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帕葡萄酒的名堂

2021-01-18 三聯生活周刊
納帕葡萄酒的名堂 2011-06-17 11:34 作者:黑麥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巴黎的美,畢竟是一種傷感的歡愉,羅馬的榮耀已今非昔比,我曾孤單,被遺忘在曼哈頓,我將啟程返鄉,回到那海灣邊的城市,我把心遺留在舊金山……」在位於納帕山谷的美國烹飪學校(CIA)裡,凱倫哼唱著弗蘭克·辛那屈的那首《把心遺留在舊金山》,帶著訪客一路參觀了校區內的葡萄酒學院,她將腳步停在印有羅伯特·蒙大維的木桶前說,只住在舊金山,就可以隨時喝到整個加州的葡萄酒。

穿過金門大橋,走上37號高速公路,到了vallejo再轉個彎,又是29號高速公路,每到金秋,慕名來的酒客可以把這條通向16區的唯一公路堵得水洩不通。29號公路,不適合徒步,搭乘觀光火車,也許是逃避堵車的唯一方式。美國政府將納帕谷標記為「AVA-16area」,也許是這個數字便於牢記,不少美國人甚至歐洲品酒師開始使用「16區」這一別名。自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的葡萄酒在國際的影響力不斷攀升,作為美國美酒的核心,以納帕谷為「關鍵詞」的中央山谷區(Central Valley)已經成為新世界中的「波爾多」。

AVA是美國的葡萄酒制度,即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s,這個制度始於1983年,由美國菸酒及武器管理局制定並且實施,AVA制度與法國的「原產地名稱管制(AOC)」類似,但這一管理制度並不像法國人的AOC那樣繁瑣到規定葡萄品種、種植、釀造方法等要求,只定義被命名地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區範圍。然而,就像一切有關葡萄酒的制度一樣,AVA對定義產區的葡萄酒銷售起到了保護作用。

簡單說,當一個美國酒廠需要告訴消費者它的葡萄酒地理譜系時,生產者會在酒瓶的正標上註明原產地標籤。原產地名稱通常以一個縣或郡的地域劃分,只有聯邦政府認可的種植區域,方可稱為AVA。

截至2010年,BATF在全美共確定了約200個AVA。以佔美國葡萄酒產量90%以上的加州為例,加州被劃分成110個獨立的美國葡萄種植產區(AVA)。在加利福尼亞,總共有三個大的AVA轄區,分別為北海岸(NorthCoast)、中海岸和聖克魯茲山(Central Coastand Santa Cruz Mountains)、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三個小AVA轄區為,南海岸(South Coast)、克拉馬斯山脈,Aka北加州(Klamath Mountains)以及賽樂山脈(Sierra Foothills)。最著名的產區當屬北海岸大AVA,其中含AVA的1號到45號,其中就有納帕谷、索諾瑪等著名產區。

據說,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可能出自西班牙語中的calientefornalia(熱火爐),或來源於拉丁語calidafornax(炎熱的氣候)之意,總之,加州是炎熱的。在老鷹樂隊的名曲「加州旅館」中,唐·亨利也唱出了加州的地中海氣候。「在漆黑荒涼的高速公路上,涼風吹散了我的頭髮,草葉的溫熱的氣息,在空中嫋嫋上升。」所以說,大多數的加州產區都適合栽培葡萄藤,因為整個加州都地處地中海的氣候,冬天多雨,夏季乾燥。但是,當我們談論加州的葡萄酒時,我們事實上在談論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 AVA),雖然它不是加州最理想的葡萄種植地,但是它的產量足夠驚人。有些年份,中央山谷的氣候太熱、太乾燥、雨量又不夠,但並不妨礙他們產出高質量的葡萄酒。

納帕谷的工人整理葡萄架

幾乎在所有的納帕葡萄酒園內,都聳立著一臺甚至幾臺類似於巨型風扇的裝置,它的用途是抗霜,在加州,春季的晚上會突然降霜,有時突然的霜降會損毀一整片葡萄園。從索諾瑪一路向北,風扇裝置也越來越密集,特別是北端的亞歷山大谷(Alexander Valley),在2、3月份時,氣溫較暖,為了避免葡萄的早熟和霜降,莊主們會採用這套系統來保護葡萄。

