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寫作。
有時寫篇日記,記錄下天氣晴朗的一天;
有時寫篇隨筆,記錄下有趣的、新鮮的故事;
有時寫篇觀後感,記錄下一部電影的酸甜苦辣......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寫作。
總有人會這樣抱怨:
「想寫一篇拿得出手的作文,卻總是無從下筆。」
「想給朋友寫一封信,不知道要怎樣準確地傳遞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因此,也有不想被寫作所困擾的人會這樣發問:「你為什麼寫作?寫作到底有什麼用?」對於初次接觸寫作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困擾尤為嚴重。
寫作到底有什麼用?
01 寫作記錄生活
美好的事物總是值得記憶的。但人的記憶會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慢慢衰退。我們可以用照相機攝下美好的場景,可以用手機錄下美好的故事,而這些場景和故事中包含的感受和情感,則需要我們通過寫作記錄下來。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缺陷,為我們保存下一份最真摯的回憶。
02 寫作引發思考
寫作是個不斷思考提升的過程。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在寫作的過程中得以運用、提煉和沉澱。當我們寫得越多,對生活的感悟就會越深,引發的思考也會越多,更能幫助學生養成深入思考,舉一反三的習慣。
03 寫作提高能力
在生活中,人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信息,與人溝通,需要有優秀的表達能力才能將本意與感情準確地傳達;在學習上,配備優秀的寫作能力,能讓自己的答案更勝一籌,從千篇一律的回答之中脫穎而出;在職場上,擁有撰寫好文案、好策劃的能力,則能夠幫助自己更上一層樓,達到更高的成就。
在信息發達的今日,隨著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寫作不再是作家的專利,而是普通人都能擁有的權力,並且逐漸成為了一項必備技能。
孩子應如何提高寫作水平?
寫作並非作家的專利,也不需要異人的天賦。即使是小學生同樣可以寫,只要發自內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行。
01 多閱讀優秀的書籍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想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就好比要建一座高樓,在這其中,地基是最為重要的。而,閱讀積累就是建築地基。通過閱讀優秀的書籍,孩子的詞彙量能夠得到拓展,知識能夠得到豐富和沉澱,分析思維能力也能逐步提升。這可以幫助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為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打下夯實的基礎。
02 養成隨手記錄的好習慣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當我們寫作、創作時,並不是憑空想像和捏造就可以創作出一篇優秀的文章。靈感不會在固定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闖入我們的腦海中,因此不妨給孩子們準備一個小本本,鼓勵他們隨時隨地記錄下一些突然而至的想法和靈感,或是將身邊經歷的、發生的能學習到的東西及時地記錄下來。那麼在他們難以找到恰當的詞彙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意時,被作文寫作、文案撰寫所困擾時,這些隨手記錄下的想法和素材,就能為他們的寫作添磚加瓦。
03 多嘗試去寫作
古人云:萬事開頭難。很多人在剛開始接觸寫作時束手無策,難以下筆的時候,就輕易選擇放棄,不再去嘗試。但只有堅持踏出第一步,才能走出後面的路。鼓勵孩子多觀察身邊的事物,養成欣賞和思考的習慣,並用筆將這些事物、想法一一記錄下來。誠在堅持,貴在堅持。當孩子不斷地嘗試寫作,寫作的內容多了,經驗自然也會得到積累,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寫作不分年齡,再小的學生也擁有表達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權利與機會。哪怕是一篇短短的日記,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都可以成為孩子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成長與蛻變的印記。
美國的約翰·奈斯比特教授還提出:當代社會應該記住最重要的大事有五件,其中之一是「在這個文字密集社會裡,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巧」。孩子們同樣需要這份技巧幫助自己在學習生活中脫穎而出。
而寫作的能力,並不是天賦的異稟,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只是要用對方式。
因此,不妨從現在開始,鼓勵孩子們多嘗試寫作,學會寫作,讓他們用自己的筆記錄下獨一無二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