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作者11天寫就經典 成百萬富翁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引起最大關注,但小說更大的意義在於作者對於美國當時社會背景和環境轉變的描述」

  經典佳句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到最後呢,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

  「舊夢是好夢,沒有實現,但是我很高興我有過這些夢。」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到最後呢,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這句經典的話出自曾經暢銷一時的美國小說《廊橋遺夢》,至今仍在流傳。

  篇幅不長的《廊橋遺夢》在上世紀90年代一經出版,就用獨特的語言和情節打動了全世界。然而《廊橋遺夢》的作者、知名美國作家、攝影家和音樂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於3月10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家中去世,享年77歲。據他的女兒透露,父親死於多發性骨髓瘤,他已與病魔抗爭許久。

  作者

  11天寫就經典

  他成百萬富翁

  沃勒1939年出生,住在德克薩斯州的丘陵地區,是北愛荷華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他長期孜孜不倦地鑽研經濟、數學、攝影和音樂。他在美國出版了7部小說、6部散文等作品。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位小說家,並不知道他還是位吉他藝術家和歌手,還出過一張音樂專輯。《廊橋遺夢》的女主人公、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就在他多年前寫一首歌的時候出現過。他還是位攝影家,20世紀90年代初他在密西西比河為拍攝照片採風時路過了那座「廊橋」,靈感就突然來了。

  《廊橋遺夢》是沃勒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該書於1992年出版,長達3年位居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並被翻譯成了35種語言,全球銷售了1200多萬冊。就連書中寫到的麥迪遜縣的廊橋都成了國際著名景點。其實,沃勒在11天內就完成了《廊橋遺夢》,本來是寫給朋友和家人的,但是有人建議他以作品的形式發表。小說出版後極為暢銷,讓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成了百萬富翁。此後他搬離了自己的家鄉,並與結婚36年的妻子離婚。

  《廊橋遺夢》講述了一對兄妹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翻開了一段塵封的往事。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婚後生活平靜瑣碎,缺乏激情。《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為拍攝麥迪遜縣的廊橋而來,與居於此地的弗朗西斯卡相遇、相識和相戀。面對遲來的愛情與家庭責任,弗朗西斯卡選擇了後者,而金凱則選擇了成全。四天的完美之戀換來了半生的彼此懷念。

  1995年,這部小說被搬上銀幕,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伊斯特伍德本人與梅麗爾·斯特裡普攜手出演,電影全球收穫1.82億美元票房,飾演女主角的梅麗爾·斯特裡普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第68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電影還進入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部愛情電影之列。小說也被改編為百老匯音樂劇。

  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引起廣泛迴響,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引起最大關注,但其實這本小說更大的意義在於作者對於美國當時社會背景和社會環境轉變的描述。

  譯者

  「愛情背後有更多社會意義」

  經查閱得知,把《廊橋遺夢》翻譯到中國的譯者不只一位。1994年,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廊橋遺夢》是由梅嘉翻譯的,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次出版「廊橋書系」,收錄了《廊橋遺夢》等許多以反映現當代外國文學現狀、發展和成就的小說,這一版本也得到讀者歡迎,據人民出版社介紹,銷量一直遞增中。2012年到2016年期間,譯林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中英雙語對照紀念版等幾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這也是目前書店中最常見到的版本。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專訪到《廊橋遺夢》第一個中文版本的譯者梅嘉,談到當年翻譯,她認為似乎並不難,因為《廊橋遺夢》的篇幅本來就不長,當年她就只利用了一個閒暇的假期時間,將該書翻譯完成並順利出版。梅嘉認為,《廊橋遺夢》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引起廣泛迴響,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引起最大關注,但其實這本小說更大的意義在於作者對於美國當時社會背景和社會環境轉變的描述。她記得,《廊橋遺夢》出版後,銷量迅速攀登,很快排在同類小說的前列,後來,該書出了多種紀念版,成為經典之作,而電影也依然「經久不衰」。

