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野的摯愛,萬曉利的歌這麼難聽,原因竟是……

2021-01-09 孤島音樂

2018年,萬曉利47歲。

自2002年籤約摩登天空起,他已經在民謠圈活躍了16年。16年,子女長成了大人,萬總逐漸老去,但陀螺一直在轉。

寫董小姐的宋胖子很愛萬曉利,摯愛。宋冬野受萬曉利影響很深,不難看出胖子的作品有些萬曉利的影子。宋胖子是萬曉利的追隨者,萬曉利也是宋冬野唯一的偶像。

2017年11月,萬曉利發行他的第五張個人專輯《天秤之舟/牙齒,菠菜和豆腐與詩人,流浪漢和門徒》,專輯名很長,幾個很簡單的名詞堆積,誰都不知道萬總要表達什麼。

發布會上來了很多人,宋冬野、馬頔、堯十三……像一場民謠音樂人的聚會。16年的時間,萬曉利成為中國流行民謠的巨頭,足以撐起並影響民謠圈的半壁江山。

萬總的歌很難聽,真的。

《狐狸》、《陀螺》、《達摩流浪者》一首首經典中的經典,在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都是難以忍受。《狐狸》中夾雜的怪嚎,《陀螺》裡的亂轉,除了萬曉利粗糙的嗓子,聽不到這些歌的其他聲音。

不同於其他民謠歌手,萬總的歌沒有節奏,每一首都風格迥異。當我第一次想要了解他,打開他的熱門單曲,一首接著一首的聽。除了翻唱版的《女兒情》,其他歌聽不到一半全被我切了。

有時候會懷疑喜歡萬曉利的人審美觀是不是出現偏差,他唱的真的難以忍受呀。民謠圈為什麼會將這樣一個人奉為標誌,他創造的經典到底是哪裡經典。

後來當我聽完宋冬野、馬頔、趙照、貳佰、堯十三,再聽萬曉利已經不是難以忍受的感覺了。民謠寫的是現實,是悲傷,萬曉利也是悲傷,只是更深層次的悲傷,他在用哲學栓釋悲傷。

拋開無病般的呻吟,令人窒息的悲傷,萬曉利其實在思考,為什麼會悲傷?他在尋找悲傷的解決,他要跳出自我封閉的那個圓。

萬總新專輯有一首歌《答案》,他是這樣介紹這首歌的,「遠與近,輕與重,前後與薄厚,上下與冷暖與裡外與虛實,物外之物,身後之身,尋找就沒有答案。尋找就沒有答案,不是沒有答案,也不是不去尋找,而是它就在那,只是我看不見。」

我坦白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也不懂他是怎樣的哲學,只是覺得答案很遠,很深沉,我們需要去尋找。對於萬曉利,我們也需要去理解。

10年《北方的北方》發行後,萬總帶著新歌去巡演。演唱會上,原本不打算唱舊歌的萬總抵不過觀眾的呼聲,於是《狐狸》、《陀螺》的伴奏又響了起來。

打開各音樂APP,發現萬總的熱單都是那幾首,新歌再出,熱單也沒有變過。也許2010年《北方的北方》發行後,萬總就沒有人懂,也沒有人在聽了。

萬總喜歡用生活中的小事物栓釋對生活的理解,操場、老狗、小狗,簡單的事物包含了很深的理解。

我們覺得他難聽,就是不懂他對生活的理解,不懂這深層次的民謠吧。

我還記得有人評價萬總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很誇讚,也很貼切。「正是萬曉利等極少數人的存在,才得以把一人一琴的現場威力放大到無限,才讓音樂現場有了繼續存在的意義。」

