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之戰》:格局決定了終局

2021-01-20 財貓電影

在電影中尋找曾經迷失的自我、忘卻的美好和更廣闊的世界.....

談起日本歷史,「關原合戰」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一個戰役,這場發生於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末期,以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為首的日本東西方諸侯勢力間的決戰,一舉消滅了反對德川的最大勢力,被公認為是日後影響和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江戶幕府(德川幕府)成立的奠基型事件。


因為這場會戰的重要歷史意義和波瀾壯闊的過程,所以自然成為歷史劇作和影視作品中特別青睞的題材,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搬上銀幕。

2017年的這部《關原之戰》,改編自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的同名小說。


這部小說,R君大概6-7年前看過,但是,除了故事背景之外,按R君自己的記憶,無論是電影中的情節設置(除了真實史實的故事內容),還是當初小說原作中所描繪和表現的立場和人物,似乎這部同名改編的電影作品和原作之間還是有著相當的差異.......


不過,大多數文學作品都會以勝利者的角度去演繹當時的歷史過程,而這部電影,卻一反常態,以失敗的一方主將:石田三成為電影的主要角色和條線,倒也充滿了悲劇色彩......也是R君第一次對石田三成這個人物有了一些更直觀的認識......


電影拍的好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日本戰國歷史題材的電影,以《天與地》和黑澤明的幾部經典作品《蜘蛛巢城》、《影武者》、《亂》為代表,水平之高,劇本之好,的確已經很難超越,就算是大河劇的《武田信玄》《利家與松》,也都是口碑爆棚.......在這些前輩的珠玉面前,《關原之戰》要想贏的自己的新地位,的確很難......

到了亂世,其實所有的英雄都想著要終結紛爭和回歸一統,甚至,即便在隱藏的成為「天下人」的野心之外,無論正邪,也都是期望著給百姓一個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新環境。從這個角度,無論哪個陣營,出發點都是一樣的,最終決定勝負差異的依然是每個人自己的性格脾性弱點........


或者說:格局最終總是決定了結局......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石田三成當然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和豐臣秀吉著名的「三獻茶」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當豐臣秀吉還是羽柴秀吉的時候,一天打獵出行,來到了長浜城外的一個寺廟中,當時年僅15的石田三成正是寺廟中的童子。 秀吉口渴問童子討茶喝,三成第一碗給了秀吉一大碗涼茶,秀吉一飲而盡,非常愜意,就問三成再要一碗。 第2碗茶上來的時候,卻已經帶了一些溫度,但是量卻只有了一半,秀吉心裡奇怪,但仍然一飲而盡,然後要了第三碗。 過了一會,三成送上了第三碗茶,不但滾燙,而且只有很小一碗......


秀吉非常奇怪,問小童,你為什麼給我的三碗茶是這樣的安排? 


三成回答:「大人雖然要喝茶,但是剛進來的時候,口很渴,也沒有心思品茶,所以小的先給大人一碗涼茶解渴用;等第2碗的時候,讓大人習慣一些溫度的上升,再減少一些口渴的欲望。到了第三碗,才是真正的茶,這時大人口也不渴了,可以慢慢真正的品嘗這茶裡的香味。」  (日本人對喝茶是非常講究的)

秀吉非常驚訝於這個小童有這樣的思維才智,於是把三成收在身邊,從此開啟了三成成為秀吉心腹的旅途。而聰慧,善於察言觀色,揣摩秀吉心思的三成,一路以來,作為內政後勤和收集情報的執行官(奉行),相當好的伴隨了豐臣秀吉,在南徵北戰立下了大量功績,到了1598年豐臣秀吉臨死之前,年僅39歲,就成為了豐臣家「五奉行」 的首席,可見豐臣秀吉對石田三成的信任和喜愛。


可惜,少年得志,青雲直上,就容易滋生驕傲之氣。 石田三成主要承擔的是內政管理的工作,在戰亂紛爭的年代,文官要得到武將的尊重本來就是困難的事情,偏偏三成還依賴著秀吉對他的寵愛,自己以真理和正義為原則去處理事情,很多時候,還越級給各大名(諸侯)下達命令,甚至叱責,因此得罪了相當多的武將,甚至包括了很多豐臣家的舊臣,比如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加藤嘉明這些名將(相當部分還是賤嶽會戰裡面的「七本槍」大功臣)........

