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孔令偉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話正音教程第N章
大da與大du
(適應對象:年青的上海原住民和各檔年齡的上海新住民。)
孔令偉
標準的上海話發音,一個「大」字有兩種發音。其一是大da(第二聲,音似達),其二是大du(第三聲,音同堵,聲調的降與升,幅度比較平緩,須短促)。如果弄錯了,就馬上顯得不是地道的上海話了。上海人說「大小之分」多數是講大du與小。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滬普的廣為流行,越來越多的大du變成了大da,還要稍帶點官腔。
以下是常見的一些例子,請嘗試先後用du和da各念一遍:
大伯、大哥、大風、大雨、大雪、大水、大劑量、大容量、大面積、大驚小怪,大手大腳、大起大落,等等。
我們如今還可以藉此見證講話人年齡的區別:50歲以上的多數說是大du手大du腳,大du起大du落;50歲以下的則絕大多數講大da手大da腳,大da起大da落。試試看,準不準。
不過也有始終不變的大du,上海話一直是這樣說的,這也是我們教程的主旨。比如:
大馬路、大自鳴鐘、大肉麵、大湯黃魚、大魚大肉、大塊頭、大樸勢、大肚皮、大眼睛、大嘴巴(尤指嘴巴不牢靠的)、派頭大、排場大、氣量大、面子大、火氣大、飯量大、開銷大、大年夜、大前日、大清老早、大半夜、等等。
尤其是上海話裡特有的講法,比如:
大好佬、大老倌、大菩薩(但是,大da善人)、大驚功(意思是動作聲勢很大的樣子)、大給給(大da大da咧咧,滿不在乎)、大豁邊了、大出血了、闖窮禍麼闖大了、「奈麼事體大了,我要大弄弄了」等等。
甚至一些尋常罵人的用語(少兒不宜),都是說大du的,如:
大浮屍、大赤佬、大棺材、大屈死、熱儂額大頭昏,等等。
若以長幼排行用於稱呼的,如:大娘舅、大嬸嬸、大外甥、大孫囡等等。有意思的是出現了少數幾個新變化,比如:大du伯伯、大du哥哥、大du姐姐這樣的原本是家人之間的稱呼,要是減去一個字,亦有人在自己家裡也會隨著社會上的大da伯、大da哥、大da姐那樣地叫開了。要是一向習慣稱大du阿哥、大du阿姐的,就沒聽說有誰改口了。
一向是用大da的發音的上海話,是這樣的,比如:
大王、大亨、大師傅、大將軍、大元帥、大總統、大人(對大人物的當面尊稱,但是具體到某人時,又該說是「某某某才是他們公司裡的大du人物啊。」)大da人不計小人過,(指成年人時,又說是大du人了。「大du人不好去與小囡計較。」「伊拉屋裡哪能沒有大du人教育的啦?」)
這些用法,要是大da大du不分,資深上海人就可以馬上斷定你的上海話不正宗。
大家習慣成自然的大da,有這些:
大上海、大光明、大世界、大舞臺、大中華、大眾、大同、大昌、大興、大發、大新、信大祥、寶大祥、大勝、大敗、大同小異、大千世界、世界大戰、大蕭條、大撤退、大崩潰、大躍進、大革命、大開張、大減價、大拍賣、大吉、大利、大喜、大悲、大慈、大恩、大德、等等。
一定要總結出什麼規律的話,大概是這樣講吧:因為只可以是大的,而且越大越好,好像是沒有看見過有小的,頂大的,就是頂好的。為了增添首屈一指的意思,就一定是用大da發音的了。比如,背後議論時,「王某人現在是大du老闆了。」 見面時,顯得要抬高對方的話,就要稱呼王大da老闆了。類似的有大明星、大經理、大XX,什麼都可以。再比如這樣一段對話,「這個攤頭上的肉都是蠻新鮮的,你想買大du排骨呢還是小排骨啊?」「阿拉兒子今朝要吃薑蔥大da排,我當然要買大du排骨咯。」
四字成語,絕大多數用大da的發音,即使是講上海話,這樣也顯得書卷氣濃重一些。如:大材小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等。
隨著時代進步而出現的新名詞,還有這種一出世就佔據巔峰的傲氣,必然要大da的,它們是從來不曾有過大du的歷史的。請看這一些:
大腕、大款、大隊長、大學、大樓、大廈、大橋、大排檔、吃大菜(西餐,多神氣啊)、大數據、大概率,氣概不亞於當年呼嘯而來的大批判、大革命、大幹一番、大打一場。
還有一些即使是比我輩問世還要早,還要老的用詞,因為它們畢竟也是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書面語言白話化的新生事物,比如像這些形容詞、語氣轉折詞都是生來就是大da的。如:
大方、大度、大氣、大概、大約,等等。
在形容詞前面再加用的程度副詞,大,意思是非常、交關等等的時候,大字發音又是du了。比如:大du好不妙,(註:大da好形勢是特例),「這隻價鈿大du便宜也不算便宜」,「這隻電影大du好看也沒啥好看」,這裡的作「非常」程度用的大字,是有懷疑或者猶豫的味道,一定要發音為大du的。一旦進入否定詞語中,馬上就是「這樣做不大da好,」「不大da好看,」「不大da便宜,」「這個水果不大da新鮮了。」
前兩天讀到先進後生畸筆叟的精彩文章,「大大弗大大,」不禁擊節讚賞。他就是把上海話裡面的「你說這場雨落得老大du麼,也算不上是老大du的」意思,用最簡潔最濃縮的上海話表達了。但是初一看到書面的形式,老上海也會驚呆了的,「大大弗大大,」這是啥意思啊。這四個「大」字,看起來一式一樣,聽起來就要有兩種發音,三種語氣。只有第三個大字發音是da,其餘三個都是du,但是第一個du要輕聲緩氣,表現出還有不肯定的意味,而第三個大du字,要響亮明確,表現為堅決否定。「大大弗大大,」再看幾個例子吧:
「這塊料作儂講大du好看麼,也不大da好看。」
「在這隻戲裡,女一號大du漂亮也弗大da漂亮。」
「揀了半日天,這隻烤鴨大du大du嚒,也弗大da大du哎。」
有心要學好上海話,其實是大難也不大難的。
最後不要忘記做幾道測驗題,或者說是練習題:
1
「王大( )福是我的大( )兒子,在一家大( )飯店裡做大( )師傅。王七寶是我的末拖兒子,不過他是一直在做大( )生意的大( )老闆了。」
2
「來三碗大( )餛飩,兩碗小餛飩,一碗大( )肉麵,一碗大( )排面,肉全要揀頂頂大( )的。」
3
「芝麻大( )餅是上海早點四大( )金剛的第一大( )的大( )招牌。哪能儂這隻大( )餅還沒有隔壁攤頭上的蔥油餅介( )大的啦?」
4
「今朝大( )掃除,你負責這隻大( )臺子,我揩這塊大( )玻璃窗。大( )家賣力點,爭取拿到一面頂頂大( )的大( )紅旗。」
5
他常常說,寧可做小廟裡的大( )和尚,不做大( )廟裡的小和尚。我跟他講,不管大( )廟小廟,大( )和尚還是小和尚,阿拉只要心誠為大( )就是好。
參考答案:
1. Da, du, du, da, du, du.
2. Du, du, da, du.
3. Da, da, du, du, da, du.
4. Da, du, du, da, du, du/da.
5. Du, du, du, du, da.
孔令偉時年七十七虛歲寫於七月初七日
鳴謝:孔令偉先生賜稿分享!
孔令偉先生熱文
原標題:《上海話正音教程第N章:大da與大du(作者:孔令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