事實上,在法國的香檳區,也有類似的氣流互換系統,只是香檳區的法國人太富有了,他們不允許架起大型的風扇破壞葡萄園的美觀,於是,他們選擇用直升機來控制冷熱空氣。當然,用水抵抗晚霜是全世界通用的辦法,農戶們將水噴灑到新的葡萄芽上,一旦驟然降溫達到冰點,凝結成的冰塊便形成一層保護層,當溫度升高,這層保護層又會隨著空氣揮發掉。

「無效」的禁酒令

1920年1月17日凌晨零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

禁酒令幾乎改變了所有人的飲酒習慣,那時的美國人剛剛養成了飲用葡萄酒的習慣。禁酒令期間,葡萄酒屬於非法飲料,即便人們去買私酒,也只能買到難喝的烈酒,於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美國人發明了雞尾酒,用來滿足舌頭上的欲望。

然而,禁酒令對義大利移民是無效的,他們深愛著葡萄酒,電影《教父2》中,維圖·科裡安用槍幹掉的義大利大佬,在死前還懷揣著一瓶葡萄酒不放。在那個「貨源緊張」的時期,葡萄莊主們想出了別致的方法,繼續賣酒。他們用火車,把一袋袋的濃縮葡萄汁運往城市,在包裝上標註:這是濃縮葡萄汁,嚴禁向液體內加糖,嚴禁用橡木桶儲藏,云云,這是非法的。其實,這些聰明的莊主,用這樣的方式,延續了葡萄酒在美國的生命力。

1933年2月17日布萊恩法通過,將沃爾斯泰德法修正為容許3。2%酒精含量的飲料。同年12月5日第21憲法修正案通過,廢止了第18憲法修正案。次年,美國葡萄酒開始復興。

有這樣一種說法,30年代的美國人想試試葡萄酒,但是沒有錢;40年代的美國人都去打仗了;50年代的美國人有錢了,但是他們迷戀快餐、咖啡和小酒館的烈酒;60年代,義大利餐廳攻佔美國,於是,美國人開始學著歐洲人的樣子,用餐時也點起了葡萄酒。

事實上,60年代,加州葡萄園復興計劃並未取得預想的進展,一些家族開始以便宜的價格賣掉自家的酒莊。這引來了一些富足的中年白人,開始盤算著將這些園子買下來,改成「紳士農場」,安度晚年。與此同時,他們驚喜地發現了今天的納帕和索諾瑪地區的地理優勢和自然環境。不久,這些「有錢的白人」開始入駐。

60年代初,「嬰兒潮一代」已經成年,他們對政治充滿懷疑和抵制、對上一代人充滿厭惡和疑惑,這些年輕人崇尚鮑勃·迪倫的革命態度,急於往自己的身上貼滿標新立異的標籤。所以,他們不喝烈酒,堅持喝葡萄酒,他們相信,這是年輕一代的標誌。這些嗜酒的年輕人,重新燃起了葡萄酒的希望,此時的莊主們也正在經歷著「新藤過渡期」,並期待著黎明的到來。

《酒業風雲》

直至1976年。那一年,不少美國人覺得他們的葡萄酒在口感上已經和法國酒相似,甚至超出法國酒。其實,從1971到1974年,法國葡萄酒都在承受著最糟糕的年份,而自70年代以來,納帕地區的天氣卻好得出奇。因此,對於崇尚老世界的歐洲人來說,1976年的那次盲品,成了眾矢之的。

位于波爾多地區的瑪歌酒莊釀酒師保羅說過,這是一部被好萊塢化的電影,那些酒莊的人戲劇化地贏得了比賽,而事實上,比較美國與法國的酒,就像讓人們去評價雞肉和鴨肉哪個更好吃的問題,這種比評,對於喝酒的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事實上,國際上公認的品酒證書是一個現代的產物,儘管第一次真正的盲品始於1952年的牛津劍橋,由英國人(不是法國人)主辦,由於英國是葡萄酒消費市場,而法國只是釀造地,因此,英國出現了較早的盲品測酒等規則。法國人盲品與英國人的本質區別是詞彙,法國人善用浪漫的、非學術的詞語形容一款酒,如:浪漫、光滑、如少婦的身材一般云云,而嚴謹的英國人最忌諱如此個人的評判,他們則用如:酸度中等、丹寧略中等帶有參數的標準來衡量。直到今天,英國葡萄酒教育機構(WSET)還主張盲品的標準應依據消費者所喜愛的平衡性與複雜性,而不是品酒者的個人偏好。