而且,三成也相當不尊重其他大名的輩份和專業度。比如,最終在關原會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小早川秀秋,就因為豐臣秀次的謀反事件(石田三成負責調查此案,牽連了相當多的大名),被沒收了十萬石收入的領地;而在電影中(也是一種傳聞),當西軍中著名的薩摩軍島津豐久提出夜襲東軍的計劃,卻被三成一口否決,之後也導致了關原大戰時,島津軍不滿石田三成的安排而徹底做壁上觀。(事實上,最後西軍全軍慘敗時,不過1500人的薩摩島津軍居然可以殺的東軍陣腳大亂,突圍而出.......)。 而佔據所有地利和人數優勢的西軍,幾乎有一半軍力(包括總大將毛利輝元的軍隊)不是倒戈就是根本沒有參戰.......

雖然石田三成使用的旗印是「大一大萬大吉」,意思是「期望實現太平盛世」,手上也有島左近、蒲生鄉舍這樣的名將,還有宇喜多秀家這樣的厲害角色作為盟軍,但是他得罪人實在太多,讓整個西軍內心疑慮重重,又不夠權威,只能任由大家各自為戰,最終只能敗給了老謀深算、經驗豐富的德川家康。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明明關原會戰是為了代表豐臣秀吉家的實力和德川爭奪天下的管理權,衝的最猛的東軍幾隻先鋒部隊都是豐臣秀吉的家將,而最後臨陣叛變,最後徹底決定勝負的小早川、赤座、朽木、小川、脅坂,也全都是東軍的將領和豐臣家的軍隊......


所以再智慧的石田三成,即便期盼著天下一統和太平,仍然因為長期的失道寡助而被人遺棄。


所以有時候,高速成長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沒有修好必要的內涵、德政,無論個人也好,組織也好,崩塌的速度也是令人驚異的,而且往往一旦潰敗,就萬劫不復.......


格局決定了終局

德川家康有個外號叫「老烏龜」,一方面來自他的個性相當沉著隱忍,另外一方面也是說他壽命很長(73歲,在當時算是相當的長壽)。 


日本的戰國歷史,有一種說法是:「織田信長種下了麥子,豐臣秀吉收了麥子,但最後是德川家康把麥子磨成了麵粉,並做成了餅吃了。」 形象的說明了,一代梟雄織田信長開創的天下一統事業,消滅了很多對手,但中途消亡,繼任者豐臣秀吉雖然最終統一了日本,最後卻被活的最長的德川家康經過關原會戰和2次大阪會戰最終攫取了天下,並開創了265的德川幕府。


其實德川家康一路的歲月,從來都是在別人的光芒和威壓下艱難生存。德川家的領地三河,夾在2個戰國強大的家族尾張的織田和駿河的今川家之間,歷來無險可守,只能在夾縫裡面求生存。他從小就被送到織田家做人質(當然也正因為當人質的這段歲月,織田信長也從小就把德川家康當弟弟一樣看待,在今川被織田消滅後,織田德川同盟算是戰國時代最牢固的同盟).......

今川被消滅後,德川家康負責抵抗著東面強大的武田信玄和北條家,三方原會戰中他被武田信玄大敗而歸,差點死在戰場上.......自己的長子也被織田信長因為謀叛罪逼得切腹自盡......


「本能寺之變」後,羽柴秀吉崛起,德川家康雖然在小牧.長久手會戰中略得優勢,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臣服秀吉,並把自己的兒子送給秀吉當養子......


所有的這些歷程,在一般人的眼中,都是屈憋甚至被羞辱的做法。但是,正是因為他的韜光養晦策略,德川家始終就在戰國亂世中穩固不倒。

在關原會戰之前,有一個傳聞的故事是:7大武將趁豐臣秀吉死去,直接要殺石田三成,三成只能逃到德川家求庇護,德川沒有趁機下殺手,卻派人斡旋調停了這場風波,保全了石田三成。


歷史記載:石田三成當時對德川非常傲慢,有一次在寺院,三成的手杖掉在地上,德川幫他撿了起來,交還給他,但三成居然連一句謝謝都沒有,還面露傲慢之色離開。(電影中也提及了這段故事)。 


德川家康後來說:「是我在培養著三成的野心和傲慢,讓他慢慢膨脹,讓他覺得可以做我的對手.......」  

在關原會戰之前,島左近勸三成暗殺家康,三成卻說:「這不是正義的做法。我們要讓天下一分為2,然後一戰定勝負。」 充滿了書生的自負和幼稚。


作為內政首席的三成,不但沒有因此跟豐臣家的大名們交好,反而得罪了很多人,連豐臣的澱夫人都不站在他一邊。 相反,德川家康則被人形容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溫暖謙和,除了三成的幾個死黨外,大部分的大名都站在了家康一邊。明明是石田三成是為了豐臣家跟德川開戰,結果偏偏都是豐臣家的軍隊先把三成擊敗了......


