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太可怕!讓這個10歲男孩……只用3步就輕鬆破解

2021-12-09 格總在人間

暢銷書作家Bonnie Kramen曾做過一次調查,全球不同行業的3000名受訪者裡,高達69%都曾遭遇過職場霸凌。

如果你也遭遇過,一定會同意,職場霸凌是所有職場人的噩夢。

霸凌者通常是公司的「老油條」,或者某個性格強勢的同事,你本來希望有一番作為,卻經常明著暗著被懟、被噁心。

很多時候還會被陷害甩鍋,壞蛋比你更了解公司流程制度,也跟領導同事更熟悉關係更緊密,一個不小心,你就跳進坑裡無法翻身。

怎麼辦,是退讓?還是撕逼?還是乾脆跳槽一走了之?

今天,我為你們拆解一部電影的片段,來看看一個10歲的男孩面對「職場霸凌」,如何只用3招就成功破解。

這是一部科幻電影,2013年上映的《安德的遊戲》,講述未來世界,為防止外星蟲族的侵略,國際艦隊在地球上選拔最天才、智商最高的少年,來做艦隊的指揮官。

為了全方位選拔,負責人故意給10歲的主角安德.維京,安排了人際關係上的大麻煩,以此觀察他的應對能力。

安德剛剛加入更高級別的戰隊時,暴戾的隊長邦佐.馬利德根本看不上他。馬利德處處壓制安德,公開表示希望安德被換走,越快越好。

安德沒有示弱,也沒有激動,接下來,只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訓練,這讓馬利德非常不爽,他當眾宣布,禁止安德參加訓練。

安德因此驚慌失措了嗎?或者大叫不公平?還是去找上級來協調?

都沒有。他只是平靜而正式地要求馬利德:長官,我想和你單獨談談,然後扭頭離開。

面對周圍隊員的圍觀,內心高傲的馬利德不可能不答應這個請求,於是跟隨上去。

在兩人獨處時,一開始馬利德怒氣衝衝地教訓安德,不可以跟隊長說完話扭頭就走,安德根本沒有接茬,而是挑明了直說。

這段話非常精彩,沒有一句廢話。

安德的意思有3個:

我不怕你,但是我尊重你的需求:把我換走。

不讓我訓練,我無法成長就無法被別的隊接收,這違背了你的需求。

讓我訓練,對你我都好,我只要這個,其他的我都乖乖聽話。

請注意,安德根本沒跟馬利德爭辯,或者講什麼道理,而是非常尊重馬利德的無理要求,哪怕是把自己換走。

不講對錯,只講利弊,因為講對錯沒有用。

面對這個近乎完美的折中方案,馬利德的反應不是拒絕,也不是答應,而是:

這就對了,禁止安德參加訓練,那可是馬利德自己當著全體隊員下的命令,隊長說話怎麼能朝令夕改呢?他還要面子啊。

不要緊,一切都在安德的考慮之內。

看到了吧,為什麼要「單獨談談」,這就是原因。

話說到這個份上,馬利德想得到的都得到了,面對這樣一個只在明面上服從自己的隊員,他能做的,當然是接受方案讓安德早點滾蛋。

馬利德的回答是:

嘴還硬的馬利德,贏得了表面的勝利,但是這次衝突,安德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在這場霸凌與反霸凌的對抗中,馬利德的核心訴求是什麼:

保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安德必須聽話,至少是看起來聽話。

安德必須儘快滾蛋。

作為隊長,尊嚴和面子必須照顧到。

安德的核心訴求呢?只有一個:

得到訓練的機會。

也就是說,馬利德和安德的核心訴求其實並不衝突,只是因為馬利德一直強勢的性格,以及強烈的戒備和敵對心理,擔心自己的領導地位被削弱。

面對馬利德的嚴酷挑釁,安德沒有選擇公開場合的正面對抗,而是將馬利德拉到一邊,私下談判。

在談判裡,安德做了3件事:

直接說明自己的目的,而且態度堅決。

表示服從馬利德的既有地位,消除他的敵意。

考慮了馬利德的全部需求,特別的,為了照顧到馬利德的面子,安德專門交代了:對外口徑以你為準,我只要實質的好處。

只要不是傻子,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條件。

電影拆解完了,請問,你覺得面對職場霸凌的第一步應該是什麼?

