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念佛入定
問:師傅,我想練習打坐,請教一下打坐的時候專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行不行?只是心念,不出聲,心念耳聞,這樣打坐有沒有效果?求師傅指點
答:可以這樣修。可以參考我前面答覆別人關於怎樣念佛的方法。念觀世音菩薩亦是一樣。
-
修念佛也一樣可以修禪定。
修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是默念,心裡有聲音。持續一段時間,稍安靜後,將念佛的聲音拉長,一個字默念半分鐘的樣子。這樣慢慢心靜之後,會覺得提起默念(心聲響)會累。此時,放棄心聲響的默念,改為懷念的念。即如同記憶一樣,在心裡提起「阿彌陀佛」的記憶(此時心聲不響)。再繼續一段時間,會覺得提起記憶也很累,此時,提起記憶的動作也可以放下了,停在前聲佛號記憶消失,後聲佛號記憶將起而未起的狀態。稍住半刻,而呼吸自斷,清明一片,自然就入定了。
(編者註:念佛入定的方法,其實既能兼顧念佛,又能入定。若與佛相應,則能得念佛三昧,也是非常殊勝的修法,和二甘露門的觀呼吸入定,各有特點)
問:準備出家,想找個山洞獨居專修是否合適?(問題遺失,補錄大義)
答:找個小廟,清淨之地出家修行為最好。
出家後,依叢林制度,可以各處掛單參加各種禪修班,遇著明師的機會很多。
問:樓主,請問修安那般那的時候,只注意呼吸本身是什麼意思?呼吸本身是什麼?是入和出麼?注意人中附近的觸感時,依舊會覺知氣流的流入留出,需要理會氣流的出入麼?是注意人中的感受,還是單純的知道人中位置的「息入、息出」?
答:是注意人中的感受,還是單純的知道人中位置的「息入、息出」?2種都可以。一座修時間長一點,自己會摸到訣竅。
問:真心感激師兄分享
我轉發了您的文字
使一些退失信心的人找到了真實感
使他們快速走上實修之路
我想請教師兄一個問題
師兄到了滅盡定
是打算在此處取涅槃
還是回小向大住於四禪色究竟天?
這其中有怎樣的聯繫?
多謝??????
答:修行人修到最後,他是取涅槃,還是不住涅槃而走向大乘,這個和一個人的根性以及業力因緣有關,沒有固定的。修小乘法的,修到最後,不一定就是只能涅槃,而是非常有可能證到大乘的「明心見性」,發起勝義的菩提心,從而超越小乘而進入大乘道的起點。
回小向大是不需要造作的。而是自然的發起(個中內容不便詳說,不是普通境界,屬密的範疇)。比如《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獲二殊勝的描述,已透露一些。
按法華經說,三乘教法上雖有區別,但目的地是一樣的,三乘只是方便說法,其實都是唯一佛乘。
所以,修行人,我個人覺得,無需擔心自己落在小乘,雖按小乘修法,卻十分有可能證到大乘的境界(關鍵是平時要多修一些功德回向給眾生)。
問:涅槃是什麼樣子?是否就是禪定中陰?能證得色界天身嗎?(問題遺失,補錄大義)
答:這些體驗或者境界不可以講。特別不能對沒有到達那個境界的人講。講了他也聽不懂,只會以意識心造作去幻想,那就是夢中說夢兩重虛,錯得離譜了。所以只可以以理來告知。
你的問題描述有些不準確。
所謂禪定中陰,並不能叫中陰。中陰是死後往生之前的中間階段。禪定不可能有什麼中陰(因為禪定並不會導致死亡)。所謂的禪定中陰,是指的人以禪定力遠離了一切幻化之後,空性自然現前的狀態。
色界天身,佛教不說什麼色界天身,而是報身。其報身在十地滿心之後圓滿,遷往色究竟天成就報身佛。報身不是普通的色界天身,而是無量智慧福德功德所聚,是修行人以大慈悲心依真如智慧廣度眾生而自然成就之報身,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行之報得,而不是造作出來的產物。
要知道,佛教說,人無我,法無我。一切法性空緣起。千萬不要把報身理解錯了。
對於一般修行人來說,這些事情還太遙遠。把解脫修好,明心見性修到,智慧修穩固了,出離心、菩提心時刻提持,後面這些事情都會自然發生。南懷瑾有句話說:「最初的就是最後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誠是過來人之語。修行人千萬不要捨本逐末,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的從最基本修起就是捷徑!
