀行的債務,他原本想再存一些錢做房子的首付,考慮成家,但一切都因「原油寶」戛然而止。
  • 龍騰霄:「原油寶」事件中爭議的實質是法治的缺位
    一、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4月20日晚間至21日凌晨5點,美股期貨交易時段,美原油期貨05合約跌成負值。中行未成功移倉,導致客戶巨虧。  21日,中行原油寶暫停交易一天。  22日,中行補充公告,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不過其給出的22日合約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這也是當日美油05合約的結算價。  這意味著,中行原油寶客戶「穿倉」,投資者需要倒貼幾倍錢進行軋差處理。
  • 年薪60萬清華學霸宅家日常曝光:以為錢好賺,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但其實,你永遠也不知道,那些看起來遊刃有餘的人,每天從早到晚學習到幾點。你可能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畢業之後還堅持學習,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人生的常態。作家李尚龍說:「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本身,只有每天進步才是最穩定的生活。
  • 專訪侯孝賢:老婆永遠在罵我賺不到錢
    對話侯孝賢:老婆永遠在罵我賺不到錢  (哈麥/文 科明/視頻)五歲那年,侯孝賢爬到牆邊一顆龍眼樹上偷果子。風在動,樹在搖。他一邊吃,一邊警覺地觀察周圍的一切。這個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早年,楊德昌找不到投資,他抵押自己的房子,拍出了超級蝕本的《青梅竹馬》。童星顏正國犯法入獄,他去找馬英九求情。《悲情城市》意外賣座,他把自己的分紅拿出來,讓錄音師杜篤之和剪輯師廖慶松升級設備,兩人都成為後來各自領域的教父級人物。  關於侯孝賢的傳說還有很多。他自己就爆料過,「以前拍戲,兒子剛剛出生,抱著一直哭不停,劇情是這樣的。
  • 中國A股:散戶為什麼總是在股市賺不到錢,太精闢透徹了!受益匪淺
    行情總是輪番上陣的,記得排隊等候,不要等輪到你的時候,卻跑了喲。也不要為了錯過一次機會而懊惱,金融市場永遠也不缺機會,只是在出現真正屬於你的機會的時候要勇敢的像獵豹一樣抓住。做盤的關鍵在於一定要有計劃地進行自己預先的計劃,沉著、冷靜地對待所出現的一切局面,儘量把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控制在自己預先掌握的範圍內。切記被盤面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不知所云。
  • 投資原油寶虧到「倒貼」:金融機構要當好期貨「守門人」
    WTI原油跌入負值,牽連中行理財產品原油寶「爆雷」事件有了新進展。 據新京報報導,一些投資者指責中行在宣傳產品時隱瞞了產品高風險的特點,沒有及時移倉、平倉,還凍結帳戶導致投資者不能安全逃離。對此,中國銀行發布了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 團長說財商 | 為什麼總是很努力,也賺不到錢?
    在知名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先生(團長)的財富心理課上,也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學員林先生——自己開了家小公司,因為很努力,經營得還不錯,但卻賺不到什麼錢。做了個案才發現一件事情:原來,林先生小時候家裡窮,有一次家裡的錢被偷了,父親就懷疑到他身上,為此還不到15歲的他,遭了父親一頓打。那是冬天,屁股上的傷不容易好,一坐下來就疼,那大半個月的傷痛真是讓他刻骨銘心。那麼這兩件事情有什麼聯繫嗎?
  • A股市場不缺機會,為何大多數散戶卻賺不到錢?難道就是韭菜命嗎
    如果你進手股票和大街上買白菜一樣隨意,這就和賭博沒什麼差別。也是不可能在股市中賺到錢。因此,小編和大家聊聊投資中的致命傷,幫助大家找找投資中虧錢的主要病因所在。缺少基本的炒股知識大多數散戶都抱著美好的願景進入股市,或者聽說炒股很賺錢,就盲目入市,對股市一無所知,缺乏必要的炒股知識。
  • 為什麼你買了牛股,還賺不到錢?
    我主業從事軟體開發工作(php),現在也在學習寫python,因為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會越來越火。手動復盤,畢竟精力有限,也有局限性。用大數據採集每日股票走勢,通過預先輸入系統的策略,進行分析,篩選出合適的股票,會是未來的趨勢。我們知道,股神巴菲特幾乎不用電腦,通過長期持有一隻股票,獲取巨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