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孩子的手辦送人,孩子把父親的茅臺倒掉,冤冤相報何時了?

2021-01-18 動漫折木君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經歷過父母隨便動自己東西的經歷,不管是小時候寫的日記,還是長大了寫的一些文章,或是自己買的一些物品等。家長打著為我們好的說法,實際上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這樣類似的事情,在二次元文化的圈子中,更為常見了、

父親把孩子手辦送人被倒茅臺酒

很多小夥伴們應該都經歷過,自己長大後的一些東西被自己的家長送人的事情。父母覺得,這都是自己小時候買的玩具了,現在長大了之後就用不到了。但其實很多東西雖然已經破舊,我們還是有很多的感情在。

最近就有一位小夥伴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他有28個《火影忍者》的手辦,結果父母沒有經過自己的統一,擅自把自己的十幾個手辦全都送出去了。還說他都這麼大了,還玩什麼玩具,這位小夥伴也不知道父母究竟送給誰了。

買過手辦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每個手辦的價格都不便宜,即使是自己以前買的手辦,現在不怎麼關注了,但也是有感情的。父母沒有經過自己同意就把珍藏的手辦送出去了,這讓他非常氣憤。

於是他一氣之下,把自己父親珍藏的茅臺酒全都倒掉了。既然父母沒有尊重自己珍藏的東西,那麼自己也要讓父母體會一下,失去自己珍藏物品的痛苦。

結果不用多說,父子兩個人差點就反目成仇了。但是這件事情如果不解決的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呢?

父母扔孩子模型

類似這樣的事情其實一直都有很多,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父母會在不經過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扔掉孩子珍藏的手辦或者模型。

在父母的角度上來看,孩子沉迷這些東西、喜歡這些東西都是無用功,不僅會影響學習和生活,還會有一種自己孩子「越活越倒退」的感覺。

喜歡手辦和模型是個人的一項愛好,我認為並不會不能讓人理解。父母這樣做,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還會和孩子之間產生越來越多的矛盾。

如果說父母覺得孩子是沉迷於手辦和模型,學習成績才會下降的話,可以和孩子好好地談一下,看看如何使得愛好和學習之間平衡,而不是做出一些讓孩子傷心和憤怒的事情。

網友們的看法

對於上述提到的這兩件事情,很多網友看了之後也表示氣憤,覺得這些小夥伴的父母不應該這麼做。畢竟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在沒有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不僅隨便亂動,還隨便送了人、隨意毀壞,這些都是不應該的。

況且手辦和模型都不是普通的「玩具」,它既具有收藏價值,也是每個ACG迷們都喜歡的周邊。如果不是家裡有「礦」的情況下,很多人要省吃儉用好久才能買一個正版的手辦。自己這麼辛苦買的手辦,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沒了,放誰身上誰都生氣。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覺得不就才幾個手辦嗎,至於還把自己父親的茅臺酒都給倒了嗎?

而且這樣的觀點還不在少數,很多人覺得真的不至於,要是自己真的喜歡,有能力了再買一樣的不就行了。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很多手辦都是限量版,而且跟了自己很多年的手辦也是有感情的,和新買的手辦自然不同。

希望父母和子女之間能夠多一點溝通,給予孩子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就算真的想把手辦等玩具送給其他人,也一定要事先過問好自己孩子的意思。如果孩子願意送人的話那就可以送,如果不願意的話就不送,而不是自己自作主張做決定。

