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海洋公園官方消息,全球最長壽的人工飼養大熊貓佳佳於2016年10月16日在香港逝世,終年38歲。由於病魔的侵蝕,這隻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明星熊貓」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
佳佳簡歷↓↓
佳佳
38歲,
相當於人類114歲
性別女出生地香港海洋公園宣傳大使
圈養大熊貓的平均壽命一般只有25歲左右。
而1978年出生的佳佳,它在世的每一天都是在刷新我們對這珍惜物種的認識,因為它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和「最長壽的在世圈養大熊貓」。
佳佳在野外成長,1980年從四川青川縣獲拯救後,一直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繁殖場生存。199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兩周年,大陸經過精挑細選,將佳佳和大熊貓安安作為禮物送給了香港。
香港海洋公園表示,佳佳過去兩個星期健康急劇轉差,食量及體重下跌至有紀錄以來最低,食量由逾10公斤急降至3公斤以下;體重由71公斤跌至67公斤左右。
海洋公園為此將自己官方臉書的頭像換成灰色的,還上傳了一段視頻,回顧了和佳佳的點點滴滴。
香港海洋公園表示,佳佳近幾天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而且完全沒有食慾,今早情況急劇轉壞,不能走動,它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漁護署及海洋公園的獸醫一致同意,為佳佳進行安樂死。
不能少的降壓藥
實際上,佳佳在24歲時被檢查出患有高血壓,每天要靠吃降壓藥來控制指數水平,每星期還要測量血壓來檢測指數的穩定性。
病痛纏身
據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熊貓的疾病增多,包括高血壓、牙病、關節痛、腹水和眼部問題。牙病的問題在老年大熊貓中很常見,這直接影響到它們對竹子的進食量。
此外,佳佳的視力也有退化跡象,在2005年被查出雙眼患上白內障,近年左眼的白內障到了成熟期。近日又發現左眼的水晶體移了位,需要每天滴眼藥水,它的眼睛已經看不清了,只能感光。
不定期體檢
佳佳需要定期進行不同的體檢項目,例如量血壓、驗血、X光檢查等。
不過想要大熊貓乖乖地配合檢查並不是件容易事,要大熊貓伸出手臂來抽血,或者把頭部貼著儀器照X光,都要經過一連串訓練,並非一朝一夕,護理員首先要花時間與大熊貓建立關係。
作為老年大熊貓,目前,佳佳的食量還算不錯,每天要吃七公斤鮮竹筍、竹子以及水果。這些鮮竹筍都是海洋公園從廣東訂製的,每天運輸過來,竹筍粉碎後給佳佳食用。
由於年老,熊貓館斥巨資給佳佳建豪宅居住,室溫常年保持在18至24攝氏度,同時保持館內空氣清新。
在館內,佳佳獨自擁有的運動館面積,就達到200平方米。館內有假山、樹木等,為了給它們保持環境的新鮮感,護理人員會不斷變換布置場景。
館內還設計了取食器、響鈴和麻布袋等玩具。在一些重要節日還會造出人工雪景,讓佳佳玩過癮。
在海外修讀動物學的胡綺琪,畢業回港後便加入海洋公園,第一項任務便是照顧佳佳。「佳佳最斯文,看它進食的樣子便可知道。」胡綺琪笑言,佳佳吃竹子吃得很乾淨,護理員不用花很多時間去清理,而其餘大熊貓,經常將吃剩的竹子亂扔。
作為世界上年齡最大的熊貓,「佳佳」的離世引來眾多外媒的聚焦,都為「佳佳」操碎了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隻大熊貓被稱為「熊貓奶奶」,相當於人類的114歲,這是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工飼養大熊貓。一般野生大熊貓的平均壽命不到20歲,人工飼養的也僅有20多歲。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稱,在香港海洋公園的17年間,「佳佳」成了這裡最大的明星。「佳佳」成功的引起了人們保護這個物種,以及它們棲息地的意識。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佳佳」的健康狀況在過去兩周內急劇惡化,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為她實施了安樂死。她的名字寓意美好,這隻大熊貓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時候被送到香港的。
美國合眾國際社(UPI)報導稱,38歲對於人類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熊貓而言已經是絕對高齡,相當於人類的一百多歲。在「佳佳」之前,最長壽的熊貓是河北的一隻雄性熊貓,活到了36歲,於1999年去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佳佳」廣受大眾喜愛,它已經成為了這一物種的「大使」。它的離世令人非常悲傷。
更有不少外國網友得知後非常傷心。
這真悲傷。
哭得我需要拿一點紙巾
好難過啊,希望「佳佳」可以安息。
綜合報導
編輯:王瑜、侯俊傑(實習)、石甫天(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