(編者注:禪定中陰,可能是指一些人在禪定狀態中,神識離體的情況。若是神識離體,可以到處遊逛,類似意生身出去一樣,但這不是證涅槃。)
問:光徹五輪師兄
如果為了修觀而修禪定
到了四禪不是已經足夠了嗎
還有必要修四定嗎?
答:四禪穩固,斷呼吸就足夠了。可以在四禪穩定後開始修觀。
問:請教師兄:督脈已上升至「脊中」穴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卡在這兒的時間太長了,除了打坐外,有沒有什麼其它的辦法讓其快速通過?
答:我不了解道家的氣脈學說。佛家對這些統統視為不必要的身見。對於這些身體上的困擾,簡單的應對辦法,就是忘身。以禪定力,空去身見,而得與身不相應。什麼氣脈什麼的自然瓦解。各種問題自然消散。
如若不會空身,可以修白骨觀次第破身見。
問:師兄
阿羅漢在滅盡定涅槃
我執已滅
無啊羅漢無涅槃
之後重到菩提路成佛的是什麼
答:是佛性啊。
一切都是佛性所成。成眾生也好,成阿羅漢也好,成佛也好,都是佛性所成。
眾生之佛性,為煩惱所困,不能自在,輪迴六道不能自主。
阿羅漢之佛性,煩惱解脫,業力永熄,涅槃寂滅而不輪迴。
佛之佛性,煩惱與無明皆盡,得大自在,縱橫三界等涅槃,化身無量現身做佛。
佛性即覺性,即是法界。
問:請問大師入滅盡定一定要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才可以進入嗎?南傳認為滅盡定一定要修十遍處和修到第八定,而且是三果的聖人才能進入,請問大師如果從四禪進入空定再進入滅盡定這個方法成立嗎
答:空定有2種定義,1種,是說空無邊處定。這個和滅盡定沒多大關係。是在四禪時舍色界而入。
第二種,就是證涅槃。南傳說叫證空定。這個和滅盡定是有一定關係。因為,這種空定是要經歷滅盡之後而自然呈現出來(這是我個人認為啊,不保證絕對正確)。這是滅盡定先,而空定後。
有些人,在四禪開始,修觀,以觀之力,並加上出離心的動力,會自然定慧等持,並次第遠離色界無色界,並經歷滅盡的轉折點,而證到真空(即所謂的空定)。其滅盡定的過程可能非常短暫,乃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經歷了滅盡定的過程。
要達到滅盡定的過程,修到第八定的定力是基礎,而決絕的出離心才是關鍵。沒有真實的出離心,不可能自滅我執而證滅盡。而如果沒有第八定的定力,光有出離心也是不夠的,會覺得心力不夠,無力舍離境界。所以有修到第八定的定力和出離心是滅盡定的先決條件。而證滅盡定的能力是心證真空(心解脫)的先決條件。
南傳所謂修十遍處是出自《清淨道論》,我個人認為那裡面的修無色界定要求先修十遍處的方法,並不是唯一方法。我並沒有那樣修,純粹是直接舍禪境界而上禪定,根本就沒有修過十遍處(舍境界需要較強的定慧力才行)。
問:師兄大德您好,請教下疑惑。先前在南師的,南禪七天裡提到了。有位和尚入四禪定止呼吸,徒弟不知道以為師傅死了,就活埋了。那麼叫他搬動他出不了定的麼?這樣四禪定活埋,算成就大阿羅漢還是菩薩了?如成不了那是不是投人身從新修過啊?那麼用引罄聲能否出定?我現在最怛心的就是,如果修到四禪定家人叫不醒我,是不是也像那位和尚一樣把我拉去活埋或火化掉?
