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推星球|《四百擊》

2021-03-02 經管新動態

四百擊》

——大海的方向

可能今天要推薦的電影對大家而言有點陌生,但我們需要去看它。

四百擊,法國諺語:Faire les quatre cents cuops.翻譯過來,就是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去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 硬要說的話這大致與中國「棍棒教育」相通

         

     本世紀五十年代,在戰勝法西斯之後,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卻也由此產生了偏「左」的思潮。

在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的運動是由政府發起的,為了讓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張桌前吃上一樣的飯,大致上允許的飯量也是相同的。而在西方,掀起了以西歐為代表的所謂的狂飆運動,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同這場運動是由一群年輕人所引發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門,尋找自己的飯碗。

《四百擊》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將要做什麼為線索來引起觀眾的興趣。

這部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首次被評論家正式承認的新浪潮發軔之作講得是一個關於12歲的少年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棍棒」之下不堪重負、滿身傷痕的事。

該片描述了主人公在學校、家庭、流浪、監獄時的生存狀態,表現出一個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則是從監獄逃出那瞬間。他看見一片藍天和望不到盡頭的海洋,雖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擁有自由的感覺真的很美,回首想想那壓抑的學堂、無能的老師和破敗的家庭,仿佛是一場噩夢。

當然也可能是地獄一個摧殘人性,滅絕創造力的狹隘的世界。與這個世界相反,主人公重獲自由的空間則是廣闊的,影片結尾處的碧海藍天自然不必多說,即便在他那由於各種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歡樂、獵奇、自信等充滿創造力的情緒始終在體現著他廣闊的空間,走過街道與跑過樓群都是令人欣慰的,這時的心胸自然也開闊。

  我們是怎樣「長大」的?我們是在父母對我們的責罵中漸漸「長大」的,我們是在中小學老師的權威與耳光下漸漸「長大」的。或許你會認為社會在進步,體罰在逐漸地消失了,但其實我們都明白,所謂的「四百擊」不一定非要是體罰不可,在這「四百擊」中,最重要的不是對肉體的虐待(電影中的安託萬便沒有受到多少的體罰),重要的是整個社會都在告訴我們,我們是錯的,我們是幼稚的,我們應該遵循他們的教導,去做他們叫我們去做的事情。

於是,我們也就成了他們。於是,我們便成功「長大」了。我們會這樣「長大」,會去好好學習,會去工作,會去結婚生子,會變得如此成熟。

我們會變得如此成熟,以至於當我們面對我們的孩子時,我們會對他們做別人曾經對我們所做的事情,卻沒看到孩子們的面孔是如此的熟悉,沒發現如今的他們便是過去的我們,沒有發現其實我們都失去了什麼。

影片的最後,是一個幾分鐘的長鏡頭:

安東尼衝出看守所,跑過巴黎的街道,穿梭在樓群間,樹叢之中,奔向碧海與藍天,奔向自由……

這個圍觀安東尼奔跑的長鏡頭,堪稱特呂弗製造的影史經典之一,總是被後輩們頻頻致敬。如阿管最喜歡的英劇《去他*的世界》第一季裡的最後一幕:James奔向大海,而後一聲槍響……

年輕時的流浪與自由,總是充滿著象徵符號的。那碧海藍天的盡頭,究竟伸向哪裡?那流浪和自由的生活,具體是如何過活的?

就像一首歌的歌詞——「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可是,我要去的究竟是哪裡呢?我,也不知道。對調皮孩子的鞭打,對熱血青春的鞭笞,成就了這部讓人血液沸騰的電影——四百擊。 

