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粹」的醫療劇,最真實才最動人

2021-02-09 劇王

我總是對優質男神沒有抵抗力,特別是穿著制服的那種。

昨晚,張嘉譯主演的醫療劇,終於在高口碑、高收視下迎來落幕。

大結局收視率高達1.718,位居同時段收視率首位。

沒錯,你一定知道我說的是哪部劇——

《急診科醫生》

根據點點原創劇本《人命關天》改編。

該劇講述了一開始因理念不合,針鋒相對的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何建一(張嘉譯 飾)、劉慧敏(江珊 飾)和海歸精英江曉琪(王珞丹 飾),因急診科裡發生的各種病例而牽扯到一起,經歷了一系列敵對、合作、理解之後,實現個人成長和救贖的故事。

仁心仁術的急診科團隊,每天奔波在搶救室和手術臺上,衝鋒陷陣、救死扶傷。

該劇通過多起急診科病例,展現了這一特殊群體高超的職業技能和高尚的職業道德,並以小見大反映了社會熱點和民生焦點問題。

說實話,相對於其他類型劇,行業劇的拍攝難度特別大,特別是醫療劇。而拍攝的難易程度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口碑的好壞,你用沒用心,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

現在的觀眾與以前的觀眾相比,精神層面的追求更高。

而影視劇也不再單一的只是作為娛樂對象而存在,一旦冠上「行業劇」的名號,觀眾也會更挑剔,更慎重

現在觀眾看一部影視劇,往往會關心導演從某個切入口切入後,能夠把主題立意、人物關係、社會狀態挖掘到怎樣的深度。

鄭曉龍導演顯然是這方面的高手。

要知道,最近好看的醫療劇不是沒有。

美劇有《Good Doctor》,日劇有《CODE BLUE》,韓劇也有《浪漫醫生金師傅》。

能在一眾醫療劇中脫穎而出,《急診科醫生》究竟有何魅力呢?

最嚴謹醫療劇情,小細節凸顯專業功力

作為一部嚴謹的行業劇,《急診科醫生》不僅有大量的急診場面,救治病患的醫療細節也格外多。

為了便於觀眾理解,對劇情涉及到的晦澀難懂的劇情和專業術語,還會以字幕的形式進行解釋

這既是對醫療知識的全民普及,又表示了對外行觀眾的尊重。

《急診科醫生》對細節的嚴苛還體現在,新生的嬰孩終於不再是其他醫療劇裏白淨的模樣。

相反,溼漉漉的頭髮,漲得通紅的膚色,在羊水中浸泡過後的褶皺皮膚,都讓那種新生的喜悅來得更加真切。

畢竟,行業劇要真正有專業度才能吸引人。

要知道,該劇的原作者本就是學醫出身,還曾在醫院當了四年的急診科醫生,這樣的作者寫出來的作品難道不夠令人信服嗎?

編劇為了給出最嚴謹劇本,專門拉了一個醫生群,拿出劇本讓他們對醫療戲提出專業的修改意見。

主演王珞丹則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專門去了北京協和實習,觀摩醫院醫生們的工作生活。

據說,為了保證作品的專業性,在該劇拍攝現場,更是有協和的醫生全程進行指導

劇中涉及到的醫療術語、醫療道具、醫療環境、醫療手法、醫療案例均可經得住醫療專業人士的挑刺。

連診療手勢、護士站位、鹽水瓶懸掛高度等觀眾一般不易察覺的細節都做到了準確無誤。

第一集那場由婦產科和急診科進行的聯合手術,大到術前醫療設備的調試,小到新生兒心肺復甦的指法,整個操作過程流暢規範無可指摘。

正是出於對專業性的自信,才會有每集結尾時主演現身說法,教授觀眾一些急救小常識。

《急診科醫生》的導演鄭曉龍已經不是第一次拍攝醫療行業劇了,《永不放棄》就是他執導過的醫療劇佳作。

老手上路,經驗也是專業性的保證。

電視劇拍攝場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現實生活中的醫院出於時間和隱私的考慮,幾乎不會外借。

很多醫療劇都會選擇在非醫院場所進行模擬拍攝,導致很多場景看起來都很假大空。

而鄭曉龍導演為了方便拍攝,耗資搭建了一處1000多平米的攝影棚。

最大限度還原了醫院場景,每天一百多號人進駐棚內,指揮調度,如同行軍打仗。

不難看出,對專業性的要求和對觀眾負責的初心。

最寫實醫患案例,多矛盾揭示社會人性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該劇中出現的大量病例,均來自真實案例

無力支付醫療費的農民工、被警察義憤打傷的人販子,這些話題都曾出現在社會新聞裡。

求孫心切的婆婆在面對「保大保小」的千古難題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保孫子;

幼齡女童喝下農藥不治身亡,僅僅是因為期中考試沒考好被母親責罵:

身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父親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卻沒有像當初父母照顧孩子一樣去悉心照料;

母親身患癌症,四個子女互相推諉,醫生建議做下詳細檢查,卻被指責坑錢;

獨居老人摔倒家中無人看管,不想麻煩遠在國外的兒女,連做手術都堅持自己籤字.

