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到底有什麼用?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是每個人的必殺技

2020-11-20 騰訊網

每個人都會寫作。

有時寫篇日記,記錄下天氣晴朗的一天;

有時寫篇隨筆,記錄下有趣的、新鮮的故事;

有時寫篇觀後感,記錄下一部電影的酸甜苦辣......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寫作。

總有人會這樣抱怨:

「想寫一篇拿得出手的作文,卻總是無從下筆。」

「想給朋友寫一封信,不知道要怎樣準確地傳遞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因此,也有不想被寫作所困擾的人會這樣發問:「你為什麼寫作?寫作到底有什麼用?」對於初次接觸寫作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困擾尤為嚴重。

寫作到底有什麼用?

01 寫作記錄生活

美好的事物總是值得記憶的。但人的記憶會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慢慢衰退。我們可以用照相機攝下美好的場景,可以用手機錄下美好的故事,而這些場景和故事中包含的感受和情感,則需要我們通過寫作記錄下來。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缺陷,為我們保存下一份最真摯的回憶。

02 寫作引發思考

寫作是個不斷思考提升的過程。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在寫作的過程中得以運用、提煉和沉澱。當我們寫得越多,對生活的感悟就會越深,引發的思考也會越多,更能幫助學生養成深入思考,舉一反三的習慣。

03 寫作提高能力

在生活中,人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信息,與人溝通,需要有優秀的表達能力才能將本意與感情準確地傳達;在學習上,配備優秀的寫作能力,能讓自己的答案更勝一籌,從千篇一律的回答之中脫穎而出;在職場上,擁有撰寫好文案、好策劃的能力,則能夠幫助自己更上一層樓,達到更高的成就。

在信息發達的今日,隨著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寫作不再是作家的專利,而是普通人都能擁有的權力,並且逐漸成為了一項必備技能。

孩子應如何提高寫作水平?

寫作並非作家的專利,也不需要異人的天賦。即使是小學生同樣可以寫,只要發自內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行。

01 多閱讀優秀的書籍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想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就好比要建一座高樓,在這其中,地基是最為重要的。而,閱讀積累就是建築地基。通過閱讀優秀的書籍,孩子的詞彙量能夠得到拓展,知識能夠得到豐富和沉澱,分析思維能力也能逐步提升。這可以幫助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為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打下夯實的基礎。

02 養成隨手記錄的好習慣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當我們寫作、創作時,並不是憑空想像和捏造就可以創作出一篇優秀的文章。靈感不會在固定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闖入我們的腦海中,因此不妨給孩子們準備一個小本本,鼓勵他們隨時隨地記錄下一些突然而至的想法和靈感,或是將身邊經歷的、發生的能學習到的東西及時地記錄下來。那麼在他們難以找到恰當的詞彙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意時,被作文寫作、文案撰寫所困擾時,這些隨手記錄下的想法和素材,就能為他們的寫作添磚加瓦。

03 多嘗試去寫作

古人云:萬事開頭難。很多人在剛開始接觸寫作時束手無策,難以下筆的時候,就輕易選擇放棄,不再去嘗試。但只有堅持踏出第一步,才能走出後面的路。鼓勵孩子多觀察身邊的事物,養成欣賞和思考的習慣,並用筆將這些事物、想法一一記錄下來。誠在堅持,貴在堅持。當孩子不斷地嘗試寫作,寫作的內容多了,經驗自然也會得到積累,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寫作不分年齡,再小的學生也擁有表達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權利與機會。哪怕是一篇短短的日記,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都可以成為孩子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成長與蛻變的印記。

美國的約翰·奈斯比特教授還提出:當代社會應該記住最重要的大事有五件,其中之一是‍「在這個文字密集社會裡,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巧」。孩子們同樣需要這份技巧幫助自己在學習生活中脫穎而出。

