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新聞引起了芝麻的注意。有一位女士在為自己的母親微信實名認證時,系統提示改身份證號已經綁定了5個微信號,達到了一個身份證號只能綁定5個微信號的上限。於是向微信反饋,把其餘不認識的4個微信號都申請了註銷。
雖然這件事沒有造成實質性的物質損失,但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冒用身份證信息去實名認證微信支付功能,如果被用於參與什麼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其後果想想也細思極恐。。。
但是現今大數據資訊時代,我們不可避免會洩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那麼如何能時刻自查自己的身份證信息有沒有被其他微信號盜用呢?芝麻讓你四步就查詢到自己名下綁定了多少個微信號:
第一步:打開微信,依次點擊「我」-「設置」-「通用」-「輔助功能」;
第二步:進入「輔助功能」頁面後,點擊【微信支付】-【幫助中心】-【實名問題】;
第三步:在「實名問題」中點擊「查詢名下帳戶」按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掃臉驗證。這樣就可以查詢到自己身份證名下綁定了多少個微信號,還可查看帳號暱稱及頭像信息;
第四步:身份驗證後,如發現有些微信號已沒有使用或非本人,可點擊【清除】解綁帳號。
如果不是自己常用的那幾個安全的帳號,且這幾個帳號中沒有任何的資金問題,就可以直接選擇清除。而如果這些微信號中已經使用過微信支付的,需要先把這一功能關閉掉,可以將零錢中的剩餘資金轉移或者凍結掉,然後再在幫助中心將自己的號碼註銷掉。等到註銷申請被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後,這個帳號就會消失掉了。不論有什麼問題,最終都可以直接諮詢後臺的客服。
除了上述的日常自檢,平時也要保護好個人的身份證、信用卡、手機號等信息,不要隨意告訴他人。如果遇到個人隱私遭洩露,被人拿來做壞事,或被威逼勒索,一點要保留證據,並在第一時間內報警。
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外洩呢?
第一、不隨意丟棄含個人信息的票據:火車票、快遞單、銀行對帳單……票據往往包含了許多個人重要信息,丟棄前一定要妥善處理;
第二、謹慎參與各種促銷活動:日常生活中,商家總會利用各種促銷、辦理會員卡等活動招攬生意,都需要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家庭地址和身份信息,一般這種情況就需要謹慎處理;
第三、註冊各類應用、網站時需小心:無論是網絡購物,還是虛擬社區註冊,或是在社交工具上發布信息,都會留下個人信息,填寫時一定要謹慎小心;
第四、招聘網站上的個人信息保護好:簡歷中的個人信息一應俱全,這些個人信息一旦洩露,後果不堪設想。
第五、危險公共WiFi不要連:公共WiFi容易受到黑客攻擊,一旦登入了受到攻擊的危險公共WiFi平臺,您的上網數據就有可能被黑客監視,導緻密碼、數據、姓名、性別、所在單位、銀行帳號等信息洩露。如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內容,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