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禩與胤禵偽造的調兵手諭,康熙明知是假,為何不查?

2020-12-27 秋媚讀史

衝動是魔鬼,反而會給人可趁之機。《雍正王朝》中,康熙是清朝最大的話事人,執掌乾坤數十載,一生遇見過無數次驚濤駭浪,早已成了不怒自威的老江湖。八大山莊,處處兇險,有人暗施冷箭,有人身陷囹圄,但康熙就能屹立不倒。即使知道有人偽造調兵手諭發動兵變,康熙依舊淡定,這淡定的背後就是老江湖的陰謀與陽謀。

形勢不明,先穩住形勢

當時,康熙遠離京城,來到熱河狩獵,本就想出來散散心,鞏固一下與蒙古王公的感情,他也沒料到會出現一些「么蛾子」。先是得知老八誘騙肖國興,接著又發現胤礽與鄭春華的「桃色事件」,最後還來了一出「凌普調兵」。這一連串的事,連張廷玉都急哭了,也讓康熙明白了此時形勢的嚴重性,尤其是凌普調兵,直接關係到老爺子的安危。好在張廷玉及時提醒,調兵手諭可能有假。在明知有問題的情況下,康熙也只好將計就計,因為:

一、面對皇位的誘惑,任何皇子都有可能成為作案人員,尤其在胤礽被廢的情況下。當時又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無法快速鑑定出手諭由誰製造,只能憑藉推理以及人證、物證。鎖定不了具體的人,就不能隨意出手。因為一出手,萬一打到好人,一來製造了冤案,會有傷聖德,影響將來的歷史評價,這一點是康熙尤為在乎的;二來正中別人下懷,不管是誰仿照調兵手諭,都是想禍水東引,製造混亂,然後渾水摸魚,康熙肯定不能讓人如願。此外,即使懷疑是胤禩,要查他,人家也可以不承認啊,你拿別人有什麼辦法。到時候老九、胤禵出來煽風點火,局面只會越來越混亂。

二、對方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康熙心裡沒底。當時的康熙在熱河,隨行兵馬不會太多,凌普的幾千兵馬即使沒叛變也已經不能再用,因此,康熙可用人馬有限。在力量對比不明的情況下,康熙如果直接將此事挑明,對方被逼急了,萬一狗急跳牆,那後果就嚴重了。

三、事情比較重大,查辦下去容易禍起蕭牆,引起奪嫡之爭。大家都在外面,皇子們為了皇位,搞不好就鋌而走險。還有蒙古各部的王公都在附近,他們與清朝的關係一直都是若即若離,你強就跟你混,你亂就自立門戶,比如察哈爾就有違章的「黑點」,關鍵時刻他們也許會來那麼兩下。如果內憂外患攪和到一起,老爺子的身體也吃不消。

因此,對於此時的康熙,穩定是最重要的,只要沒出大亂,對方也不敢輕舉妄動。越是關鍵時刻,越考驗人的智商與耐性。一動不如一靜,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康熙只好假裝不知道,要弄清楚真相,以後有的是機會。

拋出誘餌——太子之位,引蛇出洞

不提「偽造手諭」的事,不代表不作為。康熙故意讓張廷玉拿著手諭,當著眾人的面,去找胤祥問話。他是懷疑胤祥調兵嗎?

當然不是,以康熙對胤祥的了解,他寧願相信黃河水倒流,也不會相信胤祥調兵謀反。何況,假手諭的矛頭明顯針對胤祥與胤礽。康熙之所以故意問胤祥,就是為了假戲真做給其他皇子看,讓他們認為自己還沒查清手諭問題。這樣,清白的皇子就會跳出來,洗刷嫌疑,比如老十和胤禛,然後嫌疑人的範圍就越來越小。

接下來,康熙又召集眾皇子覲見,畫了一個大餅,拋出太子之位。那些皇子早就想搞倒胤礽,然後取而代之,因此才會有各種明槍暗箭。現在胤礽被廢後,康熙把話直接挑明,機會就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自己好好把握。這相當於是給大家公開的表現機會,人人有份。誰最積極,誰就最有可能露出馬腳。之後的情況,也印證了康熙的正確性,在八大山莊,局面有驚無險。回京後,最快露出馬腳的那個人,就是胤禩。