而寫作的能力,並不是天賦的異稟,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只是要用對方式。

因此,不妨從現在開始,鼓勵孩子們多嘗試寫作,學會寫作,讓他們用自己的筆記錄下獨一無二的童年生活。

相關焦點

  • 若想當作家,請先回答薩特: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
    其中《什麼是文學》一書集中反映了薩特的文藝創作觀,書中他重點討論了關於文藝創作的3個問題: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這三個問題對於立志於成為作家的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說「人們不是因為選擇說出某些事情,而是因為選擇用某種方式說出這些事情才成為作家的。」既然說話、寫作是一種行為,作家通過寫作揭露並因而改變某一種處境,他在這種處境中就不再是被動的,而寫作則作為:「一個堅毅的意志、一種選擇」、成為作家的「生存在這項總體事業。」
  • 什麼是學術寫作?學術寫作有什麼特性?
    什麼是學術寫作寫文章、寫作文這件事大家從小學就開始了,但是所謂的「學術寫作」可能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陌生。學長在劍橋的第一堂課,老師講的就是「什麼是學術寫作「。可能其他人會用「套路「這個詞,但這並非所謂的套路,而是一些約定俗成的文章結構、行文方法以及邏輯脈絡。第二點是學術論文有一定的功能性。每篇論文絕非是無病呻吟,而是旨在解決一定的學術問題。 第三點學術論文一定是嚴謹的。論文不是opinion-based 誇誇其談,而是用事實說話,有根據的客觀表達。
  • 閻連科談寫作 作家不過是盛世裡「打醬油的人」
    問有什麼事情?姐姐說,母親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因為寫作犯了很大的錯誤,受了嚴重處分後,你害怕蹲監,就跪在地上求人磕頭,結果額門上磕得鮮血淋漓,差一點昏死過去。所以,母親一定讓姐姐天不亮就給我打個電話,問一個究竟明白。 最後,姐姐在電話上問我,你沒事情吧? 我說沒事,很好呀。 姐姐說,真的沒事?
  • 值得一讀的十四位作家寫作建議
    每個新故事有不同的需求,或許會有理由打破這些和所有其它規條。除了第一條:如果你一直想著所得稅,你就不可能將你的靈魂獻給文學。理查福特 RichardFord1.和你所愛的、覺得成為一名作家是個好主意的人結婚。2.別生孩子。3.別讀你的評論。4.別寫評論。(你的判斷總是受影響了。)5.別和妻子在清晨或深夜爭吵。
  • 作家黃錦樹:寫作的修補術是一種徒然的招魂
    沒有,也不會再有。除了他的同代人,很少人能理解這是多大的傷害。我認為這是鬱達夫留給我們的真正遺產,一個原初的傷害。因此我們的寫作,有意無意的,離不開持續的哀悼工作,那也是對寫作本身的哀悼。我們起源於沒有,也朝向沒有。
  • 寫作者的聖經:《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
    「一切從簡」是Zinsser一貫的主張,所以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非常簡明,一切忠告和要點都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這樣寫,別那樣寫。距離這本寫作指南首次出版的時間1976年已經過去了四十來年,人們寫作的方式隨著電子化而變得更加便利,這讓「好作家寫得更好,差作家寫得更差」。
  • 每個寫作的人,都是一座孤島
    》曾經在內地文藝圈掀起過一輪觀影高潮,那會兒就有讀者不停地在問——第二輯什麼能出來呢?儘管《我城》的傳主西西並未能來到現場,但這不妨礙好幾個人對書評君說,「西西的片子讓我看了動容落淚」……《島嶼》系列的存在,幫我們一點點將華文世界的文學拼圖一塊塊拼上,在離我們不算遠的島嶼上,因為有著這樣一群認真的、優秀的書寫者,讓華語文學的概念變得更完整也更有意義。
  • 「陽光姐姐」、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與小朋友分享閱讀、寫作心得
    近日,「陽光姐姐」、作家伍美珍以「快樂學習,輕鬆寫作」為主題,和來自中福會少年宮的小記者們分享了自己閱讀和寫作的一些心得。作家伍美珍,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陽光姐姐」,因為她曾是「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專為小讀者排憂解難。自2000年起,她在內地和港臺三地共出版了百餘部少兒題材的小說。
  • 女性作家談寫作:「性別戰爭裡,男女雙方都是受害者」
    但是,在我多年的寫作中,女性議題、女性意識,一直時隱時現地伴隨著我的創作。我也習慣了別人給我貼一個「女性寫作」的標籤。雖然寫作的時候,我並沒有刻意去想到自己的身份。別人評論作家的時候,總喜歡歸類,比如什麼80後、90後寫作,第三代,女性詩歌。這種歸類,是批評家做的事情,很多女性作家不喜歡這種分類,所以總會強調「超性別寫作」,但是不管女作家怎樣焦慮,總有一隻筐子把你裝進去。
  • 寫作小白怎樣寫出爆款文章,用簡潔寫作法——寫出你想讀的文章
    你寫作的出發點是什麼?是想成為作家?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是想知道如何寫出爆款文章?是學會文章的寫作技巧?還是想通過寫作謀生?作者說:「這些出發點都是不正確的,結果註定失敗。」 你想變成了不起的人,想賺大錢,渴望成功。做事情帶有目的性,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想帶著這種想法進行寫作,寫出來的文章一定不是做讀者喜聞樂見的。
