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早餐中國3》又開播!來看看LP的私藏早餐推薦

2021-02-16 LonelyPlanet

©Pixeljoy/Shutterstock

時隔一年,《早餐中國終於回歸了!第三季計劃播出30集,延續前兩季的風格,每集用7分鐘介紹一個普通早餐店以及它背後的故事,用一頓豐盛的早餐甦醒人們沉睡的味蕾。在被《早餐中國》瘋狂安利的同時,不如來看看LP都有哪些私藏的早餐推薦吧~種草之後記得要早睡早起,爭取一個個打卡呀!

 - 廣東生滾粥 - 

簡單中見華麗的平民粥

ic / 圖蟲創意

廣東粥的著名代表有廣式生滾粥潮汕砂鍋粥。廣式生滾粥裡,家常便粥便是皮蛋瘦肉粥、魚片粥、牛肉粥、豬肉粥和滑雞粥等,這幾種是在尋常市民家也能煮的一手好粥。而富有傳奇色彩的雜會代表——艇仔粥狀元及第粥,則是粥檔考究功夫的代表作。生滾粥講究的是粥滑軟綿、芳香鮮味,所以必須是現場滾制,保證鮮味和滾燙的口感。

在廣東的很多城市,一天的忙碌就從一碗溫暖的生滾粥開始。如果你行走在廣州的老城區,如西關荔枝灣一帶或海珠同福路附近,在清晨的粥粉麵店,會看到爐火猛開、白煙嫋嫋,開放式的廚房裡一個個小鍋在煮著生滾粥,還有拉腸的爐子在忙碌地拉進拉出。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生滾粥是廣州人早餐首選之一,外加一碟油條,就是一頓「醒神」的早餐。食量大的,還會點上一碟拉腸,用粥的清甜中和腸粉的鹹味。

©Phongthon Preuksrirat/Shutterstock

伍湛記是吃廣式粥的必去之處,以「生滾」粥著名,製作精良,鮮味可口,粥底以瑤柱、腐竹、豬骨等原料熬製,味道鮮美。伍湛記的及第粥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的粥類出品一直深受街坊愛戴,每逢早上和午市時間,便擠滿了排隊買粥的人。不可錯過的還有德昌樓的招牌小吃鹹煎餅,金香酥脆,陣陣南乳和芝麻味。強記雞粥也是另一個選擇,以雞粥為招牌粥,肌肉彈牙滑口,粥味香濃,市區有多家連鎖店。

 - 重慶小面 - 

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山城秘方

重慶小面 © MacDX1, 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enG

麻辣小面早年間是「專供」勞工階層的,小碗精細的擔擔麵實在不划算。對江湖兒女來說,一海碗麻辣麵下去,飽腹又好味,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種情懷和口味。儘管它的佐料和湯底被開發得早就跳脫了「窮人早餐」的定義,但本質上,重慶小面還是一碗幾片藤藤菜墊底,麻辣汁調味,加上煮好的鹼水面的一碗素麵,唯一的葷香是湯底的那一勺豬油。

由圖蟲提供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重慶人眼裡有一萬碗小面。因為實在太難給小面下個定義了,甚至,它也沒有各戶必須遵守的規範,放什麼青菜得看季節,辣度麻度、幹拌還是寬湯完全看個人喜好。它只存在於重慶,和這座火辣的城市一樣瀟灑、不羈和隨意。

儘管已經成了連鎖店,胖妹的各色重慶風味面在重慶人口裡仍能得到廣泛認可,兩路口的這家總店天天人滿,味道也是一如既往地濃麻鮮香。如果住在解放碑附近,花市豌雜麵(青年路77號萬豪酒店對面)的豌豆雜醬面是不二之選。吃小面實在不需要專門跑到哪一家店去,也不用參考網上的50強名單,問一下酒店員工或者計程車司機,一公裡內絕對有他們每天來一碗的「心頭好」。

