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寫活扶貧「大文章」

2020-12-26 中國扶貧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西辛營鄉東辛營村,有一座深受農民歡迎的「科技小院」。說到這個成功的科技小院,還真多虧了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

扶智培訓富頭腦

沽源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國家部委及河北省直部門下派了多名幹部駐村幫扶,又從駐村幹部中抽出部分骨幹組成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

幫扶隊來了,如何幫?怎麼幫?從哪兒入手?

扶貧先扶智,立足基礎補短板。在了解到當地農民缺乏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情況後,產業扶貧幫扶小組成員發揮各自優勢,先後聯繫4位在西蘭花、馬鈴薯、架豆、土壤營養學等領域的國內頂級專家到沽源指導,並協助縣裡建立了由國家、省、市、縣88位專家組成的農業科技顧問團,採取「大專家」和「田秀才」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僅2017年就對全縣120個貧困村的農戶輪訓2遍,舉辦培訓班520期,累計參訓人員達2.3萬人次。

為了給縣裡留下一支不走的農業科技培訓專家隊伍, 2017年8月產業扶貧幫扶小組在沽源縣架豆種植核心區的西辛營鄉東辛營村建立起全縣首家「科技小院」,由中國農業大學與雲天化集團駐河北員工派專人長期駐守。

我家豆角去年讓火霜給毀了,今年該怎麼預防呀?我家豆角長不直,不好賣是怎麼回事?……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在「科技小院」都有很好的答案。

村民說這些專家除了在小院內講座,還經常走到田間、育苗棚、合作社給當場指導。三年來,農民培訓60餘場,培訓、指導農戶934人次。駐點村——東辛營村貧困戶設施架豆產量平均提高了10%-20%,病害發生率下降30%左右,平均減少經濟損失700元/畝。

「科技小院」以零費用、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的「四零」模式,為農民提供伴隨式技術服務,農民隨時可以學習新技術成果,為扶貧先扶智提供了「沽源樣本」。

科學配方富口袋

西辛營鄉是遠近聞名的架豆之鄉,架豆種植歷史已達20多年,種植面積達1.5萬畝。但由於常年的粗放管理,地力逐年下降,長出的豆角要麼彎彎曲曲、要麼就有斑點,優質商品豆角產量日趨下降,架豆產業陷入發展瓶頸。

課堂交流之後,駐守小院的中國農業大學羅瑞金介紹,科技小院建立初為了破解瓶頸,讓貧困戶科學施用肥料,小院師生在2017年國慶期間,對東辛營村193塊耕地土壤進行樣品採集,並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實驗室對土壤養分含量進行了測定。根據測土結果得出的養分數據,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貧困戶田青說,2018年我種有設施架豆3畝,按照科學配方施肥,結合小院給出的栽培管理意見科學管理。8月初,其他農戶的架豆大規模出現火霜病爆發的情況。而我在科技小院師生建議下,提前打藥防治,較其他農戶直接減少損失30%。當年我的設施架豆產量為3733斤/畝,較2017年每畝增產1025斤/畝,增收3000元左右。

東辛營村黨支部書記、架豆協會會長李雪峰說:「2018年收架豆那陣子每天接電話到手機電池沒電。有要貨的,有要種子的,還有很多村的農民要求加入協會的,我真服了這些專家,眼界就是寬、點子就是硬。組織化、品牌化、技術支撐,就這三招,解決了我們多年來種架豆難增收的大問題!」

2018年,在當地政府和科技小院師生的幫助下,當地農戶設施架豆平均投入成本減少了35%,而收入卻增加了47%,達到了1萬元/畝的收入水平,貧困戶收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東辛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由之前的50戶107人,減少到了2戶4人,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科學引進新品種

「科技小院」依靠架豆產業的技術專家團隊,引進測土配方、控苗控旺、病害預防等技術,提高架豆產量和品質的同時大膽引進新品種。沽源架豆從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的6大品種,被評為中國架豆之鄉,不少農民靠種架豆為生,這裡生產的架豆品質好,錯季上市,在市場上是供不應求。

打贏脫貧攻堅戰,科技保障是關鍵。

東辛營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金山說,「科技小院」在培強架豆產業的同時,還不斷引進新種植作物品種。2019年指導種植甜瓜、「紅玫瑰」土豆、藜麥190餘畝,其中設施甜瓜收益較為可觀,較設施架豆純收益增長約1000元/畝。藜麥種植幾乎不用澆水灌溉,畝效益是當地傳統旱田作物莜麥和胡麻的3倍多,起到了既調茬又增收的作用。這為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大大提供了可能。

