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村一期「公共裝潢」收尾

2020-12-27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我們再也不用打著電筒摸黑上樓了!」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將改造結束的桃園新村採訪,該小區32幢居民林女士主動上前為施工人員「送贊」。從今年7月10日進場,到本月底主體基本完工,鎮江對桃園新村47幢樓房、7.5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了一次公共裝潢,整體提升了這裡的顏值和功能。

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桃園新村,房屋老舊、設施落後,既與周邊金山景區不甚協調,百姓生活也受到很大影響。桃園新村被納入今年度老小區改造計劃後,居民們特別高興也十分支持。

此次改造項目監理負責人王廣福告訴記者,改造節點主要集中在原桃園菜場和雷鋒街兩處。桃園新村60幢旁原先是鋼架大棚菜場,自從去年桃園新菜場易址落成後,這裡便成了一塊廢棄的空地。改造中,項目部增設了一個大型電瓶車棚,圈出健身器材的場地,將原本狹窄侷促的空間「釋放」出來,今後可供附近居民休憩鍛鍊。桃園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附近的雷鋒街多年前由社區打造,也面臨著設施破損等問題。此次改造請來設計單位重新規劃,將重建雷鋒亭,安放座凳,豎立宣傳牌,讓雷鋒精神繼續傳承。

雖然是老舊小區改造,但項目部對細部打磨的工夫並不少。在部分樓幢前,考慮到居民停放機動車輛的需求,項目部將厚6釐米的麵包磚人行鋪裝換作厚10釐米的麵包磚車行鋪裝。原有的垃圾箱全部清除,重新安裝了10個「四分類」垃圾分類亭。小區內弱電全部下地,預計到明年1月中旬,「三網合一」的運營商就可將光纜、有線電視等切割到位。為了徹底消除電動車「飛線」充電的隱患,鎮江供電公司正在對該小區進行整體規劃,重新安裝電錶,讓居民安全、方便地充電。

項目部也為支持改造工作的居民、商戶「點讚」。桃園中心小學兩旁的早點攤、小商鋪長年「佔據」人行道,接送孩子的家長多有怨言。借著這次改造,社區居委會、改造項目部做足做透思想工作,如今所有的攤點均退後數米,桃園中心小學門前的路一下子敞亮起來,再也不會出現高峰期擁堵的狀況。此外,小區內部所有道路均進行了瀝青路面攤鋪,雨汙水徹底實施分流,鋪設汙水管道4000多米,雨水管道3000多米。

採訪中,桃園中心小學以西的部分居民急切地詢問項目部什麼時候改造到他們那兒。據目前記者獲知的信息:二期改造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居民可具體向社區、屬地住建等相關部門諮詢。 (翟進) 攝影 文雯