 - 蘇州頭湯麵 - 

第一碗分外香

頭湯麵,老蘇州都愛那一口。頭湯,不是第一碗高湯,而是第一鍋用來煮麵的清水。誰趕得最早,誰就能搶到當天麵館下的第一碗(批)麵條。早晨四五點鐘,麵館裡的大師傅就吊好了湯,做好了澆頭,六點多鐘,趕早吃頭湯麵的客人便推門而入。仿佛在寺院上到了頭香,頭湯麵一點上,嘴巴很刁的食客們才能安心坐穩。

「哎!來哉……紅兩鮮末兩兩碗,輕面重澆,免青寬湯。硬面一穿頭,澆頭過橋。」雖然蘇州話軟糯無比,但這樣的響堂聽來仍是抑揚頓挫,肚子裡的饞蟲哪裡還藏得住。面一上,三五分鐘內全部「宣光」(吃完)的才是老手。再聽周邊,啜吸之聲不絕於耳,這樣的節奏可真是暢美無比。

藏在美食路段的邊緣,據說是目前蘇州人眼中最好吃的麵館,秘密全在一碗湯。但是看看此地師傅用來吊湯頭的原料和家什,就讓人不由自主地咽口水了。面質爽滑勁道有彈性,加上醇香肉排澆頭,就是一碗招牌面。若是現炒澆頭,就更美了。在它之前,無數老蘇州們都奔赴城西的胥城大廈(三香路333號),他家奧灶面從崑山原版引進配方,頭湯麵自然夠贊。

 - 南翔小籠包 - 

輕啜湯慢品鮮

©Mark Andrews/Alamy Stock Photo

路過上海的城隍廟,當然不能錯過小籠包。慕名而來的遠方客排起長隊,卻未必個個會吃。面對一隻晶瑩剔透、小巧粉嫩的小籠包,有經驗的食客懂得那句訣竅:「一口開天窗,二口喝湯,三口吃光」。夾時要落筷於包子的上端,才不會把皮戳破先漏了湯。吃時,要先在邊緣輕輕細啜一口,一包鮮美可口的湯汁才能完整入口,也不至於飛濺到身上。

©tab62/Shutterstock

湯汁喝完,便要一口將小籠包放入口中,才能體會到它的皮薄肉嫩,個頭雖小肉餡卻大。若是有心隔著玻璃窗看看小籠包的誕生,就能知道肉餡分量足足比麵皮還大上一倍,沒有經年苦練,還真是難以包出這樣完美的小籠包。

©PixHound/Shutterstock

初嘗小籠包,不妨筷勺並進,將小籠包放在勺子裡慢慢享用。吃小籠包就得這樣小心翼翼,全神貫注,一任性就不行。別忘了配上小碟薑絲加鎮江醋,稍稍解膩,回味無窮。

雖然小籠包源自南翔,但位於老城隍廟的這家老店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底層熱氣蒸騰的外賣處一貫是長龍,更上一層樓就更精貴一層。但有一代代老師傅坐鎮,味道始終如一。城隍廟和古猗園的小籠包固然是老字號,民間卻也有不少高手。願意吃精細高端的可以找鼎泰豐,想吃老味道的可以去王家沙,源自河南路街邊小鋪的佳家湯包也在上海擁有不少粉絲。

 - 煎餅餜子 - 

衛嘴子的早間樂

大鵬DP / 圖蟲創意

每個人的鄉愁大抵總免不了牽扯著一道菜、一種味道,對於天津人來說,早點攤上的煎餅餜子或許就是牽絆最深的味道。所謂「餜子」,原本是指一切油炸麵食,在這裡卻是專指「棒槌餜子」,也就是油條。天津煎餅餜子與山東的煎餅卷大蔥、雜糧煎餅都不一樣。2014-11-15 13.19.03 © sstrieu, CC BY-ND 2.0 http://dwz.date/dgtG
餜子的脆實在有限,倒是把它換成「餜篦兒」(薄餅、脆餅)的話,就真的是一咬咔嚓響了。想要享受本地人的待遇嗎?那就拿出天津街坊的做派來,自己帶上倆雞蛋,大聲說:「老闆,一套,單餜子雙蛋!」

