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臣之「郅都」
郅都(生卒年不詳),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西漢時期著名的酷吏能臣。他為官清正、恪盡職守,對內不畏強暴,敢於對抗豪強權貴;對外積極抵禦外侮,令匈奴聞風喪膽。後人稱其為「戰之克將,國之爪牙」。
他步入仕途之初,先是以郎官的身份侍奉漢文帝。
漢景帝即位後,郅都被任命為中郎將。他性格剛硬,敢於直諫,有時在朝廷上都會當面據理力爭而使人折服。
一天,他侍從景帝到上林苑遊覽。眾人興致正濃時,景帝的宮人賈姬去如廁,不料一頭野豬也突然闖進了廁所。景帝用眼示意郅都趕緊前去救護,誰知郅都站在那裡一動不動,沒絲毫反應。這下景帝急了,抽出佩劍就要去救賈姬。
此時,郅都一下子跪在景帝面前,邊叩頭邊說:「失掉一個姬妾,還會別的姬妾進宮,天下難道會缺少賈姬這樣的人嗎?陛下縱然看輕自己,可是國家社稷和太后怎麼辦呢?」景帝聽了,覺得有理,迴轉身來。恰在這時,那頭野豬也自己跑走了。竇太后聽說了這件事,賞賜郅都黃金百斤,景帝從此重視郅都。
漢初,地主豪強勢力迅速膨脹,有的稱霸一方、橫行鄉裡,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裡。濟南郡的大姓宗族共有三百多家,如瞯(念「閒」音)氏家族,仗著宗族戶多人眾,強橫奸滑,屢與官府作難。地方官循於常法,「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漢景帝拜郅都為濟南郡太守。
郅都到任後,首先就拿瞯氏家族的首惡分子「開刀」,「族滅」其全家,其餘的大姓惡人都嚇得兩腿發抖。這樣,僅過了一年多,濟南郡整個轄區就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
郅都打擊濟南豪強,影響極大,周圍十多個郡的郡守畏懼郅都就像畏懼上級官府一樣。
郅都為人勇敢,有氣力,公正廉潔。凡是私人求情、請託的書信從不會翻動,也從不會接受賄賂和親友的饋贈。他常說:「既然已經離開了家人來做官,就應當在官位上克己奉公,至死都要保持節操,儘管這樣可能會無法照顧到妻子兒女。」
郅都晉升為中尉時(武官職位,負責掌管京師的治安和警衛),丞相周亞夫權高位重、傲氣十足,而郅都見到他只是作揖,並不跪拜。
此時,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很少觸犯律法,而郅都施行嚴酷的刑法,又剛正不阿、六親不認,「不避貴戚」,以至於連一些列侯和皇室的人見到他,都只敢側目而視,稱之為「蒼鷹」。
公元前148年,臨江王劉榮(漢景帝庶長子)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景帝命其入京交待。被關押到中尉府受審,劉榮請求給他紙筆,想直接給景帝寫信以謝罪,郅都卻告訴官吏不準給。魏其侯竇嬰(竇太后的堂侄)派人暗中給劉榮送去了紙筆。結果,劉榮寫信謝罪後,深感辱悔,便在中尉府自殺身亡。
竇太后得知長孫死訊後大怒,深恨不己,想要嚴厲處置郅都,景帝只好將他罷官還鄉了事。
漢景帝時期,匈奴鐵騎常年侵擾邊境,數郡久不安寧。郅都返回家鄉不久,景帝便派使者持節任命他為雁門郡太守,讓他從家中直接去赴任,同時還特許他「便宜從事」,臨機處置政事。
匈奴人一向敬畏郅都的節操威名,得知他就任雁門太守後,便馬上後撤,遠離雁門。直到郅都死去時,匈奴人一直沒敢靠近雁門。
據說,匈奴人曾用木頭刻成郅都的模樣,立為箭靶,令騎兵來回奔跑射箭,竟無一人能夠射中,由此不難看出匈奴人對郅都的忌憚。故爾匈奴把郅都視為心腹之患,四處散布謠言中傷他。
竇太后聞聽後,未加核查,就以當時的律法,立即派人抓捕了郅都。景帝知道郅都被陷害,辯解說:「郅都是忠臣」。準備釋放他。竇太后說:「臨江王難道就不是忠臣嗎?」
於是,郅都終於被殺。
(熊建輝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