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讀懂一座城市,博物館是最值得去的地方,無人打擾的愜意是心靈最好的旅行。在十堰,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博物館,也有不少小眾又獨特的博物館值得一逛。
油磨坊博物館。 攝/孟正聖
油磨坊博物館
竹谿縣油磨坊博物館是一家展示油磨坊歷史文化的體驗式展覽館,佔地12311平方米,採用古代四合院式的建築格局,古樸大氣,文化氛圍濃鬱。館內擁有兩臺油榨設備,其中一臺為明代的。它的體量碩大,古樸厚重,堪稱「鄂西北油榨之王」。此外,館內還收藏有許多與油榨相關的農耕器具,如風車、油簍、簸箕。整個博物館分為歷史文化廳、觀賞體驗廳、成果分享廳、自由活動區,是集文化、科普、體驗於一體的主題展館,也是竹溪首家油磨主題科普館。
地址:竹谿縣水坪鎮桃花島景區內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紅色記憶博物館中陳列了珍貴的老款紅旗車。攝/趙清
紅色記憶博物館
紅色記憶博物館又名北京老爺車博物館竹溪分館,館內收藏了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中外老爺車,分為紅旗廳、農耕文化廳、軍事國防教育廳、百年老爺車文化廳4個展廳。除老爺車外,館內還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建黨史及竹谿縣紅色革命資源。該館是國內第二家老爺車博物館,也是汽車工業文明展示的窗口,是開展紅色革命教育的陣地。
地址:竹谿縣水坪鎮桃花島景區內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竹山國際綠松石博物館。攝/趙亮
竹山國際綠松石博物館
竹山國際綠松石博物館是全球首家綠松石主題博物館,佔地7000平方米,設有地靈之精展廳、東方聖玉展廳、玉出上庸展廳、苦掘巧琢展廳、玉煜生輝展廳、弧幕影院6個展廳。展廳內詳細展示了綠松石的成因、歷年考古發現,以及綠松石的真偽鑑定等內容。館內還有現存最大的綠松石原礦模擬礦洞、各類名貴綠松石配件擺飾等。
地址:竹山縣財源路附近
預約電話:0719-4108307(暫不接受散客預約)
房縣黃酒博物館。攝/姜益民
黃酒博物館
黃酒博物館坐落於房縣土城鎮黃酒民俗村內,是集黃酒文化、歷史、旅遊、休閒、品鑑、參與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黃酒博物館。博物館採取多種陳列手段,全面展示了黃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精髓。館內分為黃酒源史廳、民間酒俗文化廳、黃酒品鑑區、無菌釀酒室、無菌酒窖展示廳、酒俗文化仿古街、陶藝釀酒體驗館、三維影視報告廳、房陵酒館等,展現了從夏朝到清代的酒器酒具和農耕文化,展示了房縣黃酒的厚重文化和獨特魅力。
地址:房縣土城鎮土城村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竹溪生漆博物館
竹谿縣生漆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個以生漆為主題的博物館,建於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博物館設有展示區和工作區,收藏的漆器達100多件。「漆好清如油,照見美人頭,搖動琥珀色,挑起見如勾」是對竹溪生漆的生動寫照。生漆是竹溪特產,始於殷商,興於漢唐,盛於明清。早在明清時期,竹溪大木漆就暢銷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地址:竹谿縣龍王埡景區
因維護升級,暫不對外開放
秦巴民俗博物館
秦巴民俗風情苑位於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竹山縣官渡鎮,是了解漢江流域千年滄桑歷史的窗口,也是展示秦巴地區歷史文化演變的教育基地。館內藏有各類文物4萬餘件,最具代表性的館藏有印證上庸文化發源的庸戈、北宋太平興國時期的竹山縣印牌、唐朝武士石雕立像等珍貴文物,有剪紙大師餘曼白及其徒弟的圈套剪紙和繪畫作品等。館內農村民俗用具一應俱全,各個時期的民俗文物皆有,展示了2000多年秦巴先民們的艱苦創業和繁衍生息的社會歷史文化演進過程,是一部秦巴民俗文化、歷史風情的畫卷。
地址:竹山縣官渡鎮官渡街武陵大道1號
聯繫方式:曾館長 13872816525
鄖陽程培長報紙博物館
鄖陽程培長報紙博物館是湖北省首家報紙博物館。十堰退休幹部程培長自1981年開始集報,至今已39年,目前集報數量達11萬餘份。這些報紙可分為重大事件、試創刊、號外、寬體報、百版報、院校報、企業報、中國字頭報等類型。館藏中,最早的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的《邸報》,距今275年,還有1889年出版的《京報》、半個多世紀前的《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眾多報紙原件。程培長的家庭藏報館被評為全國二星級民間藏報館。
地址:鄖陽區茶店鎮櫻桃溝村
營業時間:全年正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