望師兄開示明了謝謝阿彌陀佛
答:修行人,首先要有為修行寧捨身命的發心。否則,發心上都不「破除我執」(因地),何敢期待修證上破除我執(果地)。若不如此發心,在修行中遇到空身境界將要來臨時必然會被嚇出來,從而導致修行中斷。
其次,在修四禪八定的當時,如果有外界因素動了修行人的身體,我個人認為,必然會導致出定。何以故,因世間禪定並未斷除「我執」,因有我執的緣故,身體產生的變化,會導致「我執」喚醒第六意識來察覺到底發生何事。一如熟睡中人被人搖晃,就會醒來的道理。
至於滅盡定,就不確定。因滅盡定暫斷我執故。然而,引罄聲能否引導滅盡定者出定,根據一些說法,是古人修禪以引罄聲集中定時引導人出定,久久形成習慣(業力),以此因緣,而能在滅盡定的當時,遇到外界有引罄聲,他就會出滅盡定(業力習慣使然,非是我執的緣故)。而如果修滅盡定者,在平時沒有以引罄聲引導出定的習慣,那就很可能無反應而不出定了。
行人如果只是修四禪,無需擔心此事。
如果是修滅盡定,修前加個戒(比如每座只入定2小時)那麼,當入定時間到達時,因戒力故,自然會退定。
問:師兄您好,南傳中有一個說法,即二因結生者無論如何精進禪修也無法進入禪定,您認為這合理嗎?
答:這種理論我無法以實修來證實。所以不知道其是否正確。
我個人從理解的角度認為不合理。
問:光徹五輪大德,修無色界四定,是否一定要從四禪修觀後才能修,能否修完四禪就直接修空,識,無,非,滅,等定,還有四無色定和滅盡定也有近行定嗎?請大德開示
答:四無色界定沒有近行定。
四禪是四無色界定的基礎。修四無色沒有修觀的先決條件,可以直接修。其實色界厭離心起,而離色界,就是無色界。
問:阿彌陀佛,頂禮師兄功德。
不知道師兄參照了那些經典,可以讓我們初學者了解了解。
答:心經、楞嚴經、楞伽經。
問:我勉強能入欲界定十分鐘吧,我修定經常昏沉,一昏沉,就不知道自己在修定,一個妄想來了,我就跟著跑了。
如何克服昏沉?
答:靠自己努力。
問:樓主,我最近想到輪迴轉世,想到如果真是這樣,那轉世後前世的身體消失了,記憶思維消失了,那轉過去的是誰?一個人除去他的身,記憶思維那還是他自己嗎。如果不是他自己,那還能叫轉世麼,是現在活著的人的思維去擔心來世的果,思維消失了,還有必要擔心果麼。如果人的主體不是身體和思維,還存在更重要的,那是什麼?如果轉過去的是因,是累世的業,那麼轉世後緣是隨機的還是選定的?如果是選定的,那果豈不是也是必然的。轉世後思維是由因,還是由緣定。要是這樣,轉世的就是些行為,與自我無關,那人就是被操控的,那記憶和思維都是衍生品,是不是這樣啊
答:無興趣回答這類問題,我前面聲明了,非實修問題,一律不答。
你這類問題,建議去百度《業力與輪迴》
問:師兄,您修完滅定盡後如何達到五陰解脫色受想行識?
楞嚴經看了南師與宣化上人的,對於修法師兄修的是什麼法?
請教師兄,如果師兄有機會可以我可以加一下師兄的QQ,如果不行師兄加一下我的QQ948869***
因為對於修法我有很多疑惑,即使明了
心外無法,皆是自性,不生不滅,涅槃經的常樂我淨。
望師兄慈悲,解答我的困惑。
阿彌陀佛
答:若修到滅盡定,自然會開啟智慧,遲早會解脫。
問:光徹五輪師父能告訴我,如何從空無邊處定,回到四禪,或者說身體感覺消失,如何恢復身體感覺?
答:去找身體,定就散了。自然會找到。這事問來問去,也不嫌浪費功夫?去修即自知,何須問這許多。
問:請問如何能識別自己已入初禪定?就憑離五蓋生五支便可?我覺得已入,但不知如何確定。
請問離生喜樂、定生喜樂及離喜妙樂的喜與樂如何分辨?我理解是喜有外境而生,樂是從內心自發的,不知對否?
