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明亮相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與上海觀眾面對面交流。
文 | 任海傑
聞名世界樂壇的頂尖女高音芮內·弗萊明,近十多年來在上海三次開獨唱音樂會,一次是在上海大劇院,一次是作為上海音樂學院大師班在賀綠汀音樂廳。10月25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之際,她第三次來到上海,在上交音樂廳再次以一場獨唱音樂會轟動滬上。時光流逝了十多年,年屆60的弗萊明依然那麼雍容華貴、儀態萬方、光彩照人,獨唱音樂會的含金量相當高。
弗萊明的嗓音以全能著稱,這個全能甚至已超越了通常所指的歌劇美聲的範疇,跨越到音樂劇、爵士樂、搖滾等領域,因此她的粉絲遍及全世界。當然,她的主心骨依然是歌劇美聲。她能數十年來長盛不衰,得益於她的科學用嗓和精心選擇所演唱的曲目。這次上海演唱會,充分顯示了她的這種理性和智慧。
上半場的曲目安排出乎常規,弗萊明以三首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開場:《致西爾維婭》《夜與夢》《鱒魚》。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一般是以鋼琴伴奏形式呈現,用樂隊伴奏很難得,現場聽來有一種與後來的德奧歌劇一脈相承的感覺,尤其是《夜與夢》,頗有理查·施特勞斯歌劇的韻味。弗萊明以舒伯特的三首小曲鋪墊熱嗓,然後直指理查·施特勞斯的最後一部歌劇《隨想曲》中的終場唱段。在近幾十年中,能出色詮釋《隨想曲》中女主角伯爵夫人的有兩位,一位是紐西蘭女高音卡娜娃,一位就是弗萊明,因此,能在上海聆聽弗萊明的演唱,殊為難得。這段終曲唱段,包括樂隊部分,長達25分鐘,表達了歌劇中的女主角伯爵夫人在兩位同時愛上她的男士之間難以選擇的糾結,而這樣的糾結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兩性之愛,更關乎到歌劇藝術中一個難以圓滿回答的超級難題——語言第一,還是音樂第一?弗萊明用獨到委婉的聲線於千轉百回中層層推進,表情豐富,跌宕起伏,猶如一出微型歌劇。如此篇幅的曲目在獨唱音樂會上很少出現,也只有弗萊明這樣的藝高膽大者才能所為。
下半場一開始弗萊明依然選擇了她的保留曲目——威爾第《奧賽羅》中女主角苔絲德蒙娜臨終前的獨唱「楊柳歌」與「聖母頌」,從傷感、憤懣、悲痛到虔誠、平靜、升華,弗萊明對角色內心的刻畫細膩入微,感人至深。與上一曲《隨想曲》相同,這些唱段不是用炫技的美聲來吸引觀眾,而是用對角色的深刻剖析和詮釋來感動觀眾,相比前者,更顯、更需歌手的深厚功力。
在完成了以上的重頭戲後,弗萊明又以三首平時很少有人在獨唱會上演唱的小曲殿後,依次是:保羅·託斯蒂的《理想佳人》、魯傑羅·卡翁來瓦羅《波希米亞人》中的「米賽特輕啟嘴唇」、溫琴佐·德克雷申佐的《燕歸巢》。這些小曲好聽而又新鮮,弗萊明唱來收放自如,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將演唱會之前的感動氣氛步步推向激動的高潮。
在全場觀眾的「山呼海嘯」中,弗萊明加演了三首: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格什溫「夏日時光」、理查·施特勞斯《Cacilie》。前兩首最後的弱音控制細若遊絲,餘音嫋嫋,堪稱極品。不無誇張地說,就這兩首最後餘音的表現,就值千金萬銀。弗萊明在60歲的年齡,用她獨到的智慧和高超的功力,展示了什麼才是頂級女高音的珍貴品質。
最後一定要提一下指揮張潔敏,她對歌劇情有獨鍾,如魚得水,全場徒手指揮,激情洋溢而又仔細周到,帶動上交很好地襯託了弗萊明的演唱,當場贏得弗萊明的頻頻讚賞,整臺音樂會充滿了溫馨歡快的氣氛。
- THE END -
歡迎訂閱2020年《音樂周報》!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落幕,20位選手獲獎,曹鵬鄭秋楓獲終身成就音樂藝術家稱號
他創作了《梨花頌》,從此和京劇作曲緊緊相連 | 人物
「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刊完整版來了
張國勇:交響樂中的儀式感
考級證書真的有用嗎?
《梁祝》誕生60周年,見證者終於還原作品創作歷史真相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民族管弦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