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檢察日報》刊登了慈谿市檢察院《追贓挽損賠償諒解刑事和解更順暢了》一文,對該院創新檢律協作機制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出報導。全文如下:
追贓挽損賠償諒解刑事和解更順暢了
浙江慈谿:創新檢律協作機制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近日,由浙江省慈谿市人民檢察院創新推出的認罪認罰案件「捕—訴—審」全流程檢律協作、控辯協商工作機制被寫入《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高水平服務保障「重要窗口」建設的決定》。
今年初,為加強檢察官與律師間的良性互動,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貫徹落實,慈谿市檢察院將檢律協作機製作為一項重點創新工作予以推進,積極與寧波市律師協會溝通,歷經多次研討和專題研究論證形成協作文件,並於6月會籤後全面實施。
今年3月16日晚,孫某因懷疑其前妻岑某與何某有婚外情,遂將二人約至某酒店大廳,用摺疊刀對岑某、何某軀體多處部位進行捅刺,後逃離現場。該案在批捕及審查起訴階段,孫某均稱其主觀上只是為「教訓」被害人,沒有殺人的故意,其辯護律師也以此為由對該案的定性提出了異議。
滑動查看更多
在檢察官的主持下,該案還召開了訴前會議,辯護律師代表孫某及其家屬與被害人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當場籤署了賠償協議,由被害人出具諒解書。根據協作機制規定,檢律雙方應當進行量刑協商,檢察官採納了辯護律師提出的孫某有坦白、認罪認罰及賠償並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合理辯護意見後,提出了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七年的確定刑量刑建議。
全面實施檢律協作機制以來,該院通過此機制促成被告人認罪認罰案件67件,有效減少了社會對抗。檢律協作促進追贓挽損、賠償諒解、刑事和解54人,切實挽回被害人損失,促進矛盾化解。通過量刑協商實質化,量刑建議工作進一步規範,確定刑提出率達到100%,法院採納率達99.73%。
「對於訴前控辯觀點、證據的交換,我們非常重視辯護意見,會在法律文書中說明是否採納律師的意見及理由。工作機制運行以來,明顯感覺到在審判階段突擊辯護少了,案件程序流轉更順暢。」該院檢察長王春媛介紹。
來源:慈谿市人民檢察院
【來源:寧波檢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