  《廊橋遺夢》1994年引進國內,當時的中國出版市場,暢銷書的概念尚不明確。這麼一本不起眼的小書,不經意間一炮而紅,令出版界的人都感到震驚。

  可以說,它帶動了中國暢銷書市場的形成,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的出版史上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

  編者

  「中國暢銷書市場因它而帶動」

  這本書曾引起翻譯家們的討論,因為它在美國迅速成為暢銷書。但此書對中國讀者的吸引力究竟何在?有翻譯家指出,《廊橋遺夢》不僅以簡約而婉轉的故事情節,和作者出場的方式訴說人性、自由、道德、家庭與責任等主題。而且還通過主人公金凱的鏡頭折射出豐厚的哲學底蘊。金凱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體現了對人本身存在的困惑和思考。一部《廊橋遺夢》為何能同時在東西方社會暢銷?這不僅透射出美國民眾的普遍心態及難以言說的內在,同時也映照出眾多熱心中國讀者的心理。

  在聽到沃勒去世的消息後,許多中國讀者都唏噓不已,在網絡回憶這本書給自己帶來的感悟,「舊夢是好夢,沒有實現,但是我很高興我有過這些夢。」他們引用文中主人公的話來悼念去世的作者:「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昨日,譯林出版社的《廊橋遺夢》責任編輯於梅告訴記者,《廊橋遺夢》於1994年引進國內,當時的中國出版市場,暢銷書的概念尚不明確,很少有人想到書這種精神產品還需要「運作」「炒作」。然而就是這麼一本不起眼的小書,不經意間一炮而紅,令出版界的人都感到震驚。可以說,它帶動了中國暢銷書市場的形成,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的出版史上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但時隔20多年後,譯林出版的雙語版和單語版依然還是獲得不錯成績,僅僅出版了幾年,最新的統計結果就顯示,譯林出版社出的《廊橋遺夢》銷售量已經超過10萬冊,在今天的引進作品中,其銷量依然能夠和《誦讀者》等暢銷小說比肩。

