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妹一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和尚一下聯,才女羞愧不已

2021-02-13 每日熱點動態

對聯,是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傳承上千年的藝術瑰寶,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讓歷朝歷代的才子門情有獨鍾,乃至到了明朝時期,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更是在得空時,常常與大臣們切磋對聯,因此被老百姓稱之為「對聯天子」,足以可見,對聯雖短,卻不乏深意,一副上佳的對聯,足可媲美一部鴻篇巨著。

明朝嘉慶年間,福州府有一小孩叫李孟,自幼才華橫溢,善於吟詩作對,受到了私塾先生們的喜愛,常常與之切磋對聯,提高學問,一天的夜裡,突然狂風來襲,門前大樹上的鳥巢和幾隻小鳥,被大風被吹落在地。

私塾先生見此,有意考一考李孟,當即指著鳥巢和小鳥,吟出了一上聯來,且讓李孟對下聯

上聯:風墜雀巢,二三子連窠及地

私塾先生這上聯出的非常的巧妙,運用的是諧音聯,聯中「連窠及地」諧音為「連科及第」,一語雙關,寓意為連連科舉及第,考中狀元。話音一落,便將目光投向了李孟,期待他能對出絕妙的下聯來

下聯:月穿雞屋,四五聲金榜啼鳴

當時,恰巧月色明亮,破雞屋裡的公雞正在啼鳴,李孟見此,靈機一動,便吟出了下聯來,也運用了諧音,聯中的「金榜啼鳴」諧音「金榜題名」,一語雙關,可謂是珠聯璧合,不失為一副上佳的絕對。

說起蘇東坡,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北宋的大文豪,小時候課本上常常能看到他的詩詞歌賦,其一生飄逸不拘,不善迎奉,不管是為民還是為官,均落落大方,瀟灑從容,令人驚奇,而蘇東坡有個妹妹,人稱蘇小妹,她的才學一點不輸於蘇東坡,性格更是與蘇東坡相似,在當時算是一位奇女子。

蘇東坡和蘇小妹常常在閒暇時,借景做對,互相調侃,互相嬉戲,而蘇東坡每次在與蘇小妹切磋才華的時候,總會提到一個人——佛印和尚,佛印和尚雖是出家人,卻才華橫溢,學富五車,與蘇東坡是摯友知己,蘇東坡常常被他的才情所折服,因此在蘇小妹跟前,常常誇讚佛印和尚的才學,惹得蘇小妹暗暗發誓一定要跟這位佛印和尚切磋一番不可,看看誰厲害。

一天,佛印和尚來到了蘇府,與蘇東坡在書房內切磋學識,轉眼到了晌午時分,為了方面,兩人便在書房內煮了麵條吃,當時蘇小妹剛從外面回來,聽說了佛印和尚來訪,急忙來到了書房,見佛印和尚和蘇東坡兩人在吃麵條,笑了笑,便想著捉弄一下他們倆,隨口吟出了一上聯

上聯:面對面吃麵

蘇小妹這上聯出的很巧妙,難度頗高,聯中3個「面」,字同意不同,第一二個「面」指得是臉面,而第三個「面」則指得是麵條,可謂是一語雙關,佛印和尚早知道了蘇東坡有個才華橫溢的妹妹了,一直想見識一下但都沒機會,沒想到今天以這樣的方式見面,心中感慨萬分,聽出了聯中之意,蘇小妹有意在戲弄自己,於是,略加思索後,吟出了一下聯來