懂得人性,隱忍,胸懷天下,不計較微小得失的德川最後把盛氣凌人的石田逼到了主動發起決戰的地步,雖然兵力、地形都不佔優勢,卻最後利用天時和人和的優勢贏得了大戰的勝利。這就是格局的力量。


有人說:關原會戰時,石田三成不過39歲,當時德川家康已經57歲了,如果石田三成懂得隱忍一些,再熬一些時間,他熬也把德川給熬死了,完全可以不戰而勝。偏偏太多的時候,很多人就是喜歡過於自我膨脹,急於下結論,急於證明自己,急於行動,最後其實不是輸給了對手的強大,而是輸給了自己的錯誤。 


當然,也可惜了島左近,甚至之後的真田昌幸、真田幸村這些名將,雖然智武超群,但是站錯了隊,也只能在歷史上留下悲壯的事跡印記......

最後,石田三成的墓依然屹立在今天的京都大德寺的三玄院之前,刻著這樣的離世文:

石田三成——悲劇的結尾
築摩江や 蘆間に燈す かがり火と ともに消えゆく 我が身なりけり
隨築摩江畔蘆間篝火之消逝,吾身也隨之消逝。


海浪拍過,誰還會記得卡帕萊的雷雨中屋下的海龜呼吸之聲?  至少,歷史還是記得那些曾經為了夢想和大義而震動天下的人。 

R君,2018年2月27日,於加拿大


·END·


兵無常勢,水無定形


相關焦點

  • 《關原之戰》,豆瓣評分 7.0,網友:格局決定了終局!
    《關原之戰》,豆瓣評分 7.0,網友:格局決定了終局!《關原之戰》岡田挺好,場景美工配樂還不錯。劇情就是完全三成中心的流水帳,大谷是走過場的,西軍重要人物直江宇喜多豐臣家眾人譁啦譁啦地閃過去了。支線人物真田家鳥居元忠等等直接被忽略。另外這樣無視關原三神的神威真的好嗎。
  • 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戰力分析
    「關原之戰」作為近世日本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場大戰,其規模是史無前例的,這場被後世日本史學界稱為「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值得深思分析。此戰不只是在關原進行,而是從北邊的日本東北地區到西邊的九州各地都加入了對戰陣營。
  • 關原之戰鏡鑑
    對於日本多次熱情的邀請,德國政府卻是敷衍了事,最終挑選了擅長戰史研究,卻缺乏實戰經驗的少校——克萊門梅爾克。據說有一次為學員講課時的過程中,梅克爾少校被臨時要求講解日本歷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這場戰役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梅克爾少校雖然以戰史見長,但顯然對日本的歷史缺乏研究。
  • 主播專欄 | 關原之戰
    今天是想推薦一部電影,2017年上映的《關原之戰》,故事講述了決定日本戰國末期天下走向的一場決定性戰役關原之戰的始末。
  • 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之戰,是如何在8小時內分出勝負的?
    摘要: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之戰,是如何在8小時內分出勝負的?關原之戰,這場決定日本未來命運的戰鬥,雙方各自集結如此龐大的軍力,誰都不會料到會以如此快速的方式結束,那麼,關原之戰是如何在8小時內分出勝負,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上)
    而日本文祿・慶長之役(即大明萬曆援朝戰爭)的戰敗,使得這些親豐臣氏大名的實力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而德川家康藉口監視北條家餘黨,並未參戰,保存了實力),為關原之戰的結局埋下了些許的伏筆。這樣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已經是一個坐擁256萬石的大大名了,而秀吉幼子秀賴(天下人)直轄領地也不過222萬石。
  • 「關原之戰」,可以一看
    歷史上,關原之戰後,日本迎來了長達265年的德川幕府統治時代,可這一影響了世界走向的戰爭,一天即告結束,雙方各自投入了不到10萬的兵力。在司馬遼太郎的原著裡,著墨最多的是大戰之前東西軍暗潮湧動、聚散分合的政治手腕。電影《關原之戰》對此也是著力甚多,甚至比原著還多出了初芽這條線。最後三成赴死的路上,初芽對他說的那句「大一大萬大吉」,是影片最大的淚點。
  • 關原之戰,小早川秀秋成決定勝負的關鍵?他不倒戈,西軍也贏不了
    一般的說法認為,小早川秀秋的倒戈成為決定關原戰事走向的關鍵因素,但他在關原之戰中的具體作用是什麼依然沒有定論。假設小早川秀秋在關原沒有倒戈,石田三成的西軍有沒有可能擊敗德川家康的東軍呢?小早川秀秋奇怪的是,小早川秀秋才能不明,那他憑什麼影響關原之戰的勝負。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
    上一講我們講述了關原之戰的背景和戰前雙方所做的準備,今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介紹這場在日本史裡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還有影響它的第二個男人
  • 造訪決定日本戰國天下的關原之戰西軍本陣:岐阜「大垣城」
    在日本戰國歷史之中,「關原之戰」可說是無人不知的著名戰役,這一場戰役又被稱為「決定天下之戰」,其中西軍名將石田三成當年指揮作戰的陣地就設在岐阜縣大垣市的「大垣城」,雖然廣大的城池因為時代變遷之下已不復存在,但是護城河遺蹟
  • 終局之戰尚未未結束!三階反派滅霸降臨《漫威:未來之戰》
    滅霸並沒有真正的死去,而是進入了《漫威:未來之戰》世界。在復聯4中,從過去穿越而來的滅霸,手上並沒有無限寶石,甚至連無限手套都沒有,而是拿著自己的招牌武器——雙刃戰刀。 於是,當滅霸來到《漫威:未來之戰》的世界之後,他覺醒了三階成為了遊戲中最強的英雄之一。 滅霸此次突破三階擁有了十分強力的終極技能——無盡空虛,不僅能夠造成大量的傷害,在給自己增加大量buff清除掉自身所有的減益buff的同時,還能清除掉敵方所有的主動增益效果,用得好可以說是一個神技了。