面對健康與生死,各種不同的病患和家屬在這裡暴露出內心的善與惡、美與醜。

我印象最深的一起病例,就是「火鍋店煤氣爆炸」裡為救小女孩身受重傷的老闆弟弟。

他本應該去車站接未婚妻的,他本來第二天是要做新郎結婚的,他本可以逃走的,鬼使神差之下卻選擇了救人。

小女孩一點兒事都沒有,他卻全身80%燒傷,躺在醫院只剩最後一口氣。

他後悔嗎?

若是在別的劇裡,為了煽情,他一定會說什麼「捨己為人不後悔」之類的假話。

但這劇裡,救下小女孩的男人,明明白白地說「我後悔了」。

一念之善誰都會有,但是哪裡會有不自私的人呢?

可是雖然前一秒說著後悔,當女孩來看望他的時候,他卻選擇不看她,只因為不想自己的傷痕嚇到小女孩。

這樣坦蕩蕩的態度下所展現出來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

這部劇為何如此動人?就因為它敢於直面人性。

誇張點說,我覺得這大概是目前最好的醫療劇,不服就來和我打一架吧~~


最高明敘事手法,大眾劇展露人文關懷

定製劇時代,劇集類型劃分更加分明,目標受眾也越來越明確。

《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一看就是青春校園劇,專門為年輕女孩而播。

《無證之罪》、《白夜追兇》一看就是刑偵探案劇,好推理的人大概都愛看。

《金婚》、《父母愛情》一看就是家庭倫理劇,這些才是父母看劇的首選。

然而,《急診科醫生》作為鄭曉龍導演傾力執導的第二部醫療題材電視劇,卻顯得有些「特別」

該劇依舊秉承著傳統電視劇的節奏和敘事手法,從主線到副線,全部被緊緊扣在醫療主題中。

別的醫療行業劇,拋開專業部分來看,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說的大概就是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玩弄觀眾智商的「假」行業劇。

但《急診科醫生》卻不一樣。

行業元素是該劇重中之重,所有劇情發展與之息息相關,「急診科」的工作才真正構成了該劇的一個敘事角度。

另外,該劇以高密度的案例為主題帶來層出不窮的戲劇衝突,同時輔以女主角的身世調查,男女主的愛情漸進等。

整體設置沒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劃分,老少皆宜

這也印證了曉龍導演及其團隊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電視劇是大眾化藝術。

其實,這劇就是鄭曉龍最擅長的大眾劇

不論是沉穩的整體色調,還是沉著的鏡頭語言,亦或是嚴謹的敘事方式,都表現了鄭曉龍導演格局把控的從容。

沒有對市場及觀眾的過分順從,有的只是一顆對藝術創作實事求是的赤子之心。

鄭曉龍說過:「我永遠不會跟風,還是會拍自己內心的故事,拍人性的故事。」

甚至,每集騰出「硬廣」時間,專門做醫學常識普及的劇集,還是第一次見。

很多看過劇的人也表示,科普小劇場非常具有實用性。

最新穎演員陣容,老戲骨加持精彩無限

說到演員,這部劇未開播前,張嘉譯和王珞丹搭檔的消息就賺足眼球。

很多人張口就是「不搭」,但是看過劇的人都知道,劇中兩人真是絕配。

一樣的死腦筋直腸子,不為名利所困;一樣的仁醫仁心,患者大過天;一樣的嘴硬心軟,會為自己過失流淚;一樣的敢愛敢恨,不被年齡身份束縛.

這兩個人有太多的相似,對方就是另一個自己,卻是可以相互依賴、相互安慰的存在。

這樣的倆個人怎麼會不搭?