記者:黃振賢

編輯:蘇永權

初審:盧瑞奇

覆審:葛   鑫

終審:甘懷南

相關焦點

  • 想像《四百擊》
    一篇較完整的《四百擊》評論,對之前短動態的補充。
  • 海歸王源的四百擊
    圖片來自網絡這首《四百擊》,旋律從主歌到副歌都是好聽,朗朗上口的,讓人聽一遍就能記住的必定流行歌曲,音樂的編曲應用了新的流行的方式和技巧,洋氣的很。大膽解讀一下歌名的含義,這個四百擊,好像用「擊」是為了告誡自己的悲觀心情,而這個「四百」指代的距離去年夏天的悲觀有400天了吧。可以看出,源是多麼細心和積極向上,用音樂的形式默默鼓勵自己的年輕人。喜歡把自己對世界的感受通過寫作和音樂表達,這正是做好自己的體現。
  • 王源:《四百擊》奏響成長的樂章
    這首歌的創意來源於一部叫做《四百擊》的法國電影,其中有一句俚語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四百次打擊才能成才。但也許不需要四百下擊打,只需要給他鋼琴和筆。王源將這份從電影中體悟到的情感傾注到了歌曲《四百擊》中,以此來向我們展現了成長的蛻變過程。
  • 四百擊|一個少年殘酷的憂傷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語言:法語 色彩:黑白 片長:101分鐘 上映時間:1959年6月3日 主要獎項: 第32屆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第12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四百擊
  • 王源《四百擊》上線,感知世界,感受自己
    第六擊、第十九擊、第三百六十五擊,第四百擊……世界應夏重生,和熙日照中萬物沐浴在鮮嫩的景象裡。可是,奇妙生命不只四百擊,你感知到了嗎?這是屬於他的音樂與真實世界的四百種撞擊。這也是屬於每一個年輕生命的四百種協奏。我們說,貪玩的小孩不需要打他四百下。只需要給他鋼琴和筆,他就會變乖。
  • 劇本集《四百擊》:誰是特呂弗,誰是安託萬
    特呂弗要問特呂弗塑造的最貼心的銀幕形象是誰,大概所有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四百擊》中的安託萬。看過這部新浪潮開山之作的人,有誰不是如遭四百擊,四千擊,四萬擊,有誰能忘得掉安託萬最後在海邊那個被凍結的表情,又有誰能不被他那年少而滄桑的眼神所灼傷?如今,隨著劇本中文版的引進,我們得以通過紙上觀影的方式,來細細地重溫這部經典。
  • 《四百擊》或「無因的反叛」
    《四百擊》或「無因的反叛」2001年08月01日22:35:09 網易報導 stupidyoyo   我見過很多種奔跑,也見過很多次大海,經常,我被這兩個詞所暗示的故事深深打動。  「四百擊」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後者又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該俚語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也許譯作「無因的反叛」更好。    這部1959年的「半自傳」是特呂弗拍攝的第一部長片,「記錄」了小男孩Antoine Doinel 逃離家庭和社會尋找自由的歷程。
  • 《四百擊》
    《四百擊》拍攝於1959年,導演為弗朗索瓦·特呂弗。特呂弗和戈達爾可以說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不過風格略有不同。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叫安託萬的小男孩。他經歷著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課堂上不守規矩被老師罰站,沒時間寫作業第二天就逃學,一方面厭煩父母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疼愛.這是一部成長電影,其中並沒有什麼戲劇性的情節。
  • 電影|《四百擊》:被漠視與被懲罰的創傷性成長空間
    在此,作為法國新浪潮代表作的《四百擊》以影像語言和敘事主題的革新顛覆對抗僵化的傳統窠臼,並且以強烈的個人色彩和自傳性回溯的影片特點呼應了特呂弗關於「作者電影」的理論觀念。而早在《四百擊》之前,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操行零分》已然吹響了與制度權威發起挑戰的號角。
  • 電影《四百擊》的長鏡頭分析
    在電影《四百擊》中,長鏡頭的使用不稀奇,這也是法國新浪潮的特點之一。
  • 道方圖說 | 瞻仰經典電影——《四百擊》
    我是從一個一年前的求職類電視節目中了解到《四百擊》和《斷了氣》是法國兩部很出名的電影。由於《四百擊》拍了四百個長鏡頭,所以影片名稱為《四百擊》。導演以這一部電影開啟了法國電影新浪潮時代。黑白色的影片,從容真實的鏡頭,讓人心疼的13歲小男孩,以及一個突然的結尾,一個疑惑迷茫的眼神,留在了我心底。
  • 羅傑·伊伯特: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作《四百擊》