和任何一個城市的早點攤一樣,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與耐心,你大可以起早去尋訪街巷裡的「老字號」。這家被譽為「天津最好吃的煎餅餜子」,早上人很多,好在楊姐手腳麻利。菜單羅列清晰,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問問一起排隊的本地人。想嘗試大餅卷圈就去榮真齋小吃(西湖道南豐裡16號樓底),清爽乾淨的清真小店需要你趕早去,晚了隨時可能沽清,肉食動物不妨考慮一下鴨絲卷。

 - 過早 - 

街頭快熱鮮

由圖蟲提供

「過早了冒」是武漢人早餐相互問候的話語,等於英文中的Good morning!足見武漢人對早餐的看重。在武漢,幾乎沒人在家裡吃早餐,人人都在街頭過早。為何叫過早?一說是因為早餐內容之熱鬧豐盛形同過年,故稱過早。二說因為用餐時間大多很短,從製作到下肚全都很「唰啦」(迅速),三下五除二,匆匆而過。

由圖蟲提供

熱乾麵是武漢的招牌過早——最出名也具特色。鹼制的熟面拌麻油提前備好,製作時用笊籬盛著放入開水中燙幾下,撈起淋幹放入碗中,加鹽、胡椒、味精、蝦米、辣蘿蔔碎丁、醃菜、蔥花、蒜水……最重要的是芝麻醬。上好的芝麻一粒就足以齒頰留香,無數芝麻製成的油醬當真香得吞下舌頭。

豆皮 © EnigmaHuang, CC BY-SA 2.0 http://dwz.date/dgyU

豆皮是武漢早點的另一傳奇,以老通城的最為有名。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四季美的湯包,五芳齋的湯圓,適當地無論老幼都能說得出的幾家老字號,這個名單還可以不斷加長。

由圖蟲提供

但每個武漢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過早聖地,它可能是自家巷子口一個黑黢黢的攤位,出售著面窩、酥餃、油餅、油條,也可能賣著喜坨、糯米雞、糖油粑粑和糯米包油條……

由圖蟲提供

多虧了有關部門集中力量辦大事,散步在武漢三鎮街頭巷尾的各式早餐得以在一條小巷上雲集。戶部巷是武漢有資歷的美食一條街,這裡吃的多吃貨更多,非節假日也是熙熙攘攘。你可以在這條短巷裡什麼叫超高性價比——5元吃飽,10元管好。

 - 羊肉泡饃 - 

感受「饃」力

由Thomas提供

羊肉泡饃這一根植於陝西人基因裡的美食,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店家用優質羊肉或牛肉、牛(羊)骨,配以花椒、大料、草果、桂皮等調料,混入將坨坨膜掰成拇指大小的碎塊,整合出一碗優質羊肉泡饃。

Yáng Ròu Pào Mó (羊肉泡饃) © Charles Haynes, CC BY-SA 2.0 http://dwz.date/dg29

吃饃的時候把辣子醬鋪在上面,最好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當地人認為這樣可以保持熱氣之不散。泡饃中的辣醬糖蒜都是講究之物,辣醬並非西北常見的油潑辣子,而是紅辣椒、鹽與高度白酒一起醃製而成,酒麴清香與辣味的結合,讓葷味十足的泡饃清爽起來。配上糖蒜,更是風味十足。

由未城提供

泡饃的吃法有四種,分別叫作單走、幹拔、口湯和水圍城,湯水量依次遞增。單走是羊肉湯和饃分別上桌,將饃掰入湯中吃,最後再喝一碗湯的吃法。其餘三種都是需要將饃放入湯總煮製的,湯最少的叫幹拔,也叫炒饃。