但是不可避免的,70年代的法國人,對美國葡萄酒沒有任何經驗,給美國的酒莊留下了「無法挽回」的機會,若是當初英國酒商史蒂芬選用了英國的評委,也許就有了不一樣的結局。

電影《酒業風雲》的人物原型波·巴瑞特(Bo Barrett)認為,這部電影充滿了「喜感」,他並不認同導演把他的年輕時代描寫成一位熱愛拳擊的小夥子,他補充道,蒙特萊納的紅葡萄酒其實才是我們的主打,而那瓶著名的1973白酒,實際上只是一款值得紀念的霞多麗白葡萄酒,它很脆弱,脆弱到開瓶不久便開始衰退,今天,我們只會用它來招待貴客。

據傳,目前《酒業風雲》中,英國酒商史蒂芬的電影原型正在打算起訴該電影導演蘭道爾·米勒,也許是影片公映後,歐洲的舊世界葡萄酒大師不能接受他在影片中的論調。新加坡美酒評論家莊步忠說,史蒂夫先生曾經半開玩笑地告訴他:「我最不能接受的是阿倫·瑞其曼把我演的太醜了。」

「我相信美國」

英國是出產葡萄酒大師最多的國家,然而,美國卻永遠是葡萄酒大師最多的國家,在著名的蒙大維酒莊內,葡萄酒大師馬克(Markde Vere)挑起了「塑造形象」的重擔。事實上,與歐洲相比,大多數的美國酒莊,對於酒評師都有著「過度」的崇拜。

賣相是美國葡萄酒的另一大特點,北美葡萄酒博客主大會(North American Wine Bloggers Conference)設立了葡萄酒博客大獎(Wine Blog Award)。2010年,「最佳酒莊博客獎」的得主是Been Doon SoLong,它的作者是來自加州邦尼頓酒莊(Bonny Doon Vineyard)的釀酒師蘭道爾·格拉漢(Randall Grahm),標新立異的釀造工藝與酒標設計一直是邦尼頓酒莊最大特色,也由此看出,加州的酒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也是親密無間。

然而,在整個納帕,甚至整個加州,種植葡萄酒的人都散發著一種自信,Honig酒莊用《滾石》雜誌、好萊塢電影海報包裝了他們的釀酒團隊,女釀酒師裝出教父的嗓音對我說:「我相信美國的天氣。」無疑,這種有關葡萄酒的美國信仰貫穿著整個美國的西部沿海地區。

幾年前,美國人還通過技術參數來保持一款酒在每一年的特徵都是相似的,現在,這一做法有些改變。在鹿躍釀酒師沃倫·威妮阿斯(Warren Winiarski)的推薦下,美國釀酒師開始在葡萄酒中「增加年份的區別」。在美國,賣的最好的葡萄酒是偏甜的酒,紅暈新粉黛(Blush Zinfandel)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一款半乾葡萄酒,除此之外,半甜的、酸度低的也是零售熱賣的酒。英國人認為,在美國,頂級的葡萄酒有個「性價比不高」的問題,如果在英國或者法國,沒有人會願意購買一瓶頂級的美國葡萄酒,而在美國,人們心甘情願地去購買當地的「頂級」,如:嚎叫之鷹(Screaming Eagle)等。

法國人、義大利、澳大利亞人會把中國看成他們最後的機會,而美國人在2008年之前,並不介意中國人會不會消費他們的葡萄酒——2008年以前,美國葡萄酒業事實上並不關心境外的市場,因為全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大國中,只有美國達到了產量與消費的平衡,這個平衡一方面來自美國的產能與品質,另一方面則來自消費者對於美國葡萄酒的認可,也就是說,在美國,你可以喝到任意一種口味的葡萄,只要你熱愛新世界,有著與美國葡萄酒一樣的新世界之心,那麼你總可以在隨便什麼店,買到一瓶可口的酒。

