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家長告訴我說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五年級之後,對於學校布置的作業都是認真對待,無論是學校老師所布置的課後作業或者是周末去的補習班,孩子將每次布置的課題和作業一字不落的認認真真的都完成了,而且對待自己的任務都是非常認真,放學回家之後馬上去寫作業讀書,記單詞勤學苦練,但是孩子的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有些退步,對於孩子這樣的情況,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面對孩子的培養上家長花費了許多的心思和錢財,比如說會在課後給孩子報了許多興趣班補習班等等,同時也會給孩子買很多學習資料,希望孩子能夠刻苦學習,變得比別人更加優秀。許多家長覺得只要孩子刻苦鑽研肯定能夠取得相應的成果,但是事實上結果卻都是不盡如人意,孩子在學習上特別勤奮刻苦努力,但是學習卻不見提高。作為家長一定要警惕孩子是否做了無效努力。
孩子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但是卻沒有取得相應的後果,即使花費了時間和心思刻苦學習,但是卻沒有取得讓人開心的結果,這樣長期下去,不但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打擊孩子的信心,孩子即使付出了相應的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毛毛蟲效應引起的,作為家長一定要警惕孩子毛毛蟲效應現象,判斷孩子是否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付出了無效努力,並且及時解決問題。
一、孩子一直很努力但是卻沒進步?要警惕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效應"是法國心理學約翰·法伯做的一個實驗:如果將幾條毛毛蟲放在一起,並且讓他們首尾相連圍成一圈,當他們在花盆的邊緣的時候,再撒下一些他們喜歡的食物,這些毛毛蟲不會單純的被食物所吸引,只會一直的跟著前面的毛毛蟲,一直圍繞著花盆轉圈,不會因為飢餓而轉向食物,最終毛毛蟲都會筋疲力盡的餓死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毛毛蟲效應現象這種案例確實不少,孩子在學習上或是其他方面非常努力,但是卻沒有任何的進步,那很可能孩子受到了毛毛蟲效應的影響,假如孩子就更是眼中的毛毛蟲一樣,只會跟著前面的毛毛蟲努力的向前進,但是卻只是在原地轉圈,而沒有靈活變通,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得不到相應的成果,也不會有任何的進步。
孩子會陷入毛毛蟲效應,大多數是孩子養成了懶惰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埋頭苦幹刻苦學習,但是孩子的固定下來的思維會讓孩子不懂得轉換自己前進的方向,這也是大多數孩子為什麼看起來非常努力,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取得任何的成果,所以家長的我們一定要警惕孩子的身上是否出現了毛毛蟲效應,因為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變得低下,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
一旦孩子陷入毛毛蟲效應之後,孩子會容易養成一個懶惰的思維,沉浸在自己的舒適圈當中,不願打破常規,也就是孩子很容易陷入懶惰的思維,隨著同齡人的腳步隨波逐流,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非常輕鬆的事情,不用改變自己的目標盲目的前進,慢慢的孩子就會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喪失自己的創新精神,以及自己的前進冒險的勇氣。遇到困難不懂得及時變通,所以就會導致孩子在考試或是做題的過程當中,沒有掌握到真正的學習方法。
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上是否出現了毛毛蟲效應,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孩子的童年時期是孩子形成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也是孩子養成學習思維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一定要警惕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否做出了無效努力,及時的擺脫毛毛蟲效應避免孩子盲目的跟隨不合理的目標,而忽略了孩子最真實的目標。
二、作為家長運用以下方法,預防並解決孩子陷入"毛毛蟲效應"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之所以孩子會陷入毛毛蟲效應,大多數孩子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會一味的跟隨同伴隨波逐流,為了防止孩子的學習的過程當中陷入毛毛蟲效應,首先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讓孩子養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清楚的意識到這件事情的目標是否適合自己,有效的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前進的目標。
所以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比如我們可以要讓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可以,自己選擇坐或不坐。或是讓孩子去選擇高效率的解決方法,將決定權交給孩子,適當的去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假如孩子失敗的時候,也要及時的讓孩子進行自我反思。
2、合理規劃和分配時間
孩子之所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努力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的進步,大多數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假努力",也就是付出了無效的努力,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卻沒有真正的學習到想要的知識,這大多數都是孩子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導致孩子陷入隨波逐流的狀態當中,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針對孩子的自身特點,合理規劃和為孩子分配好學習時間,讓孩子有目的的有效率的進行高效學習。
首先我們應該給孩子製作一個適合孩子的特點以及孩子的長處給孩子進行一個合理的分析,去找到孩子的弱點,用科學的方法,給孩子合理的規劃好時間安排,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為孩子合理安排好時間,不要一整天去針對一個科目,而是應該利用碎片時間高效率的進行多方面的學習,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去做正確的事情,該幹什麼就應該去幹什麼,不要將過多的時間花費在某一科目上。
3、培養孩子及時反饋的習慣
孩子會陷入毛毛蟲效應,大多數孩子已經漸漸的適應了自己的步伐,其實這樣下去孩子是不會取得任何的進步,當孩子努力之後沒有及時的去進行反思,自己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做錯的地方,那麼孩子所花費的時間就白費了,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及時反饋的習慣,將做錯的題總結經驗,鼓勵孩子思考,善於發現問題,並且及時解決,才能夠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學習之後去理清一遍思路,再次回想一下知識點,我是讓孩子去寫一下每周的知識總結,將自己做錯的題及時地寫在錯題本上,反覆做幾遍。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養成學習之後,進行及時的自我反思,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了。
我是任任的姮,也是5歲寶寶的母親,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