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大峪街道桃園居民為何摸黑爬坡?最愁的還不是這件事兒

2021-01-18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家住門頭溝區大峪街道桃園社區的居民張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反映,他們小區內的路燈原是太陽能路燈,但由於運行狀況不穩定,時亮時不亮,後來物業公司把路燈改成了線路供電,電費由物業公司承擔。不成想,物業公司今年5月31日退出後,不再提供服務。物業公司在撤出時,關閉了小區公共照明設施的電閘,導致整個小區的路燈至今不亮,居民只好摸黑走夜路,非常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

社區內坡道陡、臺階多。

路燈不亮的居民區太黑暗。葛新文攝

原物業撤走關閉電閘 燈不亮居民摸黑爬坡

7月9日上午,記者冒雨來到桃園社區。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老小區,跟其他很多小區不一樣的是,桃園社區內的地勢比較特殊,坡道比較多,很多地方都需要居民走上很長、很高的臺階才能來到各自的樓前。到了夜晚,如果小區內的路燈不亮,居民就得摸黑上下臺階,很容易崴腳、跌倒。出行的不方便可想而知。

居民張先生說:「我們小區是依山而建的樓房,和咱們平時看到的小區樓不一樣,平時看到的小區樓房一般都挨著馬路,即使小區裡面不亮,但是路燈的亮光也能照到小區,而我們小區是建在半山腰上的,離馬路還有一段距離。以前路燈亮的時候還好,現在小區路燈全部滅了之後,一到夜晚,小區一片漆黑,居民們如果出行就都得靠手電筒照明。」

張先生告訴記者:「小區所有路燈原本是靠太陽能發電照明,但是運行狀況並不穩定,路燈時亮時不亮。後來,物業公司改成了線路供電,電費由物業公司承擔,每月大概一兩千塊錢。」

但好日子並不長,張先生說,由於桃園社區物業公司經營不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業主欠交物業費,該物業公司於今年5月31日退出,不再提供物業服務。物業公司撤出時,就關閉了小區內公共照明設施的電閘,導致從6月開始,整個小區的路燈無法再照明,居民夜間出行非常不便,而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你看,我們小區裡面的道路大多是坡道,邊上也是梯形的人行步道,居民出行都得爬坡上坎。現在路燈突然全部不亮了,每天天一黑,整個小區的道路就黑漆漆一片,居民們根本看不清腳下的路面,擔心出安全問題。」張先生憂心忡忡地說。記者了解到,桃園社區本來還有一塊供居民健身娛樂的場地,平時有很多居民來此休閒,但自從6月初路燈不亮後,天一擦黑,就再也看不到有居民來這裡鍛鍊身體了。

居民盼新物業早接手 社區居委會正在協調

據記者核實得知,桃園社區共有13棟居民樓,852戶居民,小區內安裝了總共51盞路燈。如今路燈不亮快一個半月了,帶給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很多困難。

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小區路燈斷電不再亮後,居民停放的私家車被剮蹭、車內東西被偷的現象多了起來。而要想利用治安監控探頭查找線索,也沒法看,因為監控探頭也是之前物業公司管理的。現在物業公司撤出並關閉電閘後,物業公司沒有向居委會移交監控室的鑰匙,導致查看不了監控探頭的攝像資料。您說,安全隱患能不增加嗎?我們小區的老人孩子還比較多,夜晚缺少路燈照明,還真挺危險的。」

張先生說,「現在沒有路燈照著,天黑走路我只好打著手電筒,或打開手機照明。但也看不清腳下的坡道和臺階。經常一腳踏空,差點兒就滾下坡。還好我年輕,身體靈巧,還沒摔傷。這要是老人和孩子看不清臺階失腳踩空,摔壞了哪裡真不得了!」

