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馬上關注"鋒頭"
如果有一份工作招募,不限專業不限年齡不限經驗,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靠譜?
Mnet的一檔新節目,就在做這樣一份企劃。以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娛樂公司之一JYP為基地,以為其招募新員工為目標,進行了一輪淘汰賽。從6140名應徵者中選出103名候選人交由JYP社長樸振英親自面試,選定13名加入公司實習,經過數輪考驗和淘汰,最終勝出者獲得入職公司成為正式員工的資格。
這是Mnet繼101系列(produce 101,偶像歌手選秀節目)和「給我錢」系列(《show me the money》,說唱歌手選秀節目)之後,推出的新企劃——職場生存真人秀《超級實習生》。
選秀節目大家都很熟悉,國內有從早期的《超級女/男聲》、《中國好聲音》到近年層出不窮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明日之子》等等,韓國的Ment也憑藉101和「給我錢」大火了一把。將素人培養成明星的模式一直廣受歡迎,這類節目往往以「夢想」和「奮鬥」為賣點,傳遞出「只要堅持夢想誰都能成功」的信息,正如《創造101》的口號「向陽而生,逆風翻盤」,極具感染力。
但是面對選秀節目的猛烈攻勢,觀眾也逐漸審美疲勞。Mnet將淘汰賽的模式複製到另一群體——實習生。雖然看似不同,節目仍然以「夢想」和「奮鬥」為賣點。同時作為收視保障,討巧地將實習地點選在娛樂公司,前期仍然以明星帶動流量和話題度。
節目中的初輪篩選形式值得一提。不問專業、學歷、年齡、性別,甚至直接跳過看簡歷的步驟,只需要應徵者做一份公司的SWOT分析(即公司的內部優勢和缺點,外部的機會和競爭)。看似前衛,實際是如同選歌手一樣,用一個「表演」展現業務能力。這一輪盲選過後,SWOT分析優秀者獲得面試機會,面試最終選出入圍實習生,比賽才正式開始。賽制也是先分組「團戰」,再轉為「個人戰」。通過完成每一輪的任務,來全方位考察實習生的團隊合作及個人能力。
樸振英社長既是面試官,也作為節目全程的導師,為各位實習生的表現作出評價,更以自身經驗做出指導。
如果說偶像歌手是出現在臺前,節目中經由實習生呈現的幕後人員,才是整個娛樂產業真正的創造者和操控者。
節目中揭示出很多話題:偶像歌手是如何販賣「概念」,塑造自身獨一無二的形象?組合中某個成員個人活動過多,如何維持組合與個人之間的平衡,增加個人活動的協同效應,穩固組合形象?藝人的想法與公司不一致,如何在保持商業效應的同時給予藝人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下一張專輯應該選擇怎樣的風格,是堅持原有還是適當融入其他元素?別人的成功模式是否可以複製?複製之後是否會招來惡評?這些細碎的問題,足夠引發粉絲群體和志願入行人士的思考,也滿足大眾對娛樂行業所謂內幕的獵奇心理。
明星在節目中也作為公司職員出現,他們讓出主角的位置,為實習生們提供協同。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發揮自身的魅力,他們更生活化的形象反而更親切。訓練實習生的同時樹立公司和旗下藝人的正面形象,可謂雙贏。
進入娛樂公司的誘惑,必然吸引了不少「追星族」慕名而來,初選時就有不少人毫不掩飾的表達了對「愛豆」前來的心意,甚至狂熱者將「公司優點」直接寫為twice,這樣的應徵者當然是,淘汰。
也有位64歲的高齡應徵者,愛好說唱,希望進入公司發展中老年說唱市場。因為與公司的發展方向不符,淘汰。
即使是娛樂公司,職場也仍然有嚴肅的規則。節目的本質是職場生存,僅憑熱情無法成就一切,專業和刻苦的精神才是成就一份工作的必要品質。樸振英社長對人才的需求非常明確:想法新穎;能讓正在進行的工作更有效率。那些成功的面試者,不僅對公司的現狀了解清晰,也密切關注著競爭對手的動向,更能提供目標受眾群體間新的流行趨勢,為公司提供藝人運營和節目策劃的新idea。符合公司的需求才是成功的關鍵。
之後的實習任務階段,堪稱一場展示十八般武藝的大型發現神隊友現場,資深粉絲、設計師、工程師都貢獻出技能,做手工、設計logo、做問卷調查、甚至親自開發app。初期面試時雖然不看學歷與專業,但這在實際工作中,受教育程度隱藏在邏輯思維能力、執行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維度、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方方面面。
熱情與專業兼修,完成公司目標也成就自我,才能獲得理想工作。
以「夢想」和「奮鬥」實現價值傳遞,以職場生存為內核,這檔節目也可謂娛樂性與實操性兼修,值得借鑑。
鋒頭:做有態度的文娛評論平臺
文娛評說 | 收視輿情 | 影視圈論 | 藝考編導
投稿 合作
郵箱:fengge201707@163.com
微信號:mgqxq2017
以鋒芒之眼 快樂評天下 做娛樂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