是的,你答得沒錯:

分析對方的核心訴求。

我們普通人常常被外表迷惑,鄰桌的同事向你示好,你會覺得她是善意的;隔壁部門有人挑釁你,你會以為是他看你不順眼。

這些都是表象,表象的背後是動機。

實際上,每個人的每一個舉動,跟他的性格有關,更和他真正的動機有關。

比如,電影裡馬利德對失去權力的恐懼。

比如,那個老愛給你推活兒的同事,也許不是想欺負你,而是上級給他派活兒的時候不懂得拒絕。

比如,那個沒事兒要你陪她聊天的大姐,也不是見不得你太閒,而是最近陪娃寫作業,老公不管事兒心裡太苦悶。

再比如,那個最近厚著臉皮,老要蹭你順風車的老傢伙,也不是為了省油錢,而是上周爬山扭傷了腳,醫生告知3個月內不許騎著單車去地鐵站。

甚至有些時候,他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的動機,只是受下意識的欲望和恐懼支配。

你看,欲望和恐懼,你有別人也有,我們每個人都有。

第二步,當你了解分析了他最核心的訴求,就應該想一下,你的訴求和他的訴求之間,還有沒有調和的餘地?

相信我,絕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找到一個折中方案,分別滿足你們雙方。

你可以在頭腦裡演練,在白紙上寫下來,他的這些訴求裡,哪些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哪些存在讓步的可能。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像電影裡安德做的那樣,創造單獨談判的機會

當然,所謂的談判其實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你可以請他吃飯,約他喝酒,某次團建的路上以聊天的形式等等,但是記得,一定要單獨在一起。

因為當你們單獨在一起時,你才可能和他達成一個「私下協議」,而在公開場合,你們心照不宣就好。

喜歡「職場霸凌」的人,通常而言,人際關係不會太好,所以他們才極度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

所以談判的時候,一般來說,你可以示好,誇獎他,讚美他,表示對他的佩服、仰慕、尊敬,讓他獲得心理滿足的同時,慢慢收起對你的敵意。

其他的,看情況而定,人際關係中,相比起「有益」,你首先要做到「無害」。

我有一個外企出來的朋友,去到一家民企後,遭到集體「霸凌」。

同事和她聊天,一起開會,心思敏銳的她都能感到一種若有若無的疏遠,這種「冷霸凌」真是讓她頭疼又無從下手。

直到一次,她不小心聽到同事背後閒聊,議論自己說話的時候喜歡夾帶英文,「裝什麼裝啊!」,她才恍然大悟。

聰明如她,根本沒有據理力爭,從那以後在不小心蹦出英文時,開始學著自嘲,然後慢慢改掉這個習慣。

是的,是她做出了讓步,但是比起職業生涯的發展,一個說話的習慣根本不算事兒。

果然,她很快順利地融入團隊。

你看,所謂的「霸凌」並不一定是那種劍拔弩張的對抗,它也可能是有意無意的挑釁,或者某種帶有輕蔑的暗示。

這背後是什麼?是安全感的喪失,是對方遭到陌生人刺激的反抗本能。

所以,在他的安全感得到安撫之前,你一定要避免激化矛盾,不到必要不要露出鋒芒。

最後,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提醒:

永遠不要有弱者心態,哪怕你確實比較弱小。

弱者心態會讓你沉浸在消極情緒中,失去思考能力,指望有仲裁者(比如制度,比如上級,比如慣例)來幫你解決問題。

情緒無法解決問題,思考才可以。

就像我那位外企出身的朋友,思維完全沒有沉浸在「他們就是排斥外來人」的框框裡面,而是積極地尋找背後的原因。

請記住電影《教父》裡,第二代教父邁克.柯裡昂的名言:

永遠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Never hate your enemies. It affects your judgment.)

PS:

哈囉,看完文章的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是不是曾經也遭遇過職場霸凌,你那會兒是怎麼解決的呢?或者,你對職場霸凌有什麼看法,自己有什麼心得?都去留言區留言吧,和大家一起分享~

