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蒼鷹」郅都,匈奴人聽說他的名字,連弓箭都嚇得舉不起來

2020-12-27 魚羊秘史

01

郅都是漢文帝身邊的郎官,一直默默無聞,到漢景帝時期被提拔為中郎將,成為皇帝身邊的親信。

漢景帝喜歡到皇家園林上林苑遊玩,帶著眾多寵妃愛姬。

有一次,賈姬上廁所,一頭野豬突然冒了出來,嚇得賈姬尖聲叫喊。

漢景帝給郅都使眼色,郅都卻扭頭不搭理。

漢景帝情急之下拔劍而起,郅都阻攔道:「丟一個美女隨後還會進獻一個,天下還缺賈姬嗎?!但是陛下要關乎天下,不能捨棄宗廟和太后啊!」

漢景帝於是把劍一扔返回,好在野豬沒有傷害賈姬。

竇太后聽聞此事,對郅都非常敬重。

《史記》記載:「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后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02

濟南這個地方的宗族大家聚眾鬧事,家裡還培養私人武裝,經常殺害地方官員,濟南太守一職一度無人敢擔任。

漢景帝便任用郅都為濟南太守,郅都一到任便誅殺為首的瞷氏宗族,其餘世家大族嚇得屁滾尿流。

不出一年,濟南便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周圍十幾個太守見到郅都也嚇得瑟瑟發抖,如同見到上級官員一樣。

郅都於是脫穎而出,被漢景帝破格提拔為中尉,負責掌管中央軍和長安治安。

條侯周亞夫憑藉戰功位居群臣之首,所有官員見到他都下跪,可是郅都見到他只是作揖。

郅都為人廉潔,不接受私人書信,不參加任何宴會請託,一身正氣凜然,長安的公卿貴族根本對郅都無從下手。

郅都到長安後對功勳貴族執行嚴刑酷法,連皇親國戚也不放過,於是他們見到郅都都繞道走。

長安的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皇族列侯都在長安奉公守法,無人敢為虎作倀。

久而久之,大家私下裡都稱呼郅都為「蒼鷹」,漢景帝也引以為傲。

《史記》記載:「郅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03

漢景帝的長子臨江王劉榮被人舉報,大臣們都不敢去查,漢景帝只好讓郅都去。

郅都把臨江王劉榮從封地請到了中尉府,臨江王嚇得不敢吱聲,只好承認罪責。

但是臨江王請求郅都給紙張和筆,給皇帝老子寫信求情,郅都嚴詞拒絕。

臨江王的師傅魏其侯竇嬰暗地裡給劉榮送去了筆和紙,臨江王寫了認錯書後自殺了。

竇太后聽說之後震怒,認為郅都殘害皇孫,下旨免除了郅都的職務。

漢景帝得知後,立即任命郅都為雁門太守,並囑咐郅都到任後可以便宜從事。

匈奴人聽聞郅都到了雁門,因為聽說他執法嚴格,為人公正嚴苛,於是不敢入侵雁門。

匈奴將軍下令製作了郅都的木偶,讓匈奴騎兵訓練,但是匈奴人一見是郅都,都嚇得手抖,連弓箭也拿不起來。

到郅都死的時候,匈奴都不敢入侵雁門關。

《史記》記載:「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雁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匈奴患之。」

04

匈奴使臣來漢朝拜見皇帝,得知郅都曾經殺害皇帝的兒子臨江王,於是偵查得知竇太后對郅都不滿,便私下對竇太后洩露了郅都在雁門關的事情。

竇太后聽後瞬間變臉,質問漢景帝為何重用郅都,揚言要殺了郅都。

漢景帝跪下說道:「郅都是朕的忠臣啊!」

竇太后說道:「臨江王劉榮難道就不是忠臣了嗎?!」

最終漢景帝拗不過竇太后,竇太后派使臣逼迫郅都自殺了。

郅都死後,匈奴騎兵便攻破了雁門關,雁門太守馮敬被匈奴人砍去了頭顱,震動了漢朝朝廷。

《史記》記載:「竇太后乃竟中都以漢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釋之。竇太后曰:『臨江王獨非忠臣邪?』於是遂斬郅都。」

魚公子翻看《史記》有記載郅都說過這麼一句話「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大致意思是:背叛親人盡忠職守,此生顧不了老婆孩子了。雖然殺人如麻,郅都可以說是個忠臣和民族英雄了。