下聯:心連心貼心

佛印和尚下聯一出,只見蘇小妹臉色羞紅,本想捉弄一下佛印,卻被想到反被戲弄,頓時又羞又氣,連忙跑掉了,而一旁的佛印和蘇東坡見此,兩人紛紛哈哈大笑。

相關焦點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立馬對出下聯,令她無地自容
    據說,當年蘇軾有一好友,法號佛印禪師,才華橫溢,蘇軾年輕氣盛,試與高僧一較高下。 ▲蘇軾與佛印對論 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蘇小妹和兄長一樣,也有恃才傲物的時候。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和尚對出下聯
    蘇公可「多情卻被無情惱」,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說到蘇軾你是會想起他月下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還是經歷生死離別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恰巧佛印在附近地區,於是兩人就成了往來密切的摯友。蘇軾與佛印的故事流傳至今,單單是兩個人的故事就可以寫成一本有趣的書。蘇軾端出碗面,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下聯讓小妹臉紅。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對出下聯,蘇小妹嬌羞溜走
    宋代的蘇軾和蘇小妹也是對聯的高手,二人還經常以對聯互相調侃,蘇軾的朋友佛印也和蘇軾你來我往,流傳出很多對聯的小故事。比如蘇軾與佛印有一天泛舟江上,蘇軾看到河岸邊有一隻狗在啃骨頭,當即說出上聯「狗啃河上骨」,這副對聯是個諧音聯,其中的「河上」和「和尚」同音,這很顯然是調侃佛印,佛印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高僧對出下聯,蘇妹聽後又惱又羞
    那麼,蘇小妹又是如何為難佛印和尚的呢?有一次,蘇小妹就趁著蘇東坡和佛印和尚一起吃麵的機會,藉機「為難」了佛印和尚。一、面對面吃麵蘇東坡是一位文學大家,在詩文方面造詣極高,而佛印和尚作為蘇東坡的至交好友,其文學水平同樣遠超常人。
  • 蘇軾吃麵,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出下聯
    我國歷代誕生了很多的文人才子,儘管大多數是男性,但也不乏許多女性才華, 有這樣一位大才女,平日裡擅長對對子。她就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有一天,蘇軾的一個好朋友佛印禪師來家裡做客,由於他是一個和尚,大家都知道和尚一般都是吃素的,蘇軾決定煮麵招待他,蘇小妹看到一位和尚盤膝而坐,臨時興起,上聯脫口而出:"面對面吃麵"。蘇小妹其實是在諷刺和尚不過也是如此嗎,還不是和我們一樣面對面吃麵。
  • 才女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情急對出下聯,才女聽後又氣又羞
    導言《易傳》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大夥都會返回文學家蘇軾吧,自小便是讀著蘇軾、李白的詩長大了的,蘇軾在晚年時期杜絕了政界,也少了許多 苦惱,生活過得更為灑脫自得,也就是在這裡以後,蘇軾碰到了他一生的知心,金山寺的僧人佛印。她們2個平時十分投緣,常常作詩作對,要想難住另一方,生活那叫一個歡樂。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蘇軾摯友回下聯讓蘇小妹羞紅臉
    在宋朝,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曾在吃麵的時候靈光一閃,想出了上聯:「面對面吃麵」來刁難蘇軾的好友佛印,而佛印是蘇軾的好友,文化自然不會差,於是接出下聯讓蘇小妹臉紅。在中國古代,雖然科技不是那麼的發達,但是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是一個文人氣息非常濃厚的社會,所以在那個時代,出現了像《詩歌》、《楚辭》等千古名著。而正是這樣一群名人,才創造了這樣璀璨的文學作品。
  • 蘇軾妹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巧對下聯,她聽後又氣又羞
    蘇小妹與蘇軾的關係非常好,兩人是兄妹更似朋友,兄妹兩個經常互相調侃。蘇小妹額頭比較凸出,眼窩比較凹陷。有一天,蘇東坡就調侃蘇小妹,說道:「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 蘇軾出一上聯:佛印水邊尋蚌吃!和尚對出的下聯太經典
    像北宋的蘇東坡,明朝的解縉,清朝的紀曉嵐,這些個歷史名人,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像紀曉嵐與一太監所對的——「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老太監,生南方,走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令人看後啼笑皆非,驚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有蘇東坡與小和尚的——「禿驢何在?東坡吃草!」,一語雙關的手法,雅俗共賞的妙趣,讓人不禁叫好!
  • 蘇小妹出上聯調侃佛印,佛印對出下聯後,蘇小妹氣得無言以對
    人們都知道蘇東坡,但是很少人知道蘇東坡的妹妹,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這位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她出生與書香門第,從小耳濡目染,才學十分出眾,而我們也知道蘇東坡朋友眾多,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則是佛印,佛印不僅和蘇東坡經常在文學上切磋,而且還和蘇小妹曾有過交手,結果也告訴我們,蘇家人都很厲害。