    四百擊文 | 羅傑·伊伯特在所有以少年為題材的故事中,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四百擊》(1959)《四百擊》是演員萊奧德與導演特呂弗長期合作的開始,在短片《安託萬與柯萊特》、正片《偷吻》、《婚姻生活》、《愛情狂奔》中兩人延續了安託萬這一角色。這幾部影片各有優點,《偷吻》更是特呂弗最好的作品之一,但《四百擊》以其簡潔的風格、豐沛的情感自成一格。這是特呂弗的第一部長片,也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作之一。
  • 電影《四百擊》: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傷痛與絕望
    《四百擊》這部影片中,特呂弗對時間遠不如對戲劇空間的真實性那麼重視,鏡頭結構不是繪畫式的,沒有給現實增加什麼內容,他極力揭示現實的深層結構,呈現已經存在的、成為劇情組成因素的關係。導演仔細觀察世界,窮本溯源,最終揭露它的嚴酷和醜惡。電影是一種主觀努力的結果,是主體的自我投影,是一種作為客觀性出現在銀幕上投影。
  • 酷狗由你音樂榜:王源《四百擊》奪冠,超越天王周杰倫!
    tfboys組合中的王源近日發表新單曲《四百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首歌的名字略顯獨特,也讓人難以想像他要表達的是什麼。而這首《四百擊》才剛上線,便在酷狗由你音樂榜中一舉拿下了第一,超越天王周杰倫。王源的這首《四百擊》真的有超越周杰倫新歌的實力嗎?若從歌詞上來說,周杰倫的《mojito》無疑更佔了些優勢,畢竟黃俊郎親自作詞,不容小覷。而反觀《四百擊》,他的歌詞更顯得俗了一些,但卻依舊能打動人心,尤其是對於少年。而從曲風上來看,周杰倫的《mojito》更顯得有動感,也有一種休閒的感覺,能讓很多人認可,雖然並不是作為一種可以欣賞的歌曲。
  • 王源新EP《四百擊》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今日王源全新EP《四百擊》上線,王源微博發布同名MV並配文「總有一片海 適合我去看看」《四百擊》的名字,或許源自那句法國俚語,「一個淘氣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驅除惡魔,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 特呂弗《四百擊》震撼世界
    片場照,那段奔跑戲就是這樣拍出來的  當然,《四百擊》之所以偉大,還因為它在美學上的立場。特呂弗在影評人時期樹敵不少,很多人都等著看他「你行你上啊」的笑話。  所以當我們看到《四百擊》時,實際上看到的是一部吸取各路偉大導演的營養後,整合在安德烈·巴贊倡導的長鏡頭美學下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影片中的第一組鏡頭,是從不同角度仰拍的巴黎地標性建築艾菲爾鐵塔,特呂弗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一樣,把攝影機結結實實的扛到了巴黎的大街上去。  這是一種全新的姿態,一種全新電影立場的宣言,明確地將電影與當下的社會現實通過攝影機連接在一起。
  • 安託萬十三歲那一年|關於特呂弗《四百擊》的幾件小事
    特呂弗寫《四百擊》用的筆記本而一定程度上,《四百擊》這部電影本身,也是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本人少年往事的一種忠實再現。《四百擊》由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嶽父母出資拍攝,耗資 4000 萬舊法郎,僅海外發行權就收回了成本的兩倍,有超過 40 萬人觀影,獲得巨大的成功。
  • 王源《四百擊》登上Apple Music中國區年度推薦榜首
    中國歌手王源攜單曲《四百擊》入選並登上推薦榜第一。該榜每年由Apple Music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當地及全球多位編輯聯手,綜合考慮歌曲質量、立意、熱度、以及是否能夠反映及影響當年音樂流行趨勢等多方面因素,選出100首不同語言、不同風格、但公認最能代表這一年音樂記憶的佳作。
  • 王源EP《四百擊》榜單成績優秀,原創歌手之路越走越穩
    王源全新EP《肆百擊》陪你探索王源 的不止四百種可能。第61期、第62期【內地榜】TOP1—王源 《四百擊2020年第29周冠軍 王源—《四百擊》2020年第30周冠軍 王源—《四百擊》2020年第32周冠軍 王源—《四百擊》
  • 以少年為題材的電影中,以這部最為感人:電影《四百擊》
    品讀經典第1期:《四百擊》我要求一部影片或表現電影創作之樂,或表現電影創作之苦。我對於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絲毫不感興趣—— 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四百擊》或許是所有以少年為題材的電影中最讓人感動和心碎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