然而,在2008年後,美國的經濟增長開始有些退縮,他們終於意識到需要加入一個新興的葡萄酒消費市場,於是,中國成為了他們的第一選擇。美國人驚喜地發現,中國的每個區域,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市場。加州餐酒協會堅信,美國葡萄酒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屬食品工業化國家,在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St。Supery葡萄酒園和葡萄酒廠總裁邁克拉·羅德諾(Michaela Rodeno)說過,加州的葡萄酒應該醒醒了。過去的十幾年中,加州的葡萄酒交易佔到美國的90%,而今天已經降到70%。根據加州餐酒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9月起,加州葡萄酒遭遇了15年來首次銷售額持續下降。儘管銷售額下降,2008年加州葡萄酒的總銷售量卻增加了1500萬加侖,這是因為中等葡萄酒銷售量劇增,尤以價格在5到10美元之間的葡萄酒銷售量最為火爆。

中央山谷區的德利卡家族酒莊,擁有全美唯一一位華裔釀酒師王振添(Tim Wong),這位自稱「中英文都說不利落」的首席釀酒師,已經成功地和他的美國團隊將葡萄酒打入中國。王振添釀酒略有古怪,同一款酒分別用不鏽鋼、水泥和木桶發酵,在他看來,美國的「實驗室釀酒方式」為新世界的口味帶來了希望。他曾經用「紅辣椒」樂隊的一首歌形容過美國的葡萄酒與自己的身份:和所有的西方文明一樣,這就像世界的邊緣,太陽從東方升起,最終落在西方。■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網絡編輯:李倩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燃Ran」、「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如何在納帕度過完美一天?
    但鮮有人知道的是,這裡出產的葡萄酒,只佔全美葡萄酒產量的4%。事實上,納帕是彈丸之地,長僅13英裡,寬不過5英裡。耗時不到1小時,你就能驅車從最南端、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卡內羅斯(Carneros),到達最北端的卡利斯託加(Calistoga)葡萄酒產區。換言之,納帕谷面積僅為法國最著名的波爾多(Bordeaux)葡萄酒產區面積的六分之一!不過,不要因為納帕谷面積小,就對其不屑一顧。
  • 這部講納帕釀酒師的紀錄片火了 大導演揭秘幕後花絮
    A:拍攝前我對葡萄酒沒有太多了解,在華盛頓DC見了Reynolds(Italics酒廠釀酒師)後,他有一些2012年自己酒廠葡萄園採收的pa拍攝腳本,請我幫忙看看能否用它做點什麼。這如同一個潛望鏡,讓我看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世界。
  • 馬克斯威葡萄酒榮獲「2018中國葡萄酒市場年度風雲榜」三項大獎
    「中國葡萄酒市場年度風雲榜」評選活動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中國常春藤國際葡萄酒市場研究中心主辦,在葡萄酒行業,具有較強的權威性與影響力。新世界葡萄酒著名的產區有美國的加州,其精華區為納帕谷 (Napa Valley),該區所產的頂級紅酒,在兩度美法頂級酒盲品對決中打敗老牌權威法國頂級葡萄酒,讓美國酒因此聲名大噪。
  • 用赤霞珠釀造出來的葡萄酒扛把子!
    作為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拉菲一直是法國、甚至全球赤霞珠葡萄酒的典範。拉菲葡萄酒的赤霞珠調配比例往往高於90%,因此風格內斂,單寧結實,經過一段時間的陳年,才能表現出最為優雅和迷人的一面。 美國,納帕,嘯鷹/作品一號 美國納帕谷(Napa Valley)在1976年發生的巴黎審判(The Judgment of Paris)盲品會上一戰成名。