「『科技小院』不僅補上了基層科技力量嚴重不足、手段滯後的短板,改善了周邊鄉村的生產方式,也促進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的改變。對沽源縣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沽源縣農牧局局長武雅軍肯定地說。(梁志剛)

來源:沽源縣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經驗】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寫活扶貧「大文章」
    【經驗】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寫活扶貧「大文章」 2020-12-2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呂鐵錚|沽源中學高八班資料補充
    接到二妹呂青青從上海打來的電話,說她中學時的好朋友,為回顧往事,增進友誼,加強聯繫在收集《沽源中學老三屆拾遺》資料,讓她問我有沒有高中八班的畢業照,我回答說:「有,照片裡的我。照到非常彆扭,形象不佳,看上去另類不合群。」她說:「五十多年過去了還講什麼形象,現在我們活的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倖幸福福還有誰看你的形象,找到照片給我發過來。」
  • 「訂單+保底收購」讓農戶安心——河北中農科技公司淶水縣產業扶貧...
    蜜蜂養殖戶張德才早早準備好桶裝蜂蜜,等著河北中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訂單業務員來家裡收購。僅1個小時,龍安村幾家種植、養殖戶便賣出柴雞蛋、蜂蜜、土豆等農副產品1000多元。 過去,老百姓家庭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而且多為自產自銷,收入不太理想。
  • 美對華科技戰略的「小院」與「高牆」
    「小院高牆」精準策略2018年10月,「新美國」(New America)智庫高級研究員薩姆·薩克斯率先提出了「小院高牆」的對華科技防禦新策略。「小院高牆」原本是一個軍事防禦概念,最早是指由歐巴馬時期的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提出的美國太空防禦戰略。
  • 萬達的「有心扶貧」與「無意之作」!一篇文章說透萬達這一年
    俯瞰丹寨萬達小鎮導讀最近,《萬達「有心扶貧」與「無意之作」--丹寨小鎮》這篇文章在網上火了。丹寨萬達小鎮為什麼能成功?文章對此進行了全面分析,且提出了諸多深刻而別具新意的洞見。作者是專門從事中國特色小鎮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作者之一柳俊說,從丹寨去年7月份開業時他就一直關注這個扶貧小鎮,後來還專門去小鎮多次考察。
  • 農行河北分行扶貧小額信貸顯成效
    農行武強縣支行和縣扶貧辦了解情況後,為其推薦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幫助賈小雙和其他4個貧困戶共同購買了一個樂器零件加工設備,生產樂器小號的配件,年收入萬元以上。正是昔日的黑土地奏響了西洋樂,長滿手繭的大手幹起精細活,貧困農戶變成了具有精細生產工藝技能的樂器產業工人,過上好日子。賈小雙成為靠農行扶貧小額信貸走上脫貧致富路的一個代表。
  • 「扶貧印記」威縣沙河王莊村|貧困村變身「金雞小鎮」
    2016年,一種嶄新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河北省邢臺市威縣開始探索,引進蛋雞產業龍頭企業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變為資產,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將周邊4個鄉鎮的4424名貧困群眾全部變為企業的「特惠股東」,走出一條「金雞幫扶」產業精準扶貧新路。
  • 「科技小院」成為遼陽農民致富加油站
    向企業展示農業新成果 根據農戶需求隨時「出診」「科技小院」成為遼陽農民致富加油站  8月3日,盛夏酷暑,遼陽縣甜水滿族鄉謝家大榛子種植家庭農場的大棚靈芝剛進入噴粉時節  謝家農場只是遼陽科技共建高效食用菌產業「科技小院」科技服務團隊開展服務的一個縮影。食用菌是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項目,近年來,遼陽科技共建高效食用菌產業「科技小院」科技服務團隊立足重點科技示範戶、科技帶頭人、合作社領頭人等,建設打造「科技小院」,不僅讓農民嘗到了科技幫扶的甜頭,也讓「科技小院」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加油站。
  • 從「To Be No.1」到「科技新國貨」,鴻星爾克的進擊二十年
    如今,可以選擇馬拉松和路跑這條突圍之路,離不開鴻星爾克的第二招——「科技新國貨」。事實上,鴻星爾克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科技領跑」的發展戰略。在跑步市場領域,他們早就以拳頭產品進行出擊,推出了諸如蓄能、劍翎、籠骨等眾多科技跑鞋,而去年推出的爾克奇彈跑鞋,被譽為「國內第一雙500元內的超大碳板跑鞋」,一經推出,上市10秒後首輪售罄,並且在2019年「雙11」活動裡創下4萬雙戰績,幫助鴻星爾克躋身「超億元」的品牌銷售榜單。
  • 租下城郊200㎡小院,5年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一起生活:唱歌、染布...
