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孫中山是好友,設計了青天白日旗,是第一個為革命犧牲的人

2020-12-19 騰訊網

1914年,孫中山先生宣布「青天白日旗」作為中華革命黨的黨旗,此後該黨一直沿用青天白日旗。據了解,青天白日旗是辛亥革命時制定的第一面旗幟。而旗幟的設計者是興中會成員陸皓東,他也是第一個為共和革命犧牲的人。

1868年,陸皓東出生在廣州香山縣一個富裕家庭。父親長期在上海做生意,家境殷實,而且他是家裡的獨子,所以從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9歲那年,父親病逝,母親帶著他回到了老家生活。他家和孫中山家離得不遠,兩人年齡又差不多,便經常一起玩兒。他們都對世俗表示不滿,性格也相似,慢慢的成了好友。

後來,孫中山去了美國留學,陸皓東則在國內接受教育。他很聰明,擅長書畫。1883年秋天,孫中山回國,並給他講了歐美很多科學文化知識、民主主義思想,對他影響頗大。不久,孫中山四處宣傳政治改革,嚴厲抨擊腐敗的清政府以及一些落後的風俗,令陸皓東非常欽佩。孫中山的行為引起了當地鄉紳、地主的不滿,他被迫去了香港,陸皓東去了上海電報學堂學習。畢業後,他留在了上海,在上海電報局當譯報員。

1890年,陸皓東回老家結婚。而孫中山正在香港、廣州與陳少白等人醞釀革命,他經常參加他們的活動,為革命做準備。兩年後,他與人合辦了興利蠶子公司。1893年冬天,孫中山召集包括陸皓東在內的志同道合的同召會議,商量創辦革命組織興中會的事。該會議只是商討出了宗旨,沒能形成具體的組織。次年,孫中山和陸皓東一起北上,要求清政府改革。他們託關係上書李鴻章,提出學習西方的一些制度,從而讓國家富強起來。可惜的是,李鴻章沒有理會他們。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夕,清政府不作出應對,竟然忙著籌備慈禧的60大壽。此事徹底讓孫中山和陸皓東對清政府失望了,他們不再對清政府抱有幻想,推翻清朝、創立民主共和國才是唯一出路。此後,陸皓東在國內聯絡革命,結識有志之士,拿出父親留下的遺產當活動經費。孫中山就在海外發展革命力量。兩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1895年初,孫中山回國,陸皓東得到消息後立即與其會合,共商大計。2月,他加入了興中會,成了孫中山的左膀右臂。3月,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屈辱求和,激起了民憤。他們認為此時是起義的最佳時機,陸皓東在會上提出:「為了團結同志,革命派必須要有自己的旗幟,來表示和清政府決裂!」其他人都很支持他的提議,委託他幫忙設計旗幟圖案。陸皓東冥思苦想,最終設計出了青天白日旗,作為廣州起義的旗幟。然而,由於起義被提前破壞,旗幟未能使用。

為掩護革命黨人撤離,陸皓東當即決定自己最後離開。本來他已經逃走了,但在半路想起黨員名冊不知道有沒有被帶走,於是決定回去拿。當他毀掉名冊時,軍警也來了,不幸被捕。他寧死不屈,在獄中痛斥清政府,說:「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11月7日,陸皓東英勇就義,年僅27歲。

