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婁燁的電影裡,會有一個神秘的日本人的影子嗎?

2020-10-16 語文素養加油站

婁燁的「白夜行」(二)

大量、長期、持久的閱讀或觀影會產生一種能力——破解敘事圈套的能力。比如,在熟悉了東野圭吾的種種圈套之後,對那種人性深處的隱秘作惡動機會有敏銳的第六感。

所以,《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裡的嫌疑人X其實並不難判斷。因為影片裡從小就目睹罪惡的小諾和《白夜行》的女主雪穗其實沒有區別。而男主亮司和小諾的弒父動機也同樣理由充足。從這一點看,這部影片給觀者的感覺並不新鮮。

對於一個拍著拍著就把劇本扔一邊兒去的導演,婁燁的才華確實不體現在講故事上。故事只是他電影觀念的載體而不是主體。他從來不屑於像第五代導演那樣老老實實地講故事,因為這樣割裂了夢境和現實。他要的是:現實就是夢境,夢境就是現實。

這部電影有兩個場景真棒啊。一是在焚屍現場,心懷鬼胎的三個人眼神慌亂而迷離,一是當1989年的婚禮場景還未淡出時,30年後辦案的警官就走入了鏡頭。他們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裡,這正是婁燁慣用的超現實主義。這一招,你有沒有想到《美國往事》裡羅伯特德尼羅的那頂禮帽?

