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為何要隱忍?

2021-01-14 騰訊網

由於胤礽之前的所作所為已經讓康熙覺得「大清的江山絕不能交給無德之人」,這「無德之人」即是指胤礽,又是直擊有心奪權的任何人。

康熙命令狼覃解決了凌普那兩千兵馬,又把皇子都控制在戒得居後,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發現了所謂的太子調兵手諭其實是假的,可奇怪的是,康熙除了發了一通牢騷之外,卻沒有下令徹查此事,而是讓這事煙消雲散,不再提了。

康熙為什麼不查這事,其實張廷玉已經說了

康熙已經很討厭太子,可對他來說,國家的穩定比起太子來要重要得多。當晚在戒得居,康熙和張廷玉兩人開了一個小會,康熙主張廢黜太子。徹查調兵一事,可張廷玉卻說:「這事應該從容查辦,廢黜太子容易,可就怕引來後面的奪嫡之爭,蕭牆之禍」。

清朝自後金努爾哈赤起就開始立「太子」,只是皇太極和順治兩位因各種原因才中斷了這種制度,到了康熙朝,深受宗法觀念影響的康熙,在胤礽一出世就把他立為太子,成為了帝國的繼承人長達四十年之久。這一期間各人之間相安無事,雖然政府在太子的管理下可以說是處處漏風,但總的來說沒有什麼大問題。

所以康熙冷靜下來想想,這手諭如果是真的,那太子被廢是肯定的,而皇子逼宮一事該如何處置,康熙害怕了,因為前朝例子:努爾哈赤就把長子褚英給逼死在了牢中。如果康熙坐實了胤礽的逼宮,在輿論的壓力下他就算不殺太子,也得把他流放去寧古塔,這樣一來康熙就得背上殺子的名聲,雖然事出有因,但一來康熙不忍,二來康熙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他都不能承認太子真的有逼宮的行為。

既然不能承認太子逼宮,那康熙又為什麼不徹查這事呢?

康熙明白,光憑凌普那兩千兵馬是不能掀起什麼風浪的,所以這手諭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陷害太子,因為凌普一是太子的奶兄,二是老十三胤祥以前的部下,凌普一出毛病,太子和老十三就難辭其咎。胤祥就因為這事被康熙囚禁了起來。

那陷害太子哄後的最終得益者會是誰呢?要是遵循「利高者疑」的原則,康熙此時還暫時看不出太子倒臺後誰能獲得最大利益者會是誰?

不過在把老十三囚禁起來後,康熙開了個大會,告訴眾皇子「大清江山不能交給無德之人,現在太子之位空缺,那應該由誰來繼承這個位置呢?」康熙沒有明確說由哪個人來做太子,而是要讓眾人狗咬狗,讓他們自己給招供出來。果不其然,一向打扮得與世無爭的老三就把老大胤禔魘鎮太子一事給捅了出來,加上胤禔之前過於張揚,康熙一下子就把兩位候選人給排除了出去。

可這兩人都沒有什麼本事能偽造手諭來陷害太子,他們充其量只是兩個落井下石的小人而已,「手諭一事」背後肯定還有一個極大的組織,才能在成功陷害太子,保證自己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於是康熙又來了一招:舉薦太子人選。

在康熙看來,陷害太子只是第一步,能讓幕後黑手登上太子之位是第二步,繼承帝位就是最終第三步,所以康熙在回京城當天就宣布廢黜太子,另立新君,並讓百官舉薦。誰人能獲得最大的擁護,誰就是陷害太子的主謀,也就是最終獲得利益者。

