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兩月:日本獨家紀行

2021-01-18 搜狐網

  日本社會的精英人士,已經前瞻性地把震災看成了一個面向未來的轉型契機

  《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陳言 | 日本東京、茨城報導

  除了夜晚不像過去那麼明亮以外,在東京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地震海嘯留下的傷痕。甚至在東京以東100多公裡的重災區茨城縣,《望東方周刊》記者看到,除了部分房屋蓋上了綠色的塑料布以外,已經看不到類似倒塌的房屋之類的明顯災難印跡。

  但是,當一場不大的雨降臨東京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到處是水坑,很多地方還有淤泥---記憶中東京的雨水,是非常乾淨的,而且很快就能排到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雨水井中,不論下多大的雨,街頭都不會有積水現象。

  「都是地震造成的,」市民田原說,「地已經不平了。」儘管東京都政府已經把明顯不平的地方做了修補,但地面上已有太多看不清楚的隆起與凹陷,如果不做全面整修的話,怕是以後下雨都會有小水窪了。

  日本社會也是如此。表面上看,災難已經過去,一切歸於平靜,但實際上,各種星星點點的改變正在醞釀和發生之中。

  這又讓人聯想起1945年的日本:在大多數城市被炸成廢墟以後,日本咬緊牙關,從法西斯主義走向了民主主義,從舊式的重工業轉變為新型現代工業,從財閥壟斷過渡到了普通民眾興建企業的時代。

  彼時是「戰後」,現時是「震後」。這一次的災難,是否會成為已經在經濟停滯和民眾迷惘中徘徊了許久的日本又一個重生的契機?本刊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震後兩個月的日本。

  「日本的制度出現了疲勞」

  和去年9月剛剛當選首相時相比,電視裡的菅直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似乎老了10歲:頭髮明顯稀疏,深深的眼袋周圍新增了幾條如刀刻般的皺紋。過去額頭在攝像機閃光燈的照射下常常反射出亮光,現在已經被隆起的眼袋和深陷的皺紋分散,看得出他非常疲勞。

  「地震後與菅首相一起參加了會議,在會上他明顯有些體力不支,有人勸他做筆記,但一張紙上他寫不了幾個字,總是在發困。」一位採訪內閣的日本記者對《望東方周刊》說。

  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同樣非常的累。雖然現在他已經無需每天數次面對電視攝影機回答記者提問,但明顯不足的睡眠讓他的眼窩像被刺過青一樣,很難抹去那些深色。

  另一方面,儘管政府官員已在不眠不休地工作,但媒體和民眾仍然抱怨政府判斷遲緩、工作失誤太多、信息公開不夠。

  信息不足又帶來了信心不足。很多東京市民去買了測量空氣中的核輻射量的儀器,每天24小時在網上直播測量結果。「大家都去買、都去測,都發表各自的結果,又都不敢信任這些數據,完全是無用功。」一位在某經濟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東京市民對《望東方周刊》說。

  日本媒體上對地震、核事故的報導並不少,但國民今後應該怎麼做、日本要往何處去,這樣的東西似乎卻很少。對媒體的不信任情緒開始在民眾中積累了起來。

  「我對日本的大媒體完全失望了!」在一家媒體研究所工作的山田先生說。他並不認為是老百姓想得太多,「是《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沒有發揮好媒體的作用。」

  他進一步指出,「說來說去是日本的制度出現了疲勞。過去的自民黨執政時代,建設了那麼多的核電站、防潮堤,現在核電站出了這麼大事故,防潮大堤沒有充分派上用場。自民黨一走了之,民主黨又太不成熟,沒頭蒼蠅似的亂忙,卻沒有辦法讓國民信服。」

  「旗艦」企業接連出事

  政治圈疲憊不堪的同時,日本人最引以為豪的大企業也不給力,接連出現了多起事故。

  人們對2010年的豐田召回事件仍然記憶猶新的時候,地震一來,由於零部件生產工廠受災,豐田的開工率一下子在日本國內下降到50%,國外更是只有40%。

  在東電為核事故焦頭爛額的同時,日本最大的銀行瑞穗銀行的匯款系統突然出現了問題,且數周內都未能正常使用,數十萬人的匯款、付款被迫停止。在東電負責人向國民鞠躬道歉的時候,瑞穗銀行的高管也跟著出來謝罪了。隨後索尼又爆出了近億名顧客信息丟失的新聞,日本一批最大的企業接連威信掃地。