不過實話實說,《急診科醫生》這部劇我一開始的確是衝著張嘉譯去看的,沒想到最讓我驚喜的卻是江珊

這是繼《永不放棄》後,江珊第二次與鄭曉龍導演合作

她和張嘉譯飾演的何建一都是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既是大學同學、多年同事又是競爭對手。

兩位副主任之間雖一度為「科室主任」一職互不相讓,但是目的卻並不在職位。

何建一想當主任,是不願意看到愛搞「山頭主義」的江珊上位。

劉慧敏,則是看不慣何建一的一手遮天。

競爭「主任」一職,兩人原本都有優勢,然而在何建一失誤導致醫生孫萌死亡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

兩人圍繞孫萌之死的兩次交鋒也頗有看點。

第一次是孫萌搶救無效身亡,劉慧敏失魂落魄地走出搶救室,直直地盯著何建一;何建一鈍鈍地扭過頭看她,只一瞬,眼神忽然暗淡。

劉慧敏的眼神由平靜變得憤怒,整個人因為傷心、氣憤開始抽搐,接著是哽咽、詰責,直到撕心裂肺地怒斥。

整個過程中何建一不發一言,只是失神地看著天花板,然後緩緩地耷拉下眼皮,慢慢地自責地垂下了頭。

那雙止不住顫抖的雙手,那聽到劉慧敏斥責後漸漸通紅的眼圈,都讓人對何建一的愧疚感同身受。

同樣是對年輕生命逝去感到悲痛,兩位老戲骨用不同的方式給我們上了完美一課。

第二次兩人是隔空交鋒。

因為孫萌的死,何建一的晉升之路變得不明朗,辦公室風向大變。劉慧敏風頭正盛,主張請全科室的人吃外賣。

何建一剛拿起筷子,就聽到是劉慧敏請客,先是侷促地看了劉慧敏一眼,然後訕訕地說了聲謝謝;劉慧敏則是以勝者姿態漫不經心地抬了下眼皮而已。

只是幾個眼神,就兩人目前的地位展現得一目了然。

何建一一個人在角落吃著,劉慧敏則在恭維中被眾人圍坐。

劉慧敏趾高氣揚地囑咐著大家一些急診科的事宜,順便指桑罵槐地挖苦何建一,邊說邊不屑地瞟了何建一幾眼,儼然一副主任的口吻。

何建一原本只是尷尬地吃著飯,卻在對方提到「孫萌」時忽然一頓。

雖然之後還是繼續吃著飯,但是他眯著眼看向窗外那一眼,一下子就讓人明白:這頓飯吃得索然無味。

這是一場只有一方主動的對決,江珊把劉慧敏的「急功」演得很到位,何建一的自責、退讓、尷尬也在張嘉譯的一個眼神裡體現。

人物塑造是敘事藝術的靈魂,只有人物立得住故事才有可能好看。

除開高手對決的火花,江珊在劇中的其他表現也非常亮眼。

一開始劉慧敏只是一心撲在工作上,對家庭難以顧全,導致丈夫責難、兒子疏離。

聲淚俱下的劉慧敏面對丈夫的懊悔無奈,和面對兒子時強忍眼淚的表情,都令人印象深刻。

得知自己的女兒還活著,並且有機會見面時,瞬間喜上眉梢;

隨即卻被告知是因為身患重病,要轉院過來治療時,情緒崩潰,泣不成聲;

劉慧敏在病房見到女兒後,因為激動、緊張和內疚的多重心理,讓她說不出話,只能在匆忙打過招呼後,躲進樓梯拐角處,痛哭出聲。

不論是眼神中的痛苦還是微微顫抖的嘴唇,這些細微處足見江珊的出色演技。

另外,飾演梅律師的柯藍,也是一位低調的老戲骨。

她在劇中飾演急診科主任醫生張嘉譯的前妻,兩人離婚兩年且育有一女,同時她也是一位具有醫患關係經驗的律師。

初一看這個角色是冰冷、理智甚至是功利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為了一家醫藥公司的官司委託,她不惜選擇「攻心計」採取溫柔佯攻,失敗後又讓美女助理「色誘」。

然而這個角色其實是多面的

當她面對工作時伶俐冷靜,是個似乎一眼就能看穿別人的女律師;

在別人提到自己女兒時柯藍又展現了已為母親的溫柔和慈愛;