多年過去,萬總還是一人一琴,他堅持的東西永遠都沒有改變。

相關焦點

  • 萬曉利《痛,也不能》上線網易雲音樂 宋冬野評論新專最愛
    9月29日,萬曉利新專輯先行曲《痛,也不能》上線網易雲音樂。據了解,2017年,萬曉利攜12首新作而歸,這張精心打造的新專輯或將於11月全面發行。5月以來,單曲《你,來替我做個夢》、《答案》、《庫布齊》已陸續發布。
  • 宋冬野到趙雷,民謠界還有多少人能夠像堯十三一樣,只唱自己的歌
    趙雷和宋冬野已經退出公眾視線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說起趙雷的隱退,其實很有戲劇性,因為讓他放棄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原因正是他曾經想要追求的:出名,掙錢。趙雷在民謠大火之前一直都是處於歌火人不火的狀態,而隨著民謠火了起來,趙雷想要掙錢。
  • 宋冬野這半年|特寫
    朋友形容為「雲遊」,在宋冬野,那只是排遣寂寞和無奈的一種方式。「哪怕就在個酒店住兩天便回來,也行。」杭州是他「雲遊」的一站,且意義不尋常。那是他最尊敬的音樂前輩萬曉利目前的居住地。將萬曉利視作不可逾越和妄言的精神偶像,這個念頭從宋冬野第一次聽到對方的歌之後,從未改變。「永遠要仰視,說一句話恨不得要記下來。」他知道這聽上去有點過頭,但依然故我。
  • 宋冬野:愛哭的男孩為什麼能紅 人物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種意義是不是某種程度上有點誇大了,但宋冬野毫不掩飾那個在唱片封面上閉著眼睛彈琴的中年男人萬曉利對於自己的意義,「因為萬曉利我才走進獨立音樂的門,聽了他的東西我才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今年全國巡演的開場曲,宋冬野定了《陀螺》。不光是萬曉利,宋冬野對音樂有種極端的敏感。
  • 宋冬野,堅持住
    金曲獎的頒獎詞說: 不只是引經據典,或華麗詞藻的堆砌;宋冬野以《郭源潮》塑造以可以聽聲、也可以聽情的音樂故事;整首歌詞沒有贅字,文字造詣相當精彩。 2 《郭源潮》的編曲,相較於宋冬野以前的歌,有了質的飛躍。而它的歌詞,也比以往更有禪意。
  • 宋冬野「重生」
    也許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沒有船,塵囂處港空了,島上港也空了,塵真歸了塵,土真歸了土,兩群人都站在鏽了的空港上,望著對岸,該和起多麼美的一首曲子。——宋冬野看起來很哲理,也有些「看破紅塵」的感覺,總之是很高的高度啦,不是《董小姐》或者《成都》這樣的小曲兒可以比擬。就算不為捍衛「民謠一哥」的位置,這首歌也是有野心的,至少意味著「真正的音樂人」宋冬野重生了,「有故事的男同學」重新出發了。
  • 宋冬野,你可算是回來了!
    雖然在這五百多天裡面宋冬野的名字有出現在音樂節的海報上,但最終主辦方還是出聲明告訴大家,宋冬野並不能如願出席,相信其中的理由大家也明白。去年四月初,宋冬野去杭州拜訪了自己心目中的最尊敬的音樂前輩萬曉利。自從第一次聽到萬總的歌,他便把萬總當成了不可逾越和妄言的精神偶像。
  • 我所認識的前同事宋冬野
    宋冬野幹的活是圖書營銷,跟我一樣,也是新手,全得從頭摸索。可能越是這樣,越能想出奇招。熟悉他歌的人都知道《董小姐》《安河橋北》,其實他還有一首叫《佛祖在一號線》的歌,可能有人聽過。歌的來歷,就是為圖書營銷創作的。那本書就叫《佛祖在一號線》,是李海鵬在南方周末的文集。當時李海鵬還不出名,宋冬野說,他寫首歌來配合講書。
  • 「失業青年」宋冬野,發新歌了
    有一次他在後海溜達,「聽到有人在唱李志,便欣然入座,坐定又聽他唱了幾首萬曉利,我那潛藏已久的歌手夢又膨脹起來,堅決地掏出二十塊錢,要求自己唱一首」。耐不住性子的宋冬野會時常發些牢騷。寫歌唱歌都不賺錢,連生活都很困難。可宋冬野愛民謠,愛寫歌。他還是忍不住,一直寫。雖然他寫的那些歌,當時就像本破書一樣,會被人翻開,但很少被人傳閱,更不會有人發現其中的珍貴。
  • 女兒情萬曉利翻唱原唱吳靜再度躥紅,但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後會無期》上映第二天,歌手萬曉利買了張電影票,去看了韓寒執導的這部電影。當馮紹峰告別袁泉,跟著陳柏霖重新上路的時候,《女兒情》的音樂適時響起。這是萬曉利第一次在電影院裡聽到自己的歌,「黑暗中,感覺四周的眼光都看了過來。」萬曉利沒有想到,這首他在2008年翻唱的老歌,很快就走紅了。
  • 民謠歌手萬曉利:「音樂已經夠我受的了」