相關焦點

  •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闖將) 陸皓東:為共和革命犧牲的第一人,設計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發小 陸皓東,1868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商人家庭,祖籍廣東中山翠亨村,與孫中山是同村人。
  • 今日說辛亥,共和第一位犧牲者,他設計了青天白日旗代表什麼意思
    在那個黑暗、壓迫的封建末期,在那個外族侵略的屈辱歲月,最先覺醒的一批人,奔走呼號,在「唯有推翻現有國體」,才能徹底振興中華的的認識下,這些人在孫中山等人的領導下開始了他們的武裝革命的道路。被稱為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被稱為「廣州起義」。
  • 【陸氏名人】陸皓東:共和革命犧牲第一人
    這位被孫中山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生命是如此璀璨而壯烈。陸皓東是獨子,自幼聰慧過人,能書善畫,曾因繪《三國演義》人物肖像,在課堂上傳閱,老師罵他不專心求學。陸皓東反問:「畫畫豈非學問乎?」老師無言以對。若他專心在畫畫方面發展,日後定是一名大畫家。
  • 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啥玩意兒?
    生前來看下它的前生今世,它的身世也很曲折,幾經修改才變成現在這樣:它的前身叫青天白日旗(國民黨黨旗,左上角既是),在光緒19年(1893年),革命先烈陸皓東在廣州友人家中的「聽濤閣」,設計了一面「青地、中有白日」的青天白日旗,預備作為革命的旗幟,後在廣州起義中使用,但因為是首次使用且錯誤較多所以並不為眾人知曉。
  • 【中山畫傳】看國父 孫中山波瀾一生的革命畫卷,全彩珍貴照片首發!
    陸皓東向同志展示其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適上海同志宋耀如遺書,陳甲午敗戰後,清廷勢危,革命時機已至,促其歸國。文遂返香港,陽開乾亨行營商,陰圖起義之事,欲襲廣州,復引兵北,卒覆滿清。所謀也,兵分三路,汕頭、江西、香港,相與接應。既而事洩,遂敗,黨人多有就義者,尤先皓東,文贊之「為中國共和革命犧牲之首人也」。
  • 他率部首先衝過長江,第一個打進南京總統府,親手拽掉青天白日旗
    他率軍第一個攻進南京總統府,親手扯下青天白日旗,後授銜少將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發起驚心動魄的渡江戰役,蔣介石的長江防線迅速崩潰,隨後解放軍攻佔了南京,標誌著蔣介石的時代結束了。 是哪支部隊第一個打進南京總統府的呢?
  • 最為孫中山辜負的革命紅顏陳粹芬: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據說,孫中山的好友宮崎寅藏在《孫逸仙其仁如天》裡曾記錄一個故事: 有一天犬養毅問孫先生說:「您最喜歡的是什麼?」 孫先生毫不猶豫地答說:「revolution(革命)。」 「您喜歡革命,這是誰都知道的,除此而外,您最喜歡什麼?」
  • 中 華 民 國 國 父、國 體、國 號、國 旗、國 歌|國 旗 歌、國 都、國 璽 的 詳 細 由 來!
    陸皓東對中山先生等革命黨人人展示其所發明的青天白日旗  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山組成,第二年總部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成立,計畫發動起義襲取廣州,作為革命基地之計畫他們對外以「乾亨行」為名號,同時以陸皓東所創製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最後起義計畫因洩露而告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孫中山先生則被迫亡命海外。
  • 孫中山:書法宗顏蘇,寬博渾厚,詩詞融才情與革命精神,彪炳史冊
    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為革命奉獻終生,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締造者。作為革命家的孫中山先生,不以詩文為人們熟知,不以書法而馳名天下,可他的題詞遍布全球75座中山公園及各個中山紀念堂和全國幾千條中山路上,高山仰止,接受著我們的仰望和學習。
  • 誰是為孫中山扶柩的唯一一個日本人?
    筆記本記下「我決意參與中國革命」南方日報:過去梅屋先生和孫中山先生的交往是非常機密的,梅屋先生留下遺言,所有與革命相關的日記信件不能洩露。小坂文乃:的確,梅屋莊吉在留下的筆記本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基於與孫中山的盟約,決意參與中國革命。與此相關的日記、信件等概不對外洩漏。」一方面,他不想宣揚功勞;另一方面,擔心會因此受到某些人圍攻。
  • 都認識孫中山,但那些在孫中山背後的女人,你知道幾個?
    為此,一大片女性被他的才氣所打動,願意在他革命的道路上一直支持他。他有過四個妻子,但是被當時民國政府承認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原配妻子盧慕貞,還有一個便是國母宋慶齡。第一個妻子是盧慕貞,是孫中山的原配,也是孫科的母親。那時候孫中山脾氣倔強,家裡人便想通過娶妻來約束他。
  • 屢敗屢戰的國父:連續創業者孫中山
    他是異類,偏不,非要在沒錢、沒人手、沒名氣的情況下幹筆大買賣——推翻朝廷。事實上,不管是革命還是造反,都是一項事業,單講理念的歷史都是虛的,想成事,必須有能夠實際操作計劃。孫中山創業思路極為簡單:募款——買武器、招募死士(革命青年、浪人、幫會分子)——發動武裝起義。事實上直到辛亥革命前,孫中山的創業思路一直是如此。
  • 孫中山形象遭遇冰火九重天
    魯迅為共產黨所用,而為國民黨所惡,孫中山則受到國共兩黨一致力捧,國民黨尊之為「國父」,共產黨譽之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國民黨執政時期對孫中山的種種紀念,如改香山縣為中山縣、中山路遍地開花等,待共產黨執政,幾乎全盤繼承,這可謂一種殊榮。作為宿敵的兩黨,所共同批判的人物,不難找到一堆,共同推崇、聖化的人物,除了孫中山,不知還有幾人?
  • 姜文背後那面旗有什麼講究,你知道嗎
    五族共和旗 五族共和旗又稱五色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的國旗。五色旗原是滿清海軍的將領旗。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成立,孫中山為爭取袁世凱逼清帝退位,放棄了他中意的「青天白日旗」,定袁世凱喜歡的五色旗為國旗。 該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後,明令廢止五色旗,代之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 愛的見證:孫中山宋慶齡婚姻誓約書
    她遵從父親宋耀如的安排,接替準備結婚的姐姐宋藹齡,作為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協助他處理英文信件。在孫中山身邊的工作使宋慶齡著迷。她在給還在美國讀書的妹妹宋美齡的信中說:「我從來沒有這樣快活過。我想,這類事情是我從小姑娘的時候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運動的中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共事,孫中山被文雅、能幹、多才多藝而又年輕、美麗的宋慶齡所深深吸引。
  • 舊中國的秘密:五色旗、龍旗、青天白日旗有何內涵?
    舊中國有三種國旗:五色旗、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很多人不明就裡,將這三面旗幟混合使用,比如有人將五色旗作為北洋政府國旗,將青天白日旗作為民國國旗,而將龍旗作為北洋水師軍旗。而「莽錯」,實際上應該是「蟒錯」,意為蟒蛇之湖,因為蟒蛇外形和尾巴相似,故名。那麼,五色旗的五種顏色已經顏色之間的上下順序,又是怎麼得來的呢?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1928年12月29日僅僅過去半年,接管東北軍大旗的張學良便通電全國,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從此大帥府上的北洋政府五色旗正式換成了代表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這就是當時著名的東北易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