在張嘉譯出事的第一時間趕到,儘管已經離婚兩年但能感受到柯藍對前夫的關切和關愛。

其複雜的身份稱為貫穿該劇的關鍵人物之一,舉手投足、顰笑之間展現「多面」梅律師的風採。

一部好的影視劇的產生,演員功不可沒。

在當今流量優先的「潛規則」下,鄭曉龍導演卻選擇了張嘉譯、江珊、柯藍這樣一批實力戲骨,著實讓人感嘆其眼光之獨到。

電視劇是一種影響廣泛的大眾文化,《急診科醫生》很好的履行了其社會文化價值觀媒介的責任。

一方面,它沒有誇大醫患緊張關係,也沒有一味呈現醫患和諧的皆大歡喜。

而是直面這個問題,來探究醫患之間的不信任甚至是交惡,所誕生的原因,以及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現在社會對醫生這個行業的各種猜忌與不信任,在這方面,媒體需要扮演的不僅是監督者,更是溝通者。

一部嚴謹寫實的醫療行業劇,能讓我們一般的群眾能夠更多的了解醫生的日常,然後通過了解,使更多的人「重拾」對這個職業的尊重

而《急診科醫生》旨在通過對現狀真誠的藝術性表達,讓觀眾暫時從醫患身份中抽離,用第三方的視角重新審視醫患關係並換位思考,促成醫患之間的理解。

另一方面,它也在竭力傳遞一種暖意與善意。

我們看到醫生站在病人的角度想問題,也看到病人對醫生的理解。

《急診科醫生》中,醫生表現出來的「站在病患立場考慮問題」的坦誠態度,表現出的人文關懷的深意,也為現實醫生提供參考和借鑑

《急診科醫生》中與真實故事相映照的情節比比皆是,我們當然無法指望,一部劇就能將社會的整體大環境改變。

但是專業的行業劇能作為先鋒,促使大家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一旦一部劇真的能帶給人思考,促使人改變,那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都得以實現,這也是《急診科醫生》的終極目標。

同時,該劇還展示了醫學的局限性:醫生不是神,醫生也無法起死回生,醫生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一部專業的醫療劇不僅僅展現醫學的救死扶傷,還有醫學的無力回天。


只有直面這些局限性,只有大眾都擁有了知敬畏、有品質、有尊嚴的生命觀和醫療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醫患糾紛的出現。