  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相關焦點

  • 《廊橋遺夢》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去世
    美國著名作家、電影《廊橋遺夢》原著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3月10日因病在美國德州家中去世,享年77歲。羅伯特·詹姆斯·沃勒1939年生於美國愛荷華的洛克福特。羅伯特·詹姆斯·沃勒1992年,沃勒以中篇小說《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一舉成名,此書榮登美國1993年暢銷書排行榜第一。
  • 給《廊橋遺夢》這段最負責任的愛,最不好評價的婚外情寫首歌
    作者:拿雲梭從開滿蝴蝶花的草叢中,從千百條鄉間道路的塵埃中,常有關不住的歌聲飛出來。看過《廊橋遺夢》的電影或小說的,都會對這段只有四天,卻一直懷念糾結到死的愛感慨萬千。我想《廊橋遺夢》小說本身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婚外情,作者從哲學層面對人性、夢想、道德、責任等人類存在困惑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思考。不管《廊橋遺夢》是一段最不好評價的婚外情,還是被說成是最好的婚外情,接下來,我還是只說我是怎麼寫出這首歌的。
  • 分享電影:《廊橋遺夢》
    我最喜歡的一句電影臺詞是《廊橋遺夢》中,弗朗西斯卡對羅伯特·金凱說的一句話:我才明白,我們瘋狂愛過的,和步入婚姻殿堂的,永遠不是一個人
  • 《廊橋遺夢》中精彩的10句話,經典永恆,願你能遇到真愛
    《廊橋遺夢》中精彩的10句話,經典永恆,願你能遇到真愛這個電影在我小時候就經常聽到,它講述的是一個美國鄉村發生的愛情故事。故事裡家庭美滿的女主人公在丈夫和子女外出時邂逅了她從未預料到的刻骨銘心的愛情。1992年,沃勒寫出了《廊橋遺夢》,一舉成名。小說大獲成功之後,沃勒從默默無聞的作家搖身變成百萬富翁。1995年這本小說被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拍成電影。電影一經播出,也立刻引起轟動。電影延續了小說的輝煌,曾獲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第5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提名,全球票房收入超過1.82億美元。
  • 重溫《廊橋遺夢》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閒譚編輯 平叔閒譚 收錄於話題#蔣少龍作品2個重溫《廊橋遺夢》作者 ▏蔣少龍10月12日,央視電影頻道「藝術影院」播放電影《廊橋遺夢》,這是我第四次看這部電影。
  • 《廊橋遺夢》:最好的愛情,是愛而不得
    《廊橋遺夢》是1995年的一部經典影片。《廊橋遺夢》劇照弗朗西斯卡已婚已育,住在美國鄉下。丈夫帶一雙兒女外出四天,她恰好在這四天內和來此地拍攝廊橋照片的攝影師羅伯特相識,相愛,永別。費朗西斯卡是一個一生都在為了情字而活的人。換言之,她總能確切地感受到愛。
  • 《廊橋遺夢》:被囚禁的人生
    這證明了《廊橋遺夢》的影響力,也證明許多中國電影導演,不是到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去找素材女主弗朗西斯卡對自己深愛的攝影師羅伯特的放棄,被表現成了一種高尚,也是一種美,她最終贏得了兒女的理解,並且感動了他們。許多觀眾沒有注意到,弗朗西斯卡其實是她丈夫理察的「戰利品」——二戰期間,理察是美軍士兵,參加了對義大利的佔領,弗朗西斯卡是一位義大利那不勒斯姑娘,最終隨理察到了美國艾奧瓦州鄉下當了一位農婦。
  • 《廊橋遺夢》:淺析影片成為經典的三個要素
    所以當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橋遺夢》面世時,曾一度讓很多喜歡這部文學作品的讀者的和那些那些帶著有色眼鏡的讀者陷入爭執。但也正是這部褒貶不一的文學著作,曾連續3年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並被翻譯成超過25種語言在全球範圍內出售。就在1995年,這部文學著作被美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搬上了大熒幕。
  • 豆瓣8.7分《廊橋遺夢》成為經典的背後?只因切中年人的痛點
    似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痛,而《廊橋遺夢》之所以能成為經久不衰的電影,正是因為它戳中了每個人心中的痛點。《廊橋遺夢》是美國導演克林特自導自演的愛情片和家庭倫理片,改編自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處女作。沃勒只用了11天便完成了初稿,起先在朋友和家人之間傳閱,後來在他人的建議下發表。