這就是康熙在戒得居所說的「慢慢查」,他不是不查,而是慢慢查,可惜當時胤禩沒聽出康熙的畫外音,論心機、城府他都不及康熙分毫。在康熙要求舉薦太子後,「八爺黨」到處宣傳要擁立胤禩為太子,比胤禔還要張揚,這也就讓康熙確認了:胤禩就是陷害太子的幕後主使,只是他背後勢力過於強大,加上胤礽又被重新立為太子,康熙才選擇「隱忍」,不去追究這事,不過這時的胤禩早已是被排除出帝位人選,他苦心經營的「八賢王」形象也就蕩然無存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讚!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為何偽造太子手諭,他不怕被康熙發現後嚴懲?
    在雍正王朝中,關於十四阿哥的筆墨描寫的不多,主要表現的是老四和老八之間的爭鬥,老十四能成為皇位繼承人的熱門人選之一,他的道行也不淺哪。就拿木蘭圍場偽造太子手諭這件事來說吧,不僅體現了他膽大妄為,也讓人看到了他在朝中的勢力與精明。他為什麼敢偽造太子的手諭?
  • 《雍正王朝》熱河狩獵發生假兵變,康熙為何要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的熱河狩獵是全劇的一個高潮,因為在狩獵過程中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而老十四偽造太子手諭就是太子被廢的鋪墊之一。而熱河狩獵時康熙發現了太子與庶母鄭春華偷情,頭頂一片大草原,是徹底失望了。雖然並沒有當面揭穿他們兩個更多只是為了留下些許顏面罷了。在康熙發現太子有違人倫之時,八爺黨的老十四出手了,偽造太子手諭製造出太子要兵變的假象,使康熙大怒當晚就決定廢太子。這時候失魂落魄的太子覺得自己讓父親戴了綠帽子,肯定死定了,就讓老十三陪著正在漫無目地的瞎轉悠。
  • 雍正王朝:胤禩與胤禵偽造的調兵手諭,康熙明知是假,為何不查?
    《雍正王朝》中,康熙是清朝最大的話事人,執掌乾坤數十載,一生遇見過無數次驚濤駭浪,早已成了不怒自威的老江湖。八大山莊,處處兇險,有人暗施冷箭,有人身陷囹圄,但康熙就能屹立不倒。即使知道有人偽造調兵手諭發動兵變,康熙依舊淡定,這淡定的背後就是老江湖的陰謀與陽謀。
  • 《雍正王朝》老三早就知道老大魘鎮太子,為何在廢太子時才說出?
    一、被康熙罵為蠢豬的老大和讀書讀到狗肚子裡的老三如果說康熙四十六年的江南賑災,意味著眾位阿哥的奪嫡之爭已經暗暗開始。那麼熱河狩獵一廢太子之際,可以說是九子奪嫡的一個高潮所在,更是奪嫡公開化的端倪。失勢的太子先是因為偷情庶母鄭貴妃被父親康熙發現,後是被老十四與老八偽造太子手諭製造太子兵變謀反而陷害,廢太子已成趨勢。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為何這兩部描述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二人的歷史大劇,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康熙王朝》卻隻字不提雍正呢?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呢?諸如江夏鎮劇情,暴露出官紳勾結對於帝國統治的危害,對於老四觸動還是很大的,可以說是他日後實施新政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老八一黨,用假手諭陷害太子兵變,用死鷹詛咒康熙帝,並且陷害老十四,到了雍正時期又搞八王議政,可謂是最大反派,還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雍正帝自然是狠狠地懲罰報復他們。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鄭春華作為胤禛繼位的重要棋子,如何制約3位皇子
    《雍正王朝》是一部近年來極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大帝波瀾壯闊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其中,雍正皇帝胤禛艱辛而又充滿殺機的繼位之路想必給許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人十分不解為何那麼多的劇情要圍繞著這個女人來進行。
  • 雍正王朝:為什麼說十四阿哥是九子奪嫡中最為陰險的皇子?
    在「九子奪嫡」塵埃落定之後,十四阿哥胤禵卻依然可以「眾望所歸」,和勝利者雍正一較高下,他的能力絕對靠譜。那麼,這位曾經萬人矚目的大將軍王、康熙晚年最為倚重的一位皇子胤禵,到底是怎麼的一個人?為什麼有人說他是九子奪嫡中最為陰險的皇子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
  • 康熙明知十三阿哥是冤枉的,為何還以協助太子造反的罪名關了他?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4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是正兒八經的分析,不是胡說八道哦!
  • 雍正王朝:老十真的沒腦子?看看他為何力保老十三就知道了