還有……就是,如果你曾經是霸凌的那一方,也快去留言區自首吧,我保證不打死你……哈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一個10歲的男孩..被霸凌者澆上汽油,點火焚燒... 這真不是一個個例
    最近,國外又發生了一場校園霸凌慘案 一個10歲的男孩..被霸凌者澆上汽油,點火焚燒...
  • 他殺了「霸凌」女兒的男孩,他們說這是父愛
    一個成年男子連捅男孩13刀致死,被輿論描繪成一個悲愴的故事:父親為了保護被霸凌長達一年的女兒,逼不得已才對男孩出手行兇
  •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怎麼破?看看各國開出的「反霸凌」藥方 附《反霸凌家長指南》
    例如英國德比莫爾社區體育學院(該中學學生種族背景多元,還有很多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就與反霸凌慈善機構Diana Award合作,設立了超過100名反霸凌大使在學校實施和支持反霸凌工作。反霸凌大使們組織了「你的朋友」俱樂部,每周舉行三次活動,每次10至15名學生參加,為學生們提供與同伴談論任何有關霸凌問題的機會。該俱樂部還側重「預防」機制,在問題升級為霸凌之前解決。
  • 你知道"言語霸凌"有多可怕嗎?
    我們常聽到校園、職場、網路...霸凌當我們聽到霸凌2個字時都是第一直覺想到"被打了"這些皮肉傷都是看的見
  • 英國13歲男孩網上分享愛閱讀 卻被同學嘲諷霸凌 網友的行為很暖心
    據2020年3月1日《太陽報》消息,因熱愛閱讀遭到新同學網上進行校園霸凌後,十三歲男孩意外獲得善良網友們的廣泛支持與幫助。卡勒姆·曼寧(Callum Manning),今年13歲,來自英國南希爾茲(South Shields)。
  • 面對6種職場壞蛋,是時候反擊了
    終結職場霸凌》作者琳恩.柯瑞(Lynne Curry)認為,安妮遇到的情境並非個案。職場霸凌學會(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於 2014 年公布的美國職場霸凌調查報告指出:「每 10 個人,至少有 3 至 4 人經歷過霸凌。」
  • 好慘啊,居然也被霸凌過...
    而且還不是一次兩次這種情況,10歲到12歲三年時間裡,袁詠琳都是一個人在廁所吃飯。所以也很積極參加反霸凌活動。真的就是經歷過的更有共鳴,何潤東也參加了反霸凌活動,呼籲大家抵制校園霸凌。有被欺負的,也有作惡的,像前一陣捅了霸凌老巢的韓國明星們,就被爆出來不少明星都曾經參與過霸凌同學,一個接一個的道歉。黃鉉辰,罵同學沒有媽媽 ↓
  • 被霸凌少年刺傷同學被判正當防衛:怎麼能更好應對校園霸凌?
    文 |八段錦原創首發「給媽媽們的心理學」(ID:jijixlxma)2019年5月17日,15歲的小蔣被同年級15名學生群毆,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刀,刺傷了其中3名同學。小蔣對紅星新聞記者說,他與對方沒有太大矛盾,但對方約10餘人主動打他,「我拿刀不是想傷害他們,就是想嚇唬他們,誰知道他們一上來就把我放倒、拳打腳踢。」
  • 澳洲9歲男童遭霸凌痛哭「想自殺」,金鋼狼暖心幫他打氣
    澳洲一名九歲的男孩,在學校飽受同儕霸凌,哭喊「想自殺」,他的母親將這段令人傷心欲絕的影片上傳到網絡,希望呼籲其他家長們教育自己的子女,了解霸凌別人會造成什麼後果。影片上傳至今,包括好萊塢影星休傑克曼等名人看到後都為男童打氣。
  • 被霸凌者 張無忌
    「武當山慘案」中,張無忌是最大的受害者,最可憐也是最孤苦的被霸凌者。而此時已經進入寒冬,西域萬裡冰川,終年積雪,崑崙山多野獸出沒,天氣複雜多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是如何突破人類身體極限值達到使命的終點?我們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們知道的是,被人霸凌的張無忌,沒有逃脫被霸凌的宿命,持續被社會霸凌、被野獸霸凌、被冰河山川霸凌、被蒼茫古海霸凌,甚至被命運霸凌。在後來遇到朱九真的時候,他差一點就相信人性溫暖了,結果被一個小女子霸凌。
  • Gen.G霸凌——你我所以為的霸凌,只是霸凌者的理所當然而已
    對於我國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玩家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為什麼霸凌者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官方鏡頭下如此作為?為什麼戰隊官方視頻能夠理所當然地將此歸為戰隊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什麼如此明顯的霸凌事件施暴者未受到韓國國內的指責而受害者只能唯唯諾諾?
  • 職場霸凌: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被開除,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