在西安回坊,有許多泡饃店,老孫家同盛祥是比較出名的老字號。當然還有很多不太出名的小店,同樣美味。在西羊市街的老安家「陝西第一碗」是眾多本地人的選擇,尤其是他家的小炒饃廣受讚譽。此外湘子門的小炒饃,也是回坊之外的有名店鋪。

 - 粉 面 飯 - 

貴陽人的主食三寶

乙未大叔 / 圖蟲創意

說起早餐,隨便抓個貴陽人問問,他多半會說:「粉一定要酸粉,面一定是腸旺糯米飯是必須的!」腸旺面算是貴陽人的心頭好,不但好吃,而且諧音「常旺」,十足好意頭。細論起來,腸是肥腸,洗淨加料燉煮,越肥越香;旺是血旺,豬血切片,滾水裡一汆,又嫩又滑,夾在筷子上顫顫巍巍就是不斷;面是黃澄澄的手工鴨蛋或雞蛋面,吃口爽脆不粘牙。

至於酸粉,又是一款貴陽人的鄉愁味道。恰如北京的豆汁兒,不是本地人便難解其中味。要說人見人愛還得數牛、羊肉粉。在貴陽吃羊肉粉必言花溪。軟爛入味的紅燒牛肉、嚼勁剛好的切片牛肉、再加一隻滷蛋、幾片爽口泡菜酸蓮白、原汁糖水,熱熱鬧鬧擠滿一碗,這才算是正宗花溪牛肉粉

貴陽蔡家街路口,近中山東路

貴陽曾選出「十大牛肉粉、腸旺面」,按圖索驥是個好辦法。這一家店面不大,趕上飯點兒隊卻排得長,也賣米粉,哨(臊)子更是花樣不少,想一網打盡的話,不妨來碗軟哨雞腸旺面,足足半碗的哨(臊)子澆頭絕對讓人驚喜。從20世紀70年代開店至今的花溪飛碗牛肉粉(花闊路集貿市場內)和對門的花溪王記牛肉粉打了不少年的擂臺,哪家更勝一籌眾說紛紜,實在難以抉擇的話,就選排隊長的那家吧。

 - 胡辣湯 - 

中原人的早餐哲學

老天使 / 圖蟲創意

河南人對湯的重視,從早上就開始了。在河南的每一個城鎮,甚至大一點的村莊,每天早餐都能看到熱氣騰騰熬胡辣湯的大鍋。靠胡辣湯拼生活的男女用一柄長勺不停地在湯鍋裡攪拌,辛香就施施然飄到大街上和空氣中。

由wzn提供

這碗濃湯,由燉肉、胡椒、花椒等加入不知道有幾種的中草藥慢慢熬製,湯汁的粘稠感能完美地包裹那些湯料,又不至於太粘稠而導致難以分辨。有流行就有派別,胡辣湯在河南,也有兩個非常耀眼的派別。一是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二是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逍遙鎮北舞渡這麼江湖的名字,竟也刀光劍影地比拼過。

鬍子拉碴2005 / 圖蟲創意

以前,逍遙鎮的胡辣湯,青澀大鋁鍋盛湯,放牛肉片,中藥味和辣味都很濃;北舞渡的湯則用黃色大銅鍋盛湯,湯味綿潤,放羊肉塊。然而競爭至今,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羊肉或牛肉,早不是什麼事了。

無論是鄭州、開封還是洛陽,胡辣湯都是早餐的第一選項,所以只要你早起就一定能吃到。逍遙鎮和北舞渡鎮的派別也是任君選擇。雖然出現了188元的豪華版胡辣湯,不過,絕大多數胡辣湯的價格還是在5元以內。

 - 刀削麵 - 

返璞歸真的麵食藝術

IreneLin / 圖蟲創意

大同人的早餐從一碗刀削麵開始,山西的麵食盛名也隨著一家家打著刀削麵招牌的飯館,遠播海內。以這種做法看似最為簡單、原始的麵條作為山西面的代表,實在是最為回歸本質的;山西人如此直白地享受麵食之美,並將其傳承、發揚開來,也正其是自信所在。

