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門頭溝區大峪街道桃園社區的居民張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反映,他們小區內的路燈原是太陽能路燈,但由於運行狀況不穩定,時亮時不亮,後來物業公司把路燈改成了線路供電,電費由物業公司承擔。不成想,物業公司今年5月31日退出後,不再提供服務。物業公司在撤出時,關閉了小區公共照明設施的電閘,導致整個小區的路燈至今不亮,居民只好摸黑走夜路,非常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
原物業撤走關閉電閘 燈不亮居民摸黑爬坡
7月9日上午,記者冒雨來到桃園社區。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老小區,跟其他很多小區不一樣的是,桃園社區內的地勢比較特殊,坡道比較多,很多地方都需要居民走上很長、很高的臺階才能來到各自的樓前。到了夜晚,如果小區內的路燈不亮,居民就得摸黑上下臺階,很容易崴腳、跌倒。出行的不方便可想而知。
居民張先生說:「我們小區是依山而建的樓房,和咱們平時看到的小區樓不一樣,平時看到的小區樓房一般都挨著馬路,即使小區裡面不亮,但是路燈的亮光也能照到小區,而我們小區是建在半山腰上的,離馬路還有一段距離。以前路燈亮的時候還好,現在小區路燈全部滅了之後,一到夜晚,小區一片漆黑,居民們如果出行就都得靠手電筒照明。」
張先生告訴記者:「小區所有路燈原本是靠太陽能發電照明,但是運行狀況並不穩定,路燈時亮時不亮。後來,物業公司改成了線路供電,電費由物業公司承擔,每月大概一兩千塊錢。」
但好日子並不長,張先生說,由於桃園社區物業公司經營不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業主欠交物業費,該物業公司於今年5月31日退出,不再提供物業服務。物業公司撤出時,就關閉了小區內公共照明設施的電閘,導致從6月開始,整個小區的路燈無法再照明,居民夜間出行非常不便,而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你看,我們小區裡面的道路大多是坡道,邊上也是梯形的人行步道,居民出行都得爬坡上坎。現在路燈突然全部不亮了,每天天一黑,整個小區的道路就黑漆漆一片,居民們根本看不清腳下的路面,擔心出安全問題。」張先生憂心忡忡地說。記者了解到,桃園社區本來還有一塊供居民健身娛樂的場地,平時有很多居民來此休閒,但自從6月初路燈不亮後,天一擦黑,就再也看不到有居民來這裡鍛鍊身體了。
居民盼新物業早接手 社區居委會正在協調
據記者核實得知,桃園社區共有13棟居民樓,852戶居民,小區內安裝了總共51盞路燈。如今路燈不亮快一個半月了,帶給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很多困難。
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小區路燈斷電不再亮後,居民停放的私家車被剮蹭、車內東西被偷的現象多了起來。而要想利用治安監控探頭查找線索,也沒法看,因為監控探頭也是之前物業公司管理的。現在物業公司撤出並關閉電閘後,物業公司沒有向居委會移交監控室的鑰匙,導致查看不了監控探頭的攝像資料。您說,安全隱患能不增加嗎?我們小區的老人孩子還比較多,夜晚缺少路燈照明,還真挺危險的。」
張先生說,「現在沒有路燈照著,天黑走路我只好打著手電筒,或打開手機照明。但也看不清腳下的坡道和臺階。經常一腳踏空,差點兒就滾下坡。還好我年輕,身體靈巧,還沒摔傷。這要是老人和孩子看不清臺階失腳踩空,摔壞了哪裡真不得了!」
記者致電桃園社區居委會,問及路燈什麼時候能亮,居委會主任說,因為小區的物業公司撤走的時候就關閉了電閘,一切後續管理事務也沒有進行移交。居委會也在努力協調解決中,讓居民再等一等。張先生等居民則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牽線搭橋,幫助小區儘快引入新的物業公司,儘快落實照明電源,讓小區路燈儘早亮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小傑 通訊員 葛新文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