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77家國企基本完成「三供一業」改革

2020-12-22 瀟湘晨報

閱讀提要

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國企投入財力、物力和人力承擔大量非生產性社會職能。「三供一業」即國企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2016年起,十堰市國資委組織國有企業開始「三供一業」移交工作。到目前為止,水、電、物業改造基本完成。

「水務公司還能這樣做?」3年來,劉春雨不止一次產生這樣的疑問。

他原是東風水務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十堰國企實施「三供一業」改革後,公司在2018年整體移交首創集團,成立首創東風(十堰)水務有限公司,劉春雨擔任副總經理,陡然覺得天地寬闊許多,「以前只做自來水,現在還做汙水處理、市政工程建設。依託首創集團的技術平臺、專家資源,還要進軍大氣和固廢治理領域。」

十堰市通過市場手段推進「三供一業」改革,首創水務只是一個縮影。

「三供一業」即國企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國企投入財力、物力和人力承擔大量非生產性社會職能。東風集團十堰基地有51家企業、8萬餘戶居民,東風公司每年在水、電、暖氣、物業等方面補貼資金數億元。

「三供一業」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於讓國企輕裝上陣,更具競爭力。2016年起,十堰國企開始「三供一業」移交工作,至2018年基本完成,涉及企業77家、職工及家屬約31萬人。隨後進入改造階段,到目前為止,水、電、物業改造基本完成。

用市場化手段引進專業企業,承接東風公司的「三供一業」改造和後續服務,最終多方共贏。

業務拓展後,首創水務經營狀況每年往前邁一大步:2018年,劃轉第一年,虧損1000萬元;2019年,虧損400萬元;今年,盈利800萬元。同時,首創東風水務與十堰市水務集團協作,積極推進全市供水一張網,十堰城區居民用水保障性大幅提升。除東風水務移交首創集團外,東風電力移交國網十堰供電公司,東風熱電移交京能集團,東風物業移交華潤集團,東風房地產85%的股權被招商局集團公司收購。

規模經營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華潤集團在十堰成立潤聯物業,接管104個小區,用工3000人,今年營收2.1億元,成為該市最大的物業管理企業。與此同時,各接收企業也為家屬區提供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公共服務,實施大範圍維修改造,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市場化運營,讓十堰市「三供一業」改革實現國企減負、接收企業發展、市民居住環境改善的共贏。截至12月10日,該市供水維修改造10.2萬戶,完成率97%;供電維修改造8.8萬戶,完成率99%;物業維修改造7.9萬戶,完成率97%。