由圖蟲提供

大部分刀削麵館都會將煮鍋擺在食客看得見的位置,於是觀賞師傅削麵就成了吃麵前的熱身,如今有些師傅更將麵團頂在頭頂、雙手交替刀削,專為食客助興。撈起煮熟的面片,澆上滷子,一碗刀削麵就做成了。

六六愛吃炒酸奶 / 圖蟲創意

品種繁多的滷子是刀削麵調味的關鍵所在,蕃茄醬、炸醬、炒肉等比較常見。其實每一種炒菜都可以澆到面上,只要你喜歡。記得加上幾滴山西老陳醋哦。

太原小店區體育路7號

獨特的山西建築風格、仿古的裝飾和家具,所見的每一件東西都可能已有百年歷史,於此吃麵,會有身為晉商的錯覺。每道菜都很精緻,有含刀削麵剔尖刀拔面拉麵的四大麵食套,也有含夾心面餄餄貓耳朵抿面的粗糧套面。更喜歡自己去發現的話,其實刀削麵在山西可謂「漫山遍野」,許多無名攤點各有特色,味道眾說紛紜,或許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你最愛的那一碗。

看到這裡

你是否獲得了早起的動力

作為一個吃貨

怎麼能錯過如此豐盛的早餐呢




>>雙11大促 | LP力薦的2021旅行日曆!陪你探索世界>>雙十一後的第一場旅行,就選省錢好玩的City Walk吧

相關焦點

  • 豆瓣9.1《早餐中國3》又開播!來看看小牧的私藏早餐推薦
    時隔一年,《早餐中國》終於回歸了
  • 豆瓣9分!《早餐中國3》來了
    《早餐中國》第3季來啦!還是原來的王聖志導演,還是每集只介紹一家街頭早餐店,還是一開播就拿下了豆瓣9.0的高分,創下《早餐中國》系列評分新高!現在已經開播了,小編帶大家看看,前六集都安利了哪些早餐!皮皮蝦有膏的時候,尾巴後會有黃顏色,開出來一定就是生膏,但過了5月1號就沒有了。8月份吃梭子蟹,兩邊尖尖的頭都是黃色,膏全部到頭,口感最好了。看似是平平無奇做輔助的麵湯,也是用排骨、豬腳、魚頭、魚骨頭、豬皮慢火熬煮了3個多小時才煮成。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特色早餐喚起觀眾鄉愁
    原標題: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看完它無數人決定一定要早起天氣漸漸變冷,每天早上都免不了要和溫暖的被窩上演一出苦情大戲。但如果此時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飯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
  • 來看看利物浦網紅早餐推薦
    談到英國,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沒有什麼好吃的,但其實利物浦是有很多不錯的英式餐廳的,特別是早餐,今天先來介紹4家吧
  • 豆瓣評分9.1,《早餐中國》口碑炸裂,不僅好吃更好哭!
    在如今美食類紀錄片是越來越多,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還有許多多紀錄片將美食指向了特定類別,就如《早餐中國》專門將視角對準了大街小巷的街頭早餐小吃。 《早餐中國》已經走到了第三季,內容再度升級,每集正片內容由此前的5分鐘提升到7分鐘,繼續探尋各地的風味早餐小吃。
  • 《早餐中國》圈粉1.5億人,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軟糯鮮香長沙豬油渣煮麥子,清爽汕頭豬血湯,皮薄大餡福建水煎包,暖心暖胃西安混合肝湯…… 一部專門記錄中國各地特色早餐的紀錄片橫空出世
  • 從《早餐中國》品味人間煙火
    如果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餐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了。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2020年11月05日 11:21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編輯:韋幸文   再來看看另一鍋湯鮮味美的面——  排骨、豬皮、魚頭、魚骨熬製3小時的高湯打底,配上膏黃肉滿的皮皮蝦、梭子蟹、炸馬鮫魚片、帶魚、小黃魚、紅蝦……食客可以自選粉面、搭配最想吃的海鮮
  • 《早餐中國》第二季來了,南京的過早能拍100集!