秋媚說:真相未明之前,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康熙只要控制住局面,拋出誘餌,跳梁小丑遲早會跳出來。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叫板康熙還能監管兵部,胤禵的「話裡話」,你聽懂了嗎
    皇十四子胤禵,到底說了什麼?康熙皇帝,又為何不計前嫌,將其委以重任呢?這場打鬥和廢太子胤礽直接相關,那麼必定會牽扯到熱河狩獵途中的「調兵手諭」。這個「調兵手諭」是胤禵仿造,卻是胤祥背鍋被罰。胤禵仿造別人筆跡的特殊本事,康熙皇帝知道,諸位皇子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這才是胤祥和胤禵大打出手的真正原因所在。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為何要隱忍?
    康熙命令狼覃解決了凌普那兩千兵馬,又把皇子都控制在戒得居後,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發現了所謂的太子調兵手諭其實是假的,可奇怪的是,康熙除了發了一通牢騷之外,卻沒有下令徹查此事,而是讓這事煙消雲散,不再提了。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而後,一份仿照的「太子調兵手諭」帶來了凌普的兩千兵馬,進駐行宮,大有發動武裝政變的意思。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皇十四子胤禵仿照這份「調兵手諭」,雖然有些冒險,但成功的機率非常大:1、當時的康熙皇帝正處於盛怒之中,惡劣的情緒會影響判斷力,導致其很大概率不會辨別這份手諭的真假;2、叛軍逼宮,康熙皇帝的第一反應必定是平定叛亂、剿滅叛軍,維護局勢的穩定。
  • 雍正王朝:胤禵拉攏鄂倫岱,只是為防範八阿哥胤禩?絕非如此簡單
    歷史上的鄂倫岱,乃係佟國綱之子,皇八子胤禩的鐵桿支持者,在《雍正王朝》中,更是皇八子胤禩專門派去監視皇十四子胤禵一舉一動的心腹所在。鄂倫岱回道:「奴才是個帶兵的,按照眼下的情形,似乎應該出兵!可八爺這樣認為,我覺得必有他的道理!」
  • 《雍正王朝》:鄭春華作為胤禛繼位的重要棋子,如何制約3位皇子
    《雍正王朝》是一部近年來極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大帝波瀾壯闊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其中,雍正皇帝胤禛艱辛而又充滿殺機的繼位之路想必給許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到這裡也許會有許多觀眾心生疑問,收留皇阿瑪「出軌」的妻子,這要是讓胤禛的競爭對手們,也就是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知道了,豈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置胤禛於死地?
  •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為何偽造太子手諭,他不怕被康熙發現後嚴懲?
    在雍正王朝中,關於十四阿哥的筆墨描寫的不多,主要表現的是老四和老八之間的爭鬥,老十四能成為皇位繼承人的熱門人選之一,他的道行也不淺哪。就拿木蘭圍場偽造太子手諭這件事來說吧,不僅體現了他膽大妄為,也讓人看到了他在朝中的勢力與精明。他為什麼敢偽造太子的手諭?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對啊,既然要提前防備,提前計劃,為何還要主動逼迫太子政變呢?還是那句話,太子胤礽的復立是康熙皇帝「力排眾議」的結果,已經讓很多朝臣生出了不滿情緒;如果再無故廢黜太子,康熙皇帝豈不成了言而無信、朝令夕改的昏君了嗎!
  • 雍正王朝:讓胤禵爭取「大將軍王」,胤禩的目的何在?用心太險惡
    說白了,西北大敗的幕後黑手就是兩個人——監管戶部的皇四子胤禛和監管兵部的皇十四子胤禵。康熙皇帝剛一接到西北奏報,為何就立即單獨召見了胤禛和胤禵商議對策?原因就在這裡!把這兩者分開,我就算爭到了「大將軍王」,還是要擁護你做「皇位繼承人」,我豈不虧大了!只是,皇十四子胤禵既然有心奪嫡,而且還明確這個西北帶兵之權能夠為奪嫡之爭帶來極大的積極影響,他為何還要在這樣的公開會議上主動支持胤禩呢?
  • 雍正王朝:胤禩的「謎之自信」——不控制胤祥,為何就敢發動政變