    自稱萬曉利「頭號粉絲」的宋冬野最年輕,積極地招呼現場歌迷,籤名拍照。李志最晚到,「有個小演出,去賺錢了」。周雲蓬的導盲犬熊熊在舞臺周圍躥上躥下,一下撲到了宋冬野懷裡。當天萬曉利唱了六首新歌。其他人接著上臺,唱歌,談陳年舊事,講彼此如何結識。臺灣音樂人萬芳是其中唯一的女性,與大家相識最晚,她在發布會上調侃:「很多人說,你是現在才認識他們,他們現在都不煙不酒了」。
  • Vol.283《夢遺少年》-宋冬野
    還是說了一堆屁話,今天這首歌,其實我也算蠻喜歡的一首。之前在麻油葉的演唱會上也聽了宋胖子唱的現場,就我個人覺得,這首歌算是他的歌曲中比較有深度的一首了。當然,從標題你或許可見端倪,這真是一首小黃歌啊,哈哈哈~只是今天單曲了很多遍之後,才漸漸的發現,其實這首歌裡幾乎每句歌詞都是故事啊。
  • 詩人,流浪漢和門徒:萬曉利的新專輯,和「中年養生」民謠圈 | 三明治
    那張專輯裡包括了很多備受喜愛的歌曲,比如《狐狸》,那張專輯也啟蒙了很多年輕一代民謠歌手,比如一直號稱自己是萬曉利頭號粉絲的宋冬野。那天晚些時候,宋冬野送了萬曉利一艘船的模型作為慶賀的禮物,女主持人問萬曉利:「這是一帆風順的意思吧?」萬曉利沒有糾正,用一貫溫和的表情點點頭。
  • 宋冬野《郭源潮》被金曲獎提名,這個有才的胖子已經快被封殺兩年了......
    宋冬野知道,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他說「大麻很好戒」,沒幾個人相信他,雖然他暫時沒辦法商演,但這正好給了他潛心創作的機會。作為一個歌手、一個音樂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他背上行囊,雲遊四方,還專門跑到杭州找到自己最尊重的音樂人萬曉利,請求他的引導。
  • 那是萬曉利的歌詞,也是我們永遠的年輕
    萬曉利,是這熱血記憶的一部分。年代的隔閡存在在每一個角落,而音樂卻能讓不同年代的年輕人共鳴,萬曉利的民謠就屬於這種力量,不經意間,他的自由詩意歡快的情緒就已穿透聽者的血脈,一起熱血噴張,一起年輕。,似乎從那時候開始,很多人願意用狐狸來比喻萬曉利。
  • 李志、宋冬野、馬頔……民謠歌手結婚後就寫不出好歌了?
    咱們今天的主題就是:李志、宋冬野、馬頔……他們結婚後寫的歌,真的不如從前了嗎?都說婚姻是創作的墳墓,如今這3位男青年也相繼邁入其中,不少粉絲都表示自己看著他們從窮困潦倒男屌絲,從帥小夥變成白白胖胖已婚男的。記得剛有網易雲時,這些人的熱門歌曲評論畫風就極其雷同:這些人日子一好過全都變了,讓真正懂音樂的我好孤獨。
  • 恭喜宋冬野,喜提金曲獎
    ,進入了一段沉寂期,然後靜下心來創作了《郭源潮》,這首歌作為宋冬野的復出之作,當時還做了一些宣傳,但是被很多人舊事重提,所以到現在宋冬野仍然是一種半「復出」的狀態,演出依然受限。我一直覺得一首歌其實被怎麼解釋都是對的,所謂思想的自由那就是「一想之美」,你覺得是什麼意思,那就是什麼意思,其中樂趣自己知道就好,聽歌的人和寫歌的人是平等的。如果有人想知道我寫這歌的意思是什麼,我可以逐句解答。
  • 宋冬野隱忍了569天,剛復出,又被封殺了...
    圖片源自網絡主辦方沒有說明原因,但我們都心知肚明——「吸食大麻」,這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宋冬野的一個標籤,並使他永遠地困宥于禁演的黑名單。宋冬野又何嘗不知道,但要想重新走出來,還得靠作品說話。過去的那段日子裡,他夜不眠日不休,不斷錄歌然後再刪,最多一次,他一天刪了30多首歌。在不斷往復之後,5月份他拿出了《郭源潮》,歌曲裡,他說,「層樓終究誤少年,自由早晚亂餘生」。
  • 宋冬野涉毒後半年沒露面 拘留時看"熊出沒"樂瘋
    客觀原因也有。以前他誰都不是,別人跟他掏心置腹。現在他可是宋冬野,別人見他時多少有點偽裝,一些缺點和正常說話的習慣,都抹去了。「我也一樣。現在見到陌生人,我肯定會裝一下逼嘛,把自己搞得稍微文質彬彬一點。然後「你好你好」地時間長了,自己可能也有些變化。這樣的變化有時候夜裡想起來,是特別難受的。」他坐的位置背靠落地窗,背光,整張臉都在陰影裡。他低低地感慨一聲,「操,沒勁。」
  • 如何理解宋冬野《郭源潮》的MV?我與民謠的故事
    2017年5月9號,由宋冬野作詞、譜曲並演唱的歌曲《郭源潮》發布。18年6月23日,宋冬野憑藉該作品獲得了備受矚目的第2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獎。時隔兩年,從吸食大麻進了局子被萬人唾棄到如今重拾榮譽。宋冬野的人生看上去仿佛起起伏伏,坎坷不平。但以我這樣一個旁觀者的心理,其實不然。16年,他剛出事的那年。我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