    還記得前段時間有一部超火的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播出第一季就大賺吃貨們的口水從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裡「酸湯粉」廣東潮汕「豬血湯」再到福建福安「水煎包」……每一集都讓人垂涎欲滴據說現在《早餐南京》第二季正在拍攝中那麼,小攻必須牆裂安利來南京拍早餐拍一整季都不帶重樣的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山東早餐強烈要求加拍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山東早餐強烈要求加拍!】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從早餐的味道開始,清晨路邊的早餐店,熙攘的食客擠滿小店,油旋、餡餅、油條、豆腐腦、餛飩、蒸餃……處處散發著香氣與煙火氣。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山東觀眾表示:「100集怎麼夠!光俺們山東就夠100集了,強烈要求加拍!」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早餐專輯:營養早餐、中式早餐、西式早餐、兒童早餐、簡單早餐
    看看7號為大家推薦的以下8款搭配,你最pick(喜愛)哪款呢?No.1、肉末菜粥+豆沙包+芹菜豆腐乾包子配粥,那是絕配頂配高配,再來點芹菜豆腐乾,果斷喜愛!肉末菜粥的食材包括:粳米、糯米、肉末、菠菜、胡蘿蔔。
  • 圈粉1.5億的《早餐中國》第三季來啦,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美食呢?
    備受好評的《早餐中國》第三季,在略顯蕭索的深秋之際,又攜著天南海北的美味轟轟烈烈的來咯! 《早餐中國》目前已經播出兩季,都取得了高分評價,其中第二部不僅僅在豆瓣,就連知乎上也取得了8.9分的高分,在觀眾審美需求日益提升的當下,能在各個口碑平臺都取得不俗的成績可見質量之優。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山東早餐強烈要求加拍!
    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從早餐的味道開始,清晨路邊的早餐店,熙攘的食客擠滿小店,油旋、餡餅、油條、豆腐腦、餛飩、蒸餃……處處散發著香氣與煙火氣。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山東觀眾表示:「100集怎麼夠!
  • 豆瓣評分9.0,最治癒的美食神作出第三季了!浙江人的早餐地圖實在太...
    除了依賴鬧鐘堅持不懈的叫早,《早餐中國3》也加入了工作日8:00AM「早安打工人」行列。作為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微紀錄片單集只有短短7分鐘,卻足夠「下飯」。開播僅一周就被網友送上了豆瓣9.0分,創下《早餐中國》系列評分新高!
  • 豆瓣9.2,我的夢想已經變成混入《早餐中國》劇組吃遍全國了
    好傢夥 ,《早餐中國》直接把芭姐又給看餓了!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三季「真香」回歸,依然延續了前兩季的風格,每集七八分鐘,介紹一間最受本地人歡迎的市井早餐店。真不愧是下飯神片,第三季開播以後就砍下9.2分的高分評價,創下《早餐中國》系列最高分,讓你絕對沒有白等這一年。
  • 快評| 從《早餐中國》品人間煙火味
    如果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餐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了。
  • 《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 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看完它無數人決定要早起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
  • 豆瓣9.1分神仙紀錄片又火上熱搜!這份浙江早餐地圖請收好!
    每天的清晨的早餐時刻,是復甦味蕾,喚醒一天生活動力的時刻。早有名氣的《早餐中國》第三季終於來了!  這部被美食家陳曉卿誇讚的紀錄片,簡直就是早餐版的「舌尖上的中國」。一開播就拿下了豆瓣超9的評分,創下《早餐中國》系列評分新記錄。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看完它無數人決定一定要早起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  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