  • 作家阿城:用筆敘寫江湖,寫作不是人生信條,活著才是
    止庵說他是第一個讓自己感受到中文之美的作家;唐諾稱讚他是這個時代的「稀有財」……這個人叫做阿城,80年代時橫空出世,震驚文壇,其作品獲無數好評。無數名家皆評論他為人恬淡超脫,讀過他文字的人,無不覺得透徹而空靈,又自有響亮處,被深深吸引,再品味幾遍都不為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作家、編劇、藝術家,半生在困厄中度過,沒有尊嚴,卻活得比大多數人明白。
  • 日本人氣作家告訴我們:寫作跟應聘一樣,簡單直接更容易讓人接受
    剛好看到日本人氣作家田中泰延的新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田中先生曾在日本的知名企業從事廣告策劃和文案工作長達24年,2016年辭職當上自由作家以後,不僅擁有500萬閱讀量的人氣專欄,還為日本多個地方政府的宣傳專欄供稿。田中先生在《寫你想讀的文章》書中講述他自己寫作的初衷,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或者寫作便是我們用來排解孤獨的方式。」
  • 那些寫作厲害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碰到寫作很苦惱這也許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優秀,而是沒有掌握寫作表達所要遵循的原則。那些具備出眾寫作技巧的學生和青年作家,大多是掌握了最重要的寫作原則。這些最重要的原則盡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本書是美國常春藤名校入學考試的必備讀物,著名考試培訓機構Kaplan 20年經典讀物。曾獲國際圖書獎,總統圖書獎,年度教育獎等。
  • 兒童作家「陽光姐姐」伍美珍談寫作:有秘籍,但絕不是送培訓班
    伍美珍被問起自己擅長於寫作的秘籍,以及她的女兒從初中就開始寫作出書賺稿費是怎麼培養的?伍美珍說,在她的印象中,自己似乎從小就有寫作天賦,而對於有寫作苗頭的女兒,她似乎從來沒有刻意培養。思慮之後,伍美珍給出了最深切的建議:讓孩子發現寫作的快樂。關鍵就有兩點,自由地看書,自由地寫作。
  • 寫作能力有多重要?看完這6點,我才知道每個人都不可能逃過
    寫作是上帝給普通人一張,通往財務自由的門票。寫作這項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後天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一步步掌握,一步步提升,一步步迭代的技能。當然寫作也不僅僅是作家的專屬技能,而是每一位普通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 跟隨大師學寫作,《創意寫作大師課》裡講了什麼?
    徐則臣老師說過,寫作一定要訓練,但更重要的是閱讀。你要寫很多的事、很多的人、很多的生活,但一個人不可能經歷那麼多,只可以從閱讀中來獲得。關於閱讀這件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創意寫作大師課》是這樣建議的。首先,你要讀經典的好書。然後,問自己以下七個問題:故事關於什麼內容?主角面臨什麼困難?故事啟示了人物什麼特點?故事的開頭為什麼吸引你?
  • 專訪|馬華作家黃錦樹:寫作是文字的幻術,把豌豆變成大樹
    該存在而找不到的檔案,該存在而不存在的著作,那該有而沒有的,只好用這種方式「發明」它的不存在的存在,這是波赫士的教誨,操作得好,會有形上學的趣味。其實我們的寫作位置類似南非作家庫切,他的寫作更是「文學史的附魔紀錄」,常直接頂著大師的陰影寫作。
  • 《我只喜歡你》:跟著郝五一作家,靠寫作賺錢!
    《我只喜歡你》,劇中的郝五一是一個作家,她從一個默默無聞到有名的作家,其實也是經歷了普通作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如果要靠寫作賺錢,我覺得必不可少的要素有:持之以恆的輸出,對寫作深入思考,以及敢於創新,打破格局創造自己的品牌。
  • 當費曼學習法和寫作相遇,下一個高產作家也許是你
    #高效學習#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自然需要大量的輸入。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高產作家,那麼,高效輸入就變得非常有必要。那麼,如何才能高效輸入呢?今天我們分享費曼學習法,一個能夠將學習的知識90%都消化吸收的辦法。
  • 西莉亞·布魯·詹森《怪作家》,談論西方文豪的寫作怪癖
    《怪作家》中譯本這部名為《怪作家——從席勒的爛蘋果到奧康納的甜牙》的小書,談論的是眾多西方文豪的寫作怪癖,其中重點講述的有作為標題的二十位。作者西莉亞·布魯·詹森是一位美國當代女性作家。《怪作家》中所談論的這些文豪的寫作怪癖,包括了寫作時間的選擇,像席勒、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都是在夜間奮筆疾書;寫作使用的「興奮劑」,如席勒用爛蘋果,巴爾扎克喝下了大量的咖啡(此類愛好的作家不在少數),波伏瓦喝茶;寫作的姿勢,如納博科夫、毛姆躺在浴缸中,海明威喜歡站著寫;寫作速度的快慢,有的每天寫上千字(如威廉·戈爾丁等),有的則只有幾個句子甚至幾個詞語(如喬伊斯等);還有作家與各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