【來源:企改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財政部甘肅監管局:紮實做好「三供一業」清算審核全力支持國企改革...
    2016年以來,在國務院總體部署下,按照財政部統一安排,甘肅監管局切實發揮就地就近監管優勢,密切聯繫甘肅省財政廳、國資委等部門,在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政策落實、全面實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強化中央財政資金監管等方面出實招、見實效,紮實做好甘肅省原中央下放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一、高度重視,提高站位。
  • 國企職能分離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近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資委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中央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情況。「十三五」期間,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在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去產能、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等方面動真碰硬、奮力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為央企推進高質量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 國企公司制改革開啃硬骨頭 約8000家企業需要改制,涉及管理主體多...
    國企公司制改革步入攻堅克難階段。  今年6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作為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明確的重點任務。  目前,中央企業子企業已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地方國企改制正加速推進。
  • 「城鄉集團」一公司社區「三供一業」改造工程基本完工
    中國湘鄉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胡勝)17日,市政府辦專項督察組到城鄉集團督察「三供一業」改造項目進展情況。一公司社區「三供一業」改造已基本完工。「三供一業」是指企業的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城鄉集團目前負責一公司社區「三供一業」改造項目。該項目共兩期,一期改造房屋4棟,改造面積4500多平方米,涉及住戶80多戶;二期改造房屋13棟,改造面積25000多平方米,涉及住戶近600戶。改造內容包括屋頂外牆防水,樓梯間公共區域改造,小區道路、汙水管網改造等。
  • 【重生】國企改革 涅槃重生
    1998年,因銷路不佳,效益下滑,廠裡實行「做四休三」,淡季甚至可以休息4天。就在此前,杭州市下發《關於加快市屬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若干意見的通知》,一時間去留未卜,人心惶惶。  很多人心裡都明白,改制首先就要裁冗瘦身。1998-2001年,據統計國有企業累計下崗職工2550多萬人。「有些廠本來就困難,整個都沒了。」程永進的朋友中,有不少在此後3年的國企改革進程中下崗。
  • 2020年12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2017年11月,我國啟動國資劃轉試點,2019年9月全面推開,要求在中央層面,具備條件的企業於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有難度的企業可於2020年底前完成;在地方層面,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到2019年底,中央層面已經完成了1.3萬億元的劃轉。業內預測,劃轉完成後的總規模將在3萬億-5萬億元。
  • 煙臺國企改革,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向前!
    煙臺國企改革,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向前!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煙臺視察指導工作時的一席話,是高瞻遠矚的藍圖擘畫,為煙臺國企改革把脈定向,更激活煙臺國企改革的動力活力。
  • 無棣縣推進「一業一證」改革,破解企業「準入不準營」成效顯著
    高度重視,加速推進改革進程。「一業一證」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攻堅年」重點任務,列入了《關於抓好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魯政辦字〔2020〕77號)。為深入貫徹省市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精神,以無棣縣府辦名義印發了《關於印發無棣縣加快流程再造推進「一業一證」 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棣政辦字〔2020〕33 號),在全縣對餐飲、便利店、藥店等20個行業實施「一業一證」改革。6月4日,該局通過「草料二維碼」頒發首張藥店《行業綜合許可證》,無棣縣「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 中流擊水 東風公司改革正向深層發力
    「全國兩會時間」即將開啟,關於國企改革的答卷格外引人注目。「改革為東風帶來了勃勃生機,實現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關鍵是要形成世界一流企業的體制機制。」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2018年,東風公司進行了以「主輔分離」為主線、「主業國際化、輔業市場化」為目標的體制改革,目前東風實業有限公司徹底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報導之七】中國化學改革案例入選《國企改革...
    該書由國資委改革辦會同新聞中心和國資報告雜誌編輯部組織編寫,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共收錄了81家中央企業所屬的「雙百企業」和67家地方「雙百企業」的鮮活改革實踐案例,展示了廣大「雙百企業」聚焦「五突破、一加強」目標任務,大膽探索
  • 攻堅十大改革!山西定下今年國資國企改革大盤子
    山西國資運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保民在會上表示,公司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落實好山西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今年將實施「163」工程,圍繞10大改革攻堅任務,將國資國企改革進行到底。
  • 要聞丨山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山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把國資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和重要任務,推動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國有經濟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持續深化國企改革,重點領域改革推向縱深——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物理』整合基本形成,怎樣推動實現『化學』融合?」
  • 446家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大全(最新、權威)
    本名單來源於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時間:2019年8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74.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5.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76.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77
  • 高明華:國企改革不能一刀切 找準定位區別對待
    這一消息引燃了兩者合併成立「中國神電」巨無霸的預期。而就在6月2日國資委召開的國企改革吹風會上,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將沿三個路徑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中央企業重組。  國企改革穩步推進,那麼國企改革究竟改的是啥?要如何改?
  • 【國企改革】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2
    行業重點關注:家電、銀行、地產、醫藥、食品、電子等,主題建議關注區塊鏈、國企改革等。---基準日:2019-10-27 * 【國資委主任郝鵬: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改革衝鋒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重在行動、重在效果。
  • 上海浦東深化「一業一證」改革
    新華社上海12月17日電(記者何欣榮)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的上海浦東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又有新舉措。17日,上海道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代表,獲頒首批具有全國範圍法律效力的《行業綜合許可證》,這標誌著浦東新區的「一業一證」改革正式進入2.0時代。
  • 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發力,濰坊市推進「一業一證」改革,20個行業實現...
    一、早布局、積極爭取「試點」,以試點經驗加速全市面上改革「一業一證」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攻堅年」重點任務,列入了《關於抓好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魯政辦字〔2020〕77號)。今年年初,濰坊市就進行了 「一業一證」改革的嘗試和探索。3月份,我市坊子區審批服務局頒發首批《行業綜合許可證》,我市「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 集團總部部門數量平均壓縮超17% 國企公司制改革步入重點攻堅期
    「公司制改革是推進股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的重要基礎。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明確的重點任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昨日召開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指導推進各有關單位明確目標,重點攻堅,全力以赴,確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務。
  • 山東:建立投訴舉報24小時回應機制 「一業一證」改革提前超額完成
    央廣網12月23日訊(記者劉海奎 見習記者賈曉琳)23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投訴舉報24小時回應機制和推進「一業一證」改革情況。為保證快速回應機制落實,重點採取了四項舉措:一是深化流程再造。明確首接負責制和分級分類處理制。二是建立標準化解答體系。圍繞企業和消費者關切問題,打造市場監管業務知識標準庫。三是落實市場主體消保維權第一責任。通過推動健全消費糾紛在線解決機制(ODR機制)等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主動將消費糾紛化解在源頭。四是積極構建社會共治格局。
  • 瀋陽在11個業態(領域)實行「一業一證」改革
    瀋陽在11個業態(領域) 實行「一業一證」改革開藥店審批時限從65個工作日減至5個12月18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效降低企業準營的制度成本,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瀋陽市出臺了《瀋陽市市場監管領域11個業態(領域)「一業一證」改革指導意見》,明確在市場監管領域11個業態(領域)相關企業(單位)申辦經營許可過程中,以「依申請」為原則,在不取消許可事項、不降低審查標準、不改變監管關係、不影響事後監督管理的前提下,一個業態(領域)發放一張許可證,實現「一個業態,一張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