記者致電桃園社區居委會,問及路燈什麼時候能亮,居委會主任說,因為小區的物業公司撤走的時候就關閉了電閘,一切後續管理事務也沒有進行移交。居委會也在努力協調解決中,讓居民再等一等。張先生等居民則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牽線搭橋,幫助小區儘快引入新的物業公司,儘快落實照明電源,讓小區路燈儘早亮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小傑 通訊員 葛新文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門頭溝區大臺街道:體育館變身居民的「避風港」
    進入汛期以來,大臺街道全力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對各社區的避險轉移安置點進行了優化升級,在做好防汛物資儲備的同時還備足了疫情防控物品,為社區居民避險安置做足了準備工作,確保本轄區居民汛期人身財產安全。
  • 門頭溝區2021年第一次初中學考英語聽說考試順利完成
    12月19日上午,門頭溝區2021年第一次初中學考英語聽說考試順利完成,全區1404名考生在7個考點參加考試。一.防疫措施落實到位為應對新冠疫情對考試帶來的不利影響,門頭溝區嚴格落實北京市疫情期間各項組考要求,堅持工作高標準,統籌做好考試組織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考務工作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門頭溝區體育局深入學校調研體教融合工作開展情況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促進新時期門頭溝區體教融合工作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區體育局局長劉樹軍帶隊前往大峪一小調研體教融合開展情況,副局長龐濤參加調研,競體科、大峪一小、區體校相關人員陪同調研。
  • 解決居民「急難愁」小網格發揮大能量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在一次網格例會上,有黨員骨幹反映:長寧路遵義路北側路口有一段人行道最窄處僅0.6米,只能容納一人通行,但作為一處重要路段,此處車流、人流都較大,行人來往不便,有時迫不得已還要走到非機動車道上,存在明顯安全隱患,人行道拓寬這件事理應提上日程。
  • 濟寧桃園社區護欄遭損壞 居民出行安全堪憂
    桃園社區壞掉的護欄口成大門 居民進出無阻桃園社區壞掉的護欄口成大門 居民進出無阻  濟寧齊魯網10月11日訊(實習記者 蘇洪印) 近日,市民張先生致電濟寧齊魯網新聞線(0537)3366066反映,桃園社區護欄多處遭損壞,不少人從損壞的護欄口進進出出
  • 鄰家陽臺擋住公共樓道窗戶,居民「摸黑」出行!這樣的陽臺,是否合法?
    你看這有多黑,現在好在還有燈的亮光,還能看著點兒,一旦沒有燈的情況下特別黑,伸手不見五指,真是特別黑。5單元的居民猜測,6單元202戶的陽臺可能是私接的。這戶業主說,他家的陽臺有產權證,是合法的,相關證件已經提供給了轄區執法部門,並不存在私接的問題。為了弄清這件事,記者來到西橋小區所在的哈爾濱市南崗區曲線街道辦事處。
  • 永外街道 我的社區我來贊!桃園構建幸福養老生活圈!
    0.31平方公裡,社區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高達50%,內有人口文化公園、玉蜓文化廣場及桃園休閒文化公園可供居民休閒、健身。桃園社區設立黨支部2個,黨員人數160人。桃園社區作為永外街道「 北大門」 ,環境優美,鄰裡關係和諧;深入家庭,關愛老人,促進健康;優化社區秩序、美化社區環境、完善社區服務,形成和諧的社區人際關係。
  • 桃園新村一期「公共裝潢」收尾
    金山網訊   「我們再也不用打著電筒摸黑上樓了!」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將改造結束的桃園新村採訪,該小區32幢居民林女士主動上前為施工人員「送贊」。從今年7月10日進場,到本月底主體基本完工,鎮江對桃園新村47幢樓房、7.5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了一次公共裝潢,整體提升了這裡的顏值和功能。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桃園新村,房屋老舊、設施落後,既與周邊金山景區不甚協調,百姓生活也受到很大影響。桃園新村被納入今年度老小區改造計劃後,居民們特別高興也十分支持。
  • 六裡山街道辦事處積極推進轄區居民自治工作
    英雄山路92號院是六裡山街道六裡山南路社區的老宿舍院落,佔地面積大、小區內駐地單位多、樓宇多、居住人員多是該小區的特點。設施老化、衛生管理難、12345投訴件多,直接影響著社區居民的切身幸福感。針對12345反映、居民反映的問題,六裡山南路社區接訴即辦、未訴先行。秉承著「為人民服務」為第一要務,協調各部門單位,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小區志願者,積極處理社區相關問題。經過各方協調和組織動員,英雄山路92號院內的一系列問題也得到了妥善的解決。社區居民看到自己院落一點一滴的變化,不僅由衷的為社區工作人員送上了感謝,並且激發了「我的院落我治理」志願之心。
  • 追蹤|桃園一坊社區一幢單元解除隔離 居民: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14天前,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辦事處桃園一坊社區出現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患者所住單元被隔離起來。目前看,該單元所有居民均未被感染,2月14日,該單元解除隔離。  元宵節街辦贈送一大箱新鮮蔬菜以及湯圓  隔離居民非常感動  2月14日,桃園一坊社區主任劉思雨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天上午,衛健方面的工作人員一戶一戶地為居民上門辦理了解除隔離手續
  • 送政策,傳關愛,門頭溝區兒童福利政策宣講來到家門口