    職場霸凌?某報社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報導文案被修改,遭上次羞辱,逼迫離職,暗指「藝人團隊與記者起衝突時,報社向著誰?」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個人觀點)因為打工也不是奴隸,自主權益是不能忍氣吞聲的)3.
  • 職場霸凌: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被開除,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
    職場霸凌?某報社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報導文案被修改,遭上次羞辱,逼迫離職,暗指「藝人團隊與記者起衝突時,報社向著誰?」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事件始末!通過諮詢律師和查閱《勞動法》該記者很快知道,表示遭到了嚴重的職場霸凌和精神控制。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沒有任何權利在檔案裡記錄其它內容,這種對該記者的威脅恐嚇,讓該記者忍氣吞聲默默走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當然以上都是該記者個人角度的控訴!
  • 網友:霸凌太可怕
    這段文章一時間引來熱議,權珉娥疑似要輕生,她通過INS公開自己曾受到霸凌長達十年,而霸凌的對象AOA成員申智珉。權珉娥還說自己因為多年遭受霸凌,她睡覺前必須吃安定劑和安眠藥才能睡著,抑鬱症襲來的時候還想到了自殺。
  • 看到繼女被霸凌,澳洲爸爸直接把熊孩子按在地上猛錘!管你成未成年!Teenager這次慘敗.....
    於是,Kalani用瘦弱的肩膀,硬生生扛著這些霸凌長達半年!雖然Kalani沒說,可是愛她的父母又怎麼會覺察不出女兒的變化?欺負Kalani的人,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男孩。Mark開始只是想口頭教訓一下他,讓男孩嘗嘗在自己同學面前丟臉的感覺!就像Kalani所遭遇的那樣!
  • 米脂慘案後,這份「反霸凌指導手冊」每個家庭都值得收藏!
    4月27日,陝西省米脂縣發生惡性殺人事件,一個90後男人,拿著一把匕首衝進了無辜的學生群,造成9死10傷。幾乎每個學齡兒童(無論中西)都有所經歷,要麼是被霸凌,要麼是霸凌者,要麼是旁觀親歷,甚至很多孩子身兼二職、三職。2016年UNICEF發布了校園霸凌報告(U-Report/SRSG-VAC),其中收取了18個國家10萬年輕人的數據,顯示全球學生中25%的人曾經歷過霸凌。
  • 每分鐘就有3位25歲的年輕人猝死,職場人的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
    根據《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23.3%的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好"的人只有5.5%,而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欠佳。可怕的是,癌症、惡性腫瘤等常見於中老年人身上的重大疾病,也越來越多的在年輕人身上見到。在脈脈職言和實名動態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職場人表示,自己或身邊的同事、朋友患癌,成為"癌友"中的一員。
  • 男孩說自己長得醜被霸凌,好萊塢大咖紛紛力挺,然鵝……
    這個男孩叫 Keaton Jones,他在視頻中難過地說:「他們嘲笑我的鼻子,說我長得很醜,他們還說我沒有朋友。」接著Keaton Jones還原自己如何被欺負,像是被丟麵包、衣服裡會被放火腿,甚至有人會把牛奶倒在他身上,而且不只是只有他,學校還有其他人也被霸凌。
  • 楊又穎指A女太可怕
    Cindy的死讓不少人重視起言語霸凌。(圖/翻拍《壹周刊》)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年僅24歲的女模楊又穎(Cindy)上周突然在臺中住處輕生身亡,引發娛樂圈譁然,她的哥哥在出面說明時也證實Cindy是因遭到網絡霸凌,但也透露「抹黑造謠的人很可能就是身邊的朋友」,而現在更有兩張Cindy生前與好友的WhatsApp對話截圖曝光,且她曾直指A女「好可怕」。
  • 拒絕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遙遠的星系》NO.04 | 未來·電臺
    霸凌有暴力霸凌,還有言語霸凌、社交霸凌和網絡霸凌這幾種方式,每一種行為都能對被霸凌的學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2、言語霸凌:言語霸凌是最常見的霸凌,表現為辱罵、嘲笑或惡意中傷他人。小孩子喜歡聚在一起起鬨,嘲笑其他有缺陷的小朋友,給別人起難聽的外號等,都是常見的言語霸凌。3、社交霸凌:社交霸凌常發生在女孩群體裡,表現為聯合排擠他人,或者人際關係對立,互相敵對。「不要和他玩」是孩子對他人不滿的最常見的報復,但是被孤立的孩子往往會有嚴重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