    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一、老十人精不人精,看看他第一個力保老十三就知道了眾所周知老十屬於是老八派系,跟老四和老十三是一直不對勁的。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以職場角度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職場教科書,蘊含了諸多的職場套路,諸如張廷玉、圖裡琛、李衛等人物身上,都可以深挖出職場道理。再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獨特視角。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中這個細節,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推理的比較合情合理。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卻不將他爵位升為親王呢?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不只是在上映之初反響熱烈,斬獲多項大獎,更是歷經市場這麼多年考驗,有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加入好評大軍之中,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經典之作。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再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獨特視角。關於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中這個細節,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推理的比較合情合理。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卻不將他爵位升為親王呢?
  • 雍正王朝: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的救命恩人
    《雍正王朝》評10:他表面上要殺太子,實則太子的救命恩人大阿哥胤禔,宮廷鬥爭中的小丑蔣幹作者:董狐筆/全文約2100字,閱讀約需要7分鐘。在太子胤礽的一生中,一直有一個人,陪伴在他左右,與他一起玩耍,一起成長,一起輝煌,相鬥相殺,又一起成為階下囚,此人便是太子的大哥,康熙王朝的大阿哥胤禔。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導讀:康熙皇帝復立太子後,開始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但被復立的太子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寫過江夏鎮任伯安的書信被康熙皇帝掌握後,太子胤礽決定鋌而走險,想當第二個李世民。
  • 雍正王朝:鄭春華給康熙戴綠帽子,為何還能得到同情?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而女性角色在其中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男性的附屬物,她們或是依附於男性,或是被男性所徵服,或是淪為男性的犧牲品。無論她們的人生際遇究竟如何,她們的命運始終都是飄零的,不為自己所掌控的,又怎能不令人唏噓,令人同情? 而這其中最令人同情的,當屬鄭春華。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熱河狩獵途中,康熙皇帝撞破了太子胤礽和後宮妃嬪鄭春華的醜事,讓本就行將被廢的太子胤礽,再無迴旋餘地。而後,一份仿照的「太子調兵手諭」帶來了凌普的兩千兵馬,進駐行宮,大有發動武裝政變的意思。如此,康熙皇帝甚至都沒時間注意這份手諭。3、叛軍逼宮,不過是太子胤礽被廢的最後一根稻草,只是給了康熙皇帝一個更為充分的廢黜理由。也就是說,一旦太子被廢,這所有的罪行都會自然而然地轉移到胤礽的身上,也就沒胤禵什麼事了。
  • 《雍正王朝》觀感:康熙什麼時候開始看好老四?
    前一段時間又追了一遍《康熙王朝》,看完之後彈幕中都在說繼續看《雍正王朝》。說實話,《康熙王朝》在當年首播的時候就看過,應該年代久遠,好多劇情都記不得了,如今年齡變了,再回看又有了一種新的感悟。康熙不知道這個事情,胤禛也因為這個事情挨了訓,間接導致了收債的失敗。除了魏東亭的事情,另一個在追《雍正王朝》時感觸很深的橋段就是:康熙派老四去收繳欠款。個人覺得從這個時候開始,康熙就準備把雍正作為王儲來培養。
  • 雍正王朝:康熙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實則是為了老四成功繼位鋪路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康熙任命老十四為大將軍王,真正意圖到底是什麼,既然要傳位於老四,為何有些曖昧的重用老十四呢,以至於老九在雍正登基以後,借著這個話題,製造雍正奪了大將軍王老十四皇位的謠言呢?其實究其原因,康熙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保護老四,為老四順利繼位鋪路。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以職場角度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職場教科書,蘊含了諸多的職場套路,諸如張廷玉、圖裡琛、李衛等人物身上,都可以深挖出職場道理。以權謀之術來說,這部電視劇將清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刻畫的可謂是入木三分,使人觀看之下,不只是體會到古代政治鬥爭的殘酷,更是可以領悟很多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