  • 長城葡萄酒「有天賦 敢追夢」論壇再繪國產葡萄酒中國夢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是中國具規模與潛力、比肩美國納帕的高品質葡萄酒產區,長城天賦酒莊是體現寧夏賀蘭山東麓獨特風土和甘潤平衡典型性葡萄酒代表。中糧酒業副總經理兼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禕  李士禕在會上表示,代表性產區的發展支撐著舊世界、新世界國家葡萄酒產業的崛起:就像波爾多之於法國,納帕之於美國;大品牌和好酒莊是帶動產區發展的先鋒擔當
  • 美國這個小鎮盛產美酒,99美元喝遍頂級葡萄酒,愛酒的你不能錯過
    「納帕」,一個神奇的名詞。 這片位於美國舊金山以北約50英裡的丘陵地帶,最早是印第安人的領地,現如今,它早已成為世界頂級葡萄酒產地的代名詞之一,成為人們膜拜陽光,享受美酒的所在。鴨嘴獸葡萄酒之旅鴨嘴獸將自己稱為「反葡萄酒掠奪性葡萄酒之旅」,因此,如果您想度過愉快的一天來學習更多有關葡萄酒的知識,那麼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名字令人難忘,但是如果您想知道的話,實際上您不會在納帕谷的任何地方看到鴨嘴獸。)
  • NBA球星安東尼和巴特勒在Instagram現場直播最喜歡的葡萄酒
    作為頂級球星的他們在直播時對葡萄酒的別樣闡述吸引了數萬粉絲在線觀看,也讓大家對葡萄酒有了新的認知。巴特勒這幾年在籃球賽場上卓越的表現,進入了頂級球星的行列。在那天的宴會上,巴特勒第一次品嘗葡萄酒。他非常喜歡它,現如今他的酒窖裡珍藏了有500至600瓶超級託斯卡納葡萄酒。正如巴特勒所說「我喜歡葡萄酒的原因是可能你永遠無法了解葡萄酒的全部知識,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瓶葡萄酒都有它的靈魂,所以對我來說很有趣。當了解得越多,就會意識到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更多,學習是終身的」。
  • 全球十大最具性價比的葡萄酒產區
    而如今,氣候溫暖乾燥的朗格多克-魯西永產區成為了法國最大的有機葡萄酒生產地,可釀造各種可口的葡萄酒,只需15美元或更少的預算便能買到。該產區的黑皮諾(Pinot Noirs)葡萄酒酒體輕盈、果味豐富;未在橡木桶中熟成的霞多麗(Chardonnays)葡萄酒則成熟度剛剛好,酸度怡人,充滿熱帶風情。這裡也釀造與隆河產區混釀葡萄酒口味十分相近的酒款,雖名氣不及前者,但價格卻美麗得多。
  • 搭私人飛機到納帕品酒/當天來回.瀟灑自在
    開車去納帕(NAPA)?Out!喝完酒在納帕酒駕?No! 在今年秋天,Hallie Swanson帶來一場特別的秋日納帕之旅。穿著本季最IN的時尚服飾,乘坐小型私人飛機從洛杉磯一路飛到納帕,不用擔心路上交通擁堵,也不用擔心品酒後開車的問題,當天來回,瀟灑自在。體驗NAPA酒村的鄉土氣息與紅酒背後的文化。今秋品酒可這樣「醉」!
  • 2018年度最佳葡萄酒榜單出爐!全部喝一遍,那就是人生贏家呀!
    ,但是在年度最佳葡萄酒榜單上成了亞軍,這是一款來自康帝獨佔園的酒,評分也到了96.75分,在評分上,康帝從來緊隨樂樺其後的~ 這是一款受到各類頂級評論家熱烈好評的葡萄酒,酒莊稱此園出產的葡萄酒為「王子之酒」,據說酒液瀰漫著玫瑰花瓣的香氣,口感如天鵝絨般柔順,充滿了魅惑人心的神秘之感!
  • 蓬萊仙境.逃牛嶺酒莊-精品葡萄酒文化與度假生活方式的葡萄酒莊園
    優越的風土條件,更吸引了無數葡萄酒業界的「強者」:陽光,美酒,採摘,讓你愛上蓬萊,醉享生活。蓬萊地理上與法國波爾多,美國納帕等世界知名葡萄酒產區並稱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也是中國著名的葡萄酒鄉。更是是愛酒人士慕名的地方,各種格調的酒莊令人流連忘返。有個地方據說,有一頭醉酒的金牛偷跑到蓬萊仙境,就再也不舍離去,於是「逃牛嶺」一名由此得來。
  • 醉享2020,葡萄酒之旅的六個絕佳方案
    葡萄酒是怎麼誕生的?技藝精湛的釀酒師會告訴你,陽光雨露,風土氣候,醉人美景,這些自然的鬼斧神工最終會成為一粒葡萄的記憶,匯成美酒的醇香。矯情一點兒說,要想真正品味一瓶酒的魅力,不去它的原產地看看怎麼行?在我過往的漫遊經歷裡,有加州聖芭芭拉的《杯酒人生》,有法國香檳的《愛在黎明破曉前》,有納帕山谷裡的《雲中漫步》,也有普羅旺斯葡萄園裡的《美好的一年》。
  • 23部不容錯過的葡萄酒電影!浪漫奇幻,大氣恢弘,荒誕驚悚……