  • 重溫《廊橋遺夢》: 藍色的約定,永遠的廊橋
    《廊橋遺夢》是一部美國大片,九十年代曾風靡各大影院,記得那時看完直接淚奔,內心一直有一種無以言說的悲愴感,而且久久不能平靜。我平時比較喜歡藍色,藍色是天空的顏色,天空高遠而純淨,而羅伯特和弗朗西斯卡的愛正是一種高遠而純淨的愛,他們跨越時空,永遠飄蕩在古老的廊橋上,我把他們的約定稱之為藍色的約定。
  • 在愛欲之上——簡評電影《廊橋遺夢》
    在愛欲之上——重溫電影《廊橋遺夢》作者:寇恩圖片 來自百度翻看電影雜誌時,
  • 《廊橋遺夢》——一個女人一生的夢
    剛剛看完經典電影《廊橋遺夢》,之前一直知道這部經典的電影,卻一直沒有機會去看,這次專業課老師布置作業就是觀影,而且布置的就是這篇電影。 死後隨風飄灑廊橋,永遠相依相偎。他們分離時,沒有過這樣的約定。 你若問我,為什麼他們只愛了四天,卻可以至死不渝,那我告訴你,因為他們彼此已成為信仰。 所謂信仰者,虛無縹緲,是無法說出來給你聽,無法掏出來給你看,無法擺在你面前讓你觸摸的。就好比你信上帝,你有見過他老人家?可他卻無處不在。
  • 電影分享:《廊橋遺夢》
    《廊橋遺夢》就是描述本片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面對選擇題內心矛盾最終做出選擇的一部電影。《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該片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
  • 《廊橋遺夢》你是否被經典感動?
    《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愛情電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該片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裡遇到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在經歷了短暫的浪漫和甜蜜後,嘗到了愛情的滋味。
  • 《廊橋遺夢》,看懂已中年
    不知怎麼就翻到了《廊橋遺夢》。這麼多年的經歷,早已讓我明白了當年的自己很多認識是極其膚淺、片面甚至偏激的。一本書,在不同的年齡去讀,感觸和收穫大不一樣,電影也當如是吧!那麼,就重溫一次《廊橋遺夢》吧!第二天她不斷想到他,心如鹿撞,忍不住寫好一張邀請他再次共進晚餐的紙條,匆匆趕到羅斯曼橋,將字條釘在橋頭 。
  • 佳片推薦 |《廊橋遺夢》
    事實上,婚姻關係中的倫理幾經變遷:四十年代的《魂斷藍橋》中,費雯·麗苦苦守候著戰場中杳無音訊的未婚夫歸來,卻因為無法忍受自己在等待中為了生存的被迫失身,主動選擇葬身車輪之下;而《廊橋遺夢》幾十年後的當下,社會提倡自由戀愛,出軌似乎再也不是一件需要多少成本的事。片中關於愛情抉擇的兩難境地自然而然地讓我想到了《午夜巴塞隆納》。
  • 安七炫首次出演音樂劇,《廊橋遺夢》首演倒計時
    「亞洲大眾音樂界傳說」安七炫(KANGTA)在世界名著音樂劇《廊橋遺夢》中飾演攝影師羅伯特·金凱一角,出道以來首次登上音樂劇舞臺。安七炫出演的音樂劇《廊橋遺夢》,原作正是全世界銷量達五千萬本以上的同名小說《廊橋遺夢》。2014年美國百老匯首演時,包攬託尼獎作曲獎、外部批評家協會獎等多數頒獎典禮的音樂部門獎項,獲得了觀眾和評論界的好評。音樂劇《廊橋遺夢》8月11號首演後,截至10月28號將在蠶室Charlotte劇場上演。
  • 《廊橋遺夢》:最美的愛情,在路上
    原創首發《廊橋遺夢》,影片講述了中年男子、羅伯特為拍攝麥迪遜橋(即廊橋)與居住在此的弗朗西斯卡邂逅,寫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看過該片的人,都會看到影片的婚外戀,無數次的爭議,留下了無數的褒貶。沒錯,《廊橋遺夢》,讓我看到了最美的愛情:在路上。作為《國家地理》雜誌社的攝影師,羅伯特在去拍攝廊橋的路上,一次尋常的問路,偶遇女主人弗郎西斯卡。初次相逢,弗朗西斯卡的質樸和成熟女性的美,深深打動了攝影師羅伯特。
  • 電影時光|《廊橋遺夢》,看懂已中年
    不知怎麼就翻到了《廊橋遺夢》。這麼多年的經歷,早已讓我明白了當年的自己很多認識是極其膚淺、片面甚至偏激的。一本書,在不同的年齡去讀,感觸和收穫大不一樣,電影也當如是吧!那麼,就重溫一次《廊橋遺夢》吧!老婦人弗朗西斯卡·詹森去世了,留下遺囑要求她的一兒一女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已經中年的一雙兒女十分困惑,想不通母親為何要這樣做,為什麼不和他們早年去世的父親葬在一起?
  • 經典電影《廊橋遺夢》的經典歌曲《此情永不變》
    電影《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