在討好觀眾的犯罪劇情裡,婁燁夾帶了大量的「私貨」。這,才是婁燁的過人之處。

相關焦點

  • 婁燁訪談:電影創作是一個寫作過程.
    婁燁:我覺得初衷是很重要的,拍你自己想拍的東西,因為這樣,你才能拍得好,才能覺得這個工作是有樂趣的,這是電影這個行業最重要的,你得高高興興幹活吧(笑),不能被資方壓得不行,那這個電影還有什麼樂趣。越是自由的,越是由衷的,越是快樂的製作,它越是能特別打動人的。
  • 婁燁的這部短片看哭了多少魔都人——《在上海》
    賈樟柯曾經拍過一部短片是《公共場所》,由於太過於寫實,很多人都看不下去。為什麼看不下去,因為太真實了。電影的魅力在於給平凡的故事披上一件藝術的外衣。而紀錄片的意義則在不僅剝去了這件外衣,而且連之前的也褪去了。於是,你看到的是在你所處的現實的基礎上更真實的畫面。
  • 婁燁,一個曾經躺在文藝青年硬碟裡的男人
    陳妍希曾經在一次採訪裡說過,婁燁對待演員的方式非常不同,他會給演員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演婁燁的戲很「磨人」,但也會「上癮」——因為你會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停不下來,享受演員與角色融為一體的成就感。這種「上癮」的感覺在秦昊身上同樣得到印證。秦昊和婁燁相識十年,目前合作過四部電影,可以說把一個男人最好的時間都給了婁燁。
  •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婁燁?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婁燁?婁燁電影的發生地多數都是一個小城,即使《春風沉醉的夜晚》裡南京,在婁燁的鏡頭下看不到一絲現代都市的氣息,反而更像一個偏僻的三四線小城。小城市與大都市相比,多多少少會透露出一種微妙的焦慮和不安。
  • 對談實錄 | 婁燁:法國新浪潮電影對我影響很大
    所以這一姿態引起的作用不止在法國電影裡,在世界其他國家的作用比在法國還要大。我覺得婁燁電影作者性的一個方面就是角色人物的自由。一個經典導演的人物是高度規定的,人物是被攥在導演手裡的。《頤和園》一看就知道是一部劇作很強的電影。但導演並沒完全按照劇本處理角色,讓角色變成劇本的囚徒。而導演讓人物處在有各種可能性的狀態。這個是真正新浪潮的精神。
  • 婁燁對談《電影手冊》影評人阿蘭·貝加拉:法國新浪潮電影對我影響很大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導演在執行劇本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偏差或錯誤,這些偏差和錯誤經過選擇後會出現在最終的影片中。那麼在新浪潮電影裡是不是也產生過很多的限制和錯誤,最終影片呈現的結果就是把這些錯誤放到作品裡?
  • 婁燁解禁
    婁燁是在劇場後臺裡長大的。他爸叫婁際成,北京人,他媽叫什麼不知道,四川人,都是上戲畢業,定居的上海,一個在話劇團,一個留校教表演。婁燁他家就在上戲隔壁的華山路上,挨挺近,腿兒著也就五六分鐘。這部電影讓王小帥跟婁燁有了共同點——[極度寒冷]和[周末情人]裡的賈宏聲。
  • 秦昊陳思誠訪談表白婁燁,陳思誠巨大失落只因親了秦昊
    為這部電影光等待就等了半年。期間推掉了很多其他電視劇、電影工作。我跟秦昊一樣,都覺得雖然當時這部電影前途叵測,不知道會發展到什麼方向。完全出於對婁燁的信任。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文化也比較相似,我的父母也會顧忌我為什麼會拍這麼一部電影,會不會是一部色情電影?我和婁燁見了一面,他說你去看看我拍的《頤和園》。你看了那部電影後再去判斷我是一個色情導演還是藝術導演(笑)。我看了那部電影,我告訴我的父母說,我要合作的導演是一個藝術電影導演,不是色情電影導演。在同性戀方面,婁燁給了我很多文字、影像資料。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婁燁經典電影,記錄我們的時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對於某些電影,總覺得看一遍不夠。這樣的電影其實有很多,但如果非要集中做一個歸類的話,我覺得婁燁導演的片子就是其中的典型。在」遠離「電影院的這些日子裡,我又翻出來了婁燁導演的許多片子,一遍一遍的看。
  • 這位配樂大師,是婁燁、阿巴斯御用
    可能某些時候,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水準,這使得我從中作出決定變得如此艱難,不過每個獎項最終都會有歸屬。評價標準當然有,但是我會跟從我內心的選擇。另外,我從來不認為我是個作曲家,我是一個電影工作者。所以我也會從電影工作者而非作曲家的角度來評價這些作品。如果我是作曲家的話,我可能更應該去音樂節做評委。在過去的十幾天,我也剛在伊朗一個重要的電影節擔任了評委會成員,以電影人而非作曲家的身份。
  • 婁燁|拍《蘇州河》是我第一次獲得自由的感覺
    水箱裡的美人魚,那是新聞聯播裡一個湖南真的事情,我只是搬。我寫劇本的時候就知道,酒吧裡有美人魚表演,但不是在上海,不是在蘇州河。當時用的是真的案例。——婁燁 今年是婁燁作品《蘇州河》問世20周年,本片經典修復版定檔將於8月28日臺灣公映,全新定製海報亮相同時發布。
  • 婁燁 | 拍《蘇州河》是我第一次獲得自由的感覺