  • 述而·從關原之戰到武家天下
    今天是日本歷史上關原之戰(1600.10.21)的420周年紀念日,七個甲子以前,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會戰關原,由於秀吉養子小早川秀秋的反水,這場決戰在當天就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最終贏得天下,建立江戶幕府。作為領起近世乃至近現代日本命運的關鍵戰役,關原之戰及附於其上的意義成為經久不衰之議題。
  • 終局之戰,一雪前恥!
    截至4月24日凌晨3點50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評分高達9.1共有約14萬人參與評分有82.7%的觀眾給出9-10分的好評分女性觀眾似乎比男性觀眾更愛這部電影截止目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短評已經超過1萬8千條大多數觀眾都表示被影片所感動即使拍過這麼多大片情節仍然能夠不落俗套大概就是漫威的魅力所在吧
  •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霸佔影視行業多數話題
    原標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霸佔影視行業多數話題   說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上映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霸佔著全世界整個影視行業的絕大多數話題。
  • 《信長之野望》票選人氣武將 關原之戰第一武將公布
    導 讀 近日,光榮特庫摩打不了一份《信長之野望(Nobunaga's Ambition)》的調查問卷,超過3000人參與了投票,評選出了「關原之戰的第一武將
  • 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之戰,10大謎團一次解開
    關原之戰是決定日本近代命運的關鍵戰役,也非常富有傳奇性,早上開戰,下午就打完,6小時就分出了勝負,也為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畫下句點。1966年出版的小說《關原之戰》,作為日本文學大師司馬遼太郎的戰國三部曲之一,故事以戰國為舞臺,在豐臣秀吉死後,由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和以德川家康為首,勢力逐漸增長的東軍,發動了一場決定天下誰屬的「關原之戰」。此次本戰役首次改編成電影,找來兩位奧斯卡影帝役所廣司和岡田準一,分別飾演東西兩軍主將: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
  •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詳細分析及漫威電影的未來
    提示:本文包含《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劇透,請小夥伴們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閱讀,謝謝!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已看過《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說真的,關於這部電影的結局有很多值得討論,包括無限戰爭裡響指下消失的英雄回歸,鋼鐵俠的死亡,雷神的新故事以及美國隊長的新生活等等。
  • 日本電影《關原之戰》講述戰國時期的戰役,很有意義,值得推薦!
    《關原之戰》講述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發生的一場「決定天下」的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領導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
  • 【漫威:未來之戰】終局之戰逆轉無限!重溫復聯4的精彩感受!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不僅是對滅霸的復仇之戰,也是漫威這十年的二十多部電影的一個總結,之前電影裡所有的彩蛋、伏筆都能在這部電影裡一一體現。在這麼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有著漫威正統血脈的手遊《漫威:未來之戰》也將進行一波巨大的更新,同步復聯4的內容。《漫威:未來之戰》官網目前給出了六條線索,雖然線索依舊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我們還是可以結合復聯4電影的內容來進行推理。
  • 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之地和悲慘壯烈的西軍的戰鬥
    秀吉死後,德川家康開始網羅天下大名們的心,企圖瓦解豐臣政權的團結,五奉行之首的石田三成率先發現了德川家康的野心,於是開始組織各方一起抗擊家康。雙方最終在關原展開對決,不管從兵力還是布陣上來看都是石田三成穩贏的戰役,然而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早已洞悉人性的弱點,隨著西軍大部分軍隊的叛變,西軍慘敗於關原,無數的忠臣名將永遠的沉睡在關原這片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