    ,美國加州納帕谷的一款鹿躍葡萄酒在盲品賽上打敗法國葡萄酒,加州葡萄酒由此聲名鵲起,活躍在在世界葡萄酒版圖上的勵志性電影。納帕釀酒之旅Decanted (2016)類型: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美國從空中拍攝到風景如畫的葡萄園美景,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全貌盡收眼底
  • 葡萄酒的「單釀」和「混釀」,究竟哪種更好喝?
    英國是波爾多葡萄酒最大的市場,當時消費者只知道葡萄酒來自哪裡,但不知道葡萄品種及其混釀比例,加上品類繁多的葡萄酒讓他們更加困惑,後來由澳洲領導的新世界酒莊正在尋求出口市場,英國酒商建議他們釀造可靠一致的葡萄酒。
  • 探索美國加州(State of California)葡萄酒耀眼之星——仙粉黛(Zinfandel)
    普利斯將仙粉黛帶入加州後,約瑟夫·奧斯本就將這個來自哈布斯堡君主國的葡萄藤種在了位於納帕谷北部的奧克諾爾葡萄園(OakKnollVineyard)。1857年,加州第一瓶仙粉黛紅葡萄酒誕生並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讚賞,以至於到19世紀末,仙粉黛已經遍布加州,成為第一大葡萄品種。
  • 揭秘史上最大名貴葡萄酒造假案
    麥可-斯汀伯格  先收集勃艮第,然後售賣這些珍品,魯迪-庫尼亞萬通過這樣的方法,把稀有葡萄酒市場推到了一個新高度,或者至少看起來如此。本文披露的這個案子,也許是史上最大的名貴葡萄酒造假案。這位朋友,就是魯迪-庫尼亞萬,31歲,印尼人,居住於洛杉磯,由於和勃艮第最著名的葡萄酒莊園——羅曼尼康帝莊園聯繫密切而被稱為「康帝博士」。  庫尼亞萬在2003年前後開始買入大量葡萄酒,據報導,他每個月買酒的花費為100萬美元。同時,他也賣出很多酒:在2006年的兩場艾克拍賣上,他拍賣了數額高達3500萬美元的葡萄酒。
  • 仙粉黛(Zinfandel)--在世界各國葡萄酒產區的表現
    隨後,普利亞的酒商們看到了商機,開始將普裡米蒂沃葡萄酒貼上仙粉黛的標籤銷往美國,嚴重影響了美國本土仙粉黛葡萄酒的發展。這一事件被人們稱為「仙粉黛戰爭」(Battle of Zinfandel)。2008年時,曾有將近8,000公頃的仙粉黛葡萄感染卷葉病毒,成熟期延緩,導致這批仙粉黛只能用於釀造桃紅葡萄酒——白仙粉黛(White Zinfandel)。  雖然赤霞珠曾一度奪取人們的注意力,但酒體飽滿、色澤深濃的仙粉黛紅葡萄酒依然迎來了復興。仙粉黛葡萄酒的果香比赤霞珠葡萄酒更為充沛,人們在漸漸厭倦了赤霞珠強烈的香料風味和漿果香之後,又重拾了對仙粉黛的喜愛。
  • 2017年度葡萄酒奧斯卡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創立於1998年的Wine-Searcher,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資料庫,提供超過900萬款葡萄酒的價格和權威評分。同時,Wine-Searcher還收錄了全球近7萬家葡萄酒經銷商和商戶。作為全球最具權威性的葡萄酒交易系統,Liv-ex時刻追蹤全球葡萄酒動向,定期更新各大產區的葡萄酒指數。
  • 如果葡萄酒可以拍成武俠片……
    3、納帕赤霞珠男二號,主角的師兄,風流貴公子。因為擔心師弟會搶了自己的繼承人位置而經常尋釁滋事。4、霞多麗傻白甜女主角,「納帕」的表妹。因為喜歡男主角而加劇了他們師兄弟的不和,所以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聖母心臟病發作,偶爾咳個血什麼的。
  • 這11部葡萄酒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每個靈魂裡都珍藏著一瓶葡萄酒在那日落月升的時刻開啟瓶塞淡淡吸一口紅酒散發的醇香慢慢品味它苦澀而甜蜜的滋味盡情體味著世間的千姿百態……也許平日的繁忙讓你鮮有機會靜下心來享受那若有若無的淡淡留香而疫情之下各位侍友在家看書未免多少有些枯燥乏味不如通過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一些葡萄酒文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