    「八王逼宮」,乃係雍正皇帝和「八爺黨」的最後對決,也是自康雍皇權更迭當晚,胤祥又一次為雍正皇帝的擎天保駕。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胤祥,雍正皇權不會穩固,雍正皇帝甚至都坐不上皇位。可就這樣一位能夠直接決定「八王逼宮」成敗與否的關鍵性人物,竟然被廉親王胤禩忽略了!
  • 雍正王朝老十四胤禵的奪嫡之路
    劇照 雍正王朝整部劇,老十四出場的並不多,從開始的八爺黨成員,到最後脫離八爺黨,想要自己上位,如此之大跨越,那老十四是何時有的奪嫡之心,這裡小編和大家聊聊。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雍正王朝:康熙的臨終之語告訴你,老八與老十四為什麼會奪嫡失敗
    暢春園繼位之夜,可以說是《雍正王朝》裡最為兇險萬分且精彩紛呈的一場戲份。
  • 九子奪嫡:對雍正威脅最大的胤禵,為何沒被處死?聽聽雍正怎麼說
    也就是說,在皇八子胤禩被雍正皇帝「圈禁高牆」半年以後,胤禩便患「嘔噦」之疾,也就是嘔吐病,猝然病逝于禁所。對於胤禩的暴斃,後世學者多認為和雍正皇帝有著直接關係。而對於皇十四子胤禵,雍正皇帝則給予了幾乎同樣的懲治,但結果卻大為不同。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太后剛剛去世,雍正為何就迫不及待地罰胤禵去守皇陵?
    《雍正王朝》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部描繪兄弟之間恩怨情仇的電視劇。康熙的那些皇子,為了皇位,或報抱團取暖,或單兵作戰,爾虞我詐、合縱連橫輪番上演。這些兄弟中,以雍正與胤禵的關係頗為耐人尋味。兄弟倆同為德妃所生,但雍正卻罰胤禵去守皇陵,這是為何?
  •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胤禵,為何會愛上喬引娣?她只用了一句話
    生在皇家,貴為皇子,皇十四子胤禵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為何獨獨對一個從路邊撿來的漢家女子如此傾心?世態炎涼、客走茶涼,或許是皇十四子胤禵此時最為深切的感觸。就連昔日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營的皇八子胤禩,也乖乖地跪倒在雍正皇帝面前,當上了雍正新朝的總理王大臣,皇十四子胤禵心中的怨恨,對那些牆頭草、隨風倒的朝臣、兄弟們自然滿是失望。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僅僅受了自己一碗粥的姑娘,就敢於公然站在雍正皇帝的對立面,為自己出頭說話,這樣的站位意義何其大、影響何其關鍵。
  • 雍正王朝:鄭春華給康熙戴綠帽子,為何還能得到同情?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而女性角色在其中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男性的附屬物,她們或是依附於男性,或是被男性所徵服,或是淪為男性的犧牲品。無論她們的人生際遇究竟如何,她們的命運始終都是飄零的,不為自己所掌控的,又怎能不令人唏噓,令人同情? 而這其中最令人同情的,當屬鄭春華。
  •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面對八大山莊被圍,為什麼突然加封四個親王?
    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康熙帝為什麼要一口氣加封四個親王?一、狼覃部隊神秘地狼覃部隊在《雍正王朝》中僅僅出現過一次,還是在康熙帝的嘴中出現的,至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上一次楊角風發了一篇大家來找茬的文章,出了個笑話,這個「覃」字,其實是多音字,康熙帝讀成了「tan」,應該是沒有讀錯。)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為什麼提前就獲知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8期)雍正王朝最精彩的片段莫過於九子奪嫡了,那麼整場爭奪的過程中,誰最早知道八阿哥奪嫡無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