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拆家、搞破壞?智商高的孩子都有「怪癖」,家長不要亂管教

2020-12-27 萌孩控

我們讀書的時候就能發現,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輕鬆掌握知識,有些孩子即使課後花費十分的功夫,也追趕不上?

可能這就是智商的差異性吧!畢竟普通人的智商都在80-115之間,人類平均智商也是100。而物理學家們,愛因斯坦、霍金智商都在160左右,吉尼斯紀錄的高智商人群,從韓國的金雄鎔IQ210,到澳大利亞華裔陶哲軒IQ230。

我們就明白,智商之間的差異性還是存在的!

經常會聽到新聞報導,神童、天才,這些少年成名的例子,讓不少的家長都羨慕不已。

那些考入清華北大的孩子,父母也風光不已,其實孩子是否聰明,從這些小「怪癖」中就可以觀察到。

1. 孩子愛拆家、搞破壞

不少的家長都會頭疼,自家的孩子總是喜歡把剛買的玩具,拆卸的七零八碎。無論是小汽車,還是洋娃娃,這些小朋友買回家似乎就是為了拆。後期可能像拼接回去,可能會花費很長的功夫。

在一定的時間裡,孩子對世界是好奇的,每一個物件他都想知道是怎麼來的,看看自己能不能還原回去。在一拆一拼的過程中,孩子鍛鍊了動手能力,也活動了頭腦。

2. 孩子問題多,好奇心強

一般聰明的孩子善於觀察事物,所以對這個世界會非常的好奇,每天就追著父母問為什麼。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是不耐煩地,錯過了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

有時候執著的孩子,還會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求知慾望強烈的孩子,在後期的學習中會有驚人的學習能力,並且總是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將知識點弄懂弄透徹。

3. 記憶力強,能找茬

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有時候失信的事情,在孩子沒注意到的時候可以忽悠一下,就過去了。但是有些小朋友可不太好騙,每一件事都記得清清楚楚,這樣的孩子記憶力是超強的。

就像《最強大腦》中的神人水哥王昱珩,能觀察出水的不一樣,其實依靠的就是超強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水哥坦言自己從小就喜歡靜下心,看植物動物,鍛鍊了記憶力。

4. 愛追求完美,注意力容易集中

孩子們在學習中總是馬馬虎虎,等過就過,像極了那篇課文《差不多先生》。但是聰明的孩子總是比較「龜毛」,有著自己的原則,極度追求完美,只要是不滿意的地方,孩子可能還會推到重來,絲毫沒有不耐煩。

這樣的孩子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其實通過清華才女武亦姝的小時候就能看出,培養小朋友的大腦,從小就應該進行。武亦姝的爸爸為了孩子的學習,全家從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背誦唐詩,為後來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家長不妨選擇拼圖這類益智玩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集中注意力,不會被外界的紛擾打斷。這樣的孩子能夠持續做一件事,家長就能放心地讓孩子自主學習。

△拼圖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動手能力

在玩拼圖的過程中,孩子需要自己尋找小卡片,分辨顏色、生字,在玩中學習,長時間的嘗試,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7歲以前培養好專注力,上小學以後在課堂上,就容易接受老師的講課。

在孩子尋找、拼接、思考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大腦有效的鍛鍊,低齡兒童也能發展手眼協調的功能,還有記憶力也有提升,讓孩子更快的成長。

還能根據不同的卡片數,針對不同的階段,鍛鍊孩子的觀察力、邏輯能力、協調能力等等。一步步地開發孩子的潛能,寶寶的進步會是巨大的。畢竟孩子在五歲以前的大腦鍛鍊,都是通過父母日常的訓練得到的,而益智類的玩具就是最方便的教育方式。

大人和小孩都能玩,能加深親子感情,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合格檢測,大家都放心。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就給孩子有益的早教玩具吧。點擊下方連結,還有優惠哦!