順道提一句:漢武帝時期任用的酷吏寧成、杜周等人,對郅都都十分崇拜,郅都成了後代酷吏們的偶像,因此郅都也算上漢唐時期酷吏的「祖師爺」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長嘯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戰之克將,國之爪牙,「蒼鷹」郅都
    (圖片來自網絡)郅都到任後,首先就拿瞯氏家族的首惡分子「開刀」,「族滅」其全家,其餘的大姓惡人都嚇得兩腿發抖。這樣,僅過了一年多,濟南郡整個轄區就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此時,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很少觸犯律法,而郅都施行嚴酷的刑法,又剛正不阿、六親不認,「不避貴戚」,以至於連一些列侯和皇室的人見到他,都只敢側目而視,稱之為「蒼鷹」。公元前148年,臨江王劉榮(漢景帝庶長子)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景帝命其入京交待。
  • 他是漢朝第一酷吏,不僅皇族,連匈奴都懼怕他的威名而不敢犯境
    漢景帝給身邊的郅都使眼色上前解救愛妃,可是郅都就是站著不動。漢景帝大怒,拔出寶劍親自前往營救賈姬,郅都阻攔道:「陛下丟一個妃子,明天還會有更多的妃子,難道天下就缺了賈姬一個女人嘛?!陛下縱然不重視自己,怎麼可以不為祖宗的宗廟和太后想想呢?!」漢景帝聽了郅都的話有理,於是轉身離去,野豬隨後也被眾人嚇跑了。太后聽說郅都勸阻了皇帝,對郅都非常感激,於是賞賜其百兩黃金。
  • 郅都:酷人酷吏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野豬入廁」事件郅都那一連串的反常舉動了。劉啟有心計、有主見,事後並沒有責難郅都,反而賞識他冷麵冷孔的模樣和嚴厲苛刻的行事風格,於是任命他當濟南太守。濟南郡有瞷姓大戶,宗族共有三百多家,人丁眾多,在當地勢力不小。他們仗著錢多勢眾,又有朝廷官員當「保護傘」,成天幹一些違法亂紀、欺男霸女的勾當,百姓受盡凌辱,敢怒而不敢言,就連先前幾任郡守都不敢得罪他們。
  • 西漢酷吏,國之爪牙——郅都的悲劇人生
    等到漢景帝執政時期,有一回,漢景帝帶著寵妃賈姬,郅都和一幫隨行的大臣和士兵一起到上林苑遊玩。賈姬去上廁所,正當賈姬進廁所的時候,有隻野豬也跟著進去了。賈姬嚇得花容失色,大喊救命。漢景帝一看也急了,驚叫一聲:「不好,我的愛妃啊。」他連忙焦急地對站在身旁的郅都說:「還愣著幹嘛,快去救人啊。」郅都卻跟沒聽見一樣,按著寶劍一動不動地站著。
  • 漢武大帝15-亡我之心不死
    汲黯聽說了趕緊連滾帶爬的來阻止太后,可是瞎老太太根本不聽可是以匈奴的囂張氣焰來說,只是不出兵是不會讓他們滿意的,他們還會繼續來挑釁,所以呂雉主動送上女人和財物安撫匈奴,換來幾年的安穩於大漢和百姓生計來說確實是上策可是對於人心,尤其是有骨氣的人心來說,那是侮辱。所以啊,自身的強大有多重要,更加體現出了有一個郅都那樣的人守衛邊疆是多好的事情。
  • 寵妃如廁遇野豬,景帝出手酷吏阻—郅都版的「成也蕭何敗蕭何」
    漢景帝在位期間,為矯正先前政刑寬簡、豪強作惡的局面,曾起用過一批執法嚴厲、不畏權貴的酷吏,郅都即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郅都官至中郎將,其為人耿直,不畏懼強權,敢於直諫,再加上遇事比較冷靜,且為人冷酷、嚴厲、清廉,便得了個綽號「蒼鷹」。
  • 古代的酷吏是什麼樣,他們都是兇惡殘暴之徒嗎?
    他名聲很好,不貪錢,任內還狠狠辦過幾夥盜賊。但玉賢對強盜殘酷,對治下的良民百姓也很殘酷,稍有過錯,甚至是沒有過錯,只是他看不順眼,或者是一句話說得不入他的心,就立時撒籤子拿人。 野豬一露頭,把皇帝和隨從官員們都嚇了一跳。 這頭野豬有意思,不往人多的地方跑,看到廁所有人,一頭就撞進廁所裡。驚魂未定的漢景帝立刻看向身邊的人高馬大的中郎將郅都,意思是讓他快去救自己的寵妾。郅都一想,老子的命不是命?就裝著沒聽見。漢景帝倒有情義,拔出劍就要往前衝。這個郅都自己不敢救還不算,看到皇帝腦子熱了要拼命,一把把漢景帝也拽住了。
  • 匈奴被滅,此人功不可沒,在汝州市就有一條路以他的名字命名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將蒙恬趕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秦末漢初,匈奴強大起來,屢次進犯,對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並控制西域。 這期間,韓安國是西漢時期的梁國名臣,他曾帶兵對抗匈奴,歷經文、景、武三帝。據史料記載,在韓安國剛剛進入仕途的時候,他曾作為梁國的使者出使西漢,好幾次化解西漢與梁國之間的信任危機。
  • 匈奴嚇跑的一支「中國人」,竟建立了印度帝國,還與漢朝齊名
    在與匈奴鬥爭的過程之中,西漢逐漸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尤其是漢武帝即位之後,聽說大月氏與匈奴是世仇,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漢武帝想要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斷匈右臂」。西元前139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以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 身在匈奴心在漢,匈奴為何始終不放蘇武歸國?
