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從未接觸過宮鬥劇的觀眾來看當下正在熱播的《延禧攻略》,他可能只會聳聳肩,覺得這部古裝劇有點說不出來的微妙違和感;讓一個熟悉於正的觀眾來看《延禧攻略》,他可能會震驚得下巴掉下來。
的確,從主題曲的第一個鏡頭開始,《延禧攻略》就實在……實在太不於正了。於正何許人也?古裝電視劇界粗製濫造代表、狗血戀情愛好者、土味美學全境守護。為什麼《延禧攻略》從主題曲開始就是一片「高級灰」的濾鏡?觀眾們熟悉的花花綠綠配色在哪裡?
於正,就是這部劇裡第一個被顛覆的套路。
《延禧攻略》是一部宮鬥劇,宮鬥劇必備的要素是「父權」,圍繞唯一的皇上,後宮佳麗們各施手段,既爭寵又奪權。
按照套路,在父權結構中佔據頂峰的皇后對主角來說往往是最強大的敵人。而在這部電視劇中,第一集選秀女就顯示出男主角乾隆皇帝無意親近女色,而富察皇后又賢淑寬厚,皇帝對皇后情有獨鍾,皇后無意弄權,這是《延禧攻略》顛覆的第二個套路。
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
除了賣弄權術、腐蝕人心之外,宮鬥劇經常受到主流文化批判的另一個理由就是「歪曲歷史」。但《延禧攻略》顯然在考據上是下了功夫的,例如第一集中乾隆見秀女烏雅青黛模仿潘玉奴「步步生蓮」而不喜,將其逐出宮去的情節就並非編劇杜撰,而是《清稗類鈔》中的典故。
有意追求歷史感,這是第三個反套路的地方。
在以往的宮鬥劇中,女主角剛剛登場時往往是一個相對單純的角色,經過激烈的後宮鬥爭後才逐漸變得冷酷而富有心機。
而《延禧攻略》的女主角魏瓔珞卻是「逆生長」:入宮之前已完成「黑化」,入宮後卻逐漸被皇后改造,性格漸漸變得溫厚。而瓔珞入宮的理由也不是為了侍奉皇上,而是為了查明殺害姐姐纓寧的真兇。
作為主人公,瓔珞體現出了超越一般宮鬥劇女主角的主體性,這是《延禧攻略》第四點反套路之處。
女主角魏瓔珞
所以乍看上去,這部電視劇的美術風格典雅正;考據較為嚴謹;主人公也非常主動積極,與皇帝的感情尤為「乾淨」,不僅沒有以往宮鬥劇中被人詬病的女性以身體換取男性權力的攀附傾向,甚至呈現出某些對抗父權結構的行動。
那麼是不是一直被觀眾嘲諷的於正突然轉性,拍了一部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權主義宮鬥劇」呢?恐怕結論也不能下的太早。仔細想一想:「女權主義宮鬥」本身就是一個有點彆扭的組合,對吧?
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微妙的違和感」:劇中穿插著兩種意識,一種是現代性極強的女權主義意識,一種是父權制下的尊卑貴賤階級意識,而且兩種意識之間常常無縫切換。
比如第一集,魏瓔珞一入宮,吉祥就弄髒了烏雅小主的裙子,烏雅氏隨即要吉祥的手來賠。此時瓔珞急忙跪倒在地:
「請小主高抬貴足!」
得承認「高抬貴足」這四個字諂媚得非常有想像力。對於宮女來說,秀女的足已經足夠「貴」了,這個詞非常體現父權制等級觀念,而瓔珞表現得深諳此道。
可是在第三集中,魏瓔珞又對嬤嬤感慨:
「一棵樹而已,都不能任人隨意打罵,難道在紫禁城裡,一個人連一棵樹都不如了!」
這個時候她又仿佛成了一個相信人人生而平等的女權主義者。
就如同喬治·歐威爾筆下的「雙重話語」,魏瓔珞在父權意識和女權意識之間來回切換如同呼吸般自由,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如何理解這種矛盾?
如果去爭執在魏瓔珞(或者說編劇)的頭腦裡,哪一種意識更加本真,更佔上風,無疑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落入「真假女權主義」之爭的漩渦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真相恐怕是,這兩種意識都是真的:
在對宮女握有生殺大權的烏雅小主面前,魏瓔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父權主義者,她通曉尊卑體系,知道人人平等的口號對主子毫無吸引力,因此言語舉止中表現的像個奴才;而在嬤嬤面前,她感覺到對方和自己身份相差不大,因此表現得思想先進,處處以人為本。
先不要忙著下道德定論。瓔珞的言行固然是分裂的,但難道只有她一個人才是這樣嗎?女權主義近些年在市民階級中很有市場,但是捫心自問:觀眾們在什麼時候服從父權制,在什麼情況下又是女權主義者呢?
從誕生的那天起,宮鬥劇就被稱為「職場寶典」,在安全的地方不妨呼籲「女權」,真的遭遇碾壓式的權力又必須小心翼翼、忍氣吞聲,對職場中人來說難道不是一種樸素的生存智慧嗎?
在現實生活中,「魏瓔珞們」需要的是體諒,而不是進一步指責。
簡單回溯一下宮鬥劇的歷史就會發現,如果只從表面的口號式的角度來理解文藝作品的思想傾向會有多麼自以為是。2011年的時候,宮鬥劇呈「井噴」之勢,《宮》、《步步驚心》、《甄嬛傳》相繼熱播,惹得主流媒體和文化精英異口同聲地「討伐」,罪名無外是宣揚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歪曲歷史、異化女性。
鮮有人指出像《甄嬛傳》這樣的故事,本質上就是一個悲劇:她擊敗了所有對手,身居高位卻沒有一個愛人,情人被殺、皇帝變心、兒子不認她,與她情同手足的姐妹紛紛離她而去。
儘管她是站立到最後的一個,但在這場零和博弈中註定沒有贏家。
《甄嬛傳》
諷刺的是,道德家們只看到了《甄嬛傳》宣揚弱肉強食不擇手段的一面,對它反思叢林法則的悲劇性面向卻視而不見。
《延禧攻略》正是宮鬥劇被施以各種道德大棒改造的結果:《甄嬛傳》中樸素的悲劇意識被流行的話語霸權塗抹得面目全非。它的價值完全不在於魏瓔珞喊了多少「平等」、「自強」的口號,因為口號不落到行動中就毫無價值,它真正的價值就在於無意識地揭露了「魏瓔珞們」的行動困境:
我們都承認人人應該是平等的,但依舊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導演感官:掌握導演力的六感修煉手冊》
從普利茲獲獎作品出發
專業分析電影構圖
一秒教你看懂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