  本刊記者走進東京的電器店時,首先映入眼帘的已是美國蘋果公司的諸多手機、電腦和播放器產品。「手機、電腦本來是日本企業的看家業務,如今被美國甩得遠遠的。不是索尼、松下開發不出新產品,是日本企業的品牌能力在這些年下降太快了。」在東京生活了將近20年的一位張姓中國人對記者說。

  在國際市場上,韓國企業趕超的勢頭很猛。「從電子產品的歐洲市場佔有率上看,1999年日本是20%左右,韓國僅有5%,但到了2009年,日本下降到9%左右,韓國提升到了接近9%---10年之間出了這麼大的變化。」日本評論家池上彰說。

  日本經濟的一批「旗艦」企業現在也到了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尋找新發展途徑的時候了。

  「用不了太長時間,日本企業就能夠自主復興」

  但日本名城大學教授澀井康弘對於日本企業的未來卻非常樂觀。

  「用不了太長時間,日本企業就能夠自主復興起來。」澀井康弘對《望東方周刊》說。

  他以豐田為例分析說,目前的開工率低只是暫時的現象。

  「日本企業實施的是『準時生產』(JIT)制,在出現危機的時候,能夠迅速找到替代的廠家,讓生產維持下去。汽車在不斷推出新車型,零部件廠家也在不斷更新生產內容,『更新』是一種常態。只要有電有材料,恢復生產並不困難。」

  可以作為佐證的是,豐田總裁豐田章男宣布,到5月上旬,豐田已經將開工率「提升到70%」。

  距離福島核電站不到100公裡的茨城縣日立市,是日立公司的生產基地之一。日立事業所機電製造部部長大源伸次郎給記者看了從附近幾家發電廠運回的發電機。在海嘯到來後,發電廠被數米深的海水淹沒了,發電機內儘是汙泥。

  「我們會定期為發電機做維修,從來沒有見過發電機內能有這麼多汙泥的。」大源部長把手指伸入到線圈內,很快就從中間摳出了一些泥土,周圍的工人正在用水槍衝洗各個部件上的泥汙。

  日立方面告訴本刊記者,在地震過去11天、確認工廠所有員工和工作環境安全之後,就已經著手復工的工作。目前各工廠正在努力搶修各種發電機,並重新製作受損的發電用大型渦輪。

  日立公司表示,只要電力能夠保證,重新開工、重新振作指日可待。

  不僅要復興,還要升級

  目前,日本社會的精英人士,已經前瞻性地把震災看成了一個面向未來的轉型契機。

  日立公司常務董事齋藤裕對《望東方周刊》說:「不僅日立公司要復興,我們還在考慮讓企業所在的地區同時得以升級。」他解釋說,災後重建的日立市,不但是製造工廠的所在地,還要成為新技術、新技能的發源地。他們為此已經提出了一個救災口號:「建設智能日立市」。

  單晶及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生產企業薩姆科公司董事降屋久也告訴本刊記者:「 我們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在本次大地震中基本上沒有受到損失,已經開動全部設備在大量生產半導體方面的產品。」

  日本民間一直向政府呼籲加大光伏發電能力,但近年來歐洲太陽能電池價格下跌,讓日本對於是否增加產能猶豫不決。地震之後,對核電的質疑增加,光伏企業基本上可以下決心擴大生產能力了。

  日本目前在光伏發電、節能環保和高鐵製造方面仍然擁有領先世界的技術,地震之後應該會加快向外輸出的步伐。

  日本外務省新聞局長佐藤悟也告訴《望東方周刊》:「經濟外交是日本外交的一個重點,今後日本會更加強化經濟方面的外交工作。」

  個體重新煥發出救助社會的光芒

  更值得一提的是,個體重新煥發出救助社會的光芒,是日本震後出現的一個很積極的現象。這與震前日本人迷茫、孤獨、封閉的狀態是很不一樣的。

  67歲的田中正昭退休前是一家電力公司的董事。3月11日地震後,很快就傳來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有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的消息。田中就一整天一整天地坐在家裡看電視,家裡訂的幾份報紙,只要是和電力有關的,他一字一字仔細閱讀,不放過每個細節,越讀心情越沉重。

  幾經考慮並在網上查閱了很多信息後,他決定報名去東日本災區做志願者。

  他選擇了受災最慘重的宮城縣。3月上旬,新幹線在震後已經停運,但好在通向宮城縣仙臺市的道路已經開通,67歲的田中乘坐大巴去了仙臺。「以我這樣的歲數,體力有限,我給自己規定的工作時間為三天。」田中說。