    當時,漢朝已經在對匈戰爭中取得絕對優勢,匈奴只能請求談判。但是談判進行得極其艱難,漢朝認為匈奴是戰敗國,要求匈奴向漢稱臣,單于一聽鼻子都氣歪,扣留了漢朝的使者。但實在是打不下去了,於是單于採取拖延策略,說要親自到長安和皇帝劉徹喝茶拜把子,皇帝居然相信了,在長安給單于修了座寓所,單于卻只是逗你玩,哪有真來的道理?不過單于畢竟怕皇帝生氣,還是派了個貴人到漢朝來訪問。
  • 縱觀大漢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傳奇一生
    有一年,李廣親自帶著一百個兵士追殺三個匈奴盜匪,追趕了很遠才勉強追上。他們殺死了其中的兩盜匪,把第三個敵盜匪被抓住了,正準備回城。這時突然有成千上萬的匈奴人殺了出來! 他們該怎麼應對哪, 他對士兵們說:「我們離大部隊軍還有幾十裡地裡,如何趕得回去 。他讓士兵下馬,把馬鞍放地上,我們躺下休息。 匈奴人以為我們要把他們帶過來,他們不敢貿然進攻我們。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兩個人的傳奇一生,鑄就了大漢軍魂
    談起歷史上的匈奴,我們總能想到漢武帝。昔日秦王朝為了抵禦匈奴,不得不修建了萬裡長城。而到了漢武帝時,情況大有轉折,他不僅要打匈奴,還要求匈奴臣服於大漢。漢武帝說到做到,他把匈奴打到了今日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畔,成功擊潰了囂張跋扈的匈奴帝國。而這些成就,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
  • 郅都抗命不救皇帝的愛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該怎麼做?
    當郅都遇上陳小手廁所是一個涉及人類隱私的地方,如果冒然闖入必然是雙方都感到尷尬,普通異性在遇到這件事的時候都感到棘手,更何況這是皇帝的妃子。即便是侍衛英勇相救日後漢景帝想起這件事兒,心裡總是不痛快。你小子太欺負人了,日他奶奶!團長覺得怪委屈。"
  • 匈奴單于陪葬品曝光,怪不得漢朝一定要滅匈奴,其陪葬品讓人憤怒
    現在在我國北方地區,蒙古新疆地區,有很多的匈奴人的墓的,其中單于的墓地也不在少數,上個世紀初,考古興起,大量的匈奴墓穴被挖掘出來,其中大部分匈奴的陪葬品讓人憤怒,尤其是匈奴單于的陪葬品,讓很多人都驚呆了。
  • 韓王信:為什麼漢初大將,謀反後都逃往匈奴?
    01一、匈奴,趕不走的「小三」!前200年,韓王信部將曼丘臣、王黃等,立趙國苗裔趙利為王,收韓王信散兵,聯合在逃匈奴的韓王信、冒頓單于,多組人馬,共同攻漢。情況,很複雜。邊境之地,並非長安那麼溫暖。一眾匈奴敗走,漢軍乘勝追擊……,冒頓單于居代谷,大漢劉邦居晉陽。劉邦賊,派哨兵窺探軍情,哨兵回覆:可進擊。於是,劉邦鬥膽殺到平城,又衝到七裡之外的白登山,觀匈奴軍情。不想,匈奴騎兵一把包抄過來了……,將劉邦圍困白登山。這一圍,劉邦派人跑到閼氏(音煙支),找閼氏王斡旋冒頓單于:你,搞不Si漢軍,漢軍,也弄不Si你,雙方沒必要互相搞對方。
  • 大漢帝國不敗戰神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匈奴的一句詩道盡血淚
    漢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當霍去病率部度過黃河的時候,果然匈奴降部中發生了譁變。面對這樣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帶著數名親兵就親自衝進了匈奴營中,直面渾邪王,下令他誅殺譁變士卒。霍去病的氣勢不但鎮住了渾邪王,同時也鎮住了四萬多名匈奴人,他們最終沒有將譁變繼續擴大。)
  • 白登之圍,漢劉邦與匈奴冒頓大對決
    冒頓看似行事莽撞,可他能有史以來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怎能不是個精明人呢?現在,他突然發現大漢軍隊原來並非鐵板一塊,這個雞蛋上還有個縫。於是他便見縫插針,採取了纏的戰術:你要打我就打,你說談我也談。而且,圍而不撤的同時,他還使用離間計,想要挑撥漢朝的君臣關係,迫使韓王信投降,不戰而得馬邑。
  • 300將士死扛5萬匈奴,千裡奔襲,絕地救援,他們堪稱大漢王朝的超級英雄!
    耿恭臨危不懼,他站在城頭對匈奴大軍喊道:「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這是一種心理戰,告訴對方,咱們大漢的箭可不一般,射中你了,讓你生不如死!他旋即把部隊帶到了疏勒城,位於今天新疆奇臺縣,當年是漢軍修建的一個要塞,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宜於久守。果然,匈奴人又來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匈奴人咽不下這口惡氣,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