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到頭來變成一家人,這可能是商業競爭中為數不多的殘酷溫情時刻。
6月16日,有媒體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騰訊計劃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已經與擁有56.2%愛奇藝股權的百度就購買未確定規模的股份進行接洽,但騰訊目前是否已與愛奇藝接觸仍是未知。此外,知情人士稱,該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隨時可能更改。
對此消息,各方回應很曖昧。騰訊、愛奇藝方面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不予置評」。
事實上,這不算是個新消息。早在去年,就有無數人告訴我這個傳聞,從影視公司高管、投資人,乃至公司員工。「堅決不跳騰訊,免得到頭來沒變化。」甚至有愛奇藝員工如此打趣。
但只聽風在吹,樹沒有動,關鍵點在於愛奇藝決策層。「龔宇不願意,他有自己的規劃。」多位影視公司負責人說。的確,愛奇藝CEO龔宇有著產業夢,他會第一手負責愛奇藝內容規劃,會出現在新項目新導演選拔現場,和不少創作者是朋友,也為愛奇藝確定了大蘋果模型的商業模式。拼圖才開始,怎麼能放棄?
但樹似乎開始動了,區別在於,節點變了,疫情來襲,全球基本面發生著轉移。在美國上市的愛奇藝,年初至今,跌幅7.58%,這還是在受收購消息影響,愛奇藝盤前大漲超40%的情況下。最近圍繞愛奇藝的,是做空等傳聞。
資本市場的情緒,與愛奇藝息息相關,這是一家依舊虧損,且現金流承壓的公司。一季報顯示,愛奇藝總營收76億元(約合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虧損29億元(約合4.060億美元),同比擴大。截至2020年3月31日,愛奇藝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定用途現金和短期投資共計99億元人民幣(約合14億美元),而在上個季度,這一數據為115億元(約17億美元)。愛奇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下滑尤其明顯,從上個季度的59.35億降至36.93億元,短期投資由45.79億增至52.59億元。2019年年報顯示,愛奇藝資產負債率達到78.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9.06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77.50億元(版權成本歸在此類)。
缺錢,必須融資,這是生存問題,市場情緒不佳,似乎,有服軟概率,且今日的股價大漲,已經說明一些東西。對愛奇藝來說,是否改變,何種程度的改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融資狀況,愛奇藝管理層有控制權,但控股股東,畢竟是百度。
兩家最大的視頻網站合併好處是,能夠形成更大話語權,操盤最大項目,把成本,壓到最低。這對所有人都具有誘惑力,高昂內容成本,是所有長視頻網站虧損根源。
此外,所有長視頻網站都在面臨著最大的敵人,短視頻。戰爭已經從廣告競爭到了核心腹地,字節跳動在長視頻有諸多規劃,在網絡電影,亦想法不少。兩者區別在於,巨虧與巨額盈利。5月27日,據媒體報導,TikTok(抖音短視頻國際版)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去年營收超過170億美元,淨利潤超過30億美元。知情人士還透露,字節跳動目前手頭有超過60億美元的現金。合併,能夠解決內耗,並有精力反攻,從理論上,短視頻UGC的壁壘更弱。
騰訊也需要愛奇藝。一季報顯示,騰訊視頻會員增速水平,比不上愛奇藝。按照財報,愛奇藝當期會員規模單季度淨新增1200萬,同比增長達23%。騰訊視頻會員數同比增長26%至1.12億,只有愛奇藝一半。愛奇藝業內口碑,也相對騰訊視頻,更柔和。打不下對手的選擇之一,就是拿下。
從百度角度,愛奇藝也可以被割裂。實際上,百度生態對愛奇藝助力有限,並不是百度不願意,而是移動時代後,百度實際提供支持就有限。從戰略上不能大融合,有高溢價,似乎也不賴。
這是股東角度的好交易,但從實際產業呢?不一定,這或也是龔宇的堅持。實際上,愛奇藝比不上騰訊視頻、優酷,背後有騰訊、阿里生態支持,自己起家,靠的是搶先抓住移動端,以及在影視業的耕耘。不少影視公司高管,都和愛奇藝管理層有著深度聯繫,不止於單個項目。結果是,愛奇藝的判斷及資源,都到了行業第一線。
這裡面很大的原因,來自龔宇為代表的決策層尊重行業,也因為,愛奇藝高管,擁有實際決策權。當愛奇藝、騰訊視頻整合後,還擁有如此自由度嗎?大生態都是傲慢的,渠道大於一切。但內容行業,渠道並沒有那麼重要,流量跟著作品、藝人走,大渠道不一定帶來大收益,也可能是內耗。
此外,對影視行業來說,超級平臺一家獨大,很可能被控制,這在需要創意的行業,無異噩夢。大渠道會趨向保險、商業化,對內容項目的抉擇很可能就是,順應市場、數據,但一個又一個破滅的大IP項目,似乎帶來不好預演。
種種原因,優酷吃掉土豆,並沒有帶來如期回報。風繼續吹,騰訊整合愛奇藝,就一定能行嗎?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075)