另外,雖然劇中也有因理念不合而帶來的分歧,但沉澱之後細想開來,大多數時間,無外乎是醫師們對責任感的執著

無論私下立場如何,穿上制服的他們,面對病患依然是毫無保留,全力以赴。

這也是《急診科醫生》最讓人肅然起敬的地方。

這樣一部好劇,錯過實屬可惜。

如果你想看,如果你還想重溫,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上都有。

相關焦點

  • 最動人的歌聲訴出愛情浪漫與殘酷 —「真實」• 張惠妹 | 尤克裡裡吉他譜
    「心痛比快樂更真實愛為何這樣的諷刺」張惠妹用最真實最動人的歌聲挑動你的生命熱力
  • 史上最真實的 VR 遊戲,是如何構建「真實」的?
    半條《半衰期:Alyx》最大的特點,就是「符合直覺」,Intuitive——這也是媒體和玩家們在描述這款遊戲的時候,用得最多得一個詞。這種「符合直覺」是什麼意思呢?絕大部分 VR 遊戲,雖然互動的點也很多,但是你可以很清晰地感覺到:這塊是設計師設計給你玩的。然而在《半衰期:Alyx》裡,有大量互動都是潛意識的、符合常識的。
  • 為什麼「誅仙·青雲志」是最有可能成為今夏爆款的現象級大劇?
    前幾日,「誅仙·青雲志」在湖南衛視周播劇場首播,52城收視率1.352,打破了芒果臺今年周播劇收視紀錄,勢頭極好。從目前「誅仙·青雲志」播出的第一、二集的品相來看,它還是具備成為現象大劇的潛質的,不信,你看完這些就知道了。作為一個仙俠類型劇的大IP,「誅仙」對粉絲的號召力可想而知。
  • 回顧 TVB 50年,10大「膠劇」哪部令你最想關電視?
    講完「神」劇,當然要從相反方向入手,就是「膠」劇。「膠」字是網上流行的字眼,大概意思就是指該劇集無聊透頂,不堪入目,除了最簡單以劇集作為量度之外,一些本應以輕鬆搞笑的劇集,但做得實在太差,笑不出之餘還令人有些尷尬,絕對可以進入「膠」劇之列。一些可能本身正正常常的劇集,但因為一個爛尾,將整套劇的血汗毀於一旦,這也是另一類「膠」劇。
  • 換個馬甲談戀愛,職場劇為何總不「硬核」?
    這次,《平凡的榮耀》有明顯進步,至少到目前為止,職場的部分沒有淪為愛情線的陪襯,以吳恪之、孫弈秋、林宇明為核心構建起一種純粹的「職場關係」,但進步的同時,這部職場劇依然是一部經不起「顯微鏡式追劇」的作品,從職場細節到人設的細膩度存在不少硬傷,為了追求所謂的真實而去製造真實往往會顯得過於刻意。由此可見,要想還原一個質感飽滿的真實職場,國產劇還需要循序漸進,補齊不少短板。
  • 《平凡的榮耀》不會談戀愛,職場劇為何總不「硬核」?
    這次,《平凡的榮耀》有明顯進步,至少到目前為止,職場的部分沒有淪為愛情線的陪襯,以吳恪之、孫弈秋、林宇明為核心構建起一種純粹的「職場關係」,但進步的同時,這部職場劇依然是一部經不起「顯微鏡式追劇」的作品,從職場細節到人設的細膩度存在不少硬傷,為了追求所謂的真實而去製造真實往往會顯得過於刻意。由此可見,要想還原一個質感飽滿的真實職場,國產劇還需要循序漸進,補齊不少短板。
  • 年過花甲照例跨年,陳昇驚覺最難保有「初心」
    但是,對於突如其來的名與利,陳昇說:「我承認過去10幾年中,我們確實有些慌亂,那個時候有點走鍾,我們的創作有些質變了,碰到了一些狀況後,才發覺,還是回到原本的蕃茄達人,把本業做的更好,找回初衷。」他笑自己本來就不是國際超級巨星,他喜歡約1000人的演唱場地,不需要太多的人,不用太華麗的舞臺,花俏的燈光,情緒真實的,只有兩把吉他,單純的音樂,感情的交流,對陳昇來說這才是最原始最純粹的分享著音樂。
  • 回顧 TVB 50年, 10大「膠劇」哪部令你最想關電視?
    講完「神」劇,當然要從相反方向入手,就是「膠」劇。「膠」字是網上流行的字眼,大概意思就是指該劇集無聊透頂,不堪入目,除了最簡單以劇集作為量度之外,一些本應以輕鬆搞笑的劇集,但做得實在太差,笑不出之餘還令人有些尷尬,絕對可以進入「膠」劇之列。一些可能本身正正常常的劇集,但因為一個爛尾,將整套劇的血汗毀於一旦,這也是另一類「膠」劇。
  • 波瑠變身主演「遙距戀愛」,與「世界最難的戀愛」團隊再合作
    又有新劇啦~ 這次他將與「世界最難的戀愛」團隊再合作,主演電視劇「リモラブ ~普通の戀は邪道~)」,在劇中化身守護社員健康的產業醫生,不過這不是醫療劇而是戀愛劇哦~ 該作是繼「今天不上班」及「世界最難的戀愛」之後,劇組人員獻上的戀愛弱者愛情喜劇第3彈。
  • 《黑暗騎士》三部曲:最不完美的英雄成就最完美的「蝙蝠俠」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黑暗騎士》三部曲被譽為史上最經典的「蝙蝠俠」電影系列,這位完全沒有超能力的DC英雄角色(或者說「錢」就是他的超能力)應該也是最具人性的一位英雄人物,在這一版的蝙蝠俠因為在父母遭槍殺之後為了報仇,並且同時了解「犯罪」的本質,更不惜親自參與犯罪;這個系列的蝙蝠俠不像其他的超級英雄,甚至不像在此之前的其他蝙蝠俠,是個完美完全只為打擊犯罪的正義英雄