  •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佔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 佛印調侃蘇小妹:「碧紗帳裡坐佳人。」妹子的回覆讓和尚臉紅!
    正如郭德綱評價于謙的那樣,于氏家族給中國相聲貢獻了許多精神食糧,在中國文學史上,蘇東坡與佛印也給廣大讀者奉獻一浪接一浪的輕鬆笑顏。蘇東坡是文壇大家,佛印是禪林高僧,一佛一儒,卻心交莫逆,是後世交友的典範。正是因為二人交往過密,所以,兩人之間的故事也親切感人,尤其是在鬥嘴這件事上,更是給後世讀者留下無數可資放鬆的段子。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通常上聯一般有幾個數字構成,下聯業要有相同的數字組合。比如清代的和珅就出了一副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副對聯中有數字三四五,那麼下聯也要以數字應對,而且要在相同的位置,才是一副好對子。紀曉嵐聽到了和珅的上聯,立馬對出下來:五兩六錢七把蔥,對仗十分工整,而且還間接諷刺了和珅作為內務府總管貪汙腐敗的事實。
  •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現代人會用簡訊表達思念之情,而古人則會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現代人用遊戲來消磨時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來充實自己;現代人可以通過網上交友軟體來尋找心儀的對象,而古人可以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尋得如意郎君。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自古以來,在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對對子已經成為了一種交流方式,比如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這一住就是好些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偶然間看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蘇東坡便來了一句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明白。
  • 寡婦出一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乞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開心嫁人
    蘇軾有一個好友名叫佛印,這個佛印平時喜歡和蘇軾吟詩作畫,蘇小妹早就聽過佛印非常的有才華,於是很想和他切磋切磋。一日佛印來找蘇軾,但是碰巧蘇軾不在,蘇小妹就接待了佛印。蘇小妹非常的大方,上來直接就說常聽佛印博學多知,今天就來比試比試。於是蘇小妹就給佛印出了一道對聯題,上聯:呆和尚吃杏,左一口,右一口,上一口,下一口,中間一口,口口回味無窮。
  • 佛印與蘇小妹的巔峰對決,連蘇軾都只有驚嘆的份,到底說了什麼?
    蘇軾的朋友圈裡名人輩出,有書法家黃庭堅、米芾,有畫家文與可、李公麟,有文學家秦觀、劉貢父……其中故事性和趣味性最強的有兩個,一個是北宋名僧佛印(法號了元),另一個則是傳奇才女蘇小妹。以下,我們就通過幾個有趣故事,認識一下蘇軾身邊的這兩位「角兒」。僧孺初見:蘇軾被貶出京期間,聽聞金山寺有位法號了元的和尚修行很深,名氣很大,便特地前去拜訪。
  • 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答4個字,蘇軾趕緊低頭認錯
    佛印和尚法號元,是個神童般的人物,他從小修讀的是儒家經典,三歲就能夠誦讀《論語》,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背誦三千多首詩,十九歲的時候進入空門修佛,可以稱之當地的大名人,宋神宗聽說後,親上金山寺拜訪佛印和尚,對他的才情讚賞有加,於是親筆寫下「佛印禪師」4個大字賜給他。因為蘇軾和佛印和尚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 才女出一上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秀才死後才對出下聯
    話說在古代有一位才女,她出生在富貴人家,從小就學習了不少的知識。不僅如此, 他還長得十分貌美,當地的有很多人都想要娶她為妻,不過他一直都沒有同意。因為她讀過不少書,所以對郎君的要求也非常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才華,而且才華還要比他更高。為了阻止那些沒有才氣的男子上門提親,她特意放出了一個上聯,對不上的全部都要打道回府。
  • 師爺為公共廁所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更是一絕
    據說某座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上住著兩位神仙,他們用繩子把惡鬼吊起來餵老虎吃。基於這個傳說,後來就漸漸形成了一種習俗,每當過春節的時候,就會將桃符懸掛起來驅鬼。圖片:桃符劇照到了宋代,對聯逐漸普及變得興盛起來,成了點綴人們生活環境的藝術品,它深受許多文學家以及藝術家的喜愛,有一些文人還通過對聯來傳達自己的感情,表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