你如何看待「父親把孩子手辦送人被倒茅臺酒」這一事情?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敗家子」倒光父親茅臺,只因手辦被送走:這3類家長,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父母把孩子的《火影忍者》手辦送人,孩子把父親的茅臺倒掉,父子二人反目成仇,如何看待這件事?」孩子是名中學生,喜歡《火影忍者》,攢了很長時間的零花錢和壓歲錢買齊了一整套手辦。本來還沉浸在擁有寶貝的欣喜當中,不久卻發現,28個手辦有十多個不見了。怎麼回事?
  • 被熊孩子毀了自己的手辦藏品是種什麼體驗!?
    新聞的內容大致是:一位老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他的經歷,他有28個《火影忍者》的手辦,但父母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將手辦送了一半出去,事情爆發之後若無其事的來了一句:你都這麼大了還玩小孩兒的玩具,而後老哥一怒之下,把父親珍藏的茅臺倒掉了。遺憾的是,後續微博搜索已經查詢不到結果,或許是刪除了,又或許是這條新聞從一開始就是假新聞。
  • 爸媽把兒子動漫手辦全扔了,孩子痛哭離家出走,買手辦=不學習?
    其實對於一些熱愛二次元的孩子來說,手辦的意義非常大,但是父母卻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他們認為二次元的手辦不值得那樣的價錢。這就成為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一種矛盾。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認為沒有經過本人的同意憑什麼要把的手辦扔掉。父母將那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手辦當作玩具,完全不懂孩子的內心。於是孩子向父母表示自己不會回家了,打算離家出走。
  • 冤冤相報何時了,這集就這點意思?
    滄海橫流第12集播完了,這集通過和尚清玄的悲慘命運表達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道理。這就是所謂的道,放棄復仇,才能成就正道。
  •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依靠
    我記得十樓是長得比較胖的一個小夥子和他媳婦,我猜想這應該是他父母和孩子了。準是因為接送孩子爺爺奶奶才來的。過了日子不多,聽同一樓門的鄰居說,十樓的小夥子病了,不會走路,她們看見總是他爸扶著練習走路,好像是腦出血或血栓之類的病。我心想,這麼年輕就得了這種病,真是沒法啊!
  • 學生黨買手辦被爸媽打?瞬間感覺128元的手辦都不香了
    有這麼一條消息:有位16歲的學生在生日期間想買手辦,家裡不給錢,便背著父母花了128元買了新的手辦,沒想到被父親知道,學生挨了父親的一拳,後面母親知道了就開始埋怨,花那麼多錢就買了個塑料。整件事情看似和手辦有關,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父母的教育,孩子偷偷拿錢去買手辦,這也是不對的事情,父親打的那一拳就有些過分了。按照常理長輩對晚輩的管教可以有許多種方法,打、罵是最不好的那一種,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傷害,有什麼好好的溝通。
  • 強勢父母,孩子命苦?
    雖然中年時,大衛有幸復出,但首演結束接受滿堂的喝採時,卻遍尋不著那令他又愛又恨的身影,最後只能來到墳前憑弔父親。小鳥只是換地方被關《鋼琴師》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我們很可能就是那個強硬的父親,也可能是極度情緒受傷、壓抑的大衛;很多人可能從小被父母嚴厲要求,抑鬱迄今,又在自己做父母時,也要求孩子完成自己未曾完成的夢想,卻不知造成彼此的傷害。
  • 為什麼中國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
    美國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是父親,第二是喬丹,第三是母親;日本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也是父親,第二是母親,第三是坂本龍馬(明治維新的英雄);而在那批接受調查的中國的孩子心中,最尊重的人根本不是父母,父親被排在最後一名,第10名,母親更慘,擠出前10,排在第11名。孩子不說謊,心目中就是這樣認定的。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每次這種場景,都特別揪心,本想拒絕孩子的時候,卻因為他一哭就心軟,最後不得不妥協。 孩子一哭,就無條件的滿足,所以很多父母變得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
  • 這個曝光秀山計程車的帖子亮了,網友感嘆:冤冤相報何時了...
    「秀山在線」網友評論:國民姐夫:這個框框已經暴露了發帖人是個三輪車司機a90823416:冤冤相報何時了?戳下方「閱讀原文」,發表你的看法,說出你想對樓主說的話,看更多網友的精彩回復。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在本條微信下面留言。
  • 3歲孩子被棄養8天,活活餓死:責任感缺失的父母,是孩子的災難