相關焦點

  • 蘇州養蠶裡新村一期亮堂堂,二期樹蔭蔽日?半晴半陰惹爭議
    「旁邊的養蠶裡新村一期在年初已經把大樹修剪過。但是不明白二期為何遲遲不動作 ?物業費都是一樣交的。」市民王先生投訴,稱自家養蠶裡小區的參天大樹生長已基本擋住陽光,嚴重影響採光,希望記者幫忙協調處理。11月9日,看蘇州記者來到養蠶裡新村調查,發現這裡的大樹經過幾十年的生長已基本擋住陽光,此外還有樹根破壞地面,樹多而停車位緊張等問題。為何一期亮堂堂,二期卻樹蔭蔽日?當天下午,看蘇州記者來到位於姑蘇區竹輝路40號的養蠶裡新村一期(1-40幢),看到沿河的一排樹木十分整齊。
  • 這還是我認識的桃園老小區嘛?
    桃園新村是鎮江一個比較大的老小區,今年的7月10號,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目前工程施工已經接近尾聲,現在的桃園新村和過去相比有什麼不一樣?今天的"小高探城建",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瞧瞧!桃園新村本次改造的建築面積有7萬多平米,47棟房屋,共涉及3000多居民,由於小區的房齡都在40年左右,房屋的外立面脫落嚴重,改造後所有的樓棟統一著裝,部分樓頂也進行了"平改坡"的改造,有效地解決了房屋漏水的問題,並且小區內的所有道路都進行了瀝青路面的攤鋪,整體形象煥然一新。
  • 在桃園聽見「我家的兩岸故事」
    中秋前夕,天氣仍熱,但臺灣桃園修復保留的眷村——馬祖新村聚集的人群不避溼熱,無論是在室外聽致辭還是在室內看展覽,都聽了進去看了進去。由口述影像、文物史料組成的「我家的兩岸故事」展9月29日在馬祖新村開幕。「忘記歷史苦難的人,將是下一次苦難的受難者,所有人不要忘記歷史。」陸續將200多位老兵骨灰送回大陸家鄉安葬的高秉涵老人在開幕式上說。
  • 同陽新村:移民日子美起來
    2012年5月~2015年10月,690戶3155名生態移民從彭陽縣搬遷至西夏區,毗鄰自然溼地犀牛湖建立新村,取名同陽新村。2018年,西夏區唯一一個自治區建檔立卡貧困村同陽新村整村脫貧出列。2019年,同陽新村人均收入9238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47萬元,成為西夏區首個「百萬村」。同陽新村5年來的蝶變,得益於其堅持走產業發展之路。
  • 洛陽市移民辦來明港鎮清淮新村考察學習
    2020年6月23日,洛陽市移民辦一行來到明港鎮清淮新村就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產業發展、就業創業等工作考察學習。明港鎮黨委副書記陳芳,宣傳統戰委員鐘聲陪同。在清淮新村廣場,考察組觀看大屏幕播放的視頻片。視頻全方位展示了清淮新村自搬遷以來的安置房規劃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產業引進等方面的工作。在清淮新村村建服務中心,考察團參觀「五老」工作室、服務大廳等。
  • 韓國好好玩 新村,梨大吃喝玩樂詳細攻略~
    1.新村,梨大簡介(新村,梨大在哪裡?)
  • 臨沭縣鄭山街道新村黨支部:探索新村特色的「紅色合作社」路徑
    為解決村莊發展面臨的困境和問題,2018年以來,臨沂市臨沭縣鄭山街道新村黨支部在支部書記王恆成帶領下,堅持走集體化合作模式,領辦成立了臨沭縣更新土地流轉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由王恆成擔任,村「兩委」成員擔任理事,探索出一條新村特色的「紅色合作社」路徑。
  • 星陽新村、大港新村有變化!
    星陽新村、大港新村有變化!這次專項整治活動主要涉及星陽新村和大港新村兩個老小區。其中1994年交付使用的星陽新村共有19幢樓,46個樓道,街面房63間。小區內違法搭建、私拉電線和違規使用儲藏室等現象層出不窮,成為老小區整治的難點和痛點。
  • 金鳳路(桃園路段)施工 「桃園」 公交站單向臨時取消停靠
    據市公共運輸總公司3月14日發布的消息,因金鳳路(桃園路段)進行道路圍蔽施工,即日起1路線往洋濱方向、23路線往招商橫路方向
  • 帶你認識一下海光教師新村
    我的家住在海光教師新村,又名海安市教師二村。海安在教師住房保障方面的工作曾經是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的。記得新世紀到來前後,教育部召開全國教師住房工作會議,與會代表曾經到海安教師新村(鳳山教師新村)參觀,時任教育部長親自帶隊前來。
  • 解讀西凌新村「蝶變」背後的秘訣
    解讀西凌新村「蝶變」背後的秘訣 2020-12-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工人新村」啟動改造,住在這裡的人曾經令全廠羨慕