    水箱裡的美人魚,那是新聞聯播裡一個湖南真的事情,我只是搬。我寫劇本的時候就知道,酒吧裡有美人魚表演,但不是在上海,不是在蘇州河。當時用的是真的案例。後來美人魚表演就給查封了,據說《蘇州河》DVD出來以後,那邊又有了,反過來是互動的。我從現實裡來的,然後我給出一個信息,改變了現實。這挺有意思。 陳偉文:但一般人對影片的讀解和你的設想會有很大差別,有人把「美人魚」讀解為中國和西方話語的問題,認為是來自西方的一個寓意。
  • 婁燁:其實我別無選擇
    拍攝用的高清DV靜靜地看著他們,這是婁燁的拍攝習慣,沒有大聲呼喝的「開始!」或「CUT!」,他把鏡頭前發生的一切全部收集下來,然後從中找尋千萬種可能性。這場戲拍了一天,無數條。直到很晚收工,婁燁沒有與吳偉或秦昊討論一個字。睡覺前發通告時,吳偉才發現第二天需要重拍這一場。沒有解釋,沒有說明。「婁燁肯定有他的理由,我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是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戴錦華:從婁燁的電影《浮城謎事》說開去
    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點,而這個點直接聯繫到婁燁為什麼是特殊的,這麼一個具體的電影藝術家的故事是和整個大的故事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從此入手然後進行討論。二、「第六代」與世界電影婁燁是這部電影的賣點,幾乎所有媒體介紹婁燁時都說他是第六代領軍人物,於是就帶出了一個好像不用討論但其實很成問題的問題:誰是第六代?什麼是第六代?當你在說第六代的時候你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東西?大概第六代有這樣一些人:從上到下,有張元,吳文光,王小帥,賈樟柯,賈樟柯在第六代中最具有明星效果,所有大家應該對他最熟悉。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口碑炸裂,婁燁執導的電影為何與眾不同?
    文·宇凌4月4日晚7點30分,看了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第一次去電影院看婁燁導演的電影,可能有些影迷朋友,根本不知道婁燁是誰,下面給不熟悉婁燁的人,介紹介紹婁燁。電影配的音樂加環境氣氛是典型的婁燁式,讓我想起婁燁之前的電影《浮城謎事》。婁燁善於把都市人,平淡焦慮的情感,愛情、友情、親情,碎片化的融入電影的片段細節裡。電影採用倒敘的敘事方式,先表現了結果,後演過程。便於讓觀眾帶著思考去觀影。比如說無名女屍是誰,她為什麼會死等等疑問,這是一部犯罪懸疑電影。電影開篇就充滿了懸疑調性,為後面電影故事的發展埋下伏筆。
  • 婁燁,還是那個婁燁!
    小說《推拿》的作者畢飛宇曾這麼說喜歡婁燁的理由:我喜歡婁燁,他和許多作家、導演不同,婁燁的精神『軟體』是城市的,眼前的中國當代藝術亟需城市解讀。他有義無反顧的力量,他是那種具有犧牲氣質的藝術家;我們一直在吵架,越吵我越愛他。 25年間,婁燁只拍了10部電影,其中只有三部,進入院線公映。
  • 婁燁的《蘭心大劇院》
    電影《蘭心大劇院》,又名《禮拜六小說》。婁燁覺得《上海之死》不是虹影最好的一部小說,卻是最特別的,原著中有很多的女性主義元素。故事的背景是1941年的上海,殘酷的抗戰時期。日軍控制下的上海,仍有一片各國勢力盤踞的區域,就是「英法租界」。租界作為各方勢力的角力場,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汪偽政府、國共兩黨的情報人員,在此展開角逐。宏大時代背景下的敘事,對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婁燁而言,也是一次新的嘗試。
  • 婁燁新片亮相柏林,驚豔!
    這裡不得注意一個細節,電影雖然以孟庭葦的歌曲《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為片名,但是影片裡完全沒有出現過這首歌,相反是不斷出現了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 不過,這次影片對於婁燁來說,也是一次不同的改變。他自己在發布會上也說,《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之前很多電影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更注重於人物動作的表現,即每一個鏡頭中,人物的動作和行為邏輯都是有據可循的。
  • 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貌似讓人豔羨的其樂融融的一家(如果你果真豔羨的話)
  • 專訪婁燁:郭曉冬秦昊自戕,這是《推拿》哭的方式
    我覺得導演或者製作只是這個大行業鏈裡頭的一環,你不能要求一個導演始終考慮資金,宣傳或者市場。」儘管現在,婁燁在多個場合中也會表達對審查的不滿,但語態緩和很多。婁燁說,自己對票房並不奢望,只希望更多的人去影院看他的電影。現在這個時候,還把「第六代」這個詞附在他身上,婁燁覺得,「挺過時的」。  給電影安排個溫暖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