  帶上了夠吃三天的乾麵包、幾瓶果汁和礦泉水,將睡袋卷好後,他就出發了。他還準備了一個很大的塑膠袋,以便把廢飲料瓶等垃圾帶回東京處理,不給當地添任何麻煩。

  地震剛剛發生幾天後的仙臺,救災活動基本上還沒有展開。田中的任務是到偏遠的村落去,跟受災的老人聊天。

  「受災後,那麼多的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處於非常孤獨和抑鬱的狀態。我一方面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排解孤獨,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也幫他們收拾收拾院落。」田中說。

  「後來,我看到去災區做志願者的年輕人特別多,那是一種與報紙、電視報導很不一樣的日本,是一個能讓人感受到光明的日本。」

  通過參加志願者活動,田中也讓自己從沉重中走了出來。鄰近的宮城縣石卷市在地震後的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就接納了6.8萬名志願者,成為救災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田燕)

相關焦點

  • 日本搖滾樂團X-JAPAN主唱 為震後災民義賣鋼琴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史無前例的大地震令日本東北部數萬民眾無家可歸。3月13日,日本搖滾天團X-JAPAN主唱YOSHIKI決定將自己心愛的水晶鋼琴拿出來義賣,將拍賣款項全部捐給地震災民。
  • 日本紅燈區紀行:大阪難波ミナミ
    好多人最近加我微信問我為什麼風俗紀行不再繼續更新了,對此確實我也十分無奈。上次那三期風俗紀行發布之後,我網站上介紹的店鋪我一家都進不去了。
  • 震後六周年 赴日本東北旅遊安全嗎?
    但日本東北地區深受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的影響,加上推介力度有限,實際外國遊客數還停留在震前水平,2015年在東北六縣住宿的外國遊客約為50萬人次。為此,日本政府在新旅遊戰略中,提出了振興東北地區的旅遊事業。
  • 原神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 珍珠紀行刷新時間
    原神珍珠紀行一般會持續多久時間?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這是很多小夥伴想知道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原神珍珠紀行多久刷新一次吧!
  • 董炳月|日野強《伊犁紀行》中的漢詩
    而且,日野在考察途中也創作漢詩,僅收入《伊犁紀行》的即達33首,其漢詩明顯受到了唐詩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日野強與沿途中方官員、名士交往,獲得贈詩、唱和詩許多,並將這些詩作輯為《新疆瓊瑤》編入《伊犁紀行》。《新疆瓊瑤》中的詩歌表達了日俄戰爭之後中方官員、知識人對明治日本的認識。日野強用漢詩表達了獨特的「東亞」意識,漢詩的大量存在使《伊犁紀行》具有了豐富的文學性。
  • 是時候聊聊《中國鐵路大紀行》了
    借著春運話題,今天和你聊聊這部片子,一部只要提到亮叔的《長江天地大紀行》,一定會有朋友留言的NHK紀錄片——《中國鐵路大紀行》。PS.補充2個小知識點,可能你已經知道,亮叔是NHK出身;拍過這2部《大紀行》的攝像師楊林老師,也做客過和之夢。
  • 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影像記錄震後畫面
    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地方發生強烈地震,因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以及神戶至大阪間的都市為主而被稱為阪神大地震。2020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25周年之際,在日本神戶的一個公園裡,當地民眾為地震受害者祈禱。
  • 《中國鐵道大紀行》|地圖看世界·薦片
    這裡有一份關於中國人文地理、鐵路的紀錄片,一個日本人花費近一年時間在中國旅行,帶你走進淳樸的中國。《中國鐵道大紀行》主題曲 大山百合香NHK紀錄片不會讓人失望。這部紀錄片的風格不同於我們常見的CCTV式的紀錄片,其往往著重表現宏大、富足的中國,《中國鐵道大紀行》卻顯得很樸實。
  • 黑白情懷——曾家傑的《美國紀行》組照
    《美國紀行•餐廳》《美國紀行•德州農莊的牛仔》我經常使用徠卡照相機M4和135膠捲,《美國紀行》組照頗能說明小型照相機機動靈活的優勢,反映我的抓拍手法,以及對人文攝影的追求。《美國紀行•款待貴賓的年輕人》熟悉紀實攝影的人不難看出《美國紀行》組照或多或少抓住了眼前生活場景的「決定性瞬間」,我從八十年代開始崇拜被譽為「新聞攝影之父」的法國攝影大師亨利·卡蒂亞-布列松(1908-2004
