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哥的第 1576 次原創
最近有同學問我一個問題,可能是時下年輕人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今天寫寫:
要說現在有一樣東西能讓年輕人放下手機、與人交流,非「劇本殺」莫屬了。
三、四個小時內,玩家與夥伴們化身不同的角色,破解一樁謎案,體驗完全不同的人生。
「劇本殺」其實是舶來品(exotica),起源於19世紀就盛行的英國派對遊戲「murder mystery game」(謀殺之謎),引入我國後,本土化成「劇本殺」的叫法。
這種遊戲大類上屬於 LARP(Live Acting Role Playing game),即「實景真人角色扮演遊戲」。
維基百科有 murder mystery game 的專屬詞條:
Murder mystery games are generally party gam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tygoers is secretly playing a murderer, and the other attendees must determine who among them is the criminal.
譯:「謀殺之謎」是一種派對遊戲,其中一人秘密扮演一個殺手,其他參與者必須找出這個兇手。
當然,「找到誰是殺手」是遊戲本質,而劇本(script)才是其靈魂。
劇本也分很多種,通常分四類,你可以根據你的心情和喜好來選擇:
1. 歡樂本(The script of joy)
2. 情感本(The script of emotion)
3. 推理本(The script of ratiocination)
4. 恐怖本(the script of horror)
每個劇本就像是電影中的一個段故事,氛圍感、沉浸感很強,玩一個劇本就好像體驗了一種不同的人生。
說來也巧,這幾天還收到一位同學的問題,問我劇本殺裡的 dm 是什麼意思?
劇本殺的「dm」其實就是主持人,是遊戲的關鍵角色。
dm原來是dungeon master(地下城城主)的縮寫,因為這個縮寫最早出自桌遊《dungeon&dragons》(龍與地下城),就是遊戲組織者的意思。
後來隨著劇本殺的風靡,dm 衍生成為了劇本殺裡的主持人。
dm 對於遊戲的組織和完整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劇本殺遊戲中的關鍵劇情的連接人物。
為什麼「劇本殺」誕生於歐美?可能與他們的戲劇傳統有關。
大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
All the world’s a stage,
全世界是個舞臺,
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男男女女只是演員而已;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他們都有其退場和登場;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人生在世扮演著多種角色。
雖說人都有「戲精」潛質,但生活中還是真實一點比較好,如果偶爾「戲精上身」,請到劇本殺開始你的表演。
你聽說過或者玩過劇本殺嗎?有何感想,可以評論區聊聊。
推薦:刺客 assassin 拆開是 ass+ass+in(戳屁股)?
上篇:原來外國小孩也有「乾爹」,英文叫法很有趣!
口語:「貨比三家」,英語怎麼說?
周一到周五晚八點,精彩先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