相關焦點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因為自己的無知瞎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表現對於父母來說,有很多時候也是無法理解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和別人不一樣就是「怪癖」,所以總是忙著糾正孩子的行為。家長都知道情商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的智商能高於常人。其實,有時候孩子的行為往往不是怪癖,反而是孩子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可別因為自己的無知瞎管。
  • 孩子的這三個「怪癖」,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指教
    有的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喜歡給孩子隨便的發號施令,認為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笨。但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在家長眼裡可能是怪癖,但這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哈佛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
    當今社會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出息,但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而那些有出息的孩子一般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家長們只是看到了這些有出息孩子發光的那一刻,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平常的時候,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雖然平時很煩人,但是確實是智商高的一種表現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小時候有一些「怪癖」,爸媽別盲目管教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小毛病。對於那些奇奇怪怪的舉動很理解不了,有的時候就會訓他一頓,讓他把這個「怪癖」改掉。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小怪癖」可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未來呢?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些「怪癖」,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所以當孩子發現有以下的習慣,就不要因為無知而盲目地管教了。
  • 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三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家長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可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小怪癖,他們通常認為這些是不好的行為,所以會呵斥甚至責罵孩子,讓他們改正,但是家長們有仔細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小怪癖嗎?如果家長沒有仔細觀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行為究竟因為什麼就胡亂管教,反而會害了孩子。
  • 「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怪癖」,爸媽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智商是代表著一個人聰明與否的關鍵,一個智商高的人不僅吸收新知識的速度更快,就連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因為他們總會用自己的方式將問題逐一突破。以至於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超高的智商,因為聽說孩子的智商遺傳母親,而選擇和高學歷的女生進行交往。殊不知,孩子智商的高低的關鍵,除了遺傳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對孩子來說,如果有特別的天賦,越早發現越容易把它發展成能力,這對人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比如孩子長得很好看,可以學習舞蹈藝術;孩子唱歌很好聽,可以學習專業聲樂知識。還有一種孩子具備超高的智商,他們通常的表現會異於常人。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癖」,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裡
    比如在玩玩具的時候,總有自己別出心裁的想法,把玩具拆開再裝上;再比如經常會盯著地上的螞蟻看,很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一看就是好久。 很多家長平時觀察不到的小細節,孩子總是能一眼發現……這大多都是高智商孩子的表現。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有的孩子可能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孩子可能更有數字敏感度,有的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對孩子來說,如果有特別的天賦,越早發現越容易把它發展成能力,這對人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比如孩子長得很好看,可以學習舞蹈藝術;孩子唱歌很好聽,可以學習專業聲樂知識。還有一種孩子具備超高的智商,他們通常的表現會異於常人。如果父母不善於發掘,很可能會浪費孩子的天賦。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怪癖」特徵,家長別把「天才」扼殺了!
    ▼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共同心願,每個人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小孩的聰明,除後天培養外,先天遺傳也起著重要作用。一些高智商寶寶會在幼齡階段展現出「怪癖」,家長們需要耐心觀察,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中」。生來聰明的孩子總是有一些異類的想法和與常人不一樣的舉止,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以記憶力差而聞名,而生物學家達爾文則因觀察事物太過專注而被認為「傻」。天資聰穎的孩子們似乎都有一些不可理喻的「怪癖」,那麼一起來盤點一下屬於智力潛能的三種「怪癖」,你家的孩子們也「幸運中招」嗎?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無知亂管教
    李玫瑾教授指出: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願,這無可厚非,再怎麼樣都是上了大學步入社會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情況是誰也預料不到的,所以很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出息,就開始了各種的早教班、輔導班。認為聽話優秀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孩子,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朋友表示自己已經被家裡的調皮小子氣死了,原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夠輕鬆一些。可是事與願違,只不過是父母的幻想,孩子越是長大,"壞習慣"也越多,家長也是在無時無刻不教育孩子,似乎越管越亂,現在的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自己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有多數家長都發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孩子的壞習慣也越來越多,多數孩子喜歡整天往嘴巴裡塞東西,家裡也弄得亂七八糟。
  •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較為獨立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相對的也較為獨立孩子在10歲之前可以說是性格塑造期,如果任由孩子性格發展,身上必定會養成很多缺點,對未來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響,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叫性格決定命運。那家長們應該注意那幾個方面呢?
  • 家長錯把頑皮當活潑,孩子遭到他人反感,有的行為孩子不能做
    朋友小李告訴我,他們家的孩子特別活潑,但是就是不受歡迎,每次回老家,親戚家的孩子都離他遠遠的,他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開朗活潑一點,所以有的時候孩子一些非常頑皮的行為也被家長錯誤的當成是孩子的性格活潑的表現,帶孩子出去,多數家長對孩子這種「活潑」不加以管教,孩子慢慢的就會遭到他人的反感,長久下去很容易被他人孤立。其實很多行為,家長的想法是錯的,這些行為是小孩子也是不能做!一、把孩子模仿大人說髒話當可愛其實在孩子的世界,有些語言他們無法自己分出好壞。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聰明的孩子往往很難帶,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就偷著樂吧
    這還不算啥,他還特喜歡拆玩具,每次給他買玩具,玩了一會就開始拆,拆得四分五裂。花幾百塊買的玩具瞬間就成了一堆零件。你說這氣不氣人!聽完閨蜜的抱怨,我可算理解她了,畢竟我家孩子也有同樣的破壞力啊,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搞事的熊娃並不是少數群體,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這樣的「神獸」。
  • 孩子是否聰明,就看他有沒有這些特點,全佔的家長就樂吧
    被人誇獎的感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良好的,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其實孩子的智商或者是情商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種種事情來反映出。小五是個淘氣的孩子,無論在哪都可以玩得滿頭大汗,更不要說與好朋友一起玩耍了,而且自己在家無聊了也會動手製作小玩具來玩。
  • 為啥孩子喜歡「翻箱倒櫃」?這項心理解釋,證明了孩子並非搞破壞
    對於寶爸寶媽們來說,家裡兩歲左右的寶寶精力特別充分,很多家長都非常好奇孩子才這麼小,為什麼有用不完的精力呢?相信各位家長們都有同感吧,熊孩子家裡特別能折騰,要不就是在牆上塗鴉,要不就是把抽屜裡所有的東西全都翻出來,弄得整個屋子亂糟糟的,很多朋友表示家裡有個熊孩子,房子裡就沒有乾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