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宮鬥劇
說到宮鬥劇和各種攻略,《延禧攻略》和魏瓔珞(吳謹言飾)當然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魏瓔珞為了姐姐的死,敢於向皇權發出挑戰。
這種宮鬥和古典情小說中男主公為愛情反對封建禮教的爭不樣——他們是為情而殉,而魏瓔珞是為了正義和真相而鬥爭。
魏瓔珞雖然是包衣管領下人,卻智勇雙全、敢愛敢恨,憑藉聰明的頭腦、幹活的利索勁,在後宮中觀人於微,同時見微知著。
在繡房中,魏瓔珞初露頭角,又在中秋節縫製鳳袍被關注,進入長春宮成為皇后身邊的大宮女。
皇帝患疥瘡後,魏瓔珞盡心侍候,完成皇后的託付——力保五阿哥的安全。
為了替姐姐報仇,魏瓔珞克服萬難,讓仇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富察皇后(秦嵐飾)通過與瓔珞的相處,看出她有大智慧,便悉心教導,希望她有朝一日可以輔佐皇帝。
魏瓔珞在皇后的教導下,琴棋書畫漸漸精通,心思越來越縝密,進退有度,慢慢地在眾宮女中脫穎而出。
富察皇后突然逝世,魏瓔珞失去在後宮中的依仗,對皇帝出言不遜被貶去圓明園。從明玉的口中得知七阿哥死得蹊蹺,或許另有隱情,魏瓔珞決心再次回宮查明真相,還先皇后一個公道。
太后生日,魏瓔珞憑藉巧思哄太后開心,順水推舟成功回宮。獲寵封妃,愉妃(練練飾)從旁協助讓她成功將純貴妃拉下馬。
琥珀(楊淨如飾)在那拉皇后的示意下,將爾晴逼死皇后告訴瓔珞,在先皇后的靈前,將爾晴毒死。那拉皇后利用「避子湯」離間皇帝與魏瓔珞,聰明的魏瓔珞避開鋒芒離宮。
魯莽的順嬪(張嘉倪飾)為了報仇利用瓔珞,皇帝趁勢甕中捉鱉揭開了順嬪的真面目。
人們在《延禧攻略》中看到的是一種凝聚的戲劇性故事,既有皇帝後宮表現,卻也多了常人感知的生活情態,讓人們沉浸其中,看魏瓔珞和後宮各式各樣人的遭際,卻不僅是宮鬥,還有宮中的常人恩怨。
冷絲還要提一下,為了讓魏瓔珞的各種攻略或者說套路成功完成,《延禧攻略》還設計了很多「閃回」的情節和細節。
在《延禧攻略》中,編導對女主角魏瓔珞進宮目的的設置便是只出現在閃回劇情中的姐姐,魏瓔珞因調查姐姐的死因而進宮,每次回憶起與姐姐的開心相處橋段,便推動故事情節向後發展。
劇中對魏瓔珞姐姐的閃回,便是前期推動劇情的關鍵。而後因富察皇后從宮牆一躍而下自殺,劇情走向便又轉為魏瓔珞因替皇后復仇而再次從圓明園入宮,為了擁有權力和皇上、太后的信任步步為營,從官女子走到最後的皇貴妃。
先皇后對瓔珞的教化之恩是重要的感情線索,同樣運用了閃回的方式,使得劇情再次升級發展。
在劇中,閃回部分交代故事情節發生的重要來源,也是輔助劇情發展的動力,為影像審美的敘事結構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這樣的「閃回」設計,完全是出於藝術真實的必要,而不是現實生中的真實狀態。
從《還珠格格》《甄嬛傳》《步步驚心》《羋月傳》到《延禧攻略》《如懿傳》,宮廷劇收視率一直還不錯。
宮鬥題材為何如此有觀眾緣?它們以古代皇宮為時空背景,演繹紅牆內的愛恨情仇。
在一個封閉圈內,矛盾衝突密集上演,權力的角逐、利益的爭奪、情感的糾纏,揭露著人性最隱秘、最複雜的一面。
這既滿足了觀眾對帝王家的窺視欲,也滿足了一些觀眾的瑪麗蘇幻想,還折射出人們的現實焦慮與困惑。
但是,冷絲可要提醒了,演戲歸演戲,藝術真實不是生活真實,劇集可以為魏瓔珞設計各種「閃回」,而現實人生容不得「閃回」,也沒有「閃回」,觀眾和網友千萬不要將魏瓔珞的成功之道作為自己的人生借鑑,這樣的「套路」不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