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打工人!你吃早餐了嗎?
《早餐中國》第3季來啦!還是原來的王聖志導演,還是每集只介紹一家街頭早餐店,還是一開播就拿下了豆瓣9.0的高分,創下《早餐中國》系列評分新高!
現在已經開播了,小編帶大家看看,前六集都安利了哪些早餐!
第一頓:山西蔭城的豬湯
老闆李春生賣了三十多年的豬湯,每天早晨5:20迎來第一批食客,5元一碗還能免費續一碗湯,還配送老闆獨家手藝——有128層的千層燒餅,一天限量500碗。
把所有肉放到碗裡,用豬湯燙幾遍後,加上蔥花和醋,再次澆上熱湯。這碗看似簡單的豬湯其實是前一天老闆用豬骨、豬肉加上老湯慢燉好幾個小時後才出鍋的。
這種從明末清初就在山西蔭城地區流行的小吃,一直到現在仍然是當地人起床的主要動力,如今已經是長治市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蔭城也是一座寶藏古鎮,明清時期的老建築裡封印了慢時光,小鎮所在的長治市是晉冀豫三省交界,同時也擁有國內現存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府城隍廟。
第二頓:浙江舟山的海鮮面
凌晨三點,漁船把當天的海鮮送到舟山港,老闆飛珠一大早就到市場採購。
皮皮蝦有膏的時候,尾巴後會有黃顏色,開出來一定就是生膏,但過了5月1號就沒有了。
8月份吃梭子蟹,兩邊尖尖的頭都是黃色,膏全部到頭,口感最好了。
看似是平平無奇做輔助的麵湯,也是用排骨、豬腳、魚頭、魚骨頭、豬皮慢火熬煮了3個多小時才煮成。煮的時候要魚肉先行、蝦蟹後放,最後麵條放進去,主食可以選擇米線和面。
第三頓:河北河間的驢肉火燒
你不一定去過河間,但一定聽說過驢肉火燒。
老韓一家在這裡做了14年。曾在河間最好的高中讀書的小韓,放棄讀大學,回家跟老爸學手藝,搭檔做驢肉火燒。老爸做肉,兒子做火燒。火燒要外酥裡嫩,每一層都薄如紙,能透光,用火點燃還能點著的程度。
夾上用老湯煮了兩個多小時的驢肉、燜子肉、板腸子,又香又脆。不少周邊的居民驅車一個多小時前來,就為吃上一頓驢肉火燒。
第四頓:黑龍江哈爾濱的豆腐腦
豆腐腦是全國人民早餐桌上的常客,用黑龍江大豆做出來的豆腐腦更絲滑,搭配東北特色滷汁,還能順便吃一口斌哥斌嫂之間大碴子味的「狗糧」。
只要兩塊錢就能吃上清湯榛蘑滷的豆腐腦,用清晨現摘的蘑菇,加上野生榛蘑和黑木耳,越煮越香,吃進嘴能融化。
撕成細條的雞絲丟進榛蘑滷裡煮熟,就是僅售3塊錢的雞汤滷。
5塊錢的牛棒骨汤滷,是用大火把牛棒骨煮出白湯,再撒上切好的牛肉薄片和枸杞的滷子。
第五頓:河南靈寶的石子饃夾涼粉
涼粉的製作過程其實很複雜,綠豆在夏天要浸泡12小時,冬天要浸泡24小時。綠豆漿加清水後煮兩個小時,也要攪兩個小時,變成一鍋糊糊後靜止四個小時。
它的清漿、面子、瀲子都能用上,所以漿涼粉也叫一生涼粉。
傳統的涼粉是酸的,當地人吃的就是這個酸味!為配合外地人口味,老闆已經調整配方儘量做不太酸的了。
第六頓:安徽亳州的牛肉饃
和常見的牛肉饃不同,這裡的饃四皮三餡,「外面一皮,底下一皮,中間兩皮,三層餡子」。
餡料是牛肉和紅薯粉,按成圓餅狀放在平底鍋裡,然後放在使用油煎出來,特別的敦實管飽!
李氏祖傳牛肉饃的店鋪在花戲樓附近,花戲樓曾是山陝會館,是山陝兩地的藥商在亳州的議事與聚會的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的特色。
是時候好好吃早餐了!
【來源:人民旅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