請問初禪至四襌是否不一定要打坐才能入?行著路、說著話、站著、臥著是能入?
答:經歷了,自然知道。好比,剛才自己是清醒的,還是睡著的,還是走神的,還是沒走神的,你回頭思憶,一定知道剛才自己在幹什麼。所以,不必要去辨認什麼禪支、幾禪等等。就直接修,以禪定斷呼吸為修定的目的就可以了。
喜樂等等,初期明顯,久歷則不覺。這都是枝末事,不用追求,平淡對之,不拒不迎。
一定要身不動,才能修禪定。身有動,不名禪定。
問:請問大師,您在初修時,用什麼方式呼吸?是自然胸式呼吸還是腹式呼吸?
在《定慧之路》裡說要腹式呼吸,並且要做到無意。我現在能很快感受到人中的冷暖,但越集中感受,呼吸越小。如果讓要讓小腹鼓起來,就要動念,就會分心。如果不用腹式呼吸會不會像《定慧之路》裡說的二禪時會胸悶?或者打坐之前,先精修腹式呼吸?
答:腹式呼吸練習一會兒就可以了。開始觀呼吸時,就不必要去管怎樣呼吸,不要控制呼吸。我初修時,根本沒學過這些,當時純屬盲修瞎練,我就是逆腹式呼吸修的,一樣斷呼吸而入四禪。所以這個不需要去管怎樣呼吸,只需要穩定取相而入定。
2. 慈心觀的作用
問:修了禪定,變得冷靜,包括今晚向太太及兩位香港輔助警察表達自殺的意願。因由是與太太互相的固執,我願將我的個案公開,求教如何對治?定慧之路看了上過十遍,其他網上正面,佛教,自殺,抑鬱的材料過數百種。有2年多。我61,妻59,兩女93,94,1外母
答:最簡單的辦法,請去百度搜索廣超法師的慈心觀錄音,按照錄音引導,每天早中晚修三座慈心觀。慢慢就會好的。
(編者註:修行慈心觀有非常多的利益,能改善人際關係,增進善緣力量,甚至能轉業力,讓惡業輕報,善業重報。
南傳的《清淨道論》中說修習慈心觀的行者能獲得十一種利益:
1. 安眠——除了不會失眠,更會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2. 安寤——睡醒之時是感到精力充沛的。
3. 無有惡夢——不受惡夢的幹擾;即使作夢,也是吉祥的美夢。
4. 為人愛敬——由於慈愛不斷的從內心散發出來,因此表露在他的身、口行為的自然也是為他人所喜愛的。換言之,修習慈心觀之人將會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5. 為非人愛敬——同樣地,非人(如天神、護法神、鬼魅精靈)也會恭敬、愛戴修習慈心的人。
6. 諸天守護——修習慈心觀者的周遭都會有許多善神常在身旁攝受護持。
7. 遠離災害——修習慈心觀的行者能避免火燒、刀害和中毒的傷害。
8. 心識集中——能夠很快的獲得禪定。
9. 顏色光彩——由於善良的心,而使行者擁有明皙的膚色。
10.臨終不昏迷——修習慈心觀的行者不會畏懼死亡,因為在他臨終的那一刻,他不會愧疚和懊悔,且能保持正念。
11.得生梵天——若此行者沒有解脫,來生他將往生梵天界。)
問:我是念咒的,心念耳聞,用大勢至菩薩的法門修行,到現在大概7個月,打坐中碰到一個問題,希望能指導一下:從打坐開始起,就決定斷淫了,但是平均一個月會一次遺精,是在無夢情況下遺的,有什麼好辦法防止這種情況嗎?(是不是和我以前常手Yin有關)
答:戒吃肉及五辛。睡覺要持光明想。輔以修定靜心。
實修四禪八定、滅盡定,學習如來禪,祖師禪,同證解脫智,實修交流互助
請掃碼關注公眾號:yuanjuechan
如果對您有啟發,請轉發朋友圈,或點右下角「在看」,來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