    大概是在5年前,落下和一群小夥伴一起,說要盤下一個院子來「玩」。「玩」什麼呢?還沒想好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院子裡,每個人都能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聽上去就覺得過於理想主義?畢竟我們絕大多數人,誰沒有跟他們有過同樣的念頭呢?
  • 隨手札記 ─ 客戶記者所寫的文章
    」這個詞,我傻傻的問:「這是什麼?」畢竟我從高中開始就受洗成為基督徒,大學經歷教會生活(期間雖然也曾碰過佔卜,但對我來說詢問的對象始終是耶穌);直到大四時,才從一位素昧平生的命理師口中聽到「衝犯」這個詞,而且,我是在線諮詢,完全沒見過他。如果你看過這篇文章,稍微推算時間點,就知道大學期間,我正經歷不平凡的人生。身為基督徒同時又被衝犯,你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
  • 浙江米鹿科技落子河北直播基地,加速流量生態布局
    8月14日上午,由浙江米鹿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閱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北逸堂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的國家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產業發展項目庫「精準扶貧——村播」工程首個試點示範基地,「國家廣播電視網絡視聽村播示範基地」暨「京津冀新媒體電商直播示範產業基地」籤約儀式在河北省新聞出版局舉行
  • TVB劇《迷網》楊明接吳卓羲棒做TVB「最有經驗警察」
    此劇由楊明和高海寧擔任男女主角,楊明飾演網絡科技調查組高級督察「司徒忠」,同劇更有高海寧和陳曉華兩大美女相伴。楊明接受訪問時,就開心的說:「今次就唔使打鬥同開槍,因為個角色系用腦多嘅,仲唔使操肌!」司徒忠」。
  • 「2020雲上河北高招會」北京科技大學在河北招收242人 取消專業級差
    北京科技大學今年的招生計劃整體保持穩定,預計全國招收3450人,其中在河北招生242人,是全國投放招收計劃最多的省份。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專業級差,其他政策保持不變。目前全國省份都是知分後大平行志願填報方式,錄取分數不會有特別大的波動。
  • 《活死人之夜》,天外飛來外星「夫」,大戰傲嬌地球「妻」
    ,由金牌韓劇監製申政元領軍,《我們全村都不是人》導演申政沅執導,由李貞賢、金聖武、徐英姬、李美度、楊東根領銜主演,打造充滿歡樂的夫妻的「弒」界,你來我往鬥智攻心計,2020.10.30萬聖節,等你一起爆笑來搞鬼!
  • 為了不讓兒子受漫威影響,他寫了本科幻小說,天天給兒子「洗腦」
    該片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根據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的裡程碑」。Photo|Warner Bros.談到科幻時,你家孩子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被劉慈欣稱為「開闢了一條獨特科幻文學之路」的作家,在其新作『犼先生:錦繡離人』裡,寫了一個地球基因人後裔——鳴犼錦繡的故事:「犼」來自「怒安娜」的星球,他活了18000多歲,經歷了數次文明的誕生、演進、衰落和毀滅;他擁有著地球人的轉基因特殊血脈,從小跟外婆相依為命,外婆後來去世,他痛不欲生。
  • 川南五市齊聚鹽都交流扶貧工作經驗
    為加強川南五市扶貧「兩會」(扶貧基金會分會、扶貧開發協會)工作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推進扶貧事業不斷發展,11月9日至10日,來自樂山、宜賓、瀘州、自貢、內江等市扶貧兩會負責人齊聚鹽都,召開了川南五市社會扶貧工作第三次經驗交流會。
  • 家國平安,萬象更新——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喬遷萬象城開啟新徵程
    河北省行業協會相關領導,各大主流媒體、社會各界人士等出席慶典,一起分享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的喬遷之喜,見證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邁向新徵程,並通過擺設農產品公益區,號召大家購買扶貧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用消費扶貧來打通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致富,奉獻點滴愛心。
  • 創投日報 |「史河科技」完成3500萬元PreA+輪融資;「卡比早教」獲...
    深圳模德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模德寶」),成立於2012年,是從事現代製造服務業的高科技企業,為模具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專注於研發模具智能製造系統……(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智能高空機器人公司「史河科技」已經於2019年10月完成3500萬元PreA+輪融資
  • 2015年日本漫畫大賞獲獎名單公布 「寫寫畫畫」獲得第一
    2015年日本漫畫大賞獲獎名單公布 「寫寫畫畫」獲得第一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5-03-25 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