  • 白濱亞嵐主演醫療熱血群像劇「別哭實習醫生」.
    「EXILE/GENERATIONS from EXILE TRIBE」的白濱亞嵐確定將主演於春季播出的朝日土曜電視劇「別哭實習醫生
  • 小而美,才是家鄉最動人的地方
    最精彩的當然是這五個故事之間的轉場,新穎巧妙。所以說,《我和我的家鄉》作為一部喜劇片而言,並不是純粹一股勁兒地逗人發笑,而是讓人笑中有淚。好笑和好哭的雙重驚喜,才是這部電影中每一組導演最精彩的部分。尤其是當那幅只能用黑色顏料畫出來、沒有人能夠看懂的學校,在大銀幕上變成了一座真實的學校時,燈光絢麗,如夢如幻。
  • 千年前最原始最純粹的音樂表演,努力還原古風音樂的魅力與風採
    我們當然再不可見千年前最原始最純粹的音樂表演,但今天仍然人有在努力還原古風音樂的魅力與風採。那些真正美好,真正具有審美價值,真正薈萃了文化精華的部分,一定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這齣別出心裁的音樂劇《將進酒》由須盡歡和B站UP主古琴診所共同打造。男主角鄭雲龍,顛覆了出道兩年以來大眾的既定形象,第一次次身著古裝服飾,嘗試古風音樂劇。一改往常鮮豔亮麗、高飽和度的古裝色彩。
  • 他給了我們一份「最溫柔的勇敢」-炎亞綸
    從新聞爆發到生日會短短兩周,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要面對出道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演藝生涯危機」,同時又碰上了外婆癌症過世,而生日會結束的隔天,正是外婆的頭七,他在臺上感性表示,「曾以為隔天醒來所有事情都凍結,但我發現沒有一陣風會停下來,要帶著這傷努力前進,這傷口就算癒合了,也會留下一道疤。」
  • 最不「挑食」的影帝——任達華!
    古天樂是新晉影帝,演技一部比一部「博命」,「最勤力去演」的大獎,非他莫屬,不過,古天樂的眼神鋒銳,有些角色,其實不適合他。許多男演員,希望觀眾留下美好印象,把腔調修飾美化,但是,有些角色,例如「爛鬼」,便需要一把「爛聲」,他們說話,不會經常停留在男人性感的「ti」、「do」這兩個音階,而且還「放電」呢!
  • 【小編來推薦】最值得看的醫療劇
    不過雖即如此,仍有一些醫療劇的專業性值得稱道,如日本的醫療劇就因為場景的逼真受到了觀眾歡迎,而美國醫療劇雖然略血腥但真實性一直較強。大家一起來推薦你認為最值得看的醫療劇吧。當中以2003年日本的富士臺版的《白色巨塔》最具專業性,該片上映之初就因醫學場景的真實性受到了觀眾熱捧,並創下當年日劇收視率的最高點。《白色巨塔》的每集的片頭都有主演唐澤壽明的一段閉目模擬手術的特寫,手指的動作之到位和精準至今都令許多真正的醫生都讚嘆不已。主演唐澤壽明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為了追求手術中完美的真實感,當年足足看了12個小時的真實手術的錄像。
  • TVB最經典的5部醫療劇,你看過幾部?
    從年初的《外科醫生》到最近的《急診科醫生》,今年似乎醫療劇非常的受歡迎,今天小編就趁著這個醫療劇的熱潮,和大家分享幾部經典的TVB醫療劇。經過一番了解後,才清楚對方的為人,此時情愫也暗生了。怎料Jackie發現自己患上腦腫瘤……《俠骨仁心》主演:鍾鎮濤,陶大宇,楊恭如,呂頌賢,關詠荷,陳啟泰,張文慈講述的是一群有俠骨仁心的醫護人員的故事。
  • 《康斯坦丁》超越電影版,這才是最有魅力的「渣康」!
    相較於漫威喜歡打造「合家歡」作品,DC更偏愛暗黑「成人劇」。不過DC家最讓人喜歡的,也是最讓人意難平的還是2014年由NBC推出的劇版《康斯坦丁》。基努叔當年因《黑客帝國》系列全球爆火,人氣如日中天之時接拍了DC漫改電影《康斯坦丁》,讓不少觀眾對這部「禁菸宣傳片」印象深刻。
  • 「朝五晚九」是我看過最棒的日劇!——呵呵.
    這次,十一君就邀請了「十一區共犯 · 脫水日劇群」的本質日劇粉絲,一起來對「朝五晚九」進行了以下密集の吐槽!為什麼本質日飯們都不喜歡這部劇,我們是這樣想的!並不是說日劇沒有很假的東西,你看那些嘴炮、隱忍、熱血、奔跑,或者那些不可思議的劇情當然不一定是真實發生過的,但是這份虛假背後的情緒很真實。而韓劇所塑造的、非黑即白的愛,簡單取捨的犧牲和忍耐,更像一個念給小孩子聽的童話故事。看日劇的人自認為比熱愛看韓劇的公主們更了解生活的複雜、更明白生而為人的艱辛,所以我們對這部劇根本無法認同!
  • 豆瓣9.7,最真實的「恐怖片」
    然而,在今年HBO出品的一部5集迷你劇中,阿七則扎紮實實地感受了一把,什麼是最真實的「恐怖片」。它就是——《車諾比》Chernobyl這部劇集剛一播出,就收穫如潮好評。豆瓣評分9.7IMDb評分9.5爛番茄新鮮度95%眼看著,就一躍成為了2019目前年度評分最高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