    近日,門頭溝區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到齋堂鎮、清水鎮、雁翅鎮開展兒童福利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工作人員入戶開展相關兒童保護工作針對未成年兒童監護缺失並在家獨居情況,與相關街道及時召開部門協調會,召開居民代表會議,形成一致事實無人撫養審批決議,由街道民政科成為未成年人監護人,委託區兒童福利院養育,確保了疫情期間未成年兒童的身心健康。
  • 腰站鎮:學習桃園經驗,助力鄉村振興
    5月6日,腰站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秀峰帶領副科級以上幹部、工作片同志、城建辦工作人員以及全體黨支部書記赴桃園街道辦事處,對標先進找差距,學習經驗謀發展。  觀摩團先後前往東大馬村、董莊村等13個村莊拆遷現場以及桃園人才公寓,認真聆聽了當地村幹部在拆遷工作中的經驗做法,詳細學習了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工作經驗。
  • 北京評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石景山有這5個社區!
    張巖介紹,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評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據此對各區推薦的小區、村進行全面核驗評議。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這是所在社區居民、村民以及基層一線幹部共同努力的成果和榮譽,獲獎的小區、村要倍加珍惜,持續鞏固。」張巖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過程中,基層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湧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 星沙街道杉仙嶺社區:精細網格服務,解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今日,星沙街道杉仙嶺社區三區10棟前街,4名工作人員正加緊作業,經過四個多小時,兩棵直徑40釐米左右的樟樹和玉蘭樹順利移出,成功化解了梁朝輝一家人與周邊居民的擔憂和不安。「我們在門面裝修時,挖開地下時發現這兩棵樹的樹根已在房屋地下四處蔓延,一直延伸到了后街,差不多涉及周邊600多平方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梁朝輝說,發現這一情況後,又急又無助,晚上也無法安睡,只好向社區求助。「沒想到,社區這麼快出面就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真的很感謝。」
  • 老玩具帶領胡同居民開啟「穿越」之旅
    太平燕、兔兒爺、鳴蟬……11月13日,朝陽門街道「京城南北 智作東西」老北京玩具復原及創新項目成果展上,傳統的老北京玩具被重新賦予活力,帶領老胡同的居民「穿越」回小時候,重溫老北京玩具裡的傳統文化。展覽以「懷舊」為主題,集中展出老北京玩具復原及創新項目的成果和居民收藏,並以創意集市的形式對各類新老玩具進行展示。現場展示有兔兒爺、風車、泥人、毛猴等傳統節令玩具;鐵皮青蛙、打架竹人、陀螺等極具時代感的童年玩具;更有太平燕、小雞啄米、鳴蟬等充滿老北京風情的特有玩具;還有榫卯生肖、萌寵爬坡、乘風破浪八音盒等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結合的玩具……60餘種、百餘件老玩具,讓前來參觀的胡同居民目不暇接。
  • 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黨委書記高豔輝的節後第一天,開始忙春節活動
    今天是元旦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上午,剛剛把「元旦版」新年賀詞通過微信群發送給社區居民,蓮花寺社區黨委書記高豔輝又組織志願者,構思起「春節版」的新春賀詞。安排完這件事,她直奔居民議事廳,打算圍繞「節前安全」和「具有胡同味道的春節喜慶氛圍布置」,和大伙兒議一議。
  • 卸任朝陽區委常委,張維剛任門頭溝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市委決定,免去張維剛同志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常委、委員職務,調北京市門頭溝區工作。 次日,張維剛在門頭溝以新身份出席會議。 據門頭溝官方報紙京西時報消息,11月26日上午,門頭溝區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二次會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國才,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張維剛出席會議。
  • 西城首個物業管理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解決居民身邊事兒
    5月30日上午,在廣內街道西便門內社區的居委會會議室裡,廣安門北街20號院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在這裡召開,11位物管會委員及20位居民代表共同議事,解決小區物業難題。成立臨時黨支部 推進社區共治會議首先宣讀物業管理委員會臨時黨支部成立的批覆,這標誌著廣安門北街20號院物業管理委員會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
  • 莒縣城陽街道桃園社區舉辦「學習強國」挑戰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辛曉訊新年伊始,為進一步推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使用,莒縣城陽街道桃園社區精心組織首屆「桃園杯」學習強國爭上遊答題挑戰賽,本次大賽以「學習強國」答題挑戰為主要內容,旨在「以賽促學 以學促行」,提高學習強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找尋樂趣,在挑戰中勇爭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