    曹楊一村,又稱曹楊新村,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乃至全國修建的第一個工人新村。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工人新村都是上海城市住房建設的主體,與石庫門、花園洋房、新式裡弄一樣,成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形式。雖然以今天的標準看,曹楊新村很不起眼,但在上海市民心中,卻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
  • 情滿江揭·駐村日記|鄉新村:移民村集體收入翻10倍
    在揭西縣河婆街道北部山區,距離縣城9公裡的地方,有一個革命老區,這是1958年築建橫江水庫時從庫區遷移出來的移民新村——鄉新村。 此外,鄉新村利用山區的地理優勢,投入幫扶資金45萬元到揭西縣高山香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項目,發展鄉新村特色茶葉種植產業項目。該項目投資期限共10年,在獲得每年保底分紅4.5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可為10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帶來就業機。
  • 對不起,我住在成都一環的「貧民窟」——鐵路新村
    鐵路新村位於金牛區撫琴街道,東面臨九裡堤南路、南面是一環路、西面臨沙灣路、北面是沙灣東一路,總面積約540畝,是原當時號稱鐵半城的核心區域,也是中鐵二局職工宿舍。 當時的鐵路新村好不熱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應俱全,供應站、醫院也配套齊全,計劃經濟時代下無比繁榮的產物,卻在如今,已經一點也看不到它昔日榮光的模樣。
  • 建起公共晾衣架 小區「蜘蛛網」不見了
    記者 靳瑾12月22日上午,趁著豔陽天,家住治淮新村的王明英把家裡的被褥、剛洗的衣服都晾到了門口的公共晾衣架上。「又整潔又清爽,看著就得勁!」收拾齊整又打量了半天,王明英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 王明英在治淮新村住了快30年。因為一樓院子太小伸展不開,以前晾衣服曬被只能在門口拉根電線繩。今年5月底,小區裡安裝了76個公共晾衣架,王明英才把自家的晾衣繩收了起來。「晾衣架設計得好,高矮得當不說,兩邊曬衣服中間曬鞋子,又實用又美觀,咱老百姓擁護!」王明英樂呵呵地說。這時,路過的孫紹安也連連點讚:「咱這小區建成30年了,樓多地方小,住一樓的曬衣服都困難。
  • 蔡英文桃園總部有"貓女"造型 靈感源自其愛貓
    (圖片來源:中評社)海外網11月24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陳建仁桃園競選總部已經大致完工。這座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幸福路88號的總部,佔地超過千坪(1坪合3.3057平方米)以上,寬敞氣派,桃園總部更多了女性特有的體貼溫柔,不僅設有親子館、老人樂齡服務,天天擠爆,這裡還有「桃園限定版」的可愛貓女圖樣,超級浪漫夢幻。民進黨蔡英文桃園總部正在進行最後收尾工作,戶外已經架設起參選人的大型選舉廣告牌,8位參選人一字排開,宛如電影海報廣告牌。
  • 最詳細的桃園攻略大全!收好!
    現在回顧會讓你一再想念的桃園美食、回憶的桃園景點,不論吃過、去過都要知道的桃園地圖。石門水庫來桃園遊玩怎能不來這裡呢?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春德路189號(桃園高鐵站旁)電話:03-2738333營業時間:10:00~21:00小人國主題樂園
  • 社科院陳明:韓國「新村運動」 一場鋼筋水泥的消耗戰
    質疑主流敘事中的「新村運動」在主流敘事中,新村運動通常被看作韓國鄉村振興的起點。其次,新村運動是一場帶有偶然性和工具主義色彩的「運動」,振興鄉村並非該運動的出發點。新村運動是樸正熙政府試圖通過精神動員以整合鄉村失敗後的選擇。換句話講,與其說新村運動是通過動員民眾建設鄉村,倒不如說是通過建設鄉村動員民眾。再次,新村運動之所以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農村現代化運動,一定程度上來自後來的包裝與宣傳。
  • 信義新村\陳天權
    圖:馬草壟的信義新村由教會出資建立  二戰後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港府出於保安需要,一九五一年沿中港邊界設立禁區,兩地村民自此阻隔交往。六十年代初,馬草壟受水患侵襲,大部分村屋被淹,幸獲世界信義宗捐款在舊村東北面高地興建六十間單層房屋安置村民,成為今天的信義新村。  入村前可見一塊刻於一九六二年的石碑,碑文由一位林姓村民題寫。文字如行雲流水,言簡意賅,茲將全文記錄如下:「昔者堯帝擊壤成村,拓土成田,樹木成陰,聚子孫一處第宅安居,世世相承,枝榮葉茂,同振家聲。惟我馬草壟地勢低洼,時遭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