  • 震後寶興:磽磧民族文化演藝廳正式開放
    震後寶興:磽磧民族文化演藝廳正式開放4月25日,「4.20」蘆山地震後的四川雅安市寶興縣磽磧民族文化演藝廳正式面向遊客開放 。震後寶興:磽磧民族文化演藝廳正式開放4月25日,「4.20」蘆山地震後的四川雅安市寶興縣磽磧民族文化演藝廳正式面向遊客開放 。
  • 《中國鐵道大紀行》--- 感動了無數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日本記錄片!NHK拍攝 內附全集下載地址
    ,天津篇,揚州篇,秋之旅終於出發了由yyets字幕組翻譯,還有一些幕後默默無聞的翻譯人員,再次鳴謝!該紀錄片分為「春季篇」和「秋季篇」兩部分,於NHK旗下的BS hi高清頻道播放。「春季篇」於2007年4月8日至6月10日間播放,而「秋季篇」則於9月2日至11月18日間播放。紀錄片播出後在日本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日本NHK電視臺的系列紀錄片《中國鐵道大紀行》日前播出後,在日本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 NHK 關口知宏《中國鐵道大紀行》--- 感動了無數日本人和中國人!
    曾拍攝紀實節目《中國鐵道大紀行》,這也是他首次踏足中國。              《關口知宏之中國鐵道大紀行》,是由日本NHK製作的多集關於中國鐵路的紀實節目,記錄了藝人關口知宏在2007年以乘搭鐵路的方式走遍中國的全過程。該紀錄片分為「春季篇」和「秋季篇」兩部分,於NHK旗下的BS hi高清頻道播放。
  • 松山健一新片聚焦震後重生 搭檔田中裕子扮母子
    松山健一新片聚焦震後重生 搭檔田中裕子扮母子 時間:2013.06.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一個女孩的震後12年-虎嗅網
    震後的漢旺鎮子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房梁砸下來,橙子聞到了一陣濃濃的塵土味。震後的漢旺鎮子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幸運的是,地震發生時,橙子和同學在一樓的廠房裡上數控實踐課,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受傷,僅一死一傷。
  • 速看:地震來了怎麼辦,震後生活該注意什麼…
    2震後露宿安全1、避開危樓、高壓線等危險物。2、選擇乾燥、避風、平坦的地方露宿。3、儘量注意保暖,如果身體和地面僅隔著薄薄的塑料布和涼蓆,涼風與地表溼氣向上蒸騰,常常會誘發疾病。3震後防震棚的安全1、場地要開闊。在農村要避開危崖、陡坎、河灘等地:在城市要避開危樓 的、水、高壓線等處。2、不要建在阻礙交通的道口,以確保道路暢通。3、在防震棚中要注意管好照明燈火、爐火和電源,留好防火道,以防火災和煤氣中毒。
  • 日本知名女星「卸貨」僅兩月火速復出!
    2020-11-16 10:57:53 來源: 娛樂知快文 舉報   日本知名女星
  • 新冠與人種:疫情的「一月定律」和「兩月定律」
    我思索了好幾天的「兩月定律」——各國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只有兩個月,在亞洲基本被證實,但歐洲、美洲的疫情的曲線就不同了。有些鬱悶。亞洲的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的拐點還沒真正出現,使得我想總結亞洲疫情的總的特點的想法,並不容易實現。我將結束的、沒結束的歐洲的、亞洲的、非洲的、美洲的疫情反覆對比。還是看不出有多少規律。看來我的「兩月定律」要泡湯。
  • 日本女記者過勞死細節3年後曝光 連續兩月加班
    圖片來自網絡  多家日本主流媒體10月4日報導,日本放送協會(NHK)近日披露了一起社內職員過勞死事件。根據披露的信息顯示,這名31歲的女記者在死前一個月內曾加班長達159個小時。  2013年7月,一位受僱於NHK的名叫佐戶未和(Miwa Sado)的女記者在家身亡。次年5月,東京都澀谷勞動標準監督署通過調查認定,她的死因系過重勞動引發的充血性心衰。
  • 小兔子希琳娜的臺北紀行(三)在廟門遇見大師
    小兔子希琳娜的臺北紀行小兔子希琳娜的臺北紀行(二)美食當前01去臺北之前
  • 京都紀行——訪京都國立博物館
    宋 李公麟(傳) 維摩居士圖 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原標題:京都紀行   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Museum),始建於1897年,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以其豐富的亞洲藝術品收藏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