    看到女孩遺體時,在旁的刑警紛紛側目不忍直視,孩子生前是遭受多大的罪,才讓她和同齡孩子相比整整廋了3公斤,用皮包骨頭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媽媽的心腸有多硬,才能做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人說虎毒不食子,但現實卻生生打臉,比畜生更可怕得是把孩子帶到世上,卻盡不到做父母的責任。沒有責任感的父母,孩子如同孤兒「他都不要 ,我要幹嘛?」
  • 父母不惜花重金送孩子去國外,孩子真的能學到東西嗎?
    父母不惜花重金送孩子去國外留學,孩子多少都能學到一些東西的,學到多少就看個人的努力和所在學校老師的教育情況了。確實存在不少孩子,就算父母千辛萬苦存了許多錢才讓孩子得以到外國讀書,但是孩子卻沒有體會到父母的苦心,不但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就知道在外面吃喝玩樂,荒廢自己的人生,浪費父母的血汗錢。說實在話,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人了,就算有條件,我也不是那麼希望送孩子到國外去的。
  • 20萬手辦被孩子摔壞,家長開始耍賴
    也有的孩子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中長大,對身邊的人和事都看不慣,整個人肆意妄為,囂張跋扈,任性自我,也只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傷害。而這種孩子是最不讓人喜歡的,他們不顧別人的想法和意願,仗著自己有「保護傘」就肆意妄為,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們也將這種孩子叫做「熊孩子」。
  • 讓孩子學會孝順父母的4個方法,家長照著做,孩子越來越孝順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學處事。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支招一:父母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爺爺老了,行動不便,吃飯時手總發抖,有一次不小心把吃飯的碗給打碎了,兒媳破口大罵:「老東西,以後給你做一個木碗吃飯算了。」
  • 《父母愛情》「中國式父親」江德福:孩子的是嚴父,女兒是紙老虎
    在得分為9.5的戲劇《父母愛情》中,江德福既是好丈夫又是好爸爸。他出身貧寒,與淳樸淳樸的農村人民在一起,也對底層人民懷有深切的同情。在劇中,別人都是可貴的,富有人情味,對愛情執著,對婚姻忠誠,對待自己五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著深厚的父愛。
  • 《東京物語》父母與孩子的愛
    特別是繁,真是「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買便宜的煎餅給老人,赤裸裸地嫌棄,擺脫似地送老人去便宜的熱海,喪禮上哭得最厲害,說出「父親先死不會那麼麻煩」,貪婪地要母親的遺物。她對於自己的父母,我想根本就沒有情感了吧,滿心計較的不過是利益得失了。我最討厭這樣的人,我可以接受不願奉獻,但對於貪婪地一味索取很是厭惡。
  • 作為父母,年輕時欣慰於孩子的成就,老了會後悔把孩子送出國嗎?
    養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想必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但很多人又說不清楚。好像只是為了到了年紀,該生了我就生孩子了。生下之後,我就自然而然地愛他,想把最好的都給他。很多父母都是有這樣的心路。但是也有好好培養孩子,孩子也特別優秀,最後留學,定居在國外的。這些父母他們又過得怎麼樣呢?不缺物質,卻精神上的寄託其實能送孩子出國的,很多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所以對於家長們而言,他們不存在著需要孩子為他們付出什麼物質上的東西。
  • 兒子買百萬手辦卻不贍養父母,稱:養兒為防老,別提母愛偉大!
    但是,他卻沒有成家立業,買房之後自己一個人過自己的生活,平時用在買手辦上面的錢差不多已經過了百萬了,可是他卻不給家裡面老人一分錢。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件事情有些熟悉,因為在電視劇《天道》當中主角丁元英在自己的父親病危的時候說要去拔自己爸爸的氧氣管子,當時他跟他的母親發生過這麼一段對話。
  • 《延禧攻略》「冤冤相報何時了」,不知不覺就被下架了
    所謂的爽劇就是讓人看了會感覺內心特別的爽的感覺,伴隨著網絡文學的誕生,一種碎片化的文字信息開始流行開來。現今,人們已經沒有耐心去閱讀一些文學經典,這些要絞盡腦汁去思考的文字,不如平面的直觀性來得痛快。在《延禧攻略》的慶功宴上,愛奇藝首席營銷官王湘君直言:「有仇必報,兩集之內必須把仇給報了,看了特別爽。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做好以下幾點,孩子自然懂禮貌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脾氣暴躁是人類最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大